分卷閱讀27
書迷正在閱讀:只要有你在、長公主不想死、一只小媳婦兒、娛樂圈之重生克隆人、方宅十余畝[系統(tǒng)]、被退婚三次后,我嫁給了廢物皇子、少來倒貼我家愛豆!、朕被宮妃刷負分、血罐、王爺他跟著我穿回來了
雨持續(xù)了半月之后,終于停了,起舞的黃龍也漸漸平息了憤怒,水勢漸漸退去,長安城里的文武百官都跟著松了一口氣。 然而沒過多久,有遠見的官員就又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這么一場洪災(zāi)過后,田地里的糧食基本上毀掉了,不知道多少百姓會饑貧難耐、流離失所,屆時,這些百姓就會自發(fā)地朝著富庶的地方聚集,如同蝗蟲一樣,哪兒有糧食就往哪兒聚,這些難民的聚集會飛快地摧毀一個城市的秩序,導(dǎo)致更多的難民產(chǎn)生,若是得不到有效的治理,這些難民之中還會有人揭竿而起。 難民是一大難題,洪澇過后必然會發(fā)生的瘟疫是另外一大難題。 金鑾殿里的元宗帝每天都在吼,嗓子都快吼啞了,依舊有噩耗如同雪花片一樣源源不斷地傳來,昨天這個地方的郡守被饑民殺死,今天天那個城市被難民放火燒掉,據(jù)傳還有一群難民憤怒于朝廷的不作為,打算揭竿而起,已經(jīng)聚集了不少的流民鬧事……元宗帝心力交瘁,倒在了御書房。 太子倉促攝政,立馬就彰顯出了自己的本事。 百萬雄師盤踞在盛唐各處,他便下了一篇昭文,大概意思是,賊寇是敵、天災(zāi)同樣是敵,考驗盛唐百萬雄兵的關(guān)鍵時刻到了,你們?nèi)羰悄軌蚱蕉髅?,盛唐的輝煌史上定會為你們留下一筆,你們都是盛唐的勇士! 太子的文采斐然,一篇文章寫得慷慨激昂,他寫好之后,自己通讀了幾遍,每次都能將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擬成昭文發(fā)出去之后,太子還特地跑去元宗帝的病床前念了一遍,問元宗帝,“父皇覺得兒臣這樣做可還好?” 元宗帝心中非常地后悔,他發(fā)現(xiàn)自己真是錯看了太子。 你調(diào)兵打仗,不說保證糧草供應(yīng)充足,不說保證主帥有勇有謀,而是先寫一篇文章發(fā)出去鼓舞士氣,你是不是腦子有??? 盛唐養(yǎng)著那么多的兵,北疆有流寇來侵擾時,為什么不直接派兵鎮(zhèn)壓?還不是因為糧草告急,不能大動干戈! 如今為了鎮(zhèn)壓流民,你居然想到了動用兵士,你能從天上變出糧草來?若是讓兵士們知道糧草都沒了,怕是那些兵士們反的更快! 元宗帝氣得肺都要炸了,偏生他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只能支支吾吾地,強撐著抬起胳膊來想給太子一巴掌。 他的手還沒碰到太子的臉,就被太子一臉感動地抓住了,太子說,“父皇一直都夸兒臣文采斐然,兒臣作好這篇文章之后,通讀數(shù)遍,感覺甚好,想來父皇也定會喜歡。如今看父皇這般激動,兒臣心中欣喜萬分,但兒臣還要斗膽勸父皇一句,莫要大喜大悲,對父皇的龍體康復(fù)不好?!?/br> 元宗帝險些被氣得一口氣吊不出來暈死過去。 太子自我感覺良好,以為自己得到了元宗帝的贊許與首肯,回頭就高高興興地上朝去了。 鎮(zhèn)國大將軍覺得太子純粹就是胡鬧,他目光陰沉地問太子,“太子殿下,調(diào)遣兵士,必要有糧草隨行,微臣斗膽請問太子殿下,糧草該從何處出?” “自當從國庫中出!” 掌管國庫的戶部尚書立馬站了出來,“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國庫空虛已久,若是此時此刻再從國庫中抽調(diào)糧草,恐會傷到盛唐根基?。 ?/br> 太子覺得自己首次攝政,定要做的漂漂亮亮,好讓元宗帝見識到他的才能,結(jié)果接連被鎮(zhèn)國大將軍與戶部尚書頂撞了回來,氣得面色漲紅,“杜尚書,你怎好意思說出國庫空虛已久?父皇將國庫交給杜尚書打理,杜尚書是如何將國庫蠶食一空的?杜尚書生的如此富態(tài),莫非是搬空了國庫,飽了自己的私囊?” 作者有話要說: 沒有偽更……是捉了一個蟲,最近寫文狀態(tài)不好,手腕也疼,所以更新得慢一點,希望大家見諒。 ☆、投奔 杜尚書兢兢業(yè)業(yè)為盛唐,如今眼看著馬上就要到告老還鄉(xiāng)的年齡,結(jié)果突然被太子扣了這么一個屎盆子,差點嘔出一口老血來。 頭可破,血可流,晚節(jié)不能壞! 這是讀書人的氣節(jié)! 杜尚書‘噗通’一下跪倒地上,“殿下慎言!縱使是陛下臨朝時,都從未懷疑過微臣的衷心!微臣對盛唐忠心耿耿,天地可表,日月可鑒!” 這話落到杜尚書的耳朵里,就變成了‘你爹都不敢懷疑我,你敢懷疑我?’。 太子一甩袖,居高而下地看著杜尚書,“既是忠心耿耿,那杜尚書且詳細說說,國庫為何空虛?國庫因何空虛?” 杜尚書想說‘多年積弊’,但是這話能說出口嗎?一旦把這話說出來,那就算給他的九族按上一百倍的腦袋也不夠砍的。 就仿佛是一身的氣力都被陡然間抽空一樣,杜尚書原本就不算偉岸的身形變得越發(fā)佝僂,“罷了,老臣為盛唐江山耿耿忠心,如今年老身衰,太子性情寬厚仁慈,望太子恩準老臣告老還鄉(xiāng)。令派能人來擔任戶部尚書一職?!?/br> 想了想,杜尚書又擔心太子胡來,便將自己治下最能耐的侍郎衛(wèi)鈺推薦了出來,“若太子還愿意信老臣一回,衛(wèi)侍郎可代微臣之職。” 太子的腦回路那么清奇,他會相信杜尚書的話嗎? 他非但不會信,還在心里‘呸’了一聲,順帶著無聲地罵了杜尚書一通,“你個狗東西,還敢玩以退為進這一招?你以為我會假惺惺的惜才留你,是不是還想讓本太子給你一個臺階下?想多了!既然你要告老還鄉(xiāng),那你就清清白白地離開長安!還想著自己離開之后,讓自己的黨羽繼續(xù)禍害戶部禍害國庫?做夢!只要是你推薦的人,一個都別想往上爬!” 杜尚書就如同被秋風吹落的黃葉,整個人恍恍惚惚地離開了金鑾殿,出了宮門后,他才跪在地上沖著御書房的方向扣了幾個響頭,眸含老淚,“陛下莫怪老臣,老臣縱然有心,可也無力回天啊!” ———————————————— 戶部尚書走之后,太子立馬就將戶部的另外一位甄侍郎給提拔了上來。 杜尚書為什么提拔衛(wèi)侍郎而不提拔甄侍郎?還不是因為衛(wèi)侍郎踏實可靠,甄侍郎整日弄虛作假,偷jian?;?? 可在太子看來,杜尚書一個jian佞之臣,被他推薦的衛(wèi)侍郎能是什么好東西?相反,甄侍郎與衛(wèi)侍郎同為杜尚書的下屬,甄侍郎就沒被提拔,一定是甄侍郎不屑與杜尚書等人同流合污,說不定此人還知道國庫空虛的內(nèi)幕,只是礙于杜尚書的威壓才不得不虛與委蛇,他要給甄侍郎一個機會,肅清杜尚書留下的積弊! 禁衛(wèi)署的張懷安立在朝中,突然開始懷疑自己當初做的決定了。 太子是這么一個德行的話,當初他為什么要擁立太子?讓太子再這樣折騰下去,盛唐遲早得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