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書名:鳳落平陽作者:南風(fēng)歌文案:布衣青年才俊,世子繡花枕頭。昔日耀武揚(yáng)威,落魄卻遭狼戲昔日忠犬化野狼,鳳落平陽遭狼欺內(nèi)容標(biāo)簽:搜索關(guān)鍵字:主角:凌戟,方越笙┃配角:┃其它:==================☆、第1章鮮花大華王朝建立百余年來,經(jīng)過三代皇帝勤勤勉勉勵精圖治,當(dāng)今天下已是四海升平,八方寧靖。建國之初,太宗皇帝體恤功臣,除將皇族宗室中有從龍之功者加封七位親王與九位郡王,又將跟隨他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的十二名武將加官進(jìn)爵,分封國公,一時之間這十二個勛貴家族聲勢鼎盛,如日中天。平國公府方家更是十二家族之中頭一號富貴風(fēng)光的,甚至比之幾位郡王更得圣寵。只因老平國公對太宗皇帝曾有過救命的恩情,天下承平之后還沒在富貴鄉(xiāng)中多享上幾天福,便因當(dāng)日舊傷仙逝了。太宗皇帝痛失忠臣良友,自此更對平國公府多加照顧,又讓平國公的兒子方之修直接承襲公爵而未降等。至今平國公府已是赫赫揚(yáng)揚(yáng)數(shù)十載,其他幾個家族多少已顯出幾分頹勢,只有平國公府仍舊勢如烹油,圣眷正隆。昔日方老國公已是古稀之年,他的長子方明晟降一等襲了侯爵之位,如今在戶部任職左侍郎,膝下又有一個嫡子和兩個庶子,其他皆是女兒。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這樣一等一的富貴之家,上有圣寵,下有實權(quán),不知羨紅了多少人的眼,如今卻也為兒孫之事愁煞了方老國公和方侯爺這兩個大家長。方越笙,方府的嫡長子,富貴鄉(xiāng)里出生的嬌貴小少爺,眾星拱月般養(yǎng)大的名門貴公子,如今的公府世子,方府下一任的當(dāng)家人,卻偏偏是個不學(xué)無術(shù),文不成武不就的紈绔子弟。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如今方老國公還健在,因此他們方府還能扛得住那個公府的匾額,但是傳到方越笙之后也不過區(qū)區(qū)一個伯爵之位。方侯爺和方老國公并不求他有多少本事,但能守成,能守住父輩們積贊下來的這諾大家業(yè),也就知足了。但看他現(xiàn)今這副模樣,文不能提筆武不能扛搶,連底下莊鋪送來的賬本他也是看不懂的,這要如何守住家業(yè)?奴大欺主不是什么新鮮事,明主尚且需要幾分手段才能震得住那些油滑奴仆,對有些中飽私囊之事只要不過了限也得睜之眼閉一只眼,何況他這么一個諸事不通偏又愛聽奉承話的紈绔兒子?到時候被那些刁奴打包賣了他可能還幫人數(shù)錢呢。不,他大概連錢也數(shù)不清楚。方侯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想到這個兒子他就頭疼,胸悶。這一日晌午,方侯爺正在書房中接待幾位來訪的舊友,一名小廝從外面跑到門檻邊上,垂首恭敬道:“老爺,凌少爺下學(xué)回來了,來給老爺請安。我說老爺正在會友。凌少爺現(xiàn)等在院門外,老爺要宣他來見么?”方侯爺還未開口,一位友人先笑道:“凌少爺?可是那個叫凌戟的年輕人?方侯,你家這個家仆可了不得。老夫平日里不怎么出門卻也聽說過這個后生,這位的名聲在京城內(nèi)外可都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不簡單哪。世人都只羨公府繁華富貴,卻不知貴府并不是富貴二字就能說盡的。就這樣一個公府家仆出身的年輕人,已將多少只知吃喝玩樂的世家子弟給比下去了?!?/br>“哪里,哪里。”方侯爺謙道,“世兄有所不知,他并非我府中家仆。他的祖爺爺乃是先國公爺?shù)男母归L隨,當(dāng)年隨著先國公爺南征北戰(zhàn),十分忠勇。他的爺爺與父親如今雖仍在府中當(dāng)差,但是這個孩子,我從小看著就與常人不同,必定不是池中之物,一個仆役的身份卻讓他寸步難行,也太埋沒了他的本事,因此早已將他的賣身契發(fā)還于他,脫了奴籍,讓他也好謀一個好前程。”又一友人點頭道:“原來如此。我說他為何能進(jìn)啟明書院念書進(jìn)學(xué)。雖說如此,可是這位小朋友在外從不避諱自己是公府家仆出身,聽說偶爾還擔(dān)著府里的差事?這也難怪外人不知情的仍當(dāng)他是貴府奴仆。都說不以出身論英雄,說得容易,又有幾人能做到?本來讀了書的孩子總有幾分清高,目下無塵,此人年紀(jì)輕輕便有這般寵辱不驚的氣度,又如此忠心耿耿,倒也難得?!?/br>“這樣的人才,方世兄還不趕緊請進(jìn)來與我們見上一見?!?/br>方侯爺一一笑應(yīng)著,向小廝道:“去讓他進(jìn)來吧。”小廝領(lǐng)命而去,不多時一個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從院外行來,走到堂前,彎身抱拳向在坐諸人一一見禮,臉上不見一絲殷勤,也無半分倨傲,竟是淡定如常,卻自有一分從容氣度。單是這一份氣度,就輕易讓人忽略他的年紀(jì),忘記這不過是一個弱冠少年,讓人難以輕視。“凌小友不必多禮?!币蝗诵Φ?,“老夫聽說你早年考取過武狀元?”大華王朝以武建國,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xùn),對于武人自是極為看重的。雖然至如今天下承平日久,邊境也安靜了許多年,武將多年無用武之地,文人的地位已隱隱高了一頭,卻也沒像前朝那樣,將武將壓得喘不過氣來。武道科舉也不像普通的科舉那么麻煩,每三年一回的武試,分為兵法,體術(shù),兵器幾項,除了考兵法需要坐下來寫寫字答答題,其他的便是擂臺上見真章,贏者為王。能考下一個武狀元來,即便比不上經(jīng)歷過童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幾級小考大考,既拼智力又拼體力最后由帝王欽點出來的文狀元那么萬里挑一,卻也是極為難得的了。“不過是小孩子家爭強(qiáng)好斗的意氣,不值什么?!狈胶钅眄毿Φ?,臉上卻滿是自豪,看上去倒果真將凌戟當(dāng)成了自家子弟。“哦?那為何凌小友沒有去做武官,卻又轉(zhuǎn)頭考起了秀才舉人,進(jìn)了書院?凌小友難道也覺得武將上不了臺面?”凌戟看了方侯爺一眼,方候爺也只是無奈地對他笑了笑。他這個友人是文人出身,一直有些看不上武將,總認(rèn)為武人粗鄙,只會動槍動棒,有辱斯文。方府雖是武將出身的勛貴世家,如今方侯爺在戶部任職,也算是個文官,平日里打交道的文人酸儒多是如此,他也早已見怪不怪。凌戟見了方侯爺如此神情也能猜出大半,不與這倔強(qiáng)老頭過多糾纏于此,只低首道:“晚輩蒙方侯爺大恩,得侯爺傾力栽培,自然不能只奔自己的前程。晚輩的畢生心愿惟有輔佐世子,光大方府,才不辜負(fù)了侯爺一片苦心,才對得起侯爺?shù)脑耘??!?/br>“好,果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