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
佑章爽朗一笑,忽而又一臉和藹的看向陳平三兄弟:“還有你們?nèi)齻€,以后要是敢不叫我余叔叔,我可不依...” 原來余佑章是余露雪的親叔叔! 陳平的反應(yīng)也有點后知后覺了,現(xiàn)在看來,直接找了兩個舉人擔(dān)保,為小玉辦理良籍文書的事情,定然是余露雪求著這個縣令大人余佑章辦的無疑了,因為之前余厚德可一直對陳平有偏見,自不會幫這個幫。 雙方又寒暄了一番,李保林好不容易擠了上來,這么好的機會,說什么也要和余佑章說說他是怎么治村有方的。 這一次,和剛才的可憐和心酸不同,陳一家是在村民們羨慕和欣慰的目光里離開了雁壩村。 牛車漸漸遠(yuǎn)去,轉(zhuǎn)眼就沒有了陳平一家的影子。 余厚德帶來的騎兵小隊還押著犯人安安靜靜的等在落蒼河邊。 余佑章還在,村民們自然都不會散去。 差不多過了有三刻鐘的時間,上河橋的柳蔭下噠噠的走來了一架裝飾豪奢的馬車,馬車的后面還跟著三匹駝滿了包裝精致的禮物。 這種景象出現(xiàn)在大年初三,其實村民們一點都不奇怪,這時間,豪門富戶上門拜年的時候都這樣,主人坐馬車,后面的馬屁馱著拜年禮物,是大戶人家出門的一種范兒。 只是不知道,這是雁壩村那一家的親戚,出手竟然這般大方。 村民們的臉上都隱隱有些羨慕之色。 當(dāng)頭的馬車在人群前面停下,跳下來一個相貌乖巧,八九歲小丫鬟,這丫鬟穿著一身粉紅色的短衣,見到陌生人也不發(fā)憷,走上前來的脆生生的問道:“請問,這里距離陳定山家還有多遠(yuǎn)?” “陳定山?” 想到剛剛才發(fā)生的事情,村民們疑惑了一下。 小溪笑嘻嘻的道:“恩...我家小姐特意來給陳叔一家拜年的,還希望這位大娘通傳一下,我們可是一大早就出發(fā)的,都走了整整一天了啊...” “哎~”祥叔擠了出來:“你們來得可不巧,定山一家剛剛才被他爹趕出了家門,回城里的楊家去了,你們要去給定山一家拜年,就去楊家吧!” “啊...被趕走了呀?” “誰趕的?我楊府的人也是誰說趕就能趕的?” 兩個聲音同時響起,一個是小溪的,帶著幾分擔(dān)憂,一個是楊妍娥的,帶著幾分凌厲。 說話間,那豪奢的馬車上就走出來了一個好像畫兒里的美人兒一般,氣場及是強大的富家小姐,這姑娘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不過卻給人一種不敢直視的凌厲:“你,對,就是你,你給我說...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 “什么?我的天啊,那個小姑娘竟然是楊家的大小姐!聽說楊家可比咱們落河縣的縣衙還有錢...” “我不是眼花了吧?主家大小姐竟然親自來給定山一家拜年...我的天啊,定山一家今時不同往日了...” “嘿嘿...可惜了這么多的好東西了,陳老頭是見到摸不到了...” ...... 眾人又是一陣議論,熟料,這邊楊妍娥帶來的震驚還沒有消化,上河橋的柳蔭下又走出來了一隊長長的馬車,后面跟著的拜年禮物,整整駝了五匹馬,這一次,當(dāng)頭的馬車上跳下來的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小廝:“請問,陳定山家在哪里?我家掌柜的來拜年了,年前就約定好了的,還請這位大叔指一下路...” “掌柜的?不就拜個年嗎,還用提前約?” 縣令和楊家的大小姐都見了,村民們也不那么震驚了。 這小廝說道:“流云齋大掌柜寧楊河,還請這個大娘指一下路...” ...... 誰知,這楊家大小姐和流云齋的掌柜也才僅僅是開了一個頭而已,緊接著,前來陳家拜年的馬車簡直快要從陳家的這個矮山下面,一直堵到了上河橋的橋頭。 隨后而來的便是落河第一秀才趙頌備足了厚禮前來拜年,這可是他趙頌拜師的第一個新年,說什么也不能寒顫了。 再隨后而來的又是巧斧家具、開陽雨傘幾個和陳平有買賣合作的掌柜的。 這一日,雁壩村車馬如龍,滿村盡談陳定山。 然而,據(jù)說,看著這一車車的年禮來到陳家院子門口,之后又拉走了之后,陳昌貴蹲在自家院子里的石凳上抽著一根接著一根的旱煙,一直抽到天黑的時候站起來說了一句話:“老四,回頭你去通知一下老三,就說為夫已經(jīng)同意了讓他認(rèn)祖歸宗,回頭請上一個先生,將老三的名字寫在咱們陳家的家譜上...” ☆、第62章 楊家無閑人,城東養(yǎng)豬去(一) 第六十二章楊家無閑人,城東養(yǎng)豬去(一) 從柳溪鎮(zhèn)到雁壩村其實有三條路,往南,過貓耳嶺、杜橋驛直達(dá)雁壩村這條路是從竹州通往榮州的官道。 不過這條路繞了貓耳嶺和杜橋驛這兩座大山,路程會比從梧桐嶺這邊穿林而過要多出一半的路程。 一般只有外面來的人會選擇走這條路,像陳定山這種從小就在雁壩村長大的人,除非是閑得蛋疼,不然是絕對不會走官道那條路的。 因此,楊妍娥這幾波前來給陳平一家拜年的人,才鬧了個和他們一家人擦肩而過的事情出來。 從雁壩村出來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下午的申時左右,這牛車實在是走得太慢,若是不休息,就他們現(xiàn)在的這個速度,趕到落河縣城,起碼也得大半夜去了。 當(dāng)然,好不容易出來一趟,其實陳平也不想這么早就回楊家去受虐,人主家都說可以等到元宵節(jié)之后才回去上工呢。 因此,陳平建議一家人到柳溪鎮(zhèn)上去休整一下,等明早再回楊府不遲。 小玉和小武都高興壞了,可是老爹和老娘卻是寒著個臉:“沒那閑錢給你們住店的,也就六十里的距離,咬咬牙就到了…” “這個啊…” 小玉和小武都知道老爹被趕出了陳家,現(xiàn)在心情可不好著呢,沒人去觸這個霉頭,也就由著他老人家去了。 不得不說趕車是老爹的專業(yè),雖然是走的近路,其實真沒有特別顛簸,牛車噠噠的翻過梧桐嶺的時候,視線變得開闊起來。 視野里山巒起伏,延綿不知多少萬里,云端的山頂依舊是蓋著積雪,傍晚的霞光從云層里爬出來,金燦燦的光輝,灑遍了漫山遍野。 落蒼河里卷來的微風(fēng),吹綠了路邊幾縷鮮嫩的草芽,拉車的老牛一路啃著嫩草,翻過山頭的時候扯著脖子牟了一聲,驚起好大一片山雀,遠(yuǎn)處漁舟唱晚,落霞與山雀齊飛,端得是美得安逸。 一家人繼續(xù)前行,小玉心里好像一直有很多疑惑,直到老爹和老娘的臉色好了一些他才小聲的問了出來:“大哥,你今兒這個事情,你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