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3
期。 南疆風沙大,后面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收成也難說。 既然大家伙都沒意見了,那么伊力哈木江也不廢話,直接宣布散會。 孫澤跟著忙了一天的鄉(xiāng)長去鄉(xiāng)里學校查看。 本地學校已經(jīng)建了20多年,條件簡陋。現(xiàn)在上學的孩子多了,學校明顯捉襟見肘。 伊力哈木江往上頭打了幾次申請,但是自治縣的財政也困難,所以到現(xiàn)在都沒有批復下來。 現(xiàn)在他們想的是,能不能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進行修整,盡可能改善點兒條件。 兩人一路走,一路交談工作上的事。進入夏天了,也是當?shù)亟邓钬S富的時候。 除了興修水利盡可能保存更多的雨水,他們還要擔心不要發(fā)生洪澇災害。 路上碰到維族群眾, “有個問題我發(fā)現(xiàn)了,就是群眾并不了解政策?!睂O澤隨意拿出手中的小本子,在里頭點出一條,“像這個州里頭的惠民項目,其實咱們鄉(xiāng)好幾個村子都可以申請的?!?/br> 伊力哈木江臉漲得通紅,直接承認失誤:“是我們的工作沒做到位?!?/br> “不不,我沒有指責你的意思。你們的工作已經(jīng)非常繁忙了,這我都看得到?!睂O澤抬頭,誠懇地盯著早生華發(fā)的維族干部,“我在想,我們應當可以采取更有效的措施?!?/br> 伊力哈木江立刻掏出筆記本來,這是他從孫澤身上學到的習慣。 不管想到什么好點子,或者是聽說了什么好方案,隨時記下來。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空暇的時候?qū)⒆约河浀谋咀釉倌贸鰜矸?,也許就有新主意。 孫澤也不藏私:“我在江州的時候,下面有一個鎮(zhèn)。他們鎮(zhèn)政府將上面的文件以及這里頭做出的規(guī)劃決定用兩個方式傳達下去。” 第一招是利用各村的學校,在學校墻上定期張貼上級傳達的文件。 第二招則是利用廣播,每天早上播完新聞之后就宣講各種政策。 “咱們這兒條件差一些,一個是還沒有做到家家戶戶都通電。另外一個就是,并不是所有的村子都有小學?!?/br> 伊力哈木江點頭:“就是這么個問題,所以比較難處理。孫同志,你有什么好主意嗎?” 孫澤撓頭:“一個我想在鄉(xiāng)里頭建小型的風力太陽能混合發(fā)電系統(tǒng),就是你們在溫室大棚看到的?!?/br> 維族也是聚族而居,而且居住的地方相對而言風中含的沙子量少一些。 大型風電系統(tǒng)投資高,損耗起來吃不消。 小型的倒是可以利用起來。 伊力哈木江高興的很,一旦通了電的話,事情就要好辦很多。就連自來水的問題都好解決。 “等待這個電力系統(tǒng)建好的過程當中,咱們也不能松懈?!?/br> 孫澤撓撓頭,他這幾天事情多,都沒顧得上洗頭,感覺虱子要安家落戶了。 要不是因為南疆陽光過于強烈,孫澤害怕沒有頭發(fā)保護,頭皮會被直接曬傷,他真想直接剃個光葫蘆腦袋算了。 到他這份上,哪里還顧得上江州孫少的顏面,凡事從簡為要。 孫澤放下手,側(cè)頭看伊力哈木江:“不知道你對宣講隊有沒有印象?就是以前那種專門組織人下鄉(xiāng)宣講政策。咱們也可以搞這個?!?/br> 伊力哈木江有些遲疑,尷尬道:“我們的人手實在不夠?!?/br> 孫澤點點頭,犯難道:“這是個問題。” 往前推二三十年,工作組下鄉(xiāng)是正?,F(xiàn)象。幾乎每個人都有定點的家鄉(xiāng)地點。 現(xiàn)在這個好習慣中斷了。即使還保留著的地方,也是名存實亡。 不是干部都懶惰了,像伊力哈木江這樣的基層干部有很多。 他們都在忙什么呢?他們將大量的時間都花在了各種文件、會議以及檢查上頭。 老百姓常常詬病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不接地氣,全是拍腦殼作出的決定。 長期待在辦公室里頭,都沒有上過一線生產(chǎn)的人,又怎么能知道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規(guī)范引導? 其實每一種職業(yè)都需要獲得存在感,比起沉湎在文山會海當中,干部其實更愿意深入群眾。 起碼就孫澤接觸到的各級領導干部絕大部分都是如此。 誰都討厭官樣文章,誰都知道官樣文章就是糊弄上級的玩意,可誰都又不得不去做官樣文章。 這可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孫澤啞然失笑。 看樣子,他也得學著小丫頭片子,給老人家寫信了。 黨和國家制定了這么多好政策,又因地制宜地弄了不少惠民項目,不能政策出不了中南.海。 上不通下不達是最要命的,很可能會既造成國有資產(chǎn)大量流失,又叫人民群眾沒有得到任何實實在在的好處。 時間久了,不出問題才怪。經(jīng)濟矛盾是社會矛盾最主要的根源。 孫澤微微皺眉,想到另外一個主意:“大人不行的話,就發(fā)動學生吧。” 家家戶戶都有孩子,不管村里頭有沒有學校,孩子總歸要上學的。 他們定期要回家,那就麻煩學校老師幫忙宣講,然后再由學生轉(zhuǎn)述給父母聽。 孫澤苦笑:“就是這么一來,老師的負擔又增重了很多。他們?nèi)W生家里頭家訪,還得充當宣講員?!?/br> 伊力哈木江在心里頭翻著賬簿子,難得大方地主動提出:“可以給全鄉(xiāng)的老師們補貼,就作為這項專項任務的補貼,一個月五塊錢。” 孫澤眼皮子直跳,心中暗道,5塊錢能做什么呀? 可是鄉(xiāng)政府財政艱難,他又是清楚的。 孫工只得點點頭:“眼下也就只能這樣了,能做一點是一點。 學校做好學生家庭情況的調(diào)查,最好搞清楚家里主要是依靠什么作為經(jīng)濟來源。然后對學生的家庭狀況進行分類。這樣家訪以及政策宣講的時候,就能有的放矢?!?/br> 他走到學校門口攤攤手,“總不能因為問題多困難大就攤著手在邊上干看著,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環(huán)境都是一點點變好的?!?/br> 伊力哈木江連聲附和:“對對對,這話沒錯,以前我們都說沙漠邊上樹是栽不活的?,F(xiàn)在棗樹不就活下來了嗎?” 孫澤笑了起來:“就是這么個理兒,辦法總比困難多。” 伊力哈木江也有資本家的潛質(zhì),眼巴巴地瞅著孫澤:“您還有什么高招就一并兒掏出來吧。我們維吾爾族人勤勞又肯干,只要有好的方向,肯定就能干出成績來。” 孫澤連連擺手:“您可千萬不要高看我,我沒有干過基層政府工作,知之甚少?!?/br> “你剛才說的主意就很好啊,肯定是經(jīng)過很長時間的思考?!?/br> 孫澤失笑,連連搖頭:“這不是我想出來的,是那個港鎮(zhèn)的主意?!?/br> 他心念一轉(zhuǎn),“我看看,能不能想辦法把你們鄉(xiāng)跟港鎮(zhèn)結(jié)成對口鎮(zhèn)?!?/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