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0
書迷正在閱讀:師妹你節(jié)cao掉了、男配自有女配疼、女主家的異能總是失控[末世]、憨熊與狐貍、[HP]炸裂吧!Word小宇宙、絕色多禍害、酥糖夾心陷、青歌琉璃、無逢、網(wǎng)游之技術(shù)流獵人
了看梁珩,他也是跟著羅昶去迎接過梁珩他們的,這會兒就認出他來了。 那官吏膝蓋不由就是一軟,撲通一下,跪倒在地。 府兵們一看,還有什么不明白的,見御印如見圣上,不跪就是殺頭之罪,也都撲通撲通地跪下了。 百姓們并沒有聽到梁珩說的話,見那些官爺全都跪下了,也跟著跪倒了一片。 羅昶本來也在糧庫的,只是這兩天他有些心力交瘁。梁珩他們一走,心松懈下來了,就感覺累得慌,回去打算好好休息一下,這里就交給了那個糧官處理。 沒成想這一回去就出了事,他怎么也想不通,這已經(jīng)走了的御史,怎么又回來了呢? 但羅昶知道,自己完了。 不僅是糧倉空缺的罪,還有這欺君之罪。這還有活路嗎?京城里也沒人再敢保他。 報信的下屬見羅昶一下跌坐回椅子上,雙眼緊閉,整個人都透著一股灰頹地絕望。 “大人,這御史只是兩個人,要不咱們就...做干凈點,就算懷疑大人,也拿不出證據(jù)來。” 羅昶猛然睜開了眼睛,呵斥了一句,“滾!” 那下屬瞪大了眼,不明白羅昶這是怎么了,那難道不是唯一的辦法了嗎?真的要等到這些御史將耀州的情況上奏上去?這可真就是死罪了啊,何不博一線生機? 羅昶像是一下老了十歲一般,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了。 羅昶不會用那個法子,現(xiàn)在他有罪,最多不過就是一死罷了。他要是敢殺朝廷巡官御史,一家老小,乃至九族性命,都會與他陪葬! 第120章 梁珩將賬本搶入手, 亮出了身份御印來,所有人都跪下了。 梁珩收起御印,沉著聲, 看著那些一車一車的糧食。 那糧官只覺一股涼風直往自己脖子鉆, 旁邊有人見情況不對,連忙跑去州牧府通知羅昶。 梁珩出聲讓那些百姓起來。 那些商戶百姓們,驚疑地看著梁珩,他們現(xiàn)在不關(guān)心這看著不像官員的人是誰, 他們只想知道, 自己這被迫被借的糧食,可否還能還回來。 商戶也就算了, 這些不過是家中的一些儲備糧食,而對擠滿了大門前空地的百姓來說,這些是他們一年的口糧。 梁珩讓段續(xù)上前來看著, 自己進了糧倉去。 梁珩走進第一間糧庫,就見里面的地窖, 已經(jīng)半空了, 上面那層糧食已經(jīng)被挖空, 露出底下略有些腐爛的糧食來。 梁珩連走了幾間糧庫, 情況都是如此。 梁珩走出大門來, 外面的百姓還在殷殷切切地看著他。不知道梁珩的出現(xiàn),會不會影響他們拿回自己的糧食。 “說吧, 這怎么回事?”梁珩還是朝地上的糧官問道。 事至如此, 狡辯已經(jīng)沒有意義, 這御史肯定是有所懷疑,才會殺了回馬槍。 那糧官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將事情說了。 原來從梁珩他們出京起,四州的州牧都得了信。本來也想像以前那樣,御史們也不會挖出糧食查驗,企圖蒙混過關(guān)。 但沒想到梁珩竟然想到了用竹子查驗。 除了李肅不知情,另外兩州州牧就急了。和當時王廂的借糧主意一樣,其他兩州州牧立即就實行了。 州牧說借糧,那些商戶都要仰仗州牧的鼻息,自然是不同意也同意了。而百姓們,則十分不愿,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百姓的命。這州牧說借糧,誰知道他到底還不還? 最后還是威脅恐嚇,才讓臨近鎮(zhèn)的百姓借了糧。 梁珩等人一路來,在路上耽擱挺久,等他們到達的時候,兩個州早就將糧倉的空缺補上了。 只是怕梁珩等御史到達時,百姓若是議論這件事會被他們聽到,于是那兩天,城外的百姓便被禁止進城,城里的百姓,州牧府也貼出了通告,盡量不要出門,不得議論借糧一事,否則定罪云云。 故以,梁珩等人進城的時候,才會看到冷冷清清的耀州城。 羅昶最終都沒有走出州牧府去見梁珩,為自己狡辯一二。 而這些借來的糧食,自然要還給百姓啊。梁珩讓那官吏按著賬本上的數(shù)目給百姓還回去。 但是,百姓被迫借的糧食都是當年的新糧,而這些糧官先給商戶鄉(xiāng)紳們還了糧,剩下的都是陳糧了,有的甚至是好幾年的糧食。 一個百姓帶頭責問,其他原本不敢多言打算忍氣吞聲的百姓也跟著責問起來,場面一下失控起來。 梁珩站在一旁,沒有說話,這事不歸他管,且他現(xiàn)在也管不了。 那糧官看了一眼梁珩,見他沒有什么表示,就明白這御史不會管這件事了。 可糧食已經(jīng)給那些商戶拉走了,剩下的這些都是底下的陳糧。 當然這也是他們故意的,那些商戶鄉(xiāng)紳出了糧食的大頭,所以還糧的時候,自然也要緊著他們先還了。若是沒有這侍御史在這,他們肯定會嚇唬幾下這些百姓,保準他們不敢再吭聲,這也是一早就想好了的。 可現(xiàn)在這侍御史站在旁邊看著呢,現(xiàn)在已經(jīng)活罪難逃了,再惹這侍御史不高興,只怕他回京再多添幾句,只怕他們死罪也不可免了。 糧官焦頭爛額的,連忙叫人去請羅昶過來。 羅昶沒有過來,倒是讓人去和那些拉走糧食的商戶商量,將他們拉回去的糧食買下來,還給百姓了。 梁珩見這事處理完畢,帶著段續(xù),拿著賬本就出了城。 段續(xù)略落后兩步,走在梁珩后面。 梁珩一路都在想事情,沒有說話。 梁珩還沒有上京到任前,上至二品宰相,下至九流小吏,都已經(jīng)聽過梁珩的名字了。 一是梁珩剛到江寧赴任,就捅破了天,朝中十余員官員,間接因為梁珩而落馬。二是梁珩發(fā)現(xiàn)天黍的事,讓他名震朝野。三是御史大夫徐恪,竟然會開口向皇上要人。 段續(xù)一直對梁珩很好奇,可梁珩上任之后,并沒有做出什么刺頭事情。他聽說當時三省的尚書還曾為梁珩去哪省而特意在政事堂討論過,當然都不是要人的,都想將這個刺頭踢出去。 所以梁珩一到任,表面上沒人關(guān)注他,但其實眾人都憋了一口氣,想看看這梁珩進京后,到底能翻出多大浪花。 段續(xù)看著信步走在前面的梁珩,他很年輕,這毋庸置疑,他甚至是從五品的高官里最年輕的了。 這次江淮出行,皇上讓年輕的,在御史臺里毫無資歷的梁珩領(lǐng)頭,其實很多御史是不滿的。在朝堂上,只有兩樣?xùn)|西能讓人信服,一是資歷,二是背景。這兩樣,梁珩都沒有。 段續(xù)心情復(fù)雜,他在梁珩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滿腔熱血,他也曾夢想自己有朝一日成為手握大權(quán)的重臣,進而成為名垂青史的名臣。然而熬了這么些年,他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