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1
薛允衍茶晶色的眸子里,陡然有寒色乍起。 那一刻,他身上的氣息堅冷如冰,讓秦素瞬間又想起了桓子澄。 這兩位大郎,要不要這么像??? 她暗地里嘆了一聲,抱著胳膊往后面挪了挪,壓低聲音道:“此信,便是在雙禾之罪爆發(fā)之前,我的人從陶夫子的書房里搜出來的。而據(jù)我的人查探,這些信,乃是他人仿制?!?/br> 這些信正是歐陽嫣然生前放在陶夫子的書房里的,后被英宗搜了出來,輾轉(zhuǎn)交給了李玄度。而秦素在看過之后,便請李玄度將這些信都收了起來,其用意,便是防著有這樣的一天。 而今看來,她的這個選擇還是明智的。 掛在三皇子房中的那幅字,之所以會讓她覺得眼熟,便是因為,那字跡,實則與這幾封信的字跡很像。 原本這件事秦素是已經(jīng)忘記了的,而勾起她回憶之人,卻是——麗淑儀。 若非前些時候她曾與麗淑儀有過一次“長談”,就此知曉了一些事兒,秦素也不會想起那幅字來。因為,她們那次“長談”的相當(dāng)一部分內(nèi)容,其實是涉及到了薛允衡。 不得不說,這位薛二郎,在麗淑儀的心中,已是根植甚深。 秦素不禁有些惘然起來,微微轉(zhuǎn)眸,看向了琴室一角的大花斛。 那花斛中置著一束干枯的蘆葦,泛黃的葦葉,在漸漸西斜的光影之下,疏然灑落。 那一刻,麗淑儀的說話聲,似又在響起在了她的耳畔: ……上巳宮宴那天,我原本睡得很沉,卻不料鼻中忽然就聞到了一股很刺鼻的味道,于是我一下子就醒了。醒來后我才發(fā)現(xiàn),我的榻邊正站著一個面生的宮人,生得很是娟秀,我便問她是誰,她卻不肯說,只告訴我說,薛二郎叫她傳信給我,約我在御花園相見…… ……我當(dāng)時腦子里昏昏的,也不知怎么的,竟就信了她的話,這心里卻是……很歡喜。于是我便急急地要起身。那宮人便叫我行事小心些,別叫人撞破了去。又偷偷告訴我說,她會先去御花園等我,那薛二郎便與我約在了御花園的后門處,到時候自會由她帶我過去…… ……我收拾出來去了御花園后,便借故把服侍的人都打發(fā)走了,沒多久,那宮人便與另一個宮人同來了,那宮人說她們是薛二郎遣來的,會帶我去見他。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聞到了一股很好聞的香氣,尚沒待我分辨出來那是什么香,我就又覺得頭暈?zāi)X漲,只記得被她們扶著往前走走,可接下來的事情,我卻是半點都想不起來了…… 秦素?zé)o聲地嘆了一口氣。 直到此時,麗淑儀那張癡癡怨怨,卻又滿含深情的臉,仍舊揮之不去。 第808章 思無解 在聽到此事的那個瞬間,秦素的心中,其實是有些發(fā)憷的。 怪不得那天麗淑儀突然就醒了過來,還一個勁兒地要去御花園散步,卻原來,還是為著薛允衡。 如果說,那兩個帶走麗淑儀的宮人,果然便是銀面女的話,亦即是說,“那位皇子”對麗淑儀的那點兒心思,實是一清二楚。 這如何不叫人心驚? 只是,再轉(zhuǎn)念去想,秦素卻又覺得,這事情有一點不合理。 “那位皇子”為何不去一力促成麗淑儀嫁進薛家? 如果麗淑儀成為了薛允衍的夫人,那么,嫂嫂與季叔有染,這種丑聞無疑是極具殺傷力的。 可是,麗淑儀如今卻遠(yuǎn)在深宮,她的那點兒心思,將永遠(yuǎn)沒有化為實際的可能,而她所產(chǎn)生的影響,也將遠(yuǎn)不及嫁進薛家來得大。 在經(jīng)過了反復(fù)思量之后,秦素得出了一個很怪異的結(jié)論: 前世今生,麗淑儀突然入宮,很可能都是在“那位皇子”的計劃之外的。 而隨著她進宮,她的用處便也變得小了許多,于是,“那位皇子”干脆視之為棄子,只利用她的真實身份讓中元帝厭惡薛家,其后便放棄了她,由得她在深宮自生自滅。 結(jié)合前世諸事來看,秦素覺得,她的推測應(yīng)該是八九不離十。 這一世上巳宮宴之后,杜十七提前入宮,麗淑儀降了等,這一切都與前世不同。在“那位皇子”看來,如今的杜十七才是最重要的棋子,而已經(jīng)失了寵的麗淑儀,可能已經(jīng)不在他的考慮范圍之內(nèi)了,或者說,她對“那位皇子”可有可無,用處并不大。 而即便如此,在缺乏人手的秦素眼中,麗淑儀卻是大大地有用的。于是,趁著此次麗淑儀復(fù)寵之機,秦素干脆便向她挑明了薛允衡之事,一通連蒙帶嚇,便將這位美人兒抓在了手心。 如今看來,有個寵妃做幫手的感覺還是很不錯的,秦素此次得以出宮,麗淑儀至少占了一半兒的功勞。而更為巧合的是,因為那場“長談”說到了薛允衡,秦素終是記起,掛在三皇子房里的那幅字,為何她會覺得那幅字如此眼熟。 原來,在她的腦海深處,已然對那幾封仿造的信有了頗深的印象,如今被麗淑儀屢次提及薛允衡,才終是令秦素想起了這其中的聯(lián)系。 三皇子房中的一幅字——薛允衡——仿照薛允衡的筆跡而寫的信。 看似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幾件事物,在有了薛允衡這個連接點之后,便有了極為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 自然,有了這一層認(rèn)知,秦素對三皇子其人自是起了疑心。 還有謝氏的某些態(tài)度,也讓她很是在意。 她分明記得,謝氏對那幅字的態(tài)度很曖昧,當(dāng)初甚至還有過希望秦素求字而去的意愿,只是秦素佯裝不知道,將事情混了過去。 如今想想,秦素自是后悔不迭。 在將這些事想清之后,秦素便挑了個天清氣爽的早晨,去廣明宮探望了謝氏一回。 可令人意外的是,那幅字,卻是不見了。 左一路的寢宮內(nèi)外,擺滿了中元帝賞賜的諸般事物,墻壁上也新添了五柳先生的字畫。 而那幅字,卻是蹤影全無。 秦素有心多問一句,只是謝氏已是病體支離,從頭到尾始終懨懨地,根本就不肯多講話。 看著這樣的謝氏,秦素又哪里張得開口?只得捺下不提。 事情至此便到了死路,以秦素手上的那點兒人手,她是絕對查不出個所以然來的。而李玄度到底是唐人,對大陳皇族之間的事情知之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