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
書迷正在閱讀:男神成了小叔子、七朵奇葩、醉無歡、狗定之人、云雀在、[網(wǎng)王]彼男?彼女!、七步、情迷小表弟后傳、反轉(zhuǎn)魅力、全世界失眠
解惑,手并沒有停。 “灶王爺上天?”灶王爺明子是知道的,就在灶臺邊上的墻上,釘著一塊兒木板,上面放著個小碗充做香爐,墻上貼著灶王爺?shù)漠嬒瘢瑑蛇厓菏菍β?lián):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是一家之主。 “嗯。今天過小年兒,灶王爺要回天上過年去啦。這是給灶王爺扎的馬?!比缓?,娘順便就給明子講了關(guān)于灶王爺?shù)墓适?。明子聽得津津有味?/br> 祭灶她當(dāng)然知道。撲街寫手也是寫手,資料她也是收集過不少的。她那個年代,人們早就把這些老習(xí)俗給扔掉了。城里面,也沒人供灶王爺了。明子對祭灶的了解全部來自于和網(wǎng)絡(luò)。跟這么設(shè)身處地的身處其中,完成是兩回事兒。 晚飯不再有餃子吃了。不過有rou,呵呵。爺爺也開始吃上魚了。因為魚要單做,爺爺?shù)娘埦透蠹一飪翰辉谝黄鸪粤?。大姐是先把爺爺?shù)聂~燉好了才做其他人的菜的。所以,這一頓,爺爺是先吃的。不然魚就涼了,不好吃了。不過,就是第一頓是這樣,為了省柴禾,不可能頓頓分兩次做,爺爺?shù)聂~也是一次頓了不少,以后,都是跟燴菜一樣,就是直接在鍋里熱一下。 過年了,待遇果然不一樣了。 作者有話要說: 其實臘月習(xí)俗還有個臘八,吃臘八粥,我嫌太磨嘰了,沒寫…… 因為高官屯還真不是吃臘八粥,而是吃大黃米的黏米飯,拌上豬大油和醬…… 要寫又是不少字,我懶癌發(fā)作…… 就是現(xiàn)在寫這些習(xí)俗,也是沒辦法,剛穿過來第一年,不寫詳細點兒,沒有畫面感,還要用這些事兒帶出來一些關(guān)家的背景。要是不寫,以后一點點加,看著亂得很。所以,前面難免磨嘰點兒…… 而且把這些習(xí)俗都放到以后V章里,總覺得不太好,所以,大家忍一忍吧…… 過完了年,以后這些習(xí)俗的描寫就少了…… 第15章 過年啦 晚飯之后,就要開始準備祭灶的事兒了。明子爹劈了一堆的木頭,在院子里堆成一堆。 天黑透了,按爺爺?shù)恼f法兒,星星出全了之后,點上火堆,在火堆邊兒上擺上桌子,放上幾個早就準備好的饅頭和香爐碗兒,還有三個小杯子,倒上酒,酒也點火著了。然后把墻上的灶王爺畫像、對聯(lián)跟白天扎好的馬一起燒了。這就是灶王爺上天了。一邊兒燒的時候,還要念叨著,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類的吉祥話兒,還有對來年的美好祝愿。同時,還要放一掛鞭炮。 之后,爺爺帶著明子爹和兩個哥哥,一起在供桌前磕頭。也是念念有詞的。 特別的有儀式感。 家家都是要祭灶的,從天黑下來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的就有鞭炮聲傳出來。從鞭炮聲的多少,也能聽出來日子過得怎么樣了。只響了一兩聲的,這是買不起成掛的鞭,拿單個兒的充數(shù)兒。也有聲音小一點,百十響的。還有聲音大一點兒的,檔次又高了一個臺階。一般聽著幾百響,聲音也傳得遠的,那肯定就是生產(chǎn)隊里放的了。個人家,是沒人會舍得花那個錢的。 關(guān)家放的是一塊錢一掛的不高不低,中檔的鞭。是高官屯里的普遍選擇,當(dāng)然,在外面的人看來,已經(jīng)是很奢侈的了。 小文哥特別的興奮,他對鞭炮有一種近乎狂熱的喜歡。連大哥都沒法保持冷靜。 明子無法理解男孩子對于鞭炮的這種熱情。她更喜歡這種特別有儀式感的氛圍。這才是中國人該過的年嘛! 二十四,做面燈。明子完全不知道是在干什么。只是懵懂的看著,爺爺帶著大哥一起用粗面捏成個小酒杯一樣的東西,在里面放上爺爺用麻子碾出來的麻子油,再放上一小節(jié)細麻繩,就完成了。之后放到外面去讓它凍上。 明子化身人型十萬個為什么,每天都在好奇中。爺爺說,這是做面燈。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就是燈。除夕的時候,要在房前屋后點這些小面燈的。還有正月十五也要點的。不過那個不著急做。 二十五,做豆腐。能吃得起豆腐的人家不多,大隊里都沒有豆腐坊,要買豆腐,得去興隆鎮(zhèn)里。明子爹去鎮(zhèn)里買了十塊豆府回來。下了大雪之后,自行車已經(jīng)騎不了了。出門都是靠走。 回到家,鮮豆腐就已經(jīng)變成凍豆腐了。留出來兩塊兒做菜,其它的繼續(xù)放在外面凍著。當(dāng)天晚上,就多了一道菜,白菜燉凍豆腐。 二十六,烀年rou。關(guān)家有家規(guī),過年要吃三天素的。所以,年前實際也就還能再吃三四天的葷腥。這烀年rou,更多的就是象征意義上的活動。之后一直到除夕,每天飯桌上都會有一盤子rou倒是真的。 二十七,殺年雞。留著的那六只雞,已經(jīng)喂了快一個月的玉米粒了,算是原始的催肥方法了。不同與后世什么rou都要精的,瘦的。這時候的rou,都是越肥越好。 六只雞,真的不少了。殺、退毛、拔毛,可費工夫了。當(dāng)天的晚餐,當(dāng)然就是雞rou燉土豆了。小哥這幾天都高興壞了,天天吃好吃的。明子覺得,他都胖了一圈兒了。 二十八,把面發(fā)。這就是為第二天蒸饅頭做準備了。一大盆的面,放上面起子和好了,放在炕頭兒,發(fā)一天一夜。第二天剛剛好。 二十九,蒸饅頭。兩大鍋的饅頭,不只上供要用,吃素的三天,這就是主食了。蒸饅頭是個技術(shù)活兒,大姐蒸不好,明子娘這一天得親自下廚的。 然后,就是年三十兒啦。也就是除夕。 關(guān)家過年要放四掛鞭,祭灶的時候是第一掛。年三十早上的,是第二掛。小哥為了親自點這掛鞭,早早就從被窩爬起來了,巴巴的等到吃早飯之前。 過年要供家譜的。是過年期間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的事情。 家譜擺上去的時候,明子發(fā)現(xiàn),兩側(cè)對聯(lián)上的字,她居然認不全! 前幾天因為小文哥只識十個數(shù)兒建立起來的天才自信心,瞬間就碎成了渣渣…… 家譜上面已經(jīng)有四代人了,從爺爺?shù)臓敔數(shù)臓敔斈且惠厓洪_始的。明子個子太小,家譜上的字也太小,她站在地上,都看不清楚上面具體的內(nèi)容。當(dāng)然,她也不能表現(xiàn)得她認得字的樣子。那她可就不是天才兒童,會被當(dāng)成妖怪的。 其實說起來,關(guān)家也是個大家族,沒出五服的親戚正經(jīng)還有不少。爺爺說,他已經(jīng)是闖關(guān)東過來的第三代了,爺爺?shù)臓敔斈菚r候是挑著擔(dān)子帶著老婆孩子從山東走到東北落戶在大房身屯兒的。爺爺是零零后,呃,一九零零后,已經(jīng)是生在東北了??梢娝麄兗页鰜淼臅r間有多早。 剛到東北的時候,那是真的棒打狍子瓢舀魚的。爺爺說,他小時候,家里還有好多地。就那,還只能算是富農(nóng),跟地主家還是有差距的。所以,爺爺小時候是上過五年私塾的。生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