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
書迷正在閱讀:男神成了小叔子、七朵奇葩、醉無歡、狗定之人、云雀在、[網(wǎng)王]彼男?彼女!、七步、情迷小表弟后傳、反轉(zhuǎn)魅力、全世界失眠
你干什么呢?趕緊給我下來!”明子爹看那一地的杏子,氣得不行。 “我給大家伙跳大神兒呢?!毙∥母缈戳说谎?,回了這么一句,根本沒下來,接著跳。 在杏子樹上跳大神兒…… 這孩子作的呀…… 不一會兒,周圍幾家臨居都聽到了,都出來看熱鬧,那顫抖的杏子樹,加上抖得跟篩了糠似的小文哥,那場景,別擔(dān)多搞笑了。大家伙都笑得不行了。隔壁八奶奶笑得真打跌,邊笑邊說,都尿褲子了…… 明子爹是看得又好笑又生氣,到底隨手拿了燒火棍出來,去攆小文哥,要揍他。 小文哥一看爹真急眼了,這才害怕,從樹上跳下來,一溜煙兒就跑沒影兒了。 當(dāng)天晚上都沒敢回家,跑二姨家跟著一堆表兄弟擠了一晚上。 可是那棵杏子樹是遭了殃,樹上都沒剩下幾棵杏子了。明子跟幾個jiejie撿好好半天,才把地上的杏子都撿起來。 得,原本能吃到七月末的,這回好,兩天吃不完都得爛了。爺爺和爹娘還有大姐二姐也不用舍不得吃給小的留著了。 小文哥第二天回來,到底也沒躲過一頓胖揍,不光是因為他這么學(xué)人家老太太讓人多尷尬,還有他又把褲子磨破了,關(guān)鍵他這實在是禍禍人啊,太糟踐東西了,不揍不行了。 伴隨著小文哥時不時作出來的新花樣和他與爹的追逐戰(zhàn),很快,就又是一年的秋收了。 生產(chǎn)隊的地里,糧食產(chǎn)量低得可憐,一人三百六的口糧都沒打出來。人心浮燥,不好好種地,當(dāng)然不會有什么好收成。不過是高官屯兒這樣,別的生產(chǎn)隊也這樣。 高官屯好的地方是還有小片開荒的地,各家再怎么也能湊夠了全家的口糧,不至于餓著。別的屯子就不行了。人心不齊,開不了荒,糧食產(chǎn)量不夠,就只能干餓著。 農(nóng)村的活兒每一年都是那些,關(guān)家也跟去年一樣的忙碌,干的也還是那些活兒。今年開荒的地里沒種高粱,種的是大黃米。收下來之后,有一千多斤。去掉正家包豆包的量,還能剩下幾百斤可以賣掉,明子爹趁著去縣城里賣笤帚的機會偷偷的在縣城里十斤二十斤的賣,足足賣了一個冬天,才賣完了全部的大黃米。掙了多少錢,明子不知道,但是年前的時候,爹娘一起到縣城里花了兩百塊錢,買了臺上海牌的縫紉機回來。給大姐用的,說是等來年大姐結(jié)婚的時候,給當(dāng)嫁妝。 過年的時候,爹買回來的鞭炮也比去年的多,還買了一掛看著就挺貴的。 入冬的時候,明子心心念念的地瓜起出來了,產(chǎn)量很高。兩隴地,爹說,怎么也得超過五百斤了。 豐收總是讓人高興的事情。 家里連著吃了好幾天的烀地瓜。 剩下的部分,跟土豆一起窖了一部分。爹借了生產(chǎn)隊的馬車,拉了一車去粉坊漏粉,粉坊所在屯兒就叫張粉坊,堂姑姑就嫁到的張粉坊老張家。明子爹正好給堂姑姑家送去一些地瓜。 幾天之后,去取成品,拉回來快四十斤粉條兒。這還是給堂姑姑家留下幾斤之后的呢!當(dāng)天,大姐就做了水粉兒,炒了熟醬,再拌上蔥絲兒和辣椒油兒,絕對的美味了。 明子爹后來還賣了一些地瓜和粉條,給明子做了一床被子。 陸雪蓮秋收之后,跟著她二哥去了住在省城郊外的姥姥家。入冬的時候,才回來。帶回來一種以前沒見過的布,說叫花旗布,白色的,染上顏色后可以做衣服,看著很結(jié)實,樣子也比粗布的看著好。兩毛錢一尺。 六尺布就能做一條褲子了,加上染布的錢,一條褲子也用不到一塊五毛錢。屯子里幾乎每一家都跟她買了布,快過年了,大人孩子的,就算做不上一身兒新衣服,做條新褲子,還是可以的。 陸雪蓮來回跑了好幾趟,倒騰布。 開始的時候,明子娘也想跟她買布給全家做衣服了。但是雪蓮給她使了一個眼色,明子娘多精明的人啊。馬上就說家里今年剛買了縫紉機,錢不寬裕,衣服只能等一等再說了。 過后,雪蓮到家里來,跟明子娘說,讓士云二姐跟她一起去省城,直接去買布,那樣便宜。她來到高官屯之后,受過明子娘和二姐的很多關(guān)照,哪能掙明子家的錢。 于是,雪蓮下一趟再去省城倒騰布的時候,就帶上了二姐。二姐回來的時候,帶回了一大捆的布,夠全家每人做一套衣服的了。二姐說,那布,在省城才七分錢一尺,去掉一塊多錢的路費,還能省下一半的錢。雪蓮這一冬天,可是沒少掙錢呢! 只是明子家本來就占著人家的便宜呢,自己家買了便宜布就不錯了,哪里還能搶人家生意。 二姐買回來這么多布,當(dāng)然也有問明子娘,不是說錢不湊手嗎?怎么還買了這么多? 娘也有說法。 這不是給大姐買了縫紉機嘛!這可是全屯子獨一份兒,又正趕上全屯子都買布的時機。大家伙可不就都來找大姐幫忙做衣服嘛! 大姐一整個冬天,到年根兒了,都沒閑著,農(nóng)活兒都怎么干,凈做衣服了。這機器用著也得費線費工啊。誰好意思白用啊。就一毛兩毛的給點兒手工費。這一冬天下來,也掙了小二十塊錢。就是按二毛錢一尺算,買那些布也用不了。何況誰都知道,二姐特意去的省城,肯定不會花二毛錢一尺買布的。 作者有話要說: 醒了醒了…… 自打上了編推,簡直冷得我瑟瑟發(fā)抖,難道小天使們?nèi)紥仐壩伊藛????/br> 成功拿下年代文小群里最差成績…… 我還是去碼一章我的撲街路人甲換換腦子吧…… 太上火了…… 第22章 高調(diào)等于作死 高官屯的這個年,過得很是愜意了。 人人都有新衣服穿。吃得也沒比去年差什么。年前的時候,明子爹照例跟著高隊長和高會計去北面拉了幾車魚回來大家分。 明子家今年殺的豬沒有去年的大,但是也足夠吃的了。 算是個肥年了吧! 高高興興的,誰能想到,會埋下了禍根呢! 這一年,因為破四舊立四新,原則上已經(jīng)不讓供家譜放鞭炮了。其實前兩年也有這風(fēng)聲,只是差一不二,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過去了,誰家都供,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 今年,風(fēng)聲越來越緊了。年前上面都派了人下來宣傳,講四舊的危害和堅持四舊的嚴(yán)重后果。 所以,一直到年三十兒,誰也沒有大張旗鼓的準(zhǔn)備上供的一應(yīng)事宜,都是私下里偷偷進行。明子爹買的那幾掛鞭炮也都包好了埋在糧垛子里藏得嚴(yán)嚴(yán)實實的。 到了年三十的時候,高隊長從大隊開會回來,據(jù)說上面并沒有下來人要檢察,大家才開始陸陸續(xù)續(xù)的把家譜供上。只是供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