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4
書迷正在閱讀:我從長安來、不應(yīng)有恨、星辰之王、綜英美 瘋子游戲、甜太陽、江湖遍地是土豪、良田美錦、失憶日記/失憶了?!、墮落翼、鐘佐
想說,但見她目光殷殷的模樣,想了想,還是簡單敘述一遍。語氣淡淡,卻隱隱有難以釋懷之意。胤禩那句話,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面上再若無其事,心也會被扎疼。如果他與胤禩的關(guān)系就像普通兄弟,那倒也罷了。他充其量冷笑幾聲,從此與這人劃清界限,生疏客套便是。可惜不是。兩人從小到大,先勿論自己對他的感情,光是一起經(jīng)歷的那些事情,也遠遠超越了普通的兄弟情誼。自己可以忍受他對自己說出這種話,卻不能容忍自己聽到他對別人說出來。那拉氏心思通透,心念一轉(zhuǎn),已經(jīng)知道癥結(jié)所在。“爺,其實八爺并不是在埋怨任何人,只不過酒后吐真言,說出自己的心情罷了,其實說出來,反倒是好的?!?/br>胤禛挑眉看她,那拉氏續(xù)道:“八爺與您身世相仿,你有佟皇后庇護,雖然佟皇后早逝,可有這份關(guān)系在,誰也不敢欺辱你,八爺卻不一樣,良妃娘娘能封妃,還是因為八爺?shù)昧嘶拾數(shù)那嘌?,在那之前,八爺背地里受了多少白眼和閑氣,就算你能幫他,畢竟也有限,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與你一起,你仔細想想,八爺可曾向你抱怨過?”胤禛一怔。是了,他連被太子推下水,都再三隱瞞,后來還是因為實在瞞不過了,才說出來,雖然那時候胤禩并沒有說自己落水就是太子做的,但胤禛又怎會猜不出來。自己待他好,可也無形中給了他不少壓力吧,皇宮里頭,處處都是玄機,他既要防著別人暗算,也要防著因為自己對他好,而惹來有心人的眼熱妒忌,又怎會不累?那拉氏嘆道:“爺,都說八爺少年老成,但依我看,他是長年累月思慮過重,小心謹慎以致于失了少年人的朝氣,你若連他抱怨兩句也和他置氣,只怕他最后連個最親近,能說說心里話的兄弟也沒有了?!?/br>這句話直指胤禛的心結(jié),讓他聞言一震,久久沒有說話。良久才道:“他說你待他如親弟,就這份心思而言,也確實不虛?!?/br>如此說著,心中的陰影卻也漸漸消了。那拉氏暗自松了口氣,面上卻笑道:“女人家的心思往往要更細膩些,你們大老爺們,有時候就是想岔了半步?!?/br>無論怎樣,她也不希望這兄弟倆生了嫌隙。第56章歸來五月里,費揚古率領(lǐng)的西路軍在昭莫多大敗噶爾丹主力,斬首三千余級,生擒數(shù)百人,連同牛羊駝馬等物,統(tǒng)共二十余萬頭。噶爾丹見機得早,望風(fēng)而逃,僅以身免。康熙下令全軍各人因功嘉獎,并班師回朝。御駕帶著大軍浩浩蕩蕩返京,太子自然率領(lǐng)文武百官出城相迎。“恭迎皇阿瑪大勝歸來!”太子一撩袍子,當(dāng)先跪下。后面立時呼啦啦跟著伏倒一大片人山呼萬歲。“平身!”康熙臉上看不出喜怒,一身鎧甲縱馬而來,更顯天子氣象,令人不敢直視。太子起身,上前拱手。“請皇阿瑪御駕回宮?!?/br>康熙點點頭?!熬┏强珊??”“一切安好?!?/br>康熙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扯了扯韁繩,往前馳行。他這一走,后面大軍自然跟上。太子愣了一下,也領(lǐng)著百官往城內(nèi)走去。一路上百姓攜妻帶子跪拜路旁,歡呼雀躍瞻仰天顏,自然令康熙極為高興的,可這份笑容卻在回宮安頓好,召來眾兒子之后斂了回去。“京城戒嚴,是怎么回事?”這話沒有指名,但能夠下手令的也只有太子而已,太子連忙跪下。一眾阿哥的目光,全都落在他身上。“回皇阿瑪,據(jù)報近日京城有前明反賊潛入,事關(guān)重大,兒臣為了謹慎起見,故下令九門提督戒嚴?!?/br>“哦?”康熙的聲音不疾不徐,顯得有點漫不經(jīng)心?!翱捎凶C據(jù)?”“這……只是風(fēng)聞言事,并無證據(jù)?!?/br>“既然沒有證據(jù),怎可如此兒戲?天子腳下,首善之都,小事也能化大,眼看秋闈將近,順天府一帶舉子匯聚,一個不好就要鬧出事來,你來擔(dān)這個責(zé)任?”這會還未到三伏天,但太子額頭上,已經(jīng)隱隱見汗。這是康熙第一次在別人面前落他的面子,以往不管什么事,康熙至多也就是留下太子單獨與其諄諄善誘。大阿哥此番隨扈,就算寸步不離康熙,也算是攢下軍功,底氣自然又足了不少,眼見康熙如此發(fā)作太子,心中竊喜,只覺得自己離那個位置,仿佛又更近了一步。但他經(jīng)過軍旅歷練,加上年紀漸長,也越發(fā)沉得住氣,見狀只是暗自冷笑,樂得看戲,并不吭聲。大阿哥能忍,三阿哥卻不能忍,這種情況,自然要添把柴加把火的。他站前一步,從袖中抽出一封奏折。“啟稟皇阿瑪,兒臣有份折子,是兒臣這些時日琢磨的治河心得,請皇阿瑪御覽?!?/br>三阿哥胤祉受命署理工部事,倒也下了些功夫去研究的。康熙卻不命人接,只先問道:“朕不在,太子監(jiān)國,何不直接呈給太子?”三阿哥垂首道:“兒臣十日前已將此折呈上,但太子一直沒有批復(fù),兒臣只好直接呈給皇阿瑪,眼看要是進了七八月,雨水漸多,治河一事又上了日程,兒臣想,總是早些定下方案的好,也能造福一方百姓……”康熙不語,目光沉沉掃過太子,太子連忙跪倒。“皇阿瑪明鑒,兒臣從未在案頭上見過三弟說的折子,必是下人奴才整理時疏漏了!”“梁九功。”帝王出聲,梁九功立時會意,上前接過折子,輕輕放在康熙手邊的矮桌上。康熙并不急著拿起來看,只以指節(jié)叩著桌面,似在思忖。其他人不敢打擾。西暖閣內(nèi)只余一片細微的呼吸之聲。在康熙看不見的角度,其他人若有似無地打量著太子,心中各有思量。“胤禛?!崩洳环溃滴觞c了名。“兒臣在。”“小十四落水的事,是怎么回事?”胤禩心頭一跳,望向那人,卻見他面沉如水,仿佛早就料到自己會被詰問。“兒臣與十四弟嬉戲,失手將他推落下水,請皇阿瑪降罪?!?/br>康熙盯著他看了半晌,沒有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