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6
的站隊表明立場;有些官員怕站錯了隊伍,除了處理政務(wù)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戶的躲在家里;有的還為此稱病等待新皇即位。; 朝堂上從之前的爭辯冊立儲君一事,到爭辯誰扶靈下葬問題,如今又說回到立儲一事。有舉薦二皇子、八皇子的,就有舉薦三皇子、四皇子的。哪家的母族不想讓自家的子侄做皇帝。 薛董偉二十五歲入朝為官,三十五歲入內(nèi)閣,四十歲做了最年輕的宰相,掌管尚書省一些事務(wù)。 如今朝堂上都是薛董偉壓著,只要他不松口,立儲一事就沒有個論斷??墒腔噬喜荒芤恢倍疾幌略岚?,他急的嘴都起了泡。 九十歲高齡的老宰相薛玉如今在京師養(yǎng)老,得知陛下病逝后,還親自到宮里磕頭送陛下一程。 俗話說國不能一日無君,原本太后是打算拖著,等朝中政事無人處理,自然就得著急立儲了。可是她的算盤竟然落空了,只是這樣更好了,就是說朝中大臣不會拿她兒子的年齡說事。 其他年長的皇子們雖然全都在宮中披麻戴孝的,可是府內(nèi)的幕僚卻都忙得兩眼通紅。 有人沉不住了,便提議去探一下王出然的意思,畢竟唐軍一百二十萬大軍都在王出然一人的手中。 有人則是提議拿好處去勸說李出清,雖然王出然握著一百二十萬大軍,可是他們除了自己種的糧食外,其他的軍餉都是青州支持的。說到這里,每個人都在想青州到底有多富裕。 青州和青州附屬州的糧倉里堆滿了糧食,就連百姓家里的糧倉都是堆滿的。只要邊關(guān)不打仗,這些儲備糧食夠青州百姓吃五代的。 最后有人找青州侯李出清出來說話,李出清表示不管誰當(dāng)皇上,青州都是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于新皇的人選他聽寰姬公主的意思。 王出然傳回來的話竟然和李出清的說法一致,王出然表示不管日后誰當(dāng)皇帝,唐軍都是大唐的百萬雄師,至于立誰為儲君,一切等寰姬公主拿主意。但是朝中可以放心,有唐軍在,大唐絕無外患。 唐軍依舊是訓(xùn)練和演習(xí),只是訓(xùn)練和演習(xí)陸續(xù)的由駐地挪到了邊關(guān),仿佛朝中的事真與他們無關(guān)一樣。 *** 大唐周邊的國家聽聞大唐陛下駕崩,還沒有冊立儲君,一個個的心思都開始活絡(luò)了起來。 有野心的直接就往邊界上調(diào)了兵,沒有野心的也在想如果大唐內(nèi)亂,邊關(guān)告急,如果別人趁亂攻打大唐邊境,他們是否也能喝口湯呢。 誰知邊關(guān)傳來唐軍戒嚴、增兵的消息。 周邊國家的君主們有的膽戰(zhàn)心驚,“他們這是什么意思,總不會這個節(jié)骨眼出兵吧?” 有的則是咬牙切齒道:“那些人不去站隊,不去巴結(jié)新皇,跑來邊關(guān)‘演戲’什么?還有什么是‘演戲’,有沒有打聽清楚了。 *** 寰姬公主此刻剛剛商談了美英帝國和大唐的貿(mào)易往來,還不知道李倩的死訊。 前天夜里,王玉陽看到空中掃把星劃過,抓了一把樹葉直接開了一卦。 寰姬則是雙手抱拳許下愿望,‘希望小兒子李出清早日找到心上人。’ 王出然和李出清今年已經(jīng)二十有三了,王出然十八成婚,霍明珠嫁到寰姬公主府上三個月就傳出了喜訊。 如今大兒子都已經(jīng)四歲了,小兒子已經(jīng)兩歲了,李出清還是光棍一個,作為母親的她不能不著急。 王玉陽不忍打擾妻子的好心情,連只字片語都沒有說。只是等合約簽完了,才提議他們應(yīng)該回大堂了。 寰姬雖然覺得還有好多地方?jīng)]有去,但是合約到手,目的達到,他們是該回大唐了。 他們都已經(jīng)出來兩年多了,她還沒有見過小孫子呢。 帶有大唐旗幟的帆升了起來,隨后是帶有‘李’字的帆。 寰姬等人起航回程了。 *** 大唐上國朝廷動向不明,周邊的國家也都死死的注意著京師的動靜,誰上位跟他們有直接的關(guān)系,要是個喜好打仗的人做了皇帝,他們豈不是也要打仗。 朝廷上的爭論由冊立儲君的事轉(zhuǎn)到了,李倩大喪上。歷代皇上大喪都是由太子主持的,雖說唐朝從武皇后的儲君人選就有些亂,但是主持大喪的人依然是重中之重,甚至有人傳出話來說:“誰主持的喪葬,誰就是新一任的皇上?!?/br> 朝廷官員又開始爭論起來,一直隱忍不發(fā)的二皇子,私下傳了幕僚進宮。(。) ------------ 第四百零八章 寰姬回京 二皇子問道:“可知道姑祖母到哪里了?青州可是通知到了?這眼看就要發(fā)喪了,太后必定會那扶靈的人做文章,這可怎么辦好?” 原本順理成章繼承皇位的他,眼看皇位就要離他而去,他實在是沉不住氣了。 二皇子焦急的在內(nèi)室走來走去。 *** 太后寢宮內(nèi),太后說道:“發(fā)喪那日,說什么我都不會讓他扶靈,扶靈的必須是八皇子。” 宮中一位宮女打扮的男人說道:“太后不必著急,您可千萬不能出大錯啊。別說是二皇子了,就是換做別人到了此刻怕是也沉不住氣了吧,我們只要等他出錯即可。” 太后點了點頭,但是心中依然有著自己的打算。 *** 二皇子所在的內(nèi)室里,一個年過五旬,做侍衛(wèi)打扮的幕僚說道:“二皇子莫急,時間越是緊迫,他們越會投鼠忌器,您只需要穩(wěn)住不出差錯,等寰姬太長公主回來,咱們就贏了?!?/br> 二皇子有些擔(dān)心道:“你們沒看到太后看我的目光,好像要生吞活剝了我一樣。我在宮里片刻也呆不下去了,每天都擔(dān)心她會偷偷的弄死我?!?/br> 幾個幕僚互看了一眼,繼續(xù)勸道:“如今先皇還未出喪,離宮可是萬萬使不得啊。” 二皇子什么都好,就是膽小的毛病改不掉,一有什么風(fēng)吹草動,就能把他嚇個半死,如今恐怕是已經(jīng)到了極限吧。 另外一人勸道:“二皇子放下心來,那婦人是不敢加害您的,這個節(jié)骨眼上,她要是敢加害您,寰姬太長公主回來一定不會放過她的,雖然當(dāng)年太長公主發(fā)威的時候她沒有見過,但是總是聽說過的?!?/br> 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勸著,最后還是把二皇子勸回去了。 *** 寰姬在船上得知了李倩駕崩的消息,她傷心道:“宮里真是個吃人的地方,他才比我年長一歲,你看看我這身體,一年到頭沒病沒災(zāi)的,可是他呢?怎么說去就去了?”說著留下了眼淚。 王玉陽給寰姬擦著眼淚說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說完抬頭看著海天相接的地方。 寰姬順著王玉陽的目光看去了海天相接的地方,嘆了口氣靠在王玉陽身上說道:“好在一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