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4
書迷正在閱讀:被前男友的弟弟纏上怎么辦、從心開始、這位家長請不要幫孩子寫作業(yè)、謝謝大家我和所羅門在一起了[綜]、在劫難逃、假純情/不純情先生、[綜武俠]這該死的系統(tǒng)、長兄(H)、學(xué)霸和我鎖了、獻(xiàn)菊(H)
他們上山的一路上還算平靜。 車到了山腳下就上不去了,村長留下兩三個人在下面看著車子,順便砍點柴火, 有了糧食,煮飯也要柴火不是?其他人就都背著背簍去了山上。 菩薩廟的位置大家伙兒都知道,所以根本不用宋愛國帶路,心里想著有糧食在那兒,大家?guī)缀跏瞧粗谂郎?,就連年近五十的村長也是咬著牙在趕路。所以,眾人很快就到了菩薩廟門口。 望著眼前這座雖然破敗卻仍然有些威嚴(yán)的廟宇,村長給他大兒子和小兒子使了個眼色,倆人瞬間就領(lǐng)會了其中的意思,頓時就又叫了兩個人往菩薩廟四周走去,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偷偷地跟上來。 雖然他們因為一路快速趕路,那些想要跟上來的人早就因體力不支被他們遠(yuǎn)遠(yuǎn)地甩在身后,但為了以防萬一,村長還是這么做了。宋愛國在旁邊看到這一幕,心里感嘆,姜還是老的辣,在座的大家全部身心早就在糧食身上了,那里還能想到這些,也只有村長在這時還能想到這些!宋愛國心里有些佩服的想到。 “國良叔,還有大家伙兒跟我來!”宋愛國把大家?guī)У搅耸鄹?,不用宋愛國提醒,大家就一眼看見了石槽里的糧食。 “糧食!真的是糧食!我的妞妞有救了!嗚嗚......”撲在石槽上的眾人都沒想到,自己身邊的同伴竟然哭了。 哭的人叫宋大力,并不是他的力氣大而叫這個名,而是他爹娘希望他長大后力氣大,能干農(nóng)活,所以才取了這個名。據(jù)宋愛國了解,他和妻子結(jié)婚三年,目前就只有一個女兒,寶貴程度就不用說了,看他哭成這個樣子,估計是如今孩子有些不好了! 想到這些,宋愛國嘆了一口氣,大人吃樹皮草根都有些不舒服,更何況是那么小的孩子。自家的兩個孩子當(dāng)時也是這樣,要不是自己拿回來了糧食,再這么吃下去,孩子后來會怎么樣?宋愛國根本不敢想! 心里這樣想著,宋愛國就對村長建議道:“村長,事不宜遲,咱們趕緊把這些糧食搬回去吧!如今村里的鄉(xiāng)親們只怕都餓著肚子呢,早點把糧食弄回去,也早點能讓鄉(xiāng)親們喝口熱乎乎的米湯??!” 宋愛國這話一出,一直激動著的大家也回過神來,誰家沒有父母妻兒,想著馬上爹娘妻兒就能吃上糧食了,眾人恨不得身上長一對翅膀,學(xué)小鳥馬上飛到村里去。---一時間不由的都眼神期待的望著村長 ,等著村長下令讓大家搬糧食。 看著大家激動和期待的目光,村長也十分激動,這可是糧食?。∴l(xiāng)親們有救了!于是大手一揮的道:“大家伙兒,上家伙! “哦?。?!”眾人歡呼著上前把石槽里的糧食如數(shù)搬到背簍里。 裝大米的袋子,是宋愛國從超市了拿的最普通的白色塑料袋。因為袋子不大,所以宋愛國買的時候裝了很多的袋子。面粉也一樣。曾經(jīng)宋愛國也猶豫要不要把這些另一個世界的袋子換成自己這邊常用的,后來想一想,還是算了! 既然已經(jīng)打算把糧食的的由來歸功于菩薩神明,那自己就沒必要在考慮這些了,畢竟神仙那兒有什么東西都不奇怪! 當(dāng)時的想法在如今看來反倒是方便了大家很多,一個個拎著一袋袋白花花的大米和白面往背簍里裝,最后才是那些菜葉子和果子。 大家?guī)缀跏前鸭依锏乃斜澈t都帶過來了,最后把糧食裝完了背簍反而沒用完。于是村長讓大家把背簍里的糧食勻一勻,裝成半滿,然后又在各個背簍的的上面放一層割的荒草或者是落葉。確定從外面看不出什么來了,這才讓大家一起下了山。 倘若現(xiàn)在附近有人在,就會看見一群六七個人的男人隊伍,后背上,腰間,雙臂上都掛著背簍,背簍里從外面看全都是大山上的荒草和樹葉,看著像是專門上山來撿柴火的。 人都說上山難,下山容易,老話不是說假的。大家下山的時間比上山足足少了一半,還是在背著糧食的情況下。宋愛國他們走到山下,架車上已經(jīng)有很多砍好的柴了,都是留下來的那三個人砍得??吹剿麄兓貋?。那三個人連忙迎了過來,看著大家身上裝的滿滿的背簍,激動和喜悅同時從他們的臉上閃現(xiàn)。 大家心照不宣的笑過之后,連忙把身上的背簍取下來放到車上。柴火先放下來,等到糧食全都放上面了過后,再把砍得柴火放在上層。遠(yuǎn)遠(yuǎn)地看過去,就是一車柴火的樣子。 回去的路上,就是再猛烈的太陽也抵擋不住大家心中的喜悅,但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懷疑,眾人都努力裝作面無表情的樣子??吹接腥烁囎樱€會拿著砍柴刀裝作一臉兇神惡煞的樣子嚇唬人。雖然是裝的,但不知情的人看到還是挺唬人的,由此嚇退了幾波人。 緊趕慢趕,宋愛國他們用了以往一半的時間就到達(dá)了村子。然后聽村長的話,把車子拉到了祠堂那邊。 宋家溝的祠堂是建在村的村尾處,后面就是一條河,以往村里每年清明或者年后都會在祠堂祭拜祖先,那時候不管男女老少都要過來,很是熱鬧,這也算是村里的集體活動之一了。 而且每年村里還有幾次捕魚的活動,集體捕上來的魚都會集中在祠堂這里,然后按照每家的人口分。有魚拿,又好玩,所以幾乎是全村上下的人都參加,村子里能熱鬧好幾天。 出于對祠堂的尊重,每年村子也都會組織人修繕祠堂,都是自己老祖宗,也不用講錢不錢的,都是每家的當(dāng)家男人自發(fā)的過來幫忙。所以,雖然祠堂的房子年代很久了,但看著卻很新也很牢固,地方也很寬敞。 村長宋國良讓把糧食拉到這里,就是想著這些糧食看著也不多,分到大家的手里也沒有多少,不如就大家伙一起吃,弄成一個食堂的模樣。 每人每天定量多少,大人多少,孩子多少,定個章程出來。 如此做的目的,一來是為了防止糧食流失出去,二來也是為了防止糧食分下去后,卻有婦女兒童吃不上,導(dǎo)致餓死的情況發(fā)生。 宋家溝這地方雖然人性純樸,但不可否認(rèn)的還是有些陋習(xí)的存在,那就是重男輕女。以往倒還好,日子孬好能過的下去,那些重年輕女家庭里的婦女兒童也能吃個半飽??扇缃瘳F(xiàn)在這樣子,誰也不敢保證糧食分下去后,這些人就一定能吃到。 以往的都是別人的家事,村長也不好管,實在看不下去了也只能說說當(dāng)家的男人,不好插手直接管人家的家事??扇缃?/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