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4
句話說的平淡,可叫人細(xì)細(xì)琢磨一下,總覺得有什么別的意味在。 尤其是在經(jīng)過南山行宮之事后。 錦書微微一笑,重新抬手賞了他一個嘴巴,打完之后,卻又將手中染血的帕子扔給他了。 承安伸手接了,疊了幾疊后捂住傷口,又將外袍微解,叫它勉強(qiáng)遮住傷口,掩人耳目。 該說的都說了,該打的也打了,錦書無意再留,轉(zhuǎn)身離去。 承安卻叫住了她。 “娘娘,”他語氣有些遲疑,許是夜色太過蒼涼,竟叫錦書從中聽出幾分忐忑:“能再叫一叫我的名字嗎?” 錦書回頭看他:“什么?” 承安泛白的面容上緩緩露出一個笑,似乎與從前那個少年重合了:“再叫一聲我的名字,好不好?” 錦書眉頭微蹙,看著他不曾出聲,承安也不催促,只用那種帶著希冀與向往的目光看著她,竟有些祈求之意。 二人之間隔著一段夜色,冷風(fēng)自不遠(yuǎn)處襲來,將那些曾經(jīng)掀開,也叫她的心莫名的柔軟了一瞬。 “承安,”她語氣中有淡淡的嘆息之意:“出宮去吧,已經(jīng)很晚了?!?/br> 確實(shí)已經(jīng)很晚了。 …… 錦書回甘露殿時,承熙已經(jīng)歇下,她有些不放心,親自往后殿去瞧了,為他掖了掖被角,方才回自己那兒去歇息。 “娘娘早些睡吧,”紅葉見她倚著床出神,輕聲提醒道:“已經(jīng)很晚了,明早還有人來請安呢?!?/br> “知道了,”錦書道:“你也去歇著吧?!?/br> 紅葉屈膝一禮,緩緩?fù)肆顺鋈ァ?/br> 第二日是初一,大清早,姚望便起身用飯,精神抖擻,預(yù)備帶著連個兒子往宮里去請安。 “老爺,”他的繼妻許氏打發(fā)屋內(nèi)來通傳的侍女出去,輕聲道:“大公子與二公子都起了,人已經(jīng)到了前廳。” 許氏年紀(jì)與姚軒姚昭相當(dāng),倘若稱呼“阿軒”“阿昭”,對于繼母而言,未免太過親近,她自己心中有分寸,從來都是以“大公子”“二公子”相稱。 承熙登基,錦書作為先帝的皇后,天子的生母,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后,也使得姚家聲望更上一層樓,一連幾個月,姚望走路都帶風(fēng)。 雖然他得的官位是虛銜,可架不住他有兒子,而且兒子還有出息,只要不出意外,姚家起碼就能繁盛三代! 許氏溫婉大方,很得姚望心意,她自己也有福氣,嫁過來沒多久,便有了身孕。 姚軒姚昭前途一片大好,娶得也都是名門貴女,不稀得對這個繼母動手腳。 至于張氏留下的幾個孩子,姚望唯恐他們出去惹事兒,早早就在家中拘著,沒錢沒人手,雖然恨許氏這個占了張氏位子的女人恨得牙癢,可也做不了什么切實(shí)的惡事。 幾年功夫下來,許氏膝下也有了一兒一女,她知道輕重,也明了姚家的支柱是什么,只好生教養(yǎng)兒女,叫他們同兄嫂親近,日子倒也過得順心。 “還有一件事,”躊躇一會兒,許氏道:“錦瑟年紀(jì)大了,是不是也該尋個人家?” 姚望聽得眉頭微皺,他雖厭惡張氏,但對于錦瑟這個女兒,還是有些情分的,轉(zhuǎn)頭去看許氏,道:“你怎么想?” 許氏本能的不想摻和這事兒,低眉順眼道:“妾身畢竟是續(xù)弦,不好干涉,全由老爺做主便是。” 姚望點(diǎn)點(diǎn)頭,卻也不太拿得了主意:“左右今日入宮,還是問過娘娘意思為上?!?/br> “是?!痹S氏順從的應(yīng)了一聲。 今日初一,圣上往含元殿去見朝臣,錦書卻留在甘露殿里宴請姚家一眾人。 她是皇太后,天子之母,名義上已經(jīng)沒什么能壓住她的,行事時較之此前,自然少了好些束縛。 示意底下人平身,她大略掃了一眼,道:“怎么不見許氏?” 長女做了太后后,威嚴(yán)日甚,姚望同她說話,甚至不敢抬頭:“阿宇病著,她抽不開身,便留在家中了。” 這顯然只是一個借口,八成是許氏怕自己身份尷尬,這才推辭。 她聽兩個弟媳婦說過,許氏生情溫柔,從不生事,她既這樣恭謹(jǐn)有禮,錦書也不在意賜她幾分尊榮:“說起來,我也要稱呼她一聲母親,正該加封誥命才是。” 姚望忙不迭替許氏謝恩,錦書輕輕點(diǎn)頭,側(cè)身去同兩個弟弟說話,不多時,便聽外頭人傳稟,圣上到了。 一眾人起身問安,承熙上前去同錦書請安,身后跟著一人,竟是承安。 “方才我向楚王兄問起邊關(guān)內(nèi)務(wù),只說了一半兒,便到了用膳時分,索性帶著他過來,”示意其余人起身,承熙笑道:“母后不要見怪?!?/br> “你能關(guān)心國政,這是好事,母后有什么好怪的?” 錦書不動聲色的看一眼承安,目光在他傷處一掃而過,眼見并無異樣,道:“高興還來不及呢。” 承安在承熙身后示禮,溫聲道:“攪擾娘娘?!?/br> 錦書看他一看,卻沒應(yīng)聲,只擺擺手,示意宮人們奉膳。 用膳后,姚望單獨(dú)去見長女,同她說了錦瑟之事,遮遮掩掩的,又提起了姚瑾與姚盛的婚事。 “娘娘,張氏的事兒都過了這么多年,”他躊躇道:“不管怎么說,那幾個孩子,終究是無辜的?!?/br> “也好,父親看著辦吧?!卞\書有許久不曾回過姚家,更有許久不曾見過張氏的三個子女,到了這會兒,他們在她的記憶里,也只是模糊的影子罷了。 “低門娶妻,高門嫁女,老話總是有道理的,”長女能松口已經(jīng)出乎姚望預(yù)料,他沒敢得寸進(jìn)尺,只道:“錦瑟的夫婿,娘娘覺得該從哪兒選?” “四品以上的門楣,就算了吧,”錦書道:“姚家倘若太過勢大,承熙在時不會覺得有什么,下一代就未必了。” 姚望聽得心神一悚,趕忙表態(tài)附和。 父女兩人說了會兒話,姚望便起身告退,錦書同這個父親親緣單薄,也沒起身,吩咐宮人去送,算是全他臉面。 姚軒人很年輕,可心性沉穩(wěn),仔細(xì)數(shù)數(shù),在外歷練的時間并不比承安少,與承熙和承安一道說話,并不顯得氣弱。 姚望既然告退,姚家諸人自然要跟隨,錦書著重叮囑了姚軒幾句,他便落在了最后,將要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