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已經(jīng)寫好了!”康熙狐疑的看了他一眼,取消賤籍之事,利多弊少,他應(yīng)允是一定的,既然已經(jīng)寫好了折子,還啰里啰嗦解釋這么多,實在不像他的性子,這里面肯定還有古怪。低頭細細看了起來。折子里一共說了三件事。第一就是剛剛他提到的,取消賤籍,將惰民、樂戶、疍戶、丐戶等開豁為民,編入正戶,從此可以從事其他行業(yè),且子孫后代可以科舉入仕。第二,是關(guān)于人口買賣之事。大意是近年來人販子冒充父母,拐賣人口之事頗為猖獗,為杜絕此風(fēng),以后所有賣身契,皆只能由本人和買家,親自去官府說明自愿之后,簽訂畫押。如有被人脅迫、欺騙、誘拐之事,可當(dāng)場報案,官府需立刻立案追查,不得懈怠。若賣身之人簽訂契約之時,年不及十五,則日后成人之后,有一次贖買機會,只需交付最初賣身銀的雙倍,即可恢復(fù)自由身——如主家不應(yīng),賣身者可自去官府繳納。第三,是關(guān)于家生子。折子上說,凡大清國土之上,無論良踐,皆為我大清百姓,家生子亦然。既為我大清百姓,而非牲畜,豈能買一人而得其子孫后代?若主家有意以家生子為奴者,需做到,一,家生子出生之初,由父母代簽賣身契,主家需承擔(dān)家生子從出生到十五歲之間所有費用,如食物、衣服、醫(yī)藥等,如期間不能履行,則家生子恢復(fù)自由身,二,家生子滿十五歲后,同主家重新簽訂賣身契,若家生子不愿為奴,需雙倍歸還十五年撫養(yǎng)費,主家不得拒絕。最后又加了一句,國法大于天,人命大于天。事關(guān)人命之事,唯國法可以處置,如人的確有取死之處,需由相關(guān)人等呈報官府判決——但凡以族法、家法等為由,私自處死族人、家奴、兒女等任何人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康熙沉吟,道:“賤籍也就算了,可這家生子……”取消賤籍一事,同那些士族大家,朝廷百官,都沒什么大的利益沖突,他一句話就能辦的妥妥當(dāng)當(dāng),但取消家生子……似乎沒有這個必要。“皇阿瑪,”胤祚道:“一個國家的富裕強盛,看得是百姓創(chuàng)造的價值。譬如兩個人,一個人種地為生,一個人乞討為生,前者在創(chuàng)造財富,后者只能消耗財富,如果種地的都覺得乞討不用干活就有飯吃,人人都來乞討,這個國家會成什么樣子?在兒子看來,家生子的存在,對大清的強盛沒有半點用處。人一旦賣身為奴,這輩子一直到子子孫孫,都是別人的奴才,他們的主子是得好處了,買一個人得一窩,可這些人,不種地,不織布,這輩子又沒什么指望,就只侍候巴結(jié)主子,甚至混吃等死過日子,對我們大清有什么好處?而且,兒子也沒有說,家生子就不能為奴,只是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罷了。”雖然胤祚說的冠冕堂皇,但康熙哪里不知道,他是對胤礽之事依舊耿耿于懷,這折子里一件件,都是不希望出現(xiàn)更多被迫為奴,甚至被人虐殺之人,嘆了口氣,道:“此事關(guān)系到的,不光是漢人貴族的利益,也會引的許多滿人不滿,容朕好好想想?!?/br>胤祚抱怨道:“如今早不似八旗入關(guān)的時候了,那些人手里已經(jīng)沒了兵權(quán),就算不滿又怎么樣?還有那些漢人大族——他們何曾對咱們滿意過呢?”清軍入關(guān),那些崇尚“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的漢人,連頭都剃了,可見在強權(quán)面前,民意這種東西力量真的很微弱……朝廷讓他們剃頭都做到了,解放幾個家生子應(yīng)該不成問題吧?“朝廷大事,哪有你說的那么簡單呢!”康熙道:“朕明兒早朝,先透透口風(fēng)再說?!?/br>“哦!”康熙又道:“對了,朕前幾日讓你寫的折子呢?”“寫好了?!必缝駥㈥P(guān)于早朝的折子呈了上去,他對這個沒怎么上心,無非是將后世開會的那一套寫了上去:每隔五日到十日一次早朝,這幾日中萬歲爺和內(nèi)閣處理奏折時,將有必要在早朝上商討或交代之事在折子上注名,最后由內(nèi)閣匯總,并據(jù)此擬定與會的名單以及議題等,由萬歲親自過目后,通知到人。每次早朝有專人記錄,早朝后將結(jié)果發(fā)往各部及地方。康熙看了,不置可否,將折子放到一邊,道:“老八就要回來了,他是皇子,不能總待在外頭,你說,東瀛的事兒,該派誰接受的好?”胤祚驚喜道:“八弟要回來了?這么快!他沒受傷吧?掙上銀子沒?和那些人打仗沒?”“這些等他回來,你自個兒問他!”康熙拿著折子敲他的頭:“朕在問你,東瀛那一攤子,讓誰去比較好?”胤祚伶俐的躲開,抱怨道:“朝廷大臣我又不熟,我怎么知道派誰去比較好?依我看,這人還得八弟自個兒選比較妥當(dāng)——那邊是什么情況,他最清楚,別隨隨便便派個人,把他經(jīng)營的大好形勢給破壞了。”康熙恨鐵不成鋼道:“在朝廷上,支持老八的比支持你的還多,這次又立了大功,你就一點防人之心都沒有?”胤祚不以為意道:“東瀛呢,又不是在咱們國家,隨便八弟怎么折騰,哪怕他在那邊稱王呢,反正也沒便宜外人……至于支持什么的,兒子記得,幾百個折子,支持兒子的就只有三票——要全都防起來不敢用,估計于成龍和李光地幾個,沒幾年就得過勞死。”康熙拿他無語,嘆了口氣,又道:“等開了年,朕要去巡永定河,你……”胤祚不等他說完,連聲道:“兒子不去!兒子好忙的!”康熙瞪他:“朕怎么不知道你忙?”胤祚道:“皇阿瑪您不知道,兒子買的船回來了,那些人正帶著東西朝這兒趕呢!船上有蒸汽機、橡膠,哦對了,還帶了個很厲害的大不列顛人回來,很會造東西的——兒子盼這個都盼了大半年了,這一去巡堤又是幾個月,兒子是一天都等不得的……”不務(wù)正業(yè)的小子!康熙怒道:“不去巡堤,你就給朕坐鎮(zhèn)京師,總理朝政!”胤祚剛要叫苦,忽然又笑了,道:“那皇阿瑪給我把四哥留下?!?/br>總理朝務(wù)什么的,胤禛熟啊,他做過皇帝的!康熙微微皺眉,忽又心中一動,戳著他的額頭道:“朕就看你和老四兩個,會把這朝政,處理成什么樣子!”第83章繼奏折分類之后,新的早朝制度也宣讀了下去,因眼看就要過年封印,所以新的制度要等開了年才開始施行。大多數(shù)人對此期待無比,畢竟誰都不想每天半夜三更爬起來,凍得瑟瑟發(fā)抖等上半宿,就只為了在勤政殿當(dāng)上半日的木頭樁子——實在是太折騰人了。只是無論什么事兒,有人贊成的同時,必然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