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
是為了躲避你自己臆想出的朝野紛爭,而拒絕襄助蜀王治理屬地,造福蜀民,拒絕做這些你本就應該做的事?!?/br> 她低頭看著一桌子菜,氣惱地站起身道:“竇大人,真不知你的圣賢書都讀到哪里去了?!闭f罷轉身離去,告別的話也懶得講。 回到王府,經過穆淳書房時,穆淳與左辛的說話聲傳入耳朵,輕璇輕手輕腳地想要繞過,左辛還是發(fā)現了她,將她喊住,輕璇只得進屋。 “做什么鬼鬼祟祟?”左辛挑眉。 輕璇白他一眼,有些氣餒地對穆淳道:“去了一趟竇府,紅著脖子走出來的?!?/br> 穆淳疑惑地看她:“又怎么了?” “本來好好的,說起你夜襲敵營的事他還有些動容,可轉臉又說些你是別有圖謀之類的話,讓人聽了生氣?!陛p璇又有些委屈,“你說啊,我該說的都說了,不該說的我也不能說,這老頭子還是那么古板,讓我有什么辦法?” 她微撅著嘴的樣子很可愛,臉紅紅的,與平日里很不同。穆淳有些想笑,左辛奇道:“難得看你這個樣子,你對這老頭子還真是不死心呀?!?/br> “再怎么說他也是蜀地最大的父母官,爭取他的支持是很必要的。”穆淳頷首,又安慰輕璇,“沒關系,明日我陪你走一趟,也跟這位竇大人交交心,總是你去,我不露面,似乎也不妥?!?/br> 輕璇有些驚訝,隨后便笑開:“若是你親自出馬都不能改掉他的古板,咱們也跟他沒什么話說了。” “大不了跟去康耀宗家一樣連去三次唄,再說了,到時別人只會說他不識好歹,我主動交好,只會得個仁德的名聲。” “哼,康將軍多有勇氣,他怎么能比?!?/br> “你別這么想,對于有些人來說,最過不去的坎就是自己的觀念和原則,要改變這些,也是需要極大勇氣的?!?/br> 輕璇想了想,或許是這個道理,便不再想此事,看著他二人好奇地問:“你們方才在聊什么,聊得這么開心?”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哦~ ☆、第23章 “啊,”穆淳臉上揚起笑意,“方湛那邊傳來消息,父皇已決定由朝廷派兵前往大理鎮(zhèn)守,至于將領嘛……” 輕璇心中一喜:“他同意你親自率軍去大理了?” “對了!此次朝廷軍的主將就是穆淳!”左辛搶先答道,得意洋洋地覷著輕璇。 輕璇無奈地看他,笑道:“這么一說,我們的左大才子可是立了大功?!?/br> “可不是?讓你以后還欺負我?!?/br> “我欺負你了……?” “不然你問穆淳!” “你們倆怎么還跟小孩子似的?”穆淳搖頭,“朝廷的旨意還沒有來,方湛的消息快些,左右這兩天傳旨官也該到了,你們也好好準備準備。” 輕璇點點頭,想了想又問:“方湛他……可見到項大人了?” “見了,你的信他也給了?!蹦麓緶睾偷馈?/br> “他可還有說什么?” “可能,他還與項大人徹夜長談了吧?!?/br> 左辛看著輕璇輕嘆一聲:“要我說,你膽子還真大,居然想到讓方湛去項頌良府中直接找他談。你們可有想過,若是項頌良知道他兒子的事以后遷怒于你們,到御前告一狀,說蜀王與青門勾結,那該如何?” 輕璇沉聲道:“他不會的,子珩與我們說過他很多事,他是個顧全大局的人?!?/br> “他是顧全大局的人,顧全大局的其中一種方式便是避免不必要的爭斗,他也極有可能站在太子一邊,畢竟太子才是儲君不是么?” “他已經幫過我一次了……”輕璇雙目失焦,喃喃道。 左辛看著她,心中生出憐憫,抬起修長的手臂,寬厚的掌心揉了揉她的頭。 她有些不自然地抬眼看他,他淡笑著將手放下。 “喂,我跟你們說?!?/br> “什么?”穆淳問。 “方湛去項府不是我的命令,是他自己說的,要去見見子珩的父親?!?/br> “知道了,你們做得很對?!蹦麓緶厝岬匦?。 “總之呢,千帆,”左辛高傲地道,“我以前救過你的命,如今又幫了你,你一定得感謝我!” “好……”輕璇哭笑不得。 回房后,輕璇將穆淳給她的方湛送回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信中說,皇帝看過穆淳的奏折,對穆淳“出兵鎮(zhèn)守大理、架空王室權利、建立朝廷政權”的建議很是認可,當即召見了軍機大臣薊崇,與他說及此事,讓他前去問詢有哪些將軍愿意率軍前往大理。兩日后皇帝起了興要早朝,又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誰知眾臣竟互相推脫,無人愿往?;实鄞笈苯訂査E崇可以指派誰,薊崇提了幾人名字,都是曾與他有過節(jié)的人,其中多半是當年于正同的親信好友。這幾位在軍中都人微言輕,一時之間竟都憋紅了臉,卻又無力反駁。 就在此時,內閣大臣項頌良站了出來。他向皇帝進言,大理山高路遠,沿途地勢崎嶇,朝中諸位將軍皆常年生活在北方,難免會水土不服。將軍與士兵不同,千金易得,良將難求,若是朝廷所派將軍在旅途中或大理國因無法適應艱難條件而有什么閃失,于朝廷自然是損失,又需得重新派將前往,一來二去費時良多,如此一來,未免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皇帝怒問,那出兵大理的事就不了了之了?項頌良卻道,可以由朝廷出兵,就近派將,又問薊崇,不知炎朝境內,此時大理周邊是否有可以調動的將領。 薊崇盯著他,半晌不發(fā)一言,想是周圍無人可調,又或許是不愿將自己人調去大理那樣偏遠的地方。倒是皇帝思襯良久后,親自將率軍鎮(zhèn)守大理的將領定為了他的小兒子穆淳。 此事在京中無疑又掀起了軒然大波。 輕璇將信讀完已是黃昏,她將手中的紙頁重新?lián)崞?,望著窗欞射入的微弱光芒,想起了自己寫給項頌良的那封信。 “不要憂慮,一切有蜀王?!?/br> 信上只有這一句話。 這是她第二次以千帆之名給項頌良寫信,項頌良會相信她和方湛,是因為對自己的兒子心懷愧疚,還是本就愿意襄助蜀王? 而皇帝,為何會這么快決定由穆淳擔任帶兵前往大理的主將?他對穆淳這個忽然消失又忽然出現的兒子,是真的沒有任何戒心么? 此時的皇城中,皇帝還在想著幾日前送去蜀地的那道圣旨。 皇帝的想法并不復雜,穆淳在北境待過兩年,戰(zhàn)績突出,有著豐富的經歷,且自他被封為蜀王后,吐蕃邊境西軍被他整治一新,再無半點懶散萎靡之氣,而他自己也訓練了親衛(wèi)隊。一個藩王有親兵本無可厚非,穆淳即懂得訓練軍隊,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