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通過他們,才能將改稻為桑的國策進一步進行了完善。所以,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將李黨手中的權(quán)利取回來,交由那些干實事的寒門官吏手中。”這些話可真是字字句句都說到了這位保守的寒門能吏心坎里去,郭全的眼睛噌地亮了起來,他忽然一步上前,緊緊握住楚昭的手,急切地問道:“小公子,您……您真覺得寒門之中不乏能吏,他們才是支撐起大楚王朝的脊梁嗎?”楚昭愣住了,他這番話半真半假,除開些許憂國之思外,主要還是為了離間郭全一派和李黨的關(guān)系。不曾想老頭子居然腦補出這么多東西來。然而,看著郭老頭那雙渾濁中包含期待,甚至略帶一絲羞澀的眼睛,脫口而出的話被楚昭吞了回去,他點點頭,鄭重地說道:“據(jù)我所見,大部分士族子弟熱衷的是做名士,而不是當(dāng)能員。于此相反,許多寒族雖然擔(dān)任的是濁官,卻能夠兢兢業(yè)業(yè)認(rèn)真工作,承擔(dān)了朝廷內(nèi)外絕大部分的瑣碎細(xì)務(wù)。他們的確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當(dāng)今中書令郭全老大人,長于內(nèi)政,清正廉明,雖然被評為寒門下品,其人卻不負(fù)宰相之責(zé)?!?/br>郭全呆在了那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過了半晌,兩行渾濁的老淚滾滾而落。這一回不是故示放達的做戲,而是真的被這位年僅十歲的世子殿下觸動了。當(dāng)時社會講究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即使郭全做到了中書令的職位,依舊時不時遭受士族的冷眼。郭全是個明白人,并且十分的驕傲自負(fù),他很清楚,他郭全也好,于懷遠(yuǎn)也好,在糊涂昏聵的安靖帝心里,比之外戚李氏,那是遠(yuǎn)遠(yuǎn)不及的。從小世子的話語里,郭全真的感受到一種尊重。對一個從小接受忠君教育的寒門大臣來說,這一點便足以讓他效忠了。況且小世子又如此聰慧,對局勢看的很清楚,關(guān)于士族和寒門的評價不偏不倚,更叫郭全心服口服。郭全此人也是有意思,他一邊哭,一邊顫顫巍巍站起來,對著楚昭行三拜九叩地大禮,然后一句話都不說,轉(zhuǎn)身就走了。老頭子一把年紀(jì),還是很容易沖動,此時頭腦一熱,恨不得立刻為幼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自然要急著回去部署一番,好讓耳根子很軟的安靖帝早立太子。楚昭見老頭子爬起來轉(zhuǎn)身就走,很是莫名其妙,在他背后高聲問道:“老先生不是要進山尋人嗎?”郭全哈哈大笑道:“謝謝世子殿下,微臣已經(jīng)尋到了幼主。”笑聲和尾音在山澗之中回響,仿佛群山也趕來參拜幼主。*系統(tǒng)公告:郭全好感度達到100,人物自動歸入臣屬之列。起始忠誠值90。**系統(tǒng)公告:完成成長任務(wù)之——恩威并濟。獎勵威望增加10點,其他技能增加一點。*大名楚昭(九歲美食家&初露崢嶸的小天才)身份:喻王嫡長子健康:81威望:49魅力:76智力:67武術(shù):37禮儀:81才藝:67特殊技能:讀心術(shù)1級(待升級)采集術(shù)0級<文><食><藥>魅惑術(shù)音惑第32章郭懷三朝元老,寒門清流的領(lǐng)軍人物,雖然出身貧寒,雖然不擅清談,卻是個真正有本事的。自清涼寺回去之后就聯(lián)合自己那一派的勢力開起了小會。郭全這邊的人雖然官職不大,卻全是掌實權(quán),肯實干的下層小吏。甚至連御林軍副統(tǒng)領(lǐng)都是他們的人,雙方很快就聯(lián)絡(luò)上了。與此同時,李世繁帶兵強闖謝府,和北府兵對峙,惹怒了長公主,將闖進去的兵士一頓好打,連李世繁都挨了好一頓排揎。李世繁原是對她有情,捱些打罵只當(dāng)表兄妹間的情誼,又兼被其哄了兩句,這蠢貨自覺公主表妹離去更好,方便對謝府下狠手。于是就殷勤備至地給這位脾氣驕縱的公主表妹備齊車馬,一路放行,讓公主車架進了玄天觀。公主一路哭到皇帝病床前。楚旭一聽meimei的哭訴,又得了副統(tǒng)領(lǐng)呈上的奏折,差點沒氣死。被人害成太監(jiān)這種事,是個男人都忍不了。偏偏還是楚旭自己吃藥吃得急了點,怨不了別個,但是罪魁禍?zhǔn)捉^對跑不掉的。那就是大仙孫恩和將這大仙招過來的李家。楚旭派身邊的親信太監(jiān)偷偷綁了孫恩連夜訊問。孫恩在天師道中經(jīng)營多年,想來也有一定勢力,不知是哪里得來的消息,居然提前跑了,皇上派去的人只捉住孫恩的幾位心腹。整個玄天觀都是李家的勢力范圍,孫恩能逃跑,除開李家故意放水之外,楚旭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解釋了。孫恩本來就是李家介紹來的,皇帝再傻,心中難免疑心,如今聽了回報,心里對李家的懷疑更大。好在還是抓住了孫恩身邊的幾個心腹道童。酷刑之下,孫恩的心腹便痛哭流涕地交代出李家早就計劃著謀害皇家子嗣的事情,還有一干李黨官吏見不得人的勾當(dāng)。崔景深這一招也真損。但凡帝王,疑心就重。如今放跑了孫恩,隱隱約約在楚旭心里埋下懷疑的種子,李家便是想要反駁,也找不著機會。本就是捕風(fēng)捉影的事,一開口倒好像煞有其事一般。直叫李家百口莫辯,有苦說不出,倒比孫恩本人指證來的更有效。楚旭本就在氣頭上,又聽說李家假傳圣旨,派人害皇家的獨苗苗,歷來帝王對這些問題就極為敏感,便是沒事也能想到逼宮造反上頭,況且楚旭還變成了太監(jiān)。太監(jiān)沒了子孫根,脾氣古怪些也正常,素來仁厚的楚旭驚怒交加,立時派王若谷帶著圣旨去見于懷遠(yuǎn)。于懷遠(yuǎn)是最忠誠的保皇黨,先皇留給荏弱的兒子最鋒利的一把刀。刀是不需要有自我意識的,于懷遠(yuǎn)的確是個木頭腦袋,慶正帝正是看重他這一品格,才放心的讓其手握重兵。于懷遠(yuǎn)之所以聽李家父子調(diào)遣,原是因為他們自稱有皇帝的口諭,這回見了加蓋玉璽的真圣旨,哪里還肯聽李家調(diào)遣,派出去的隊伍也全都撤了回來。與此同時,李世繁喪心病狂,命令中央軍強攻謝府,兩軍激戰(zhàn)之際,王若谷和于懷遠(yuǎn)一同趕到,抓了李世繁,另幾路人馬同時逮捕了李黨的重要黨羽。楚旭一聽李世繁居然這樣囂張,勃然大怒,立時派人去李家,果然搜出了大量詛咒世子的人偶。也有和孫恩、謝莞來往的信函。這些信件原是李家留著作為威脅謝莞的證據(jù),誰知現(xiàn)在反倒成了自家的催命符。李尚全見大勢不好,一面讓自己埋得最深的棋子動手,一面立馬請動太后去玄天觀探望皇帝。人證物證俱在,臨到頭,太后顫巍巍的哭訴一番,楚旭到底還是猶豫起來,便親自去審問李世繁。世家謀劃多年,豈容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