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
書迷正在閱讀:終身囚禁、晚嫁將遲、天降之任、重生的美麗人生、叫我老公、他的笑容怪怪的、萬爐鼎記、BEAUTY QUEEN、男神,請對我溫柔一點、星際之大演繹家
書名:生娃是國之大事 作者:宣藍(lán)田 文案: 唐家幺女,年十七,本有一樁大好姻緣,硬生生被當(dāng)朝太后和太上皇給拆了。她被納進宮只有一個原因:京城傳聞唐家的姑娘各個好生養(yǎng),實打?qū)嵉耐蛲油唷?/br> 而皇家連著幾代都是一根獨苗。傳至當(dāng)今圣上,年十五登基,登基八年,至今沒半個兒女,還沒一個能懷上的妃子。如今外戚勢大,帝位堪憂,急需皇嗣救場。 當(dāng)好生養(yǎng)的姑娘攤上有隱疾的皇帝,最大的愿望就是趕緊生個啥出來圓大臣的嘴。 唐宛宛: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能不能生,但大家都說我們家的姑娘會生,一胎生倆、兒女雙全、光宗耀祖的那種。 晏回:說實話朕覺得朕沒毛病,但大家都說我有隱疾,久而久之,朕有點心虛…… 其實,我覺得感情這事可以慢慢培養(yǎng),先婚后愛更有保障……你覺得呢? 搜索關(guān)鍵字:主角:唐宛宛,晏回 ┃ 配角:邊寫邊想 ┃ 其它:甜寵,帝后 第1章 初遇 文和八年五月廿三。 天兒還未到最熱的時候,早蟬卻已經(jīng)開了唱,聽得人心生煩躁。 帝師何太傅的府邸坐落在城北的淮水大街上,此時何府側(cè)門旁停著一輛雙騎的馬車,已經(jīng)在此處停了一個時辰。這馬車以烏木為材,通身漆成黑色,車門和側(cè)窗都以黑色的錦簾遮得嚴(yán)嚴(yán)實實,連條透風(fēng)的口都沒有,光是看著就覺得熱。 馬車的角落里掛著六只巴掌大小的琉璃瓶,里頭原先放著的冰塊此時已經(jīng)化成了細(xì)碎的冰茬,稀碎一灘,看得人更心煩了。 車門吱呀開了一條縫,一雙白凈的手從門縫中伸進來,手中捧著一塊涼水濕過的帕子。車外的人恭恭敬敬說:“爺,咱們出宮已經(jīng)一個時辰了,該回了。” 晏回接過濕帕蓋在臉上,闔上眼,微不可查地嘆了一聲。 何太傅連著三日告病在家,今日又閉門謝客,晏回在側(cè)門外等了一個時辰,何府下人進進出出通傳了好幾回,何太傅愣是不讓他進門。 晏回心里明白,老師是生他的氣了。 氣他剛愎自用,氣他破釜沉舟,氣他身為帝王卻不屑中庸之道,氣他破了父皇苦心經(jīng)營十幾年才有的制衡之局。 念及此處,晏回扯了扯唇,他從五歲稚齡起便從師何太傅學(xué)習(xí)治國理政之道,這么些年,早對何老頭又臭又硬的脾氣有了深刻認(rèn)識,滿朝文武怕是只有他敢將當(dāng)朝天子拒之門外。今日雖入不得門,卻也見怪不怪了。 “回宮吧?!标袒卦捯魟偮洌想[有幾道風(fēng)聲輕嘯,他眼皮一動,這是常伴他身側(cè)的暗衛(wèi),精通匿藏之法,因今日出宮不宜聲張,便沒帶禁衛(wèi)軍。 馬車掉了個頭,正要回宮,何府一直緊閉的側(cè)門卻吱呀一聲開了。晏回心中一動,掀起簾子朝外看去。 不是老師。 行出來的是幾位年輕姑娘,其中一位身著藍(lán)裙的姑娘生得最好,約莫十五六歲的年紀(jì),朝著身后的幾位姑娘揮了揮手,手腕上系著的小銀鈴隨著她的動作叮叮咚咚地響。這姑娘笑瞇瞇說:“不用送我啦,我家的馬車就在外邊呢,過兩天去我家玩呀!” “宛宛你趕緊上車吧,小心中了暑氣!”門里的眾姑娘都笑著應(yīng)了,目送她出了門。 側(cè)門的三個臺階有些高,這名叫宛宛的姑娘提著裙擺,一階一階跳下來,往路邊這輛黑黝黝的馬車瞅了一眼,又一路小跑著上了不遠(yuǎn)處停著的馬車。馬車接到了人,便吱吱呀呀走遠(yuǎn)了。 晏回眸光有點涼,今日何府大門關(guān)著,側(cè)門也關(guān)著,把自己這個皇帝拒之門外??伤藭r方知:原來這閉門謝客還是分人的,何老頭稱病不朝,何家的小輩卻另請了嬌客過府? 雖然早知道何老頭的病是假的,可兩相對比,晏回還是有那么一丁點微妙的不爽。他手指扣了扣車窗,窗前很快地貼上一個腦袋,晏回隨口一問:“方才那是誰家的姑娘?” 大太監(jiān)道己有一手記人的好本事,這京城只要七品之上的官家,就沒有他不知道的事,微一琢磨便答:“是唐易顯唐大人家中的幺女?!?/br> “唐易顯?”晏回眉尖一蹙,語速飛快:“就是那個上朝時站在我左手邊第九排、家中有兩個嫡子三個嫡女七八個孫輩、每年光是生辰禮洗三禮滿月禮就要辦好幾次、常被御史參大擺酒席鋪張浪費的那個金紫光祿大夫唐大人?” “就是那位唐大人?!钡兰耗税押梗恼f陛下您記性真好,關(guān)注點卻有點偏…… “回宮。”晏回放下沉黑色的車簾,身子向后一撤靠在柔軟的冰絲枕上,暑氣減了幾分,心里頭卻更添了兩分郁郁。 * 次日的太和殿上。 “此事朕意已決,不必再議?!蹦贻p的皇帝字字鏗鏘,眼底卻有著顯而易見的疲憊,似乎一宿沒睡好。 站在太和殿中后位置的唐大人聽得有些心不在焉,所謂食君之祿分君之憂,那也得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為君分憂。 身為三品金紫光祿大夫的唐大人在朝十多年,平日里幾乎沒什么正事做,這么些年給陛下擬過奏章、寫過草案、掌過御膳、蓋過行宮…… 金紫光祿大夫一職本就是個閑缺,為散官,大事用不著他,小事缺人手的時候拿他去補個漏。唐大人管了多年雜務(wù),至今也沒分清自己的職權(quán)是啥,能上朝聽政都算得上是陛下仁慈。 正這么神游天外,平時摸魚從沒被抓住的唐大人今天卻忽然被年輕的皇帝點了名:“唐大人意下如何?” 前后左右一小片散官隊伍立馬挺直了肩背,各個精神抖擻。唐大人把臨到嘴邊的呵欠硬生生咽下去,心中不由惶恐:陛下我錯了,您剛才說什么來著? 身為朝中的老油條,唐大人深知滿朝文武只有自己一個姓唐的,念及此處忙穩(wěn)住心神,腦子飛快一轉(zhuǎn)——方才議的是江南水患的事,雖他走神了,沒聽到陛下說了什么,可知道議的是什么事也足夠了。 陛下一向心善,百姓遇上天災(zāi)自然是要撥款賑災(zāi)的,絕無第二種可能。想明白這點,唐大人向左行出兩步,恭恭敬敬答:“臣以為此舉甚善?!?/br> 年輕的陛下一向冷面嚴(yán)苛,今日竟破例地在朝會之上微微勾了勾唇,面上浮起一個冷淡的笑,聲音也是淡淡:“甚好。今年夏末的選秀名錄一事就交給你整理了。” 唐大人:“……”方才議的不是江南水患之事嗎?什么時候成了選秀一事了! 晏回微一沉思,又叮囑道:“不必大肆鋪張,只選三人,填滿四妃之位便可?!?/br> 下了朝的唐大人有點心累,走在太和殿前長長的白玉階上,平時都有好幾位同僚上前跟他嘮嗑,今天卻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