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言情小說 - 穿成七零女知青[穿書]在線閱讀 - 分卷閱讀3

分卷閱讀3

    到幼兒園,然后六歲的時候就上了一年級。

    在這個大部分都是七歲到九歲才去一年級的時代,蘇敏比同班同學都小不少。

    但原主聰明,她讀的紡織廠小學雖然有停課,她自己還是把知識全吃透了。

    等原主小學畢業(yè),正好初中復課,兩年后初中畢業(yè),也才十三歲。

    蘇敏本來是想要繼續(xù)讀高中的,但是恰好前幾年鬧得亂的時候父親再婚了。

    繼母陳小玉的前任丈夫成分上有問題,被人批,斗,繼母主動揭發(fā)而且離婚,再嫁給了蘇父。

    蘇父根正苗紅,工人家庭出生,在六七年的時候還成功鉆營到了副廠長,職位一升,在婚戀市場上立馬就吃香的很。

    而且他還只有一個女兒,新老婆一進門生個兒子就站穩(wěn)腳跟了。

    實際上無需生兒子,只要新老婆漂亮會說話,在蘇慶國心里就早勝過不討喜的女兒了。

    蘇敏繼母的條件也很好,市醫(yī)院的護士,主要長得漂亮,前夫還是個官兒,陳小玉也當了十幾年的官太太,自然更會擺架子。

    陳小玉還領著個和蘇敏同歲的meimei,原名張婉后來改名成蘇婉。

    那個meimei不過小學畢業(yè),繼母怕她親生女兒讀了初中后還得了下鄉(xiāng),就讓蘇慶國給她在廠子里找了個臨時工的工作。

    而每家都得有個下鄉(xiāng)的,繼母不讓蘇敏讀高中,說是這個年代初中文化正好,文憑再高些怕染上資本主義的習氣,文化越高越容易被批,斗。

    實際上是不想讓蘇敏的文憑更高些,畢竟如果等蘇敏高中畢業(yè)得兩年,兩年后蘇敏年紀大了懂了事兒,若是嫌棄農(nóng)村貧窮受苦,鬧著不去下鄉(xiāng)那更麻煩。

    十三歲的蘇敏年紀小,便是說起來,嘆一句孩子不懂事非要去農(nóng)村建設祖國也就過去了,十三歲的小姑娘,容易頭腦發(fā)熱也正常。

    蘇慶國徇私了一次幫了繼女,也說沒法再幫親生女兒進廠子,原主蘇敏就成了那個下鄉(xiāng)的。

    這也是蘇敏看了原主這三年來寫的日記才了解到這些的。

    原主孤身來到這里,心情苦悶就會在日記里寫一些埋怨父親的話,說自己過的還不如孤兒,至少孤兒有國家養(yǎng)。

    原主說的也沒錯,她那個爹有還不如沒有。

    也就可以理解為什么原主明明是從大城市來的,而且父親還是紡織廠的副廠長,但原主卻性格堅毅,吃苦耐勞。

    她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受了苦也不會說,因為說出來也沒人會幫她,哪怕是她的親人。

    蘇敏手里有幾封信,都是原主寫下但沒有寄出去的,內(nèi)容無一例外都是質(zhì)問父親為什么連高中都不讓她去讀,她愿意下鄉(xiāng),但只求讀完高中。

    那些信的落筆時間都是七零年,之后她沒再寫過,不過想來原主同她父親之間這一生都無法和解了。

    對于原主來說,她在鄉(xiāng)下從十三歲到十七歲,這幾年不僅吃了苦,也更懂人情世故了。

    對于繼母的小心思,她父親不可能看不出來,一個能在紡織廠當上副廠長的人再傻也傻不到哪里去。

    但他還是順著繼母的心意把蘇敏送走,不過是放棄了她,討好了繼母。

    而且原主父親在女兒下鄉(xiāng)后也沒有寄來什么糧票布票。

    就算是寫信信也是繼母執(zhí)筆的,幾年時間三封信,來來回回不過是說家里日子艱難,沒辦法補貼蘇敏。

    還總是在信里感嘆說她不懂事,當時她父親在想辦法,結果沒來得及原主就下鄉(xiāng)了,蘇敏嗤之以鼻,想什么辦法,最好的辦法不就是讓原主讀高中。

    原主只要成了高中生不就能再留下兩年。

    而且信里又說和親戚們聊天說起蘇敏,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在鄉(xiāng)下過得好,蔬菜水果都能吃上,又心疼在城里的父親,從未提出要什么幫助。

    這信寫的真是讓人翻白眼,簡直當了彪子立牌坊,這是怕蘇敏以后回去說下鄉(xiāng)艱難但父親從未伸出援手,于是就先一步的堵住了話頭。

    蘇敏和陳小玉彼此都清楚,陳小玉做這些也不過是為了面子上好看,她的繼女非不要補貼,可不是她不給。

    但哪個人看不出陳小玉的本性,不過是和蘇敏非親非故,嘆一句有了后媽就有了后爹罷了。

    蘇慶國一個紡織廠的副廠長,陳小玉是護士,繼妹蘇婉也進了廠子里,三個人三份工資,這種情況下日子能艱難到哪里去。

    雖然沒有徹底撕破臉,但人家也暗示的警告原主不要打擾人家一家三口的城里人生活罷了。

    陳小玉做這些不就是仗著原主沒人關心。

    外公外婆過世了,爺爺奶奶有了孫子才懶得管蘇敏這個孫女,而且還盼著陳小玉能給他們最出息的大兒子傳宗接代呢。

    至于蘇慶國,對于陳小玉所做的一切估計都是默認的。

    蘇敏嘆了口氣,既然原主和這個父親不親近,做父親的也很冷漠,完全沒有承擔起一個父親的責任。

    繼母又很有心計,難纏的很,繼妹估計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那以后就少相處就可以了。

    反正她現(xiàn)在和他們離得遠。

    不過蘇敏窮是真窮,別的知青或多或少都能得到家里的補貼,但蘇敏卻是從十三歲開始就自己養(yǎng)活自己。

    她一個城里來的沒有干過農(nóng)活的小姑娘能拿到七個工分,想來吃的苦受的累是少不了的。

    原主蘇敏除了日記本還有一個小本子,是拿來記賬的。

    她下鄉(xiāng)的時候正好鄰居家姑娘也下鄉(xiāng),陳小玉不想被人說虐待繼女,就比著對方的行李給蘇敏準備了差不多的。

    但人家鄰居家是把該準備的準備好,等孩子缺什么了再寄,蘇敏可沒這待遇。

    不過原主也機靈,把自己在家所有的東西都背來了。

    不論是借來提前預習的高中課本,還是小時候穿的衣服,蘇慶國在紡織廠上班,蘇敏以前三五年一件新衣服還是有的,棉衣也有一身。

    這也是原主所有的家當,下鄉(xiāng)之后衣服破了,個子長高了衣服短了一截,牙膏用完了,牙刷禿了有錢沒票了都得她自己想辦法。

    所以才有了這賬本,借了別人的什么東西就記下來,還了之后再上去添一筆。

    ‘債主’們也大部分都是同個屋子的三人還有和蘇敏同年下鄉(xiāng)的孫雯雯劉霞兩人了。

    孫雯雯和劉霞都已經(jīng)結婚了,但還沒有孩子,手頭上也更寬裕一些。

    原主蘇敏不愛占便宜,借了是一定會還的,一般還帶點兒小利息,因此她們也愿意幫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