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44
儀仗緩緩經(jīng)過了定鼎門大街,朝著定鼎門走去。 禮部分出來部分官員,守在折柳亭前。太子率領(lǐng)的將士精兵已經(jīng)到了,為了配合儀式,禮部請他在前方五十里處停駐。 待慶隆帝率百官快到折柳亭時,再令人讓太子往前行。這個時間,需要配合得宜。 莊夫人帶著石靜芙從皇城的鳳翔門進了宮。 曹皇后一早接到她的帖子,雖有些詫異,但安國公府乃四大國公之一,莊夫人有這個資格進宮。 石靜芙一身淺碧色獵裝,頭發(fā)在頂上高高用玉環(huán)束起,利落的綁成一個長長的馬尾。雖然不合規(guī)矩,整個人看起來卻別有一番風(fēng)致,顯得精神抖擻。 兩人到了長樂宮中,由宮女引著見禮,曹皇后賜了座。 曹皇后右手輕輕撫著鳳椅上雕刻的花紋,目光落在精心裝扮后的石靜芙身上。她如此投自己所好,曹皇后只一個心念轉(zhuǎn)圜之間,便將兩人的來意明白了大半。 “看茶。”曹皇后吩咐。 “還難得和夫人這般說說話,貴府可還安好?” 這句話,聽得莊夫人心頭一凜。曹皇后分明是在說,往日從未見安國公府有任何效忠,此時察覺出危機了,才來臨時抱佛腳。 殿內(nèi)暖意融融,莊夫人原本就是怕熱的體質(zhì)。心頭一急,也不知是冷的還是熱的,大滴大滴的汗水從她額角流下來。 她欠著身子,將心中準備好的說辭道出:“承蒙娘娘惦記,府上一切都好。只是夫君他感念娘娘的恩德,無以為報,才令我?guī)∨M宮謝恩?!?/br> 在廢太子和原先的齊王斗得最激烈的時候,石家袖手旁觀。此時想要湊上來,莊夫人在心中做好了被刁難的準備。 無論如何,安國公府都是四大國公之一。只要太子一日未曾登上帝位,曹皇后就不得不繼續(xù)為太子網(wǎng)羅一切勢力。 所以,石家獻出嫡女給太子,安國公有把握曹皇后會接受。 為了最終的目的,受些許刁難又算得了什么? 曹皇后微笑著將茶杯端到唇邊,垂下眼簾在心頭思索。 她對石家何曾有過什么恩德?莊夫人這話,只是在說若是太子納了石靜芙為側(cè)妃,安國公府就會一心一意地為太子吶喊助威罷了。 太子如今有定國公府曹家為后盾,又有忠國公府武家效忠。若是再加上安國公府石家,四大國公府得其三,將營造出眾望所歸之勢。 石家雖然投機了一些,但念在他們被舊事所累,不敢在爭儲一事上輕易下注,曹皇后也就不打算過多追究。 只要在現(xiàn)在表明態(tài)度,也是忠臣。 放下茶杯,曹皇后笑道:“夫人客氣了。是芙兒嗎?都這么大了,來,讓本宮好好看看你?!?/br> 莊夫人心頭松了一口氣,看樣子,曹皇后是不再計較石家的過錯。 她微微側(cè)身對石靜芙點點頭,石靜芙從胡凳上利落的起身,邁步到了曹皇后跟前十步處,斂禮道:“臣女久仰娘娘風(fēng)儀,今日一見,才知往日遠遠所見,都不對?!?/br> 她作獵裝打扮,在行走之間也不見女兒嬌態(tài),舉止利落英姿颯爽。 雖然曹皇后心頭知道,她是在模仿昭陽公主儀態(tài),故意討好于她。但這份討好之意如此明顯,她也果真在石靜芙的身上,看見了昭陽公主當年的風(fēng)采。 那時她最疼愛的女兒,最引以為傲的女兒?。?/br> 曹皇后的眼神柔和了許多,笑著問道:“怎么個不對了?” 不像那些規(guī)規(guī)矩矩的大家閨秀,石靜芙揚起臉,俏皮的笑道:“娘娘比芙兒所想,要年輕漂亮百倍。是芙兒見識太少,所以不對。沒有想到這樣的娘娘,才配得起母儀天下的皇后身份。” 她的性子天真單純,這些話雖然有著討好的成分,但她眼神純凈,令人知道這些話她都是發(fā)自內(nèi)心。 聞言,曹皇后笑出了聲。無論如何,有一名這樣乖巧的女子,全心全意的討好著自己,這樣的感覺總是愉悅的。 “好孩子。今日太子回京,你知道嗎?” 石靜芙猛然點頭,道:“當然知道!多虧了太子,才打敗了叛賊,平定了北地。我們小姐妹早就盼著太子凱旋的一天了?!?/br> 瞧她的神情不似做偽,曹皇后轉(zhuǎn)頭看向莊夫人,笑道:“夫人養(yǎng)了個好女兒。想來不久,宮中就會設(shè)下慶功宴,到時你帶著芙兒先到長樂宮來?!?/br> 言下之意,就是允了莊夫人的請求。慶功宴時,讓兩人先來必然是要先做一些安排。 安國公府要送石靜芙到太子的身邊,自然不能像對民間女子一般,悄悄的納了。曹皇后要借機為太子造勢。 達到了目的,莊夫人心頭又是激動,又是傷感,連忙起身施禮謝恩。 …… 城外,折柳亭。 慶隆帝剛到不久,下了玉輦,在扎下的彩棚中升了御座。 他的身子不好,離他最近的除了隨行太醫(yī)就是內(nèi)侍。吳光啟捧著藥茶,躬身站在一側(cè),隨時聽候吩咐。 好在值此喜事,無異于給慶隆帝打上了一記強心劑。他面上一掃灰敗之色,眼中透出期盼之意。 雖然在捷報中知道了太子無恙,但這還是他登基以來,父子兩人首次分離這許久。 說來奇怪,當廢太子在時,慶隆帝雖然知道這個兒子不錯,沉穩(wěn)寬仁。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將視線集中在他的身上,他做得再好,也被慶隆帝視作理所應(yīng)當。 或許,在那時他很明白。廢太子心性不如他,如果再給予他更多關(guān)注,就會對廢太子造成更大的威脅。 ☆、第922章 凱旋 直到廢太子做出弒君逼宮之大逆不道之事,慶隆帝才徹底寒了心。 當他狠下心腸,將廢太子圈禁起來后,才看到這個兒子的優(yōu)秀。 這次太子領(lǐng)兵北上,出發(fā)之時匆忙,所率大軍數(shù)量遠不如巴坤林籌措已久的反軍。 他又是第一次領(lǐng)兵出征,雖然有整個高芒王朝作為后盾,身邊又有精兵良將,但慶隆帝仍然是擔(dān)心不已。 這種擔(dān)心,令他第一次對衛(wèi)明盛生出了父子之情。 要知道在戰(zhàn)場上,刀劍無眼。別說是太子,就是御駕親征,在重重護衛(wèi)之下,也不是沒有可能殞命的。 但衛(wèi)明盛交出了一張令他十分滿意,令朝中眾臣刮目相看的答卷。 他不僅克服了困難,將路上征集而來的府兵逐漸收編cao練,毫不慌亂。還謀定而后動,因地制宜、因勢利導(dǎo),正奇結(jié)合,最終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果。 這場戰(zhàn)役,不僅收服了北地,誅殺了以巴坤林為首的首惡。還俘虜保留了北地精兵,最大限度的保存了高芒王朝的戰(zhàn)力。 事后,他也給出了處理辦法。將這些降兵分散編入西南、東南各地都護府之中,同時,抽調(diào)幽州、并州、益州三地兵力,補充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