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8
好置喙。 這幾年來,皇帝的君威越來越盛,宗正寺里那些族老宗室越發(fā)不敢指手畫腳。 這一場婚事,便在黃昏之夜里,熱熱鬧鬧皆大歡喜地完成了。 耳邊聽著東宮里傳出的雅樂,劉凌靜靜立在中宮最高的樓閣之上,眼睛望著的,卻是西邊祭天壇的方向。 姚霽已經(jīng)離開了快一個月了,北方的蝗災(zāi)已經(jīng)得到了控制,皇兄劉祁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大事,幾位太妃很快就要出宮,只有他孤家寡人,只能在這里吹著涼風(fēng)避暑。 “陛下,您真不去東宮瞧瞧熱鬧?” 王寧見他表情有些落寞,心疼地詢問。 “您可以換一身便服,不進去便是?!?/br> “就算換了便服,東宮里哪里還有不認(rèn)識朕的宮人?今日是二哥大喜的日子,朕就不要去掃興了,免得他們又要行禮,又要顧及朕的威儀不敢熱鬧。”劉凌很明白自己現(xiàn)在的身份,有些時候不是隨心所欲的。 “再說秦王妃田氏見了朕還要下跪行禮,今日她是新娘子,朕也不愿意用身份壓她做這個?!?/br> “陛下,您就是太為別人想了,何苦呢!” 王寧看著這個從小看到大的孩子,嘆了口氣,又接著說:“陛下,您宣召的薛舍人和戴相公都來了,如今就在下面候著,是否要通傳?” “宣他們見吧。” 劉凌點了點頭。 “你下去向燕將軍傳話,下面守著,他們上來后,任何人不得放上來?!?/br> “是?!?/br> 沒過一會兒,滿臉疑惑的薛棣和戴勇踩著木樓梯上了樓閣,待行過禮后,見劉凌倚著欄桿,望著西邊半晌不語,也只能滿腦子霧水的干等。 今日秦王成親,薛棣和戴勇照理說也是要前往慶賀的,只是今日戴勇是宮中值事的宰相,薛棣是隨時等候傳召的御前御史,兩人就不便去慶賀,一接到劉凌的傳召立刻就趕了過來。 但這個時候,皇帝能喊他們來做什么? 盛夏的晚風(fēng)不停地吹拂著幾人的臉龐,耳邊響著東宮隱隱約約的奏樂聲,戴勇和薛棣原本有些躁動焦急的心情一點點沉靜了下來,望向皇帝的眼神也就越發(fā)好奇。 劉凌足足看了西邊一刻鐘,才收回放空的眼神,凝望了東宮一眼,動作緩慢地從懷里掏出一卷玉軸的絹帛。 屋檐上懸掛的宮燈照耀著劉凌手上的絹帛,青黃色的絹色在燈光下顯得有些失真,可這東西對于戴勇和薛棣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了,兩人齊齊一驚,竟都露出了不知所措之感。 “你們看一看吧,看完之后,朕要將它秘密放到宣政殿高祖的畫像之后去?!?/br> 他將手中的絹帛往兩人送去。 薛棣只是御史,絹帛由戴勇結(jié)果,伸手展開,只見這黃色的絹本通體有織錦云紋,一打開青色的卷頭便看到了銀色雙龍圍繞的“奉天誥命”四字,戴勇心中大震,待接著看下去,連忙捧著圣旨跪了下來。 “陛下,這使不得啊!您如今正值奮發(fā)有為之年,怎可留下這樣的圣旨!” 夜色昏暗,薛棣離得較遠,費了一會兒功夫才看清那上面寫了什么,比戴勇還要惶恐,幾乎要嚇的叫出聲來。 圣旨的內(nèi)容倒是簡單,字體為風(fēng)格端莊的小楷,氣度雍容,圓潤飄逸,整篇布局工整嚴(yán)謹(jǐn),跌宕有致,顯然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并非一時興起。 薛棣和劉凌交情倒比戴勇更深些,此時壯著膽子詢問:“敢問陛下,可是身體有哪里不適?亦或者……” “沒有,你們多想了?!眲⒘璞砬檩p松地?fù)u著頭:“朕既沒有得什么惡疾,也沒覺得有什么不適,會留下這密詔,純粹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br> 以備不時之需? 他們都要被嚇壞了好嘛! “既然陛下沒有得什么惡疾,又沒有哪里不適,又為何要留這樣的詔書?!”戴勇語氣激動:“這詔書若要讓其他大臣知道了,生出不該有的心思,這絕非我代國該有的國運!” “所以,你們一定要保守秘密,除非到了不得已之時,不可說出高祖畫像之后的秘密?!?/br> 劉凌嘆了口氣。 “朕如今沒有子嗣,便是現(xiàn)在納了妃封了后,留下了皇嗣,也尚在年幼之時,于國無益,朕思來想去,只有如此才是最穩(wěn)妥的選擇。” 戴勇臉色鐵青,薛棣也是一副見了鬼的表情,兩人看著圣旨上印著的“制誥之寶”和顏色各異的祥云,再看著寫在祥云之上的旨意,明明是酷暑天氣,竟都打了個寒顫,遍體生寒。 這是一封傳位詔書,內(nèi)容也很簡單:如果皇帝因病駕崩或暴斃而亡,并無子嗣留下,則起出這封預(yù)先留下的詔書,迎奉秦王入京繼位。 可正因為寫的太過簡單,反倒讓人生出不祥之感。 劉凌自然知道他們在想什么,臉上倒有了幾分暖意。 “這封詔書,除了你們和朕,沒有第四個人知道,你們也不必將它記掛在心里,如果朕沒災(zāi)沒病,這不過就是一張沒用的紙,如果朕真有了萬一,那也是天命,你們不必傷懷,安心輔佐新君便是。你們說出這詔書所在,便是有擁立之功……” “陛下!” “陛下!” 惶恐萬分的戴勇和薛棣甚至有了哭音。 戴勇已經(jīng)在考慮是不是蝗災(zāi)和接二連三的天災(zāi)讓皇帝生出了不好的想法,應(yīng)該如何讓皇帝重振士氣,而薛棣則是在想,劉家祖?zhèn)鞯摹爱?dāng)上皇帝一定有所不對”的血統(tǒng)果然還是無人可以避免。 唯有劉凌知道自己在擔(dān)心,看著遠處的祭天壇,嘆了一口氣。 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是盼著“仙人們”回來,還是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再來了。 *** h市青柏路十七號的主人是個喜歡清靜的人,平日里沒有來過什么訪客,今日卻有兩個客人上門造訪,而且還是一男一女。 男人是秦銘,女人,自然是姚霽。 張政怎么也沒想到,姚霽居然會帶著一個“后輩”特地來拜訪他,但因為兩人同出一門的關(guān)系,他還是放了他們進來。 只見不大的公寓里,四處都散落了寫滿了字跡的稿紙,姚霽隨手在地上撿起一張,只見第一行就寫著“論歷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云云,正準(zhǔn)備往下看去,手中的紙卻被人劈手奪去。 抬頭一看,張政一臉不悅地站在她的面前,皺著眉頭說道:“師妹,我們研究的領(lǐng)域幾乎相同,你難道不該避嫌嗎。” “啊。抱歉……” 姚霽想起隨意翻看別人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