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0
紅花,由營部統(tǒng)一收購。紅花按照品級,一等品每公斤六元錢,二等品每公斤五元錢,三等品每公斤四元錢,等外品每公斤兩元錢。 經(jīng)過李連長的一番解釋,職工們算是明白了。只要把紅花摘下來,挑出雜質(zhì),曬干后,交到營部收購點就給發(fā)現(xiàn)錢。 這個動員令一出,整個連隊都沸騰了。 那些家屬們,第二天一早就戴著草帽,脖子上掛著一只大大的布口袋,胳膊上套著兩只長袖套,就下了地。 一時間,紅花地里到處都是人。 太陽出來了,也不嫌熱了,一個二個干得非常起勁。 到了中午,都不舍得回家。 有的坐在地頭陰涼處,休息一會兒,喝點水,就又下地了。還有的為了節(jié)省時間,干脆帶著饅頭來,吃點喝點墊補墊補,一整天都呆在地里頭。 而孩子們放學(xué)后,也會騎車跑到支渠那邊,去摘紅花。 直到太陽落山了,才和大人們一起回連隊。 這時候,也沒人怕鬼了。 一個是地里人多,二是距離三角架也有一段距離,三是想著紅花開得紅艷艷的,是個鬼都害怕,四是受掙錢的動力驅(qū)使,即便是有鬼也不怕了。 不過兩天,連隊里的很多家庭都下地摘了紅花。只見排房前面的窗戶臺上,小棚子頂上,到處都用簸箕曬著紅花。 老職工們在這方面很有經(jīng)驗。 他們叮囑家屬和孩子們:“曬紅花也有講究,只要把水分曬掉即可。千萬不能曬得干渣渣成了碎沫,那樣不但不壓秤,還破壞品相?!?/br> 要知道,每一級紅花的收購價差得可不少啊。 黎元元也充分感受到了這份掙錢的熱情。 一公斤曬干的紅花得有多大一包? 她沒有概念。 可采摘紅花的熱情,卻影響到了田爸爸和王mama。王mama還專門做了兩個花布袋子,準備星期天下地摘紅花。 幾個小將們一見,也不甘示弱。 一公斤紅花能賺好幾塊錢,爸爸mama一個月工資也不過三四十塊,咱們一家人都下地,還摘不了一公斤紅花嗎? 再說,等到七月份放假后,有的是時間。 那時,就可以天天下地摘紅花了。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一共更4章。 晚一點,還有第4更~~ 這樣才算補齊了9月的20W字~~ 為了拿這個破全勤,累頹了~~ 以后再也不干這種傻事了~~ 第109章 跑調(diào)動 * 星期天一大早, 田根寶和王慧珍就帶著幾個小將一起出了門。 下地摘紅花,盡量趕早而不趕晚。 趁著太陽還沒升起來,趕緊摘一點, 也不受熱受累, 就當(dāng)下地玩一趟了。 到了支渠那邊,遠遠地就看到紅花地里已有不少人了。黎元元背著草帽,脖子上掛著一只花布袋子, 跟著爸爸mama和三個小哥哥一起下了地。 摘紅花, 可以用手揪,也可以用鑷子夾。 根據(jù)家屬們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 最好是用鑷子夾。這樣采摘的紅花,干凈完整, 一點雜質(zhì)都沒有,品相也好。而用手揪, 一不小心就把葉子也給揪下來了,而且花苞頭下面還帶著一圈小刺, 一碰就有點扎手。 可家里沒有準備那么多鑷子,黎元元就用小手揪著。 她注意到,地里的紅花分為兩種, 一種是大紅色的, 但更多的是金紅色的。按照收購等級, 只有那種純大紅色的才是特級品,其他的都是一、二、三級品。 可要想采摘大紅色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耗時不說, 稍微摻點金黃色的,品質(zhì)就下來了。 所以,大家都是順著采摘,也懶得費那個事了。 黎元元手腳忙個不停。 可看看布袋子里,只有那么一小撮,晾干后,估計連一克都不到。摘紅花,看著是個巧活,可干一會兒,就感覺累得慌。 家里除了王mama之外,都不是干活的人。 不過一個小時,一個二個就累得走不動了。 這時,太陽已經(jīng)升起來了,溫度也上來了。 田根寶一看,就下令收工。 在他看來,下地摘紅花,不過是個業(yè)余消遣而已,能摘多少就摘多少。幾個小將一聽,就從地里出來了。王慧珍本來還想再摘一會兒,可老田站在地頭一個勁地催促著,也就跟著收了工。 一行人回到了家里。 王慧珍拿出簸箕來,幾個人把袋子里的紅花都倒了出來,你一撮,我一撮,加在一起也有一小堆。 田根寶見了,笑著說道:“這一小堆,曬干之后,估計有個七八克吧?” 田偉民一聽,頓時xiele氣。 這么多才七八克,那一公斤得有多大一堆??? 看來這個五塊錢也不是那么好掙的。 說歸說,笑歸笑。 這一小堆紅花,即便留作自用也很合算。紅花可以泡酒,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裝在小罐子里,帶回滬上送人,也蠻合適的。 聽到田爸爸的打算,黎元元笑得直咧嘴。 這個紅花在邊疆不顯眼,可拿到城市里就變得精貴起來。 與其交到收購點去,還不如拿來送人呢。 王慧珍一聽,就笑著說道:“喔,那好啊,那就抽空再去摘一點回來!”一扭頭,沖著偉民他們幾個說道:“等學(xué)校里放假了,你們再下地去摘一點!” 田偉民趕緊點了點頭。 只要是和錢有關(guān)的,他都感興趣。 中午,鄧蕭騎車過來了。 王慧珍一見,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笑著說道:“鄧蕭,阿姨有兩個星期沒見到你了?好像又長高了?來,站在這邊量量個子,讓阿姨看看你現(xiàn)在有一米幾了?” 鄧蕭像過去那樣,老老實實地站在門后,貼著墻。 王慧珍讓偉民站在凳子上,比著鄧蕭的頭頂,用紅粉筆畫了一道杠杠。然后,用卷尺量了量,笑著說道:“哦喲,都一米七八了,果然又長高了!” 黎元元和蕭哥哥說了幾句話。 又領(lǐng)著他看了看簸箕里的紅花。 臨走前,王慧珍用紙包了一包紅花,讓鄧蕭帶回去。雖然鄧醫(yī)生一家在門診上不缺這個,可包點東西,多少是一點心意。 * 連隊里的知青家庭,摘紅花都是五分鐘熱度。 去了一兩次,就再也不想下地了。 倒是那些家屬和從內(nèi)地過來的女孩子,一個二個非常能干,每天都能摘一大包回來,還真把這個當(dāng)成了“副業(yè)”了。 到了七月上旬,營部開始收購紅花了。 連隊里,有一個叫王蘭子的女孩子,兩次就上繳了十公斤多,還都是二等以上的。這一下,又引起了轟動。 五十六塊錢,相當(dāng)于小青工兩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