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7
書迷正在閱讀:大俠,江湖救急、將沉默進行到底、最佳新人、云泥、(ABO)你是Beta我也愛、六宮鳳華、[快穿]反正主角挺高冷的、金龍塔爾斯的尷尬、我玩的游戲為什么變成了高H版的?(H)、性冷淡男友的濕潤模樣(H)
不知道這部分史實,如果他知道了勸阻伏允接受聯(lián)姻呢?”“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崩钽o奈,不是他冷血,而是國與附屬國之間也不是真的遵守非常嚴格的從屬關系,每年那些附屬國或者部族的確會上貢,然而大唐也是會給他們賞賜啊,一般而言上次會比他們上貢的東西還要多。這是為了綏靖,別說李恪了,就算是身為當事人的公主都不可能反抗。裴瑄和李恪在等,等對方的反應,李世民同意了對方的聯(lián)姻申請,要讓豫章公主嫁與尊王,并且讓尊王入京迎親。這是正常的聯(lián)姻流程,能夠不來迎親大咧咧等著大唐將公主送過去的國家如今還沒有那么強大,結果伏允卻沒有答應,他擔心尊王入京之后會遇險,畢竟他剛劫掠過鄯州。李世民讓他入朝他沒去,他試探性的要聯(lián)姻李世民也很痛快的答應了,總覺得李世民的態(tài)度太和藹了,肯定隱藏著什么陰謀!實際上李世民雖然心里窩著火但是還真沒有要挑起兩國戰(zhàn)爭的意思,他現(xiàn)在更想快點發(fā)展大唐的國力,將來有一個算一個這些國家部落都別想跑!而且他也是真心要聯(lián)姻的,在下旨的時候他還因為心疼豫章公主而難受了半天。到最后豫章公主反而勸李世民不要太過傷心,不得不說長孫皇后教出來的女兒也跟她是一個路線的。李世民都要頂著心理壓力將心愛的女兒下嫁尊王了,結果尊王卻不來迎親,這次李世民真的怒了,直接收回了賜婚的詔書。而就在這個時候李恪的奏疏也到了李世民的案頭,陳言吐谷渾有不臣之心,邊境應當就勉強戒備以防對方突襲。李世民略有欣慰,他早就知道李恪從涼州出來之后就直奔鄯州,而那個吐谷渾的使者團正在劫掠那里,李恪這動作一看就知道不是為了躲避戰(zhàn)禍,他是為了對抗吐谷渾而去的。李世民想起當初李恪曾說要去守國門,一時之間也挺復雜,他這些兒子之中,最像他的居然是李恪。李承乾也很兇殘,然而比起李世民曾經(jīng)征戰(zhàn)四方來說還是有些弱,而經(jīng)過戰(zhàn)火洗禮的李恪已經(jīng)開始顯露出了他的風采。被李世民贊嘆的李恪如今正離開鄯州趕往蘭州,而與此同時裴瑄則趕往廓州,這兩個地方跟吐谷渾地盤接壤,哪怕沒有史書做參考李恪也能判斷出這兩個地方比較危險。李恪也說不好吐谷渾會先進攻哪里,所以他只能跟裴瑄分道揚鑣,裴瑄雖然有些舍不得卻也知道現(xiàn)在情況比較緊急,大唐的國土一點都不能丟,大唐的臣民一個都不能死!李恪和裴瑄突然到了蘭州和廓州讓當?shù)貎蓚€刺史都心中一凜,能夠在邊境當刺史經(jīng)常與少數(shù)民族打交道的人都不是軟柿子,李恪和裴瑄分頭行動更像是一個信號,蘭州刺史接待了李恪之后,就直接按照李恪所說將蘭州的防衛(wèi)整整提升了一個檔次。李恪看著他緊張的樣子忍不住安慰道:“不必擔心,我已上書,想來不日便有詔書調(diào)兵前來,如今我們只能是防患于未然。”畢竟蘭州和他手里的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一萬左右,如果是平時李恪肯定不怕對方,然而在知道對方有那逆天的巨弩之后,李恪就更加謹慎,如果不是不可以,他恨不得弄出精鋼來,他就不信那弩能逆天到哪里去!而與此同時裴瑄也在緊鑼密鼓做著準備,朝廷那邊也在調(diào)兵。只是調(diào)兵的速度明顯趕不上吐谷渾過來襲擊的速度,李恪在聽到斥候稟報之后微微瞇眼,他就知道吐谷渾狼子野心,他們這么快過來說明早就開始往這邊調(diào)兵。不是大唐反應慢而是對方早就包藏禍心,并且還用使節(jié)團來迷惑大唐視線,而之前他們甚至用聯(lián)姻來拖延時間,想來那個時候就已經(jīng)在集結軍隊了。李恪站在城墻之上怡然不懼,他知道除非有一方力量能夠碾壓,否則第一天的對抗基本上都是試探,試探對方的兵力,軍備糧草。李恪沒有貿(mào)然出擊,他想要印證一下那架巨弩的缺點。是的,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多么強大的武器都會有它的缺點,巨弩也不例外,李恪雖然在第一眼看到的時候十分生氣,但是細看之后他就知道,這巨弩的威力有限,因為此時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部族或者國家對青銅的冶煉能夠超越大唐。李恪讓人研究了一下巨弩材料的成分,不出所料,對方為了讓青銅更加堅硬而加入了不少的其他金屬,其中最多的就要鐵,如今巨弩看上去倒是十分結實,然而有一個詞叫過剛易折。巨弩堅硬只是在一定限度之內(nèi),只怕對方有這樣一個大殺器也不敢隨便用,無他不過是因為青銅儲備太少,吐谷渾所占領的地盤不多,銅礦也很少根本沒辦法跟大唐比,李恪估摸著對方能夠有三四架這樣的巨弩已經(jīng)不錯了。這樣一想當初鄯州能夠將對方的巨弩硬生生奪過來一架,那邊估計快要氣吐血了吧?第一天的時候對方并沒有上來就用巨弩,他們在試探蘭州的兵力,李恪并沒有什么藏拙的想法,他現(xiàn)在只希望能夠將對方嚇退,所以第一天他就讓士兵們放開了去打,蘭州作為兵事重鎮(zhèn)所隱藏的將領并不少,最妙的是他們都沒有把李恪當成什么都不懂的小毛孩子,對于李恪的作戰(zhàn)方式他們也認真討論了一下,最后驚訝的發(fā)現(xiàn)李恪的手段比他們這些將領都要高超,而且十分刁鉆詭異,那些流傳下來的兵法被他逐漸的使用演變到最后連好多將領都覺得自己學到了許多。李恪沒有藏私的念頭,反正他知道的這些也不想傳給別的什么人,有人能夠領悟那就更好了,如果他只將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一個人那必然是在改變大唐軌跡,但是如果大家都知道呢?到最后還是要拼悟性啊,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能夠出頭的依舊能夠出頭,出不了頭的也依舊出不了頭。吐谷渾那邊有備而來,覺得自己這邊是偷襲的一方,肯定能夠占到便宜,那些士兵一想到當初從鄯州劫掠走的糧食和女人就忍不住興奮不已,只是沒想到這一次他們踢到了鐵板,李恪手下的兵馬首當其沖將他們的陣型沖了個七零八落。李恪不缺錢,恩,是之前不缺錢,所以他的兵馬待遇絕對都是最好的,是精銳之師,哪怕是以護衛(wèi)之名存在,卻也不比百戰(zhàn)之師差多少。而被他的兵馬所傳染,蘭州本地的士兵就更加紅了眼,這些人是來侵略他們家鄉(xiāng)搶奪他們糧食的人,對于這些人他們更加恨,鄯州的前車之鑒擺在那里,為了身后的家園他們也要將吐谷渾的侵略者給打回去!吐谷渾被對方打了個措手不及,第一天損失了許多士兵,到最后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退了回去。而與此同時廓州那邊也是遭遇到了同樣的情況,吐谷渾居然如此托大敢兵分兩路入侵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