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書迷正在閱讀:愛情輪廓、唐僧是個廚、王府遺珠、兇犬不吠、姻緣果報、回形針俱樂部、亡命之徒的退休生涯、本攻養(yǎng)你、無效婚約、將府千金不佛系(穿書)
。 剛出來的時候,里面的多數案件是由APP的開發(fā)者提供的。 開發(fā)者背景不明,國籍不明,擁有無數復雜的已破和未破案件,有據可查,絕不弄虛作假。 安楠就是看準“真實”這一點注冊去玩。 等第一批用戶把里面不少未破的案件分析破解完畢,警方抓住犯人得到證言后官方蓋章用戶的破案正確,在各國警方眼里成了能夠免費幫忙破案還不用看誰眼色不需耗費資金的巨大香餑餑。 隨后,開發(fā)者提供的案件數量不夠,用戶量不夠,降低準入標準。 全世界范圍內的大量用戶涌入之后,形形色色的人才出現,案件就由開發(fā)者和用戶自身提供,很多無法破案的警察穿上馬甲上傳各種證據以求能夠征集全世界的人才的智慧迅速破案。 久而久之,看在偵辦的效率和確實對破案有用的份上,被各個國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過,成為不被管束的“特殊地帶”。 包括,華國。 華國此次的火災案,在京市發(fā)生火災后迅速上傳,具體是誰上傳的,沒人知道。 從APP上京市沒點地位的人接觸不到信息的詳細程度,多少能看出一點。 所以,安楠即便沒有蘇瑾的通風報信,該知道的還是能知道。 APP上更詳細——蘇瑾說四個字里只有一個字能辨認,APP上沒有那布團的照片,有的是【四個字里只有第一個字能辨認】,與蘇瑾所說就差一個字,相差的信息卻是不少。 “木”字開頭,布團里寫了什么? 帶著疑問,安楠即將退出APP的時候,收到一個新通知。 關注的案件有了新的動態(tài)。 當晚十點,名為【zho】的案件上傳者上傳新動態(tài),一張隱隱約約能看清楚第一個血字是“木”的照片。 第一個字是因為筆畫少模糊了還能看得清,后面的第二字還有點痕跡,第三第四根本就是一團血糊,應該是筆畫太多,一滲透模糊就全糊成一團。 安楠把這張照片發(fā)給尉遲舒。 安楠:【技術,能不能分析出來后面的那三個字是什么?】 尉遲舒:【顧問啊,我是IT的技術,不是生物、物理的技術啊,血液的滲透速度什么的我是真不懂啊!】 安楠:【真不行?】 尉遲舒:【鐘隊早前發(fā)給我一次,我要是行,不會瞞你?!?/br> 尉遲舒說得情真意切,安楠相信他沒說假話,尤其是在正事上。 鐘斯年把主意打到尉遲舒身上沒結果,從圖片上傳的結果來看,京市那邊的技術同樣沒結果,否則不會讓其他人來幫忙。 安楠轉頭點進【zho】的頭像。 這人是三個月前注冊的,也就是今年八月份剛注冊的用戶,注冊之后除了瀏覽APP上的熱門案件沒有其他新動態(tài),不破案,不發(fā)言,看不出特殊偏好。 對方相當注意保護**,職業(yè)可能和警察、偵探、律師之類的沾邊。 唯一留下的痕跡是【zho】關注了【柯南】。 也就是她。 七月份前,【柯南】在排名世界第四十九,擁有數量過萬的粉絲。 十一月份,【柯南】在的排名滑落至一百零一,掉出前一百。 是什么讓【zho】關注了她? ☆、第 68 章 安楠從的內測時期玩起, 至今約有三年的時間。 前期是高中課業(yè)繁忙,沒太多時間撲在破案游戲上, 畢業(yè)后主要撲在其他手游上,真正花費在上面的時間不多,因此里最熟悉的也就是美國的心理學教授阿道夫·喬伊斯。 沒花時間經營人脈, 不認識其他生物物理教授的結果就是——關鍵時刻找不到人解析剩余的三個字。 第二天, 安楠在辦公室里簽字,APP有了新通知。 有人解析出來, 評論被頂到第一的位置:木里藏毒。 華國打擊毒品販賣的力度很大, 每年有數不清的緝毒警察和緝毒犬犧牲,還是無法把這群為了金錢丟棄良知的毒梟一網打盡。 鐘斯年還為此潛伏六年患上PTSD來寧市修養(yǎng),結果連累她和蘇瑾被仰光譽綁架。 ……仰光譽? 安楠一心二用, 把該簽的文件全部簽了,順便回憶那天晚上在海里, 仰光譽在她手心寫了什么字。 お和の 當時,她以為是仰光譽的日語比順不對,把最后右上角的一點偷懶省略到和前面連起來寫, 反正日常書面寫中文的機會都不多, 更不要說是小語種日語的書寫問題。 現在嘛……お會不會是中文木,の是他真正要用日語的の來表達? 等同“木里藏毒”的意思? 而后面沒寫完? Emmmm……確定不了。 毒梟們的膽子已經大到在木材里藏毒堂而皇之地運送毒品,還把地方搬到京市旁邊,他們并不害怕被發(fā)現,或許在他們眼里越危險的地方越安全,玩了一把燈下黑。 那么, 接連把三家木材廠滅門封口的又是誰? 是毒梟,為什么要放棄之前沒被發(fā)現的運輸渠道和路線? 不是毒梟,是什么人和毒梟作對,毀了他們的運輸渠道和路線?他們怎么就比警察更早知道? 三起火災案牽扯上毒品后,搜查范圍變得更大,牽涉人員更廣。 京市的重案組和緝毒組聯合辦案,勢必要把如此囂張猖狂的罪犯一網打盡,他們設置全國熱線電話,設置高額的情報費。 案子出名到全世界知道并且關注的程度,所有人肩膀上壓著無形的大山,案子能夠偵破已不再是他們一個局一個組的事,事關國家顏面,一舉一動盡皆代表國家。 安楠挺想做點什么,趁空閑時間把三起案子的時間、順序、線索捋一捋,而后發(fā)現了一點奇怪的地方。 鐘斯年曾經說過,寧市第一起火災案件發(fā)生時七死八傷,兩個進了ICU,一個先死,一個后死,臨死前給出“木材”的信息。 紅河市第二起火災案死亡九十八個,無一幸免。 京市第三起火災案死亡一百零八個,其中有一個死法奇怪,留了“木里藏毒”的信息。 既然同是盛林木材廠,同是火災殺人,紅河市的九十八個死者真的沒有一個提供相關信息嗎? 上有人留言詢問有沒有新的線索,然而【zho】沒有出現。 這個【zho】更像是在找尋不到線索時把當做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但并沒有把所有的一切全部傾注在上面,依靠他們破案。 安楠決定問問相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