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書迷正在閱讀:一春浮夢到梅花(H)、獸X人+touch(H)、九龍會蟠龍之癡狂(H)、一盤番茄炒蛋的自我修養(yǎng)、冤家路窄(H)、總有人給我招黑、東郭先生、竹馬馴養(yǎng)手冊、小傻蛋與大腹黑、找對象好難qaq
是點了卯就溜了的,大司農(nóng)表示這次咱也救不了你們了。不是不想救,實在是無能為力,誰讓你撞槍口上了。 大司農(nóng)早就看不慣某些人仗著有個好老爹、好親戚占著茅坑不拉屎,總共就這么多坑,被這些人占了,想招個真正有才干的過來反而沒空缺,你說氣人不氣人。平日里想來就來,不想來十天半個月也見不上一面,鑒于人家的老子官大勢威,他身為上官還必須一一忍了,月末年末的時候還得評個優(yōu)良。 你說他這個上官當?shù)谋锴槐锴谧约旱囊划€三分地兒都不能做主。也幸虧大司農(nóng)馬上要退下來了,這些爛事心里想想也就算了,面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要是真去追究,那他也別想安穩(wěn)退休了。 也是今天沒來的倒霉,平日里八百年想不到的農(nóng)政司,今日就被皇帝親自點名,只能嘆一句時運不濟,缺席的各位自求多福吧。 皇帝看著大司農(nóng)顫巍巍地帶著一眾下官跪拜叩首,他記得農(nóng)政司少說也有三十號人,眼前這稀稀拉拉加起來總共只有十多號人的是個什么情況,剩下的人都去哪了,竟然敢在這個時候不見蹤影。 “農(nóng)政司就這么點兒人?”皇帝壓抑住內(nèi)心的怒氣問道。 “陛下恕罪,還有外出公干和家中有事請假的幾位不能及時覲見。”大司農(nóng)避重就輕地回答。他可不能說那些沒來的都溜號啦,否則他這個上官也吃不了兜著走,你說說他這個上官當?shù)?,還得幫底下的人遮掩。 皇帝多少知道大司農(nóng)夾在其中的艱難,也體恤他年紀大了,不準備在此時計較,但是不代表就真的放過,馬上就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实劢K歸是皇帝,他能允許底下的人這么糊弄他嗎?平日里沒捅到明面上也就算了,這次過了明面還不懲戒一番,豈不是助長那些人的氣焰,帝王的威嚴又置于何地。 索性農(nóng)政司平日里不管什么要緊兒的事兒,有時候難得糊涂皇帝也就睜只眼閉只眼。他當然記得農(nóng)政司有好些個他御筆簽批的缺兒,都是下頭人求的,因著各種各樣的原因和考慮又不能拒絕,考慮到靠恩蔭捐官都是些小紈绔,皇帝又不想給實缺,要緊的位置就更不用想了,他不想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思來想去也就農(nóng)政司合適,然后有一就有二,農(nóng)政司慢慢的基本就成了紈绔收容所,這么說來皇帝還有點小心虛,大司農(nóng)對不住啊。 皇帝內(nèi)心的計較不提,先命人給大司農(nóng)看了座,然后將今日從天而降的三樣東西拿給在場的諸位分辨?;实凼窍M詈媚芸焖贁M出個種植的法子,也好及早交給皇莊試種,先把種子湊夠了,才能往下推行啊。這是刻不容緩的事兒,早推行一天說不得就能多救不少百姓的性命。 這些年不是這個地方旱了就是那個地方澇了,賑災(zāi)的糧食不知道發(fā)出去多少,可還是有不少受災(zāi)的百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這些高產(chǎn)量的作物可謂是送到皇帝的心坎上。 農(nóng)政司的十幾個人聚在一起討論半天,搜腸刮肚回憶看過的農(nóng)科書有沒有類似的作物,半個時辰過去了都沒得出個所以然來,一則確實沒見過這類東西,二則基本都是半吊子水平,即便書里真有記錄他們也不一定都讀全嘍。至于怎么種那是更沒有章法。 話說這兩個有些相似的塊狀物大不了蒸了或煮了,只要熟了想來就能食用。可這黃澄澄的棒子該怎么吃呢,這么硬蒸了煮了也不一定能吃吧,再說這東西恐怕不能頂飽吧。 此時農(nóng)政司的大小官員還不知道這三樣東西的量產(chǎn),不知道土豆和紅薯不挑土質(zhì),哪怕玉米也是,只要土質(zhì)過得去就能長勢喜人?,F(xiàn)下只覺得這樣的東西研究出種植方法也不一定有百姓愿意嘗試去種,各家的地本就是有限的,好好的地種稻子麥子都不夠,哪會有多余的種這些新鮮玩意兒。 皇帝看著農(nóng)政司一群人各個皺著眉頭沒有章法的樣子,即便一開始就沒抱太大希望,這會兒也忍不住失望,這種無力感實在是太難受了??催@情形要是自己不發(fā)話,他們能一直這樣挺下去,絕對不會有人愿意第一個出頭。 “各位卿家可是有了章程?”皇帝放下手中的茶杯淡淡地問。 這下大家跟立馬按了靜止健一樣,如老僧入定般不再發(fā)聲,方才的討論仿佛都是幻象。大司農(nóng)不得已只能率先站出來,否則皇上發(fā)怒了首當其沖的又是自己。 “回陛下,恕老臣愚鈍,從未見識過這樣的作物,連食用之法也從猜度,想來這是極難得、極稀有的東西,這種植之法也得細細琢磨試驗一番方可拿個初稿,妄下論斷老臣擔心平白糟踐了這金貴的東西,還請陛下示下?!?/br> 皇上能這么重視,又召集了整個農(nóng)政司的人前來商議,大司農(nóng)覺得這三樣東西絕對有價值,說它金貴不會錯到哪里去。既然金貴那就不是一時能定下章程的,更得小心謹慎不要出差錯。 大司農(nóng)這老貨就是油滑,看似作了回答,實際又什么都沒說,和皇帝期望的馬上有個可行的章程差的太遠。他不指望今日就把種植之法敲定,這不是解決事情,這是在為難人。可是好歹定出個計劃來,比如準備如何試驗,需要多少種子,需要多少人力,預(yù)計花費多久時間,有什么難處需要幫著解決。 可一樣實際的也沒提,這一推四五六的本事真是見長,皇帝索性也不指望這些人能有什么新鮮有效的提議。既然你們沒想法,那朕給你們提想法,你們照著辦總行了吧。 農(nóng)政司這幫人不是閑的慌嗎,不是嫌沒有表現(xiàn)的機會嗎?那不妨就給他們個機會好好表現(xiàn),要是有人敢叫苦,就不要怪朕到時候不念舊情了。 “朕今日夢中承蒙上蒼啟示,憐我大齊百姓生活艱難,特賜下這三樣可以畝產(chǎn)千斤的作物,實乃我大齊之福,更是萬千百姓之福,希望眾卿家早日研究出種植之法,讓其早日惠及百姓、惠及大齊?!?/br> 本想先試試有沒有人知道,結(jié)果已經(jīng)顯而易見。這本就是恩賜之物,此時也無需再遮遮掩掩,大大方方昭告天下才是正理,也能方便后期在百姓中推廣試種。這年頭鬼神之說最容易信服人,更何況皇帝說的基本都是實話。 眾人一聽,怪到這般興師動眾,原來又是天降福祉,之前就聽說天花之法就引來了一位老神仙,那又一次天賜良種也不是不可能,皇上也不會拿這種事情開玩笑。 當即跪下山呼:“皇上圣明,天佑大齊,我等必定肝腦涂地在所不辭!”這事情挑明了,知道不是什么不明農(nóng)作物了,不會種出事情,反而還帶著天降恩澤的大福氣,農(nóng)政司的人心思都活泛起來,這樣大的功勞必須干啊,種好了可就是明晃晃的政績??! “好好好!”皇帝連說三聲,“有眾卿家這番話何愁我大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