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書迷正在閱讀:龍鳳呈祥事務(wù)所、妖修總在背黑鍋、天官賜福、孤島余生、我的狗男友、云影江湖、桃之妖妖、818皇室那對汪男男、白薔薇與紅玫瑰、我撩得他呀
爹!” 弟子重要,女兒就不重要了哦? 文涵認半天才認出后頭那人竟是文楚敏,這才沖去好一陣關(guān)心。 不過文楚敏怎么會在這,還如此狼狽。 文楚敏聲音受損,說了兩句,紀初苓實在聽不過,便快速地作了解釋。 他們這才算明白前因后果。 見到謝遠琮好好的,不少人希望也就落了空,暗道他這種人命還真的是很硬。 榮王更是危險地瞇起了眼。 邊上那位安靜得快要沒人注意到的二皇子,亦是看向并排而站的謝紀兩人,玩味地笑了笑。 眼不需瞇,就已成了一條縫。 元太常先驚后喜,腿都要軟了,忙到謝遠琮跟前來告了番罪。 盡管謝遠琮衣袍都被火舌舔得翻卷了,此回卻很大度。 道這好好的壽宴變成這樣,怎能是元大人的錯呢?元大人才是受了不小的驚嚇,老夫人更是。 若說有罪的,那縱火之人才是。 在老夫人的高壽宴上做出這種事情,不僅是得罪紀老爺子,得罪文家,更等于是駁了所有人的福氣。 這可是大過。 元太常連連稱是,忙喊了下人要請幾位安置,并下令將放火那幾人先做關(guān)押。 謝遠琮卻擺手稱不必。又走至紀凌鋒跟前,極為客氣地言道,說至于主使之人,相信紀大人自是能稟公處置,給被驚擾的諸位勛貴女眷們一個說法。 主使之人,那就是已暈過去的紀云棠啊。 雖說如此,只是元太常自己是不敢處置的,這下有謝遠琮出面,就再好不過了。 謝遠琮說這話時,視線不經(jīng)意掃過遠處。 紀妙雪還仍在紀初苓仍舊毫發(fā)無傷得活著的震驚中沒有回來,也聽不到元太常他們正是在議論什么。 只突然間感覺有一道涼氣直逼而來,一閃而沒。 那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殺氣。即便她不習(xí)武也不懂,都可本能地感覺到可怕地威脅。 她詫異地抬頭看去,尋著那道涼氣,最后卻對上了謝遠琮的一道視線。 一身的血都僵住了。 她雖然已經(jīng)不懼殺害他人性命,可一旦她有可能成為要被殺的那個時,一種由心底而生的恐懼乍然而起。 她后悔了。 謝遠琮本就不是常人!她的那些把戲,說穿了也只是把戲,說得再圓滿,也騙不過他的。 在這股威脅下,她心里早就沒了什么男女情誼,想得只是攸關(guān)性命的大事。 她閃過一個念頭,若她想不出辦法,也許真的會死。 榮王已看得興致闌珊,也沒打算管紀凌鋒的家中破事,他轉(zhuǎn)身要走。 榮王正是從紀妙雪旁擦身而過。 她猛將手一攥,大著膽子抓上了榮王的手腕。 火雖滅了,可之后仍有不少事情要處理。文楚敏已被熏傷了,文涵自是先帶人回去了。 而紀承海也要先帶紀初苓回去歇息,查看一下是否有未留意的傷處。 謝遠琮雖有不舍,但此事未了,一時半會還走不開,且也心疼她今夜受驚受累。何況等這邊的事情處理完后,他還是能偷偷去找她的。 至于紀老爺子,也有一肚子的帳未跟長子清算好,暫時也是不回去的。 紀初苓他們很快出了苑門。 元太常已早一步招呼過,外頭也都備好了車馬。 紀承海坐于前頭一輛,秋露則扶著紀初苓坐去了后頭,車夫一駕便緩緩?fù)o家所住的院房而去。 靜夜滴漏,月越懸越高,忽然間飄來片云彩遮去了半面光華。 眾人早已移步去了廳堂爭議。 突然間有人匆忙而至,一臉焦急地沖元太常招呼。 見他走過來了,那人便忙附耳同他說了什么。元大人聽了,頓時撫著額頭苦不堪言。 他這舉動引人注意。謝遠琮忽然停下,轉(zhuǎn)而向他看去,問可有事。 元太常苦著臉。 可苦也要說啊。 “紀二姑娘不見了……” 80.不眠之夜 來傳話的人說, 當(dāng)時是兩輛馬車送的紀二爺跟二姑娘回去的。可是等到了車也停了, 紀二爺下車一看,才發(fā)現(xiàn)后頭那輛馬車極為奇怪。 車夫不知何時早就不見了,只那馬匹一路自顧自慢悠悠地跟隨著前車。因駛得慢,竟一路未覺不妥。 紀家二爺前去將車簾撩起一看,只見秋露昏在車中, 而紀初苓早已不見蹤影。 人在眼皮底下消失,出了如此大事,紀二爺當(dāng)下就四下尋找, 前頭那車的車夫則趕了回來報信。 如此才傳到了元大人的耳中。 之前兩處的走水已經(jīng)令人心驚膽戰(zhàn), 眼下紀初苓竟又突然間消失無蹤, 令人震驚難平。 聽聞此事, 謝遠琮不發(fā)一言,周身散發(fā)著濃重的冷意,叫人光靠近都懼怕心顫。他當(dāng)下招了人沿路尋去。 元家下人們早先一步找到了那車夫,人就倒在半途的一處矮溝里頭,頭部受了一擊, 暈過去的,好在沒有性命之憂。 被弄醒的車夫不明所以,只道剛從伴月云帆苑駕馬出去沒多久,就突然間一疼, 再無知覺了。 秋露不久后也醒了過來, 對于發(fā)生了什么也是迷茫不知。 但如此一說,人當(dāng)是在剛上車不久便被劫走了。 雖然派了人一路搜尋, 但最后也并沒有什么結(jié)果。 謝遠琮也是如此所料。 對方既然能在伴月云帆外就悄無聲息,把人劫走,自然就不會還留在那等著他們找來。 他頎身而立,袖下手緊攥一刻未松,面上不顯如何,盡管內(nèi)心早已因為紀初苓的全然無蹤而亂成一團。 他后悔,當(dāng)時該送她回去的。 雖說他之前就隱約覺得有點不太對勁,只不過被紀初苓可能深陷火海之事亂了心神,未作深想。 直到眼下人不見了,再被夜間涼風(fēng)一吹,所謂疑惑就愈發(fā)顯露出來了。 那兩個人,或者說只有紀云棠一人。 在有著如此眾多之人的地方,偷帶了下人進來,令其偽裝,又在東閣西廂放了火。 最后竟真的一路無人察覺,順利做成了這件事情。 如此即使還能說上一句運氣與提前謀劃。 那么能將紀初苓適時調(diào)走,令東閣西廂相繼起火,且無錯漏,就不僅僅只是運氣與疏于看守了。 西廂火勢滔天之時,東閣之火尚始,難以察覺,這時機掌控得恰恰好。 中間唯一的變量就是紀初苓半途折回了,且又有文楚敏與李襄婉在其中摻和,否則眼下結(jié)果恐怕并不如人意。 此事是有蹊蹺的,極大可能便是有人在背后替其遮掩缺漏,甚至于促成這件事。 最后也是此人帶走了紀初苓。 所以,這人是誰? 皇帝?不會,那不是他會有的行事,且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