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神級綠茶腫么破、惡貫滿盈重生男[直播]、(快穿)女配美炸天、九尾狐喂養(yǎng)手冊、我在B站做菜的那些日子、姑妄聽、璀璨星路、全娛樂圈都以為我是嗲精、木葉之醫(yī)者日記、差三歲
不太夠用。這時(shí)候進(jìn)宮,他父王要是不跟皇上吵起來,他李二世子就把把腦袋揪下來當(dāng)球踢。都說涎皮賴臉地?zé)o賴如果被人打了左臉,還會賤了吧唧的把右臉伸過去去被打,他父王這可倒好,皇帝想砍腦袋,他去送脖子?真是令人感動的別樣的兄弟情深啊……二世子堅(jiān)定的認(rèn)為,肅親王絕對已經(jīng)被什么東西附了身。肅親王這一出門兒就像賴在了宮里,直到上朝的時(shí)候聽說還吵得熱火朝天。宮門口等著心急如焚的李明遙,宮里關(guān)著熱鍋上螞蟻一樣的李明遠(yuǎn),兄弟倆各自在不同的地方別無選擇的齊齊發(fā)懵。而另一對腦子明顯更明白更清醒了些的親兄弟,卻在這徹夜連軸的爭吵中,吵出了一種微妙的心照不宣。☆、第39章倒V那種心照不宣時(shí)人并沒瞧出來,只有聰明人在若干年后的某時(shí),悄悄回想晉朝百年的風(fēng)起云涌,才從那無稽又荒誕的年歲中恍然大悟的看出了原本的端倪。沒有人躲得過后世史家的口誅筆伐,一簡汗青洋洋灑灑都是后人評的功過與猜測,而真正經(jīng)歷的人,只看到了一團(tuán)亂麻一樣的京城,人心惶惶的朝臣,一個瘋子一樣的肅親王,以及一個鐵了心要跟瘋子較真的皇帝。皇極殿外是黃彩琉璃十樣俱全盆脊獸盤踞的垂脊,和璽彩畫,窗鑲云龍,鎏金的銅葉與金磚流光溢彩地遙相輝映著盛世皇朝的一磚一瓦。丹陛之下,月臺之前,四座鎏金香爐之中燃著裊裊的熏香,四縷青煙幽幽而上,沁人的香安撫不下各懷鬼胎的人心,反而朦朧了眾人或冷汗或驚詫的臉。李煦坐在丹陛之上金黃璀璨的龍椅內(nèi),隔著香爐無聲飄散在殿中的輕煙,氣的吹胡子瞪眼,一只手緊緊按住了御座扶手上栩栩如生的金龍頭,下一秒鐘仿佛就要把它掰下來。滿朝文武口觀鼻鼻觀心,或是不動聲色地低著頭掏手絹擦冷汗;或是一個勁兒地往后躲,恨不得盛怒之中皇帝從此看不見有他這么一個人。殿中被朝臣有意無意的空出來的一片詭異的空地上,肅親王吹胡子瞪眼睛地跪在那兒。雖然文武百官里只有他一個人跪著,卻也只有他一個人抬著頭。“皇上,裴慶擅自封閉九門是他魯莽,但是昨夜京中流言四起,亂象頻生,裴將軍一時(shí)錯信糊涂,被人有意利用,說到底是一場誤會!”“誤會?”李煦冷哼一聲,抄起桌案上幾道折子劈頭蓋臉地朝李熹扔了下去,“朕不過讓你那好兒子在宮中留宿一夜陪太后說說話,讓太后得享天倫之樂!裴慶就敢擅自做主了?他想干什么?造反嗎!你一個當(dāng)朝親王居然還敢來替他求情,你也反了不成?”李熹猝不及防被折子糊了一臉,又被皇帝破口大罵,不僅一點(diǎn)兒害怕的意思都沒有,反而一骨碌站了起來:“是不是在皇上眼里,帶兵的要造反,編書的要造反,滿朝文武家里放個響炮的也要造反,就連我這天天吃喝玩樂遛鳥聽?wèi)虻拈e散王爺也是反賊之首?”這話說的簡直是大不敬,從肅親王這一向吐不出象牙的嘴里說出來,居然更帶了一種小孩兒恃寵而驕瞪鼻子上臉的熊勁兒,頗有一種“寶寶就不你能奈我何”的小兒無賴。兄弟倆加一起一百來歲,也不知道臉紅。皇家兄弟吵架這樣的架勢何止一個丟臉,更讓然大開眼界。肅親王不分青紅皂白犯渾的情形還是先帝年間的西洋景兒,沒在朝廷里混過三朝以上的老臣絕對沒見過。如今文物百官不知修了多少輩子的好福氣,今天把這西洋景兒看了個滿眼。哦不,也不算看滿眼兒,大家伙兒都低著頭,只能偷摸豎起一只耳朵來聽動靜兒。想八卦又怕掉腦袋的滋味也別有風(fēng)情……左右兩列文臣武將一向知道肅親王沒分寸,卻也沒料到他會真的有膽子在御前咆哮,除了包括肅親王前岳父張相爺在內(nèi)的幾位見多識廣的閣老尚且沉得住氣,其他朝臣無一不是惶恐驚懼,生怕這別開生面的兄弟吵架波及到自己,紛紛在原地化作了表情青白神態(tài)扭曲的石像。甭管別人怎么想,皇帝吵架吵的倒是貨真價(jià)實(shí)真心實(shí)意。李煦聽著李熹的叫囂,驟然從御座里站了起來,居高臨下地看著愣頭青一樣站在殿中央的李熹,整個人都?xì)夂苛?,眼神左右晃,似乎在找個有份量的東西好直接扔下去砸這大不敬的弟弟個一了百了。折子已經(jīng)通通被丟成了廢紙,剩下的東西都實(shí)在影響發(fā)揮。手頭的東西確實(shí)還算有殺傷力——奈何手邊一頭兒是傳國玉璽,砸不得;一頭兒是百斤重的銅鶴,砸不動。皇帝怒急攻心一掌震天雷霆一樣的拍在了紅酸枝雕龍的桌案上,表情扭曲,不知是氣的還是拍桌子時(shí)力氣太大手疼的,另一只手指著李熹直哆嗦:“你這個大逆不道的東西!來人!來人!把他給我拿下!交給宗人府天牢!誰敢來求情直接推出午門問斬!退朝!”李煦說完,沒等小太監(jiān)報(bào)完一聲“擺架”,怒氣沖天的扭頭就走,快的像踩了風(fēng)火輪。御前的侍衛(wèi)反應(yīng)迅速,手腳麻利的給了肅親王一個五花大綁。肅親王一邊兒掙扎一邊兒罵,銅皮鐵骨的前將軍也架不住人多,罵罵咧咧的被捆成了個粽子,直接押走了。文武百官大眼瞪小眼,根本不知道該做何反應(yīng),紛紛調(diào)轉(zhuǎn)目光去看幾位人精一樣的閣老。被眾目睽睽注視的肅親王前岳父張丞相一派肚里能撐船的宰相風(fēng)范,揮揮手:“各位同僚,皇上有旨,散了吧?!?/br>說完,捻了捻胡子搖了搖頭,看不出是愁還是不愁,率先走出了一路兩袖清風(fēng)。——————————————————————————————————朝堂上這一出兒禍亂與鬧劇終于落了幕。李熹被五花大綁地押著走了好一段路,叫罵聲中氣十足地傳了好遠(yuǎn),遠(yuǎn)到肯定沒人能聽得見也沒人看得見了的時(shí)候,才終于站住了腳。此地還是宮里,這段路雖然不算破落,卻四下無人。李熹無聲活動了活動筋骨,猛然一個用力,原本結(jié)結(jié)實(shí)實(shí)綁在身上的繩子發(fā)出輕微的斷裂聲,紛紛松脫落在了地上。方才跟在李熹身后的兩個侍衛(wèi),原本皆是官帽壓得低低的模樣,此時(shí)方一左一右的占到了李熹身前。左邊的人眼帶桃花,一身侍衛(wèi)的衣著穿得無端優(yōu)雅風(fēng)流,官帽掀開,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