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9
阿福就領(lǐng)著大寶、追風(fēng)、七七和灰灰去棠園上班。旺財還想攆路,阿祿不許它去,讓它在家看家。 看到旺財攆路攆得淚汪汪的雙眼,大寶答應(yīng)一定從棠園帶好吃食回來給它,它才好過些。 晌午,在棠園吃過飯后,陳阿福又領(lǐng)著保鏢急急忙忙回祿園做點(diǎn)心。她想早些做出來送給棠園,棠園的主子少,她做的點(diǎn)心又比較稀罕,或許棠園可以做為年禮送給別家。 她準(zhǔn)備送棠園二十斤糯米棗、二十斤金絲糕、二十斤曲曲餅干、二十斤梅花蛋糕、二十斤甜甜圈。這些加起來正好一百斤,再加上兩套小姑娘的外衣,兩身中衣,兩雙鞋子,六雙襪子,也算自家的年禮了。 現(xiàn)在人多力量大,這些點(diǎn)心兩天就做出來了。 臘月二十三這天,陳名領(lǐng)著阿祿和大寶非常鄭重地把年禮送去了棠園。羅管事在棠園外院很鄭重地接待了他們,請他們喝了一陣子茶,陳名才帶著阿祿回祿園,陳大寶直接進(jìn)了內(nèi)院。 之后,陳名又領(lǐng)著陳祿給羅管事家送了年禮,包括給羅管事和羅大娘做的一套衣裳,以及一些吃食和點(diǎn)心。 晌午,陳阿福在棠園吃了飯,又帶著保鏢回了祿園。 她遠(yuǎn)遠(yuǎn)就看到祿園門口停了兩輛馬車。去自家的客人,除了棠園的人,就只有楊明遠(yuǎn)會趕馬車了。楊明遠(yuǎn)在京城,小兄妹才走兩天,他們不可能來自家。 那會是誰呢?陳阿福幾人急步往家趕去。 她還沒走到福園院墻邊,就看見曾小青快步往她這邊跑來。曾小青看見陳阿福了,就跑得更快了。跑到近前,她氣喘噓噓地說道,“大姑娘,家里來了幾個客人。有一個老太太,她說她是知府陳大人的母親,找你有事相商……” 原來祿園來了幾個不速之客,其中五個婦人,兩個男人。 陳阿福一聽這個組合也不害怕,自己家里有好幾個壯勞力,再加上身邊的保鏢,真打起來自家肯定不會吃虧。 只不知那個老太太找自己干什么,她會不會再欺負(fù)王氏。陳阿福加緊步伐向祿園走去。 進(jìn)了祿園,看見曾老頭父子、薛大貴、楚小牛都站在院子里。還有兩個男人,是趙里正和另一個不認(rèn)識的男人。 趙里正見了陳阿福,還客氣地躬了躬身。陳阿福沒理他,回頭對跟著她的四個護(hù)院說,“你們就在外面等著。”然后,快步向上房走去。 上房里,沉著臉的陳名坐在八仙桌的左側(cè),右側(cè)坐著一個五十左右的老太太。 第165章 親祖母 那個老太太正是陳阿福在定州玉麒麟銀樓看到過的老太太——陳世英的老娘。 前天,陳阿福專門把羅掌柜拉著說了一陣話,打聽陳世英家的事。她的理由是,知己知彼,才好防范。 羅管事也這么覺得,便毫無保留地說了他知道的所有陳府的事情。 陳世英有一妻兩妾,妻子江氏,生一女一子。女兒行二,閨名陳雨晴,十三歲。兒子陳雨嵐,十一歲,也是陳世英的獨(dú)子。唐氏是貴妾,生有一女,行大,叫陳雨暉。還有一個妾是綠姨娘,曾是江氏的丫頭,生一女,今年才七歲,叫陳雨霞。 當(dāng)年,就是唐姨娘的父親看中了陳世英,在陳世英還在省城石安府的時候,就找上了陳世英老娘的族弟,也就是現(xiàn)在的趙里正。 不知道唐父和趙里正是如何跟陳老夫人說的,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逼迫王氏的,王氏竟然同意回娘家?;亓四锛液螅^母丁氏又逼迫王氏半旬之內(nèi)必須嫁人。王氏不僅同意了,還主動挑了快病死了的陳名……還好王氏挑了陳名,因?yàn)槎∈弦呀?jīng)找好了下一家,若王氏再沒人要,便會把她賣給一個嶺南的腳商…… 不知道唐家給了趙里正和丁氏多少銀子,反正之后的一年內(nèi),趙里正家購置了二百畝地,又成功地把原里正拉下馬,他當(dāng)上了里正。丁氏不止購了十畝地,還把茅草房翻修成大瓦房…… 半個多月后,陳世英回鄉(xiāng)才知道陳母已經(jīng)把王氏攆走,又口頭跟唐家作了親,大怒。跑去王氏娘家想再把她接回來,可那時王氏已經(jīng)另嫁。陳世英不好把母親怎樣,但牽怒唐家,堅決不娶唐氏。陳母又以死相逼,讓兒子必須娶唐氏。 而正在這時,時任湖安省襄州知府的江大人托同年,也就是時任三青縣縣令的吳大人為自己的二閨女江曉漁說合親事。那陳母一聽是知府大人的閨女,大喜過望,也不逼兒子娶唐氏了,而是同意改聘江家閨女。 陳世英權(quán)衡利弊后,也覺得娶江家女對自己的仕途大有幫助。再說王氏已經(jīng)嫁作他人婦,便同意跟江家作親。 或許陳母做了什么事被唐家拿捏,陳世英最終同意納唐家女為妾。唐家知道自己是商人之家,爭不過官家,就退而求其次,同意自家閨女當(dāng)妾,但必須是貴妾。 于是,陳家用突然多出來的一筆錢在三青縣城購買了一個四進(jìn)宅院。三個月之后,嬌妻美妾便先后進(jìn)了陳家門……之后,陳世英去京城趕考,竟然一鳴驚人,被圣上欽點(diǎn)為探花郎…… 陳阿福不可思議地說道,“那時陳世英不過是個窮舉人,江大人怎么會容忍他同時納貴妾?” 羅管事又說道,“聽說,江大人的二閨女,也就是現(xiàn)在的陳夫人,她之前克死了兩任未婚夫,再加上長相平平,十七歲了還沒有聘出去,一家人都十分著急。陳大人在石安府考舉人的時候,江大人正好在石安府,見了他一面。之后,江大人便請他的同年王大人打聽,若是陳舉人沒成親,人品還成,就幫著說合說合……” 又說,陳夫人的風(fēng)評還不錯,雖然長相平平,但端莊賢淑,與瀟灑俊朗的陳探花舉案齊眉,夫唱婦隨。因?yàn)殛惣易铀貌回S,還主動把自己的丫頭給陳大人作了姨娘…… 陳夫人的父親江大人也算官運(yùn)亨通,現(xiàn)如今在京城任從三品的太仆寺卿。 …… 陳阿福收攏飄遠(yuǎn)的心思,抬腳向屋里走去。 陳老太太穿著深棕色提花錦緞長棉袍,豆綠色裙子,灰白色的頭上插著碧玉雙簪,戴著松花色鑲珠抹額。她的薄唇抿成了一條逢,顯得法令紋更深,也更顯嚴(yán)肅和厲害。 她的下首坐著一個十四歲左右的姑娘,也是在銀樓看過的。她,應(yīng)該就是唐姨娘所出的陳家大姑娘,十四歲的陳雨暉。 陳雨暉的下首,坐著一個滿頭珠翠的婦人。這個婦人三十歲左右,應(yīng)該就是唐姨娘。 唐姨娘長得并不丑,還可以說頗有幾分姿色。陳雨暉卻是隔代遺傳,沒有繼承爹媽的好模樣,特別像陳老太太。容長臉,小三角眼微微向上挑,嘴角下垂,哪怕施了粉黛,打扮得很是光鮮,也勉強(qiáng)算是中人之姿。 老太太的身后還站著兩個人,一個是四十幾歲的婆子,一個是十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