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得了一時,終不是長久計。除非能夠壓制陳世欽,讓陳世欽放棄拿這母子倆做人質(zhì)的念頭……思及此處,甄賢不禁一陣心焦,堪堪抬頭看住嘉斐。他方才的提問,殿下并沒有否認。殿下臉上的表情多少有些復(fù)雜,夾雜著憂色與感慨,但似乎并不焦急。可殿下怎么不急呢?老父與幼弟受困,夫人弱子流離,怎么能就是這么個反應(yīng)?“殿下,必須即刻拿下盧世全,萬不可讓他金蟬脫殼遁回北京去?!?/br>甄賢等了一會兒,等不到嘉斐什么反應(yīng),實在等不下去了,便皺著眉,小心握住嘉斐手腕拽了一把,喚醒一般先開了口。盧世全是陳世欽在東南的命門,而今唯有搶先拿住盧世全,才有與陳世欽一搏的籌碼。倘若讓盧世全逃了,這一仗就難打了。如此淺顯的道理,他相信殿下是無需旁人提點的。但此刻的靖王嘉斐心里所想的壓根不是這個老太監(jiān)的事。靖王殿下覺得心情非常微妙。按理說,他此刻應(yīng)該生氣,甚至感到焦急緊迫。畢竟他的幼弟已經(jīng)被關(guān)起來了;他的兒子更還在被搜捕,不得已孤兒寡母一般逃到困厄寒冷的北疆;他的父親只能閉門自守,明明手握天下,卻只能孤軍奮戰(zhàn)……而那些食腐的豺狼卻還圍著他打轉(zhuǎn),一邊諂媚訕笑,一邊獠牙畢露。人生至此,危機四伏,錯一步便是全軍覆沒家破人亡。然而他卻意外地平和鎮(zhèn)定。至少四郎暫且是沒什么大礙的。四郎還在京中,為他籌謀,為父皇和小七兒擔(dān)當(dāng)。而他身邊,還有小賢陪伴支持。小賢望住他的眼神如此專注,寫滿思慮和擔(dān)憂。那眼神卻叫他覺得平靜,心中溫暖且安定,反而奇異般充滿了力量。眼前的每一步路都格外清晰,無論鮮血或是黃沙。他甚至覺得再沒有比此刻更好的時候。他所珍視的一切都尚未失去,而他最不畏懼的,恰是一戰(zhàn)生死。眼前熟悉的眉眼浸染著焦色,聲聲喚他的嗓音情真意切。嘉斐反而輕笑起來。甄賢原本見他遲遲沒有反應(yīng),以為他只是克制,還十分憂心,唯恐他心中淤塞不得疏解,不料這人竟忽然笑了……甄賢心底的憂慮簡直如同野草瘋長,忍不住又抓住他喚一聲:“殿下?”嘉斐卻雙手一收,就將甄賢抱住了。“織造局是為宮中當(dāng)差的,沒有父皇的詔命,我不能動他?!?/br>他把腦袋抵在甄賢頸窩里,耳語時仿佛有一點委屈。甄賢怔了好一會兒才明白過來,不免氣急而笑,卻仍是環(huán)起手靜靜撫在他后背,輕嘆一聲低低開了口。“殿下不能動他。東廠可以?!?/br>第102章三十一、東宮之變(4)江南織造局自動遷往南直隸,還是頭一遭來了東緝事廠的“上差”,更帶著陳督主的親筆信函。盧世全疑心有詐,使自己的義子前去相迎,自己便服出了后門,坐在一輛小巧牛車上觀望著。不一時見義子領(lǐng)著幾個身著尖帽白靴的,也從后門出來,就往西走。盧世全遙遙一望,立刻看出那幾人雖然穿著東廠服制身形姿態(tài)卻絕不是內(nèi)官,而更像是軍人。陳世欽確實派了人南下來,這一點盧世全知道。只不過來人該是去找那靖王嘉斐的,而不是找他盧世全。而今看這情形,陳督主的那些干兒子干孫子只怕全都被靖王爺?shù)袅税?,真身早不知給埋在哪兒了。京中一動,靖王殿下立刻便撲他而來,這是要拿他做和陳世欽博弈的籌碼。盧世全心里清楚明白,也早做好了打算。自從胡敬誠收了靖王送來的人頭而將他拒之門外,盧世全便知道東南大勢已去,早死晚死都不過時間問題。不僅僅是靖王殿下??辞樾?,陳世欽那個老東西也未必就能放他好活。發(fā)現(xiàn)那來者并非宦官而只是假扮東廠之人時,盧世全其實大大松了一口氣。這些人是靖王的人。較之陳世欽,靖王嘉斐才是講“規(guī)矩”的那一個。而人一旦講了“規(guī)矩”,就能有千萬種不講規(guī)矩的辦法來對付。尤其靖王爺畢竟初到浙直,即便有兵權(quán)在手,也未必就那么容易能拿住他。而他在江南經(jīng)營了這許多年,早已留好退路,再如何強的龍也始終難壓地頭蛇。盧世全看著那幾個假番子走遠了,放下車簾,叫牛車緩緩?fù)鶘|走去,花了半天功夫,出了南京城,來到一處偏僻道觀。今上好黃老,宮中內(nèi)侍們各個投其所好,都喜歡在道場謀個俗家道號,學(xué)兩句,以在御前博個賞識。盧世全進了道觀,在天尊像前進完香,便徑直往深處走去。這道觀是他建來避禍用的,觀中原本就沒有幾個人,那二三個道士道童也全是他的義子。他進了道觀盡處的廂房,換了一身道袍,還特意黏上了假胡子,持一把浮塵走出來,才到三清殿前,卻見有一個清瘦身影正在祖師尊像前叩拜。那人二十余歲的年紀(jì),著一襲青色道袍,烏發(fā)束得干凈齊整,愈發(fā)顯得身姿修長挺拔氣度不凡,正是甄賢。盧世全猛怔了一瞬,旋即一顆心徹底沉下來。看來是他又小瞧了那位靖王殿下了。那幾個故意賣了破綻給他的假番子不過是誘餌,是打草的棍棒,而真正的獵鷹,想必是早已盯住了他這條自認游走機敏的蛇,這才一路跟到此處。意外雖說意外,卻也不算太過震驚。盧世全原本也沒有指望這道觀能永遠避人耳目。靖王殿下既然有心找他,遲早也會找到這里來。他只沒想到,竟然來的這么快。他更未想到,來的竟會是甄賢。對甄家的這位公子,盧世全其實也就匆匆打過一二次照面罷了。但只這兩次,也足夠印象深刻。甄賢與其說是靖王嘉斐的謀臣,更像是靖王嘉斐的軟肋。他曾經(jīng)想抓住這軟肋,終于是沒有成,才落到今日田地。聽說甄大人自從蘇州回京路上受了傷,身子便一直不大好,靖王殿下竟然肯放他親自來此,也算是看得起自己了。盧世全面上流露出一抹詭異嗤笑,便啞聲開口:“甄大人是在胡虜之地呆得久了,已忘了‘見官大三級’的規(guī)矩了么?”甄賢聞聲才回過身來,看了一眼盧世全那身老道士的打扮,眼中似有感慨,“盧公公如此誠心問道,圣上若是知道了,想必會大加贊許罷?!?/br>盧世全訕訕冷笑,“謝大人吉言,咱家若是當(dāng)真還有福分再享圣上的恩德庇佑,也算是此生無憾。”這話說得,好像靖王殿下才是要把他抓去殺了滅口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