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5
而有太多的不便,更是有不少人對她頗有興趣。 不過賈珠想著自家雖然占著個勛貴的名頭,實際上自己這一房人卻并無爵位可繼承,沒必要再和勛貴人家結(jié)親。更何況如今天下承平,由武轉(zhuǎn)文是大勢所趨,所以心里有意將兒女的婚事都頂給讀書人家。而王熙鳳雖然自身沒什么學(xué)識,卻因著并不舍得兒子習(xí)武辛苦,對丈夫的決定也深以為然。而從來讀書人家的哥兒都講究先考一兩回試再考慮成家的問題,多是不會太早訂婚事的,是以王熙鳳聽了賈珠的話之后,對女兒的婚事本來并不著急,更是完全沒有在勛貴里尋女婿的打算。 但這并不代表聽見賈母以“寶玉這個做叔叔的還沒定下來,姐兒的歲數(shù)還小著并不急”為借口回絕了別人家想要給巧姐說人家的時候,王熙鳳就能毫無芥蒂并心懷感激的接受。 這婚事上的長幼有序從來都只是平輩的人才需要講究的規(guī)矩,若說賈母是以賈蘭未婚所以巧姐兒不好先兄長訂下婚事當(dāng)理由就罷了,哪怕大多數(shù)時候堂兄弟姐妹其實并不必太講究這個婚配順序,畢竟榮國府的兩房尚未分家,這會兒真要是非得算到一起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如今賈母拿著寶玉這個叔叔做借口,再說什么賈寶玉比巧姐兒還大幾歲卻還沒訂婚事之類的話……王熙鳳就難免出離憤怒了。 哪家都沒有當(dāng)長輩的不婚配小輩就不能說親的道理,畢竟如今人人家里都許多孩子,老來子老來女的情況也不少見,未必做長輩的歲數(shù)就一定比小輩要大。只拿賈家本家的例子,寧國府那邊賈蓉這個當(dāng)侄子的都娶妻秦氏許多年了,惜春這個嫡親的姑姑都還沒到說親事的年紀(jì)呢。甚至如林黛玉的夫家常家,林黛玉作為四太太還沒過門呢,她夫家長嫂的孫子都已經(jīng)訂好了個娃娃親了。 真要說起來,哪怕賈寶玉其實比巧姐兒大上幾歲,賈母的說法也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而且賈寶玉的婚事因為賈母的高標(biāo)準(zhǔn)嚴(yán)要求遲遲都定不下來,如今瞧著竟是半點眉目都沒有,真要是拿賈寶玉當(dāng)借口壓著家里的其他孩子的嫁娶,想也知道只怕家里的其他人都得被耽擱下來。 好在雖然賈母過分溺愛賈寶玉了些,家里總還是有其他的明白人的。哪怕是王夫人身為賈寶玉的親娘,在這種時候也能看明白自己在兩個兒子之間該如何選擇——小兒子儼然已經(jīng)被自家婆婆養(yǎng)的歪了,而長子卻在重重阻礙中仍舊為自己沖出了一條前程。 如此看來王夫人該如何選擇已經(jīng)不言而喻了,哪怕她心里依舊不是不心疼賈寶玉這個親兒子的,也不認(rèn)為讓賈寶玉的婚事耽擱了賈珠的嫡長女的婚事是件合適的事情,要真是由著賈母鬧騰到長子長媳離了心,哪怕只瞧著禮法規(guī)矩,她這個當(dāng)親娘的也不愁日后他們不孝順,但作為□□的寶玉難道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王夫人雖然很多時候腦回路都格外的清奇,但總也有沒失了理智的時候,對這件事的態(tài)度至少是沒問題的。對此王夫人的應(yīng)付方法簡單粗暴,既然賈母總念叨著所謂的長幼有序,左右探春上躥下跳的已經(jīng)有一陣子了,她索性就越過了寶玉直接給探春訂下了婚事,徹底的打了賈母的臉面。 這家里的女孩兒真的要順著長幼有序的規(guī)矩的,算起來就只一個探春而已,若是連她的婚事都定下來了,賈母總歸是再沒理由拿寶玉的婚事當(dāng)借口了。 當(dāng)然了,指望王夫人在探春的婚事上多上心是不可能的,她也頂多是將事情和王家那邊說了一聲,使王家在王子騰手底下的武將里尋了個六七品的小官將探春配了過去也就是了——別以為六七品聽著還算體面,仿佛探春一嫁過去就能得一套鳳冠霞帔似的,實際上著六七品的武將是真的不算什么的,就是王家體面些的大丫頭都能得一份差不多的婚事,算起來王夫人真的不過是隨手打發(fā)探春的,而且就靠著這件事就成功的讓賈母將怒火轉(zhuǎn)向了探春。 誰都知道王夫人不可能為了庶女下了親生兒子的臉面,那這件事也只能是探春自己算計來的。探春還沒來得及慶幸自己好歹有了終身,就迎來了賈母的嫌棄。當(dāng)初迎春出閣的時候除了例行的一萬兩銀子?xùn)|西之外,家里其他人包括賈母都或多或少給了些添妝東西權(quán)當(dāng)意思,而到了探春這里卻什么都沒有只干巴巴的例行讓王熙鳳備一份嫁妝而已,甚至連一萬兩的分例都沒給全。 也好在黛玉的婚期訂得晚了些,探春的歲數(shù)又比黛玉還小一個月,王夫人雖然也想著早點把這件事解決了,到底瞧著常家的面子不能給黛玉難看,這才沒草草的將探春打發(fā)出門,訂了個離黛玉婚期最近的好日子,算起來倒也留探春在家過完十六歲的生辰,倒給她留了些面子。 雖然女子的婚事大多訂得早,但是這從訂婚到成婚的時間卻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這時間拖得越長將姑娘留的時間越久,就代表家里越稀罕這個姑娘。雖然探春這邊算是事出有因,不過好歹在嫁妝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給探春保留了僅有的面子,她也不是不松一口氣的。 第143章 李紈鳳姐(四十一) 第一百四十三章 黛玉的婚事定在她十六歲及笄生辰的當(dāng)日,雖然初春的氣候仍有些料峭,不過這絲毫不能影響到氣氛的熱鬧。 常家老太爺也就是林如海的師兄林黛玉的公公仍舊在南邊回不來,但她婆婆卻是特意帶著小兒子回了京城。按說如常家老太爺老太太畢竟年事已高,這種情況下若是兩人回不來的話,由二太太這個當(dāng)嫂子的主持也不是說不過去,不過既然常家老太太親自不辭辛苦的回了京城,想也知道是對這個兒媳婦極為滿意的。 尤其是常家老太太還早早的讓常家二太太尋摸著在京城置了一處和二房距離不遠(yuǎn)的頗為體面的宅子,早早的收拾好了讓婚事在這兒進(jìn)行,并不讓小兒子兩口子有寄人籬下的感覺,更是顯出十足的體貼看重。 林黛玉的嫁妝包括了當(dāng)年林家的全部家產(chǎn),哪怕如今擺出來的其實未必是全部,總歸也稱得上是十里紅妝——如今的賈家并沒經(jīng)歷什么太大的開銷,李紈的節(jié)cao又不知比王熙鳳高出多少,再加上連賈璉都說不好當(dāng)初林如海到底留了多少的后手,是以賈家雖然也難免從林家的東西里沾了不少的油水,到底并不敢做的過分了,再加上林家攢了幾輩子的家財著實豐厚,使得這場婚事瞧著的確漂亮。 就連之前一直為賈寶玉的婚事?lián)鷳n的賈母,這會兒也笑呵呵的滿心歡喜,而賈寶玉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