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1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jian商腫么破、逢山鬼泣、核心廢墟、癡、呈上劇本來、拆愛大作戰(zhàn)、不是所有花癡的美男控都是女生、閱世心語、為了讓何玉后悔、阿嘉斯
們最先進的武器都給胡靈珊,庫存不夠就從現(xiàn)役軍隊倉庫里拿?!蹦吃獛浀?,“告訴胡靈珊,錢可以先欠著。” “再派個軍官指導團過去?!蹦吃獛浱嶙h。 “興登堡就在那里。”有人回到。 …… 西方國家一致認為,大英帝國必定將報復清國,英清之戰(zhàn),即將開始。 當然,這場戰(zhàn)爭沒什么懸念。 不管是1840年的廣州,還是之后的天津,北京,圓明園,都證實了清國毫無戰(zhàn)斗力。 清國敢向大英帝國挑釁,真是作死。 但考慮到清國曾經(jīng)勇敢的同時向8個歐美國家宣戰(zhàn),清國腦抽也不是一回兩回了,相比之下,單挑英國,還是很有進步的。 和西方國家輿論的理智相比,清國的輿論,熱切了很多。 胡靈珊砍死英國領事館全部人,受到了所有輿論一致的高度贊揚。 被西洋人痛扁了百年的滿清辮子們,有一個神奇的邏輯。只要敢殺洋人的,不論是非曲直,一定是民族英雄。 就算這個人強(jian)婦女殺人全家劫掠鄉(xiāng)里放火燒城無惡不作吃人rou喝人血,只要殺了洋人,那么,這個人一定必定肯定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以前被強(jian)的婦女,必須愛上這個人;被殺了全家的,必須毫無條件的原諒,并且忠心耿耿的向這個人效忠;被搶了財物燒了房子的,必須大聲夸贊這個人;而這個人吃人rou喝人血無惡不作,只能是愛恨分明,大丈夫所為。 因為殺洋人是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正確,任何其他錯誤都必須為這個最最最最最最高的政治訴求讓路。 和洋人的仇恨,是民族仇恨國家仇恨,任何其他私人恩怨,放在這個無以倫比的高尚的大道理面前,必須搖身一變,搖旗吶喊。 任何追究這個人曾經(jīng)殺人放火搶劫強(jian)之類的小小小小小的小問題的人,都是民族和國家的罪人,必須萬夫所指。 在這個全滿清都認同都推崇的大道理下,胡靈珊殺人無數(shù)又算得了什么? 胡靈珊是杭州知府,是滿清第一巴圖魯,哪個滿清官員不曾殺過人,胡靈珊不過是殺了稍微多了那么一點點而已,何況殺得都是刁民嘛。必須殺,殺得好。 邪惡的、渾身冒黑氣的大反派胡靈珊在輿論之下,忽然背后長出翅膀,腦袋長出光環(huán),全身冒出金光了。 黑變白,邪變正,惡變善,就是這么輕而易舉簡簡單單。 對此,胡靈珊只是冷笑,就因為這個奇妙的大道理,她一定要推翻這個奇妙的世界。 …… 天津,某件酒樓。 “這胡家,我最了解了,胡靈珊出生的時候,方圓十里之內(nèi),異香撲鼻,鮮花從天而降,隱隱有仙女彈琴唱歌,根本是大大的吉兆啊。”一個帶著東北口音的漢子,認真的說著。 “是啊,原來胡靈珊是天上下來的仙女啊,是來拯救我們大清的啊?!币粋€老人虔誠的說道。 “聽說,胡靈珊是大清的格格啊,老佛爺都認了。”又有人道。 “看來大清氣數(shù)未絕啊?!庇腥藝@息。 “那是,大清朝洪福齊天?!庇腥送涀约菏菨h人,對滿清深深的熱愛著。 自然也有人理智的認為,胡靈珊挑起清英大戰(zhàn),清國必定血流成河,再次簽署喪權辱國的條約,胡靈珊簡直是國家民族的罪人。 這類難得清醒的看法,輕易的被輿論唾罵,淹沒,然后消失。 滿清官員們出奇的全部沉默著。 前腳收到通電,胡靈珊可能有皇室血統(tǒng),后腳又收到緊急消息,胡靈珊殺光了英國領事館的人。 這信息量簡直太大了。 眼前最重要的,是搞明白,在大清信息極端延誤的情況下,兩道消息究竟誰前誰后。 胡靈珊是皇室血脈在前,砍英國人在后,那么,英國領事館事件就是朝廷有預謀的行為,大清新一輪對外強硬又要開始了。 次序反之,則更有可能是胡靈珊任性妄為,砍洋人闖了大禍,朝廷硬著頭皮力挺皇帝的親meimei。 這兩者的差距,真是大到天邊去了。 …… “難道這些人就看不清,就因為胡靈珊,大清又要倒霉了嗎?”李鴻章的長子李經(jīng)方憤怒的道。 幾個幕僚嘆氣,p民除了喊口號,還懂什么呢。 “大公子,李大人方去,大局未定,國不可為主,軍不可無帥,大公子是不是該……”有幕僚試探著問著。 李鴻章被胡靈珊干掉了,李經(jīng)方居然一點都不悲哀,真是一點演技都沒有。更重要的是,這個關鍵的時刻,再不出來豎起山頭,被人搶了寶座不說,還容易人心渙散。 李經(jīng)方奇怪的瞅了幕僚一眼,道:“這件事,我自有主張。” 自有主張個p!再不出頭,手下們都要造反了。幕僚深深鄙視,嘴上恭敬的道:“是。” 安徽某個府衙。 “……你打算怎么回復?”某個人低聲的問。 “先看看?!绷硪粋€人沉思著。 看看?你白癡啊,李鴻章掛了,李家的幾個兒子都不是做老大的料,李鴻章的北洋系顯然是要四分五裂了,看看江淮的地圖就知道,能投靠的新老板,可沒幾個人選。 “老兄,你可想清楚了,袁大人看得起我們,可別錯過了這尊大佛啊?!?/br> 南邊是胡靈珊,西邊是張之洞,前者是死敵,投靠的風險太大,后者老得不成樣子了,估計沒幾年活頭了。 不投靠北邊的袁世凱,還能投靠誰? 雖然袁世凱確實也沒什么實力,但是,矮子里面拔長子,將就將就吧。 山東。 袁克定大笑著,對著幾個好友揮舞著手里的書信。 “看看,我家老頭子要我做些什么?!?/br> 袁世凱的信里,要求袁克定立刻去拜訪段祺瑞。 這還需要說的更明白嗎?在北京坐冷板凳的袁世凱耐不住了,決定重出江湖了。 “來人,立刻備下重禮,我要親自去見段祺瑞?!痹硕ù蚨酥饕?,老段看不起他,羞辱他,不見他,打他罵他,都不要緊,袁大公子是鐵了心要三顧茅廬,禮賢下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