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2
:“今日你是最美的新娘,我母親看見這一幕也定會高興萬分的。” 冷風(fēng)颯颯,場上彌漫開一股凄美動人的氛圍,人群中隱隱有泣聲傳來,一時間竟無人去阻止他的舉動,就連梁帝都看呆了,雙眸沉沉,不自覺握緊了手中的令簽。 姬文景一撩衣擺,也跪在了行刑臺上,他與趙清禾兩兩相望,像要完成一種儀式般,對天地,對彼此,對著趙清禾的家人親族,鄭重其事地叩首三拜。 冷風(fēng)拂過他們的衣袂發(fā)梢,當(dāng)三拜的儀式完成后,姬文景拉起了趙清禾,溫柔地笑了笑:“清禾,我們現(xiàn)在是夫妻了?!?/br> 滿場安靜無聲,不少人落下淚來,監(jiān)斬席上的梁帝也心生惻然,卻終是深吸口氣,長聲道:“好了,姬文景,你現(xiàn)在鬧夠了,堂也拜了,親也娶了,該心滿意足了吧?” “朕念在你是姬家人的份上,不予你追究,權(quán)當(dāng)你為心愛之人送別一場,你快從行刑臺上下來吧,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時辰就要到了……” 梁帝正催促間,行刑臺上的姬文景卻置若罔聞,依舊拉著趙清禾,甚至還為她將一縷亂發(fā)別到了耳后,他在風(fēng)中笑了笑,輕輕對她說了九個字: “吾妻,別怕,為夫在這里。” 說完,他一拂袖,霍然站起,目光掃過全場,一記高聲響徹長空—— “不能行刑!” 一塊燙金令牌被高高舉起,亮在了眾人眼前,姬文景對著梁帝揚聲道:“陛下你可識得此物?” 他手中舉起的,正是他從那紫檀木匣中取出的另外一樣?xùn)|西,一樣對姬家至關(guān)重要的“護身符”! “此乃當(dāng)年獻(xiàn)帝親手所賜的免死金牌,保的不是姬家哪一個人,而是姬氏一整個家族!” 振振有詞的聲音回蕩在刑場之上,姬文景昂首挺胸,無所畏懼,一字一句:“獻(xiàn)帝有令,凡姬家之人,無論犯下何事,都不可追究,免罪免罰免刑免死,永保姬家世代長寧!” 他揮袖一指行刑臺上,披著嫁衣的趙清禾,高聲道:“方才我已與趙清禾拜過天地,她如今便是我的妻子,是我姬家的少夫人!” “她的父母,便是我姬文景的父母,她的親族上下,便是我姬文景的親族上下!” “今日這刑場之上,全部都是我姬家的人,敢問陛下如何能斬?”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預(yù)告:十日之期 ☆、第九十九章:十日之期 姬文景在刑場上的一場娶親,震驚了朝野民間,街頭巷尾議論紛紛,無不唏噓感嘆,大贊一番他的膽魄與深情。 但畢竟叛國大罪非同小可,即便他手持免死金牌,特赦加身,這樣大的罪卻也不是一句“姬家人”就能打發(fā)過去的。 皇帝當(dāng)日在刑場之中,眾目睽睽下,讓他“鉆了個空子”,挑釁了王權(quán)的威儀,心底也隱含怒氣,便提出了十日為期,若是十日之內(nèi),仍是無法證明趙家人的清白,不僅趙家滿門問罪,姬文景也難逃一劫。 “你可知,獻(xiàn)帝所賜的這塊免死金牌,是用來福佑姬家子孫后代,保姬氏一族長寧的,不是讓你用來胡作非為,有恃無恐,替逆黨脫罪的!你今日之行徑膽大包天,荒謬絕倫,簡直是辜負(fù)了獻(xiàn)帝的一番良苦用心!” “朕今日可以答應(yīng)不殺趙家人,給你十天的時間,但這份特赦不是這么好求的,倘若十日后,這叛國之罪依舊無法洗脫,你仍是不能證明趙家的清白,不僅他們要上這斷頭臺,你也要一同陪他們上路,你敢嗎?!” 梁帝的厲聲響徹長空,滿場臉色皆變,趙清禾更是陡然抓住了姬文景一只手,滿眼淚光地就想搖頭,卻被姬文景輕輕拍了拍,飽含安撫之意。 他目視梁帝,一身喜袍隨風(fēng)飛揚,俊美的面容宛若天神,一字一句道:“他們?nèi)缃穸际俏壹Ъ抑耍菹逻€要多此一問嗎?” “生便一起生,死便一起死,碧落黃泉,姬文景無所畏懼?!?/br> 好一句“無所畏懼”,書院上下震驚不已,孫左揚更是熱淚盈眶,身子劇顫著無法自持。唯獨他旁邊的付遠(yuǎn)之,一動不動,面無神情,卻又似受到了極大的觸動,長睫微顫間,不知在想些什么。 十日之期這便開啟,每一天都無比寶貴,大家像跟閻羅王搶人般,一刻也不敢停歇。 趙府一大家子都被暫時安置在了姬侯府,書院不少人都過來幫忙照料,葉陽公主私下也來過一趟,帶來駱秋遲與聞人雋調(diào)查的最新進(jìn)展。 就在這樣焦灼的等待中,西夏那位宮廷神醫(yī)先來到了盛都,人才在驛館安頓下來,一口茶都還未喝,便已被葉陽公主火急火燎地接去了史副將那,馬不停蹄地進(jìn)行診治。 當(dāng)治到第三天時,駱秋遲與聞人雋終于回來了,姬文景一刻也不敢耽誤,立刻跟著他們進(jìn)了宮,一起去面見圣上。 從清晨一直到了傍晚,趙清禾忐忑不安地等在宮外,好不容易等出了他們幾人,各自面上神情卻都復(fù)雜萬分,一時竟看不出結(jié)果好壞。 趙清禾不由慌了:“怎么樣,怎么樣?陛下相信了那些證據(jù)嗎?趙家能夠脫罪嗎?” 駱秋遲凝視著她,許久,才意味不明地嘆了聲:“一半一半。” “什么,什么是一半一半?”趙清禾愣住了。 駱秋遲眉心緊皺,語氣沉沉道:“陛下信了證據(jù),可那證據(jù),只能抓到一些明面上的小蝦小魚,還不足以令趙家徹底脫罪,更不足以……扳倒那個背后的人?!?/br> 他們在破軍樓一眾高手的相助下,千辛萬苦,的確揪出了好幾個jian細(xì),證實了趙桓安的許多“罪行”,實際上是被人陷害的,真正泄露軍情的另有其人。 他算是被推出來的一個“替罪羊”,白白擔(dān)了許多叛國大罪,讓梁帝集中了全部火力在他身上,掩護了那些真正的jian細(xì)。 但趙桓安本身確實也有問題,他畢竟奉史副將之命,在那跋月寒身邊臥底,總會有些往來牽扯,那些證據(jù)又是不假的。 所以,要完全摘清他與跋月寒的關(guān)系,只能靠一個人,那就是—— 至今還昏迷不醒的史副將。 “現(xiàn)在最關(guān)鍵是等史副將醒來,親自證實趙桓安的臥底身份,直到那個時候,趙家才算真正的脫罪,才可安然無恙?!?/br> “只是可惜,這回到底讓背后的那只老狐貍逃了,他老謀深算,那幾個屬下也忠心耿耿,死到臨頭都不愿將主子供出來,那老狐貍指天發(fā)誓,說自己忠君愛國,絕不可能做出與外族勾結(jié)之事,簡直令人齒冷又可笑?!?/br> “這次到底遺憾沒能扳倒他,叫他撇得干干凈凈,未受一絲牽連……但陛下心中定然有數(shù),他與六王爺之間那層臉皮也算是撕破了,這皇城里的風(fēng),怕是要不安寧了。” 晚霞落在幾人身上,將他們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