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書迷正在閱讀:陽光下的諾言、尋刀、阿媛、[綜漫]審神者的救贖、女王蜂的征途[未來]、寵你入懷、重生之一世安樂、[快穿]老子無所畏懼、刺猬與玫瑰、綜穿之魔鬼交易
熏熏了,便拿妻女撒氣。 以前只是口角責罵,酗酒后,直接發(fā)展為動作片。但凡喝了酒,俞槿爸爸便要上演全武行,拳打腳踢。自此俞槿母女便生活在家暴的陰霾里。求助無門,求告無地。 打得狠了,鄰里實在看不過眼,勸說幾句。便會無辜受池魚之殃,被這酒鬼罵得狗血淋頭。甚而有幾次,差點打傷勸架人。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久了,人皆道這就是個渾不吝,不講道理不清白的人。少惹為妙。至于那可憐的母女,有什么辦法呢?都是命!人各有命,他人想幫也是幫不了的。 鎮(zhèn)上居委會上門調解過幾次,進行批評教育。但那不過是給虎狼說道,根本全無用處。老實巴交的俞母與年幼的俞槿依然只能生受著。 又因為酗酒屢屢犯錯,累教不改。俞槿父親丟了那份安身立命的工作。他不以為意,一副老子早不想干了的神氣。干脆成天呆在家里,無所事事好逸惡勞。心安理得的享用著,俞槿mama起早摸黑累死累活,在餐館做雜工的那一點點微薄的酬勞。 從此,他的生活內容只余吃喝睡,打與罵。 小時候的俞槿最怕爸爸注意到自己。因為那意味著她又要挨打了。那時候她的身上都是傷,舊傷還沒好,新傷又添上。 母親太過瘦弱,有心無力,根本護不了她。爺爺奶奶年邁體衰,老眼昏花耳又背,自顧不暇。哪里能管得住兒子,完全制止不了。唯一能說上話的姑姑,偏又遠嫁他鄉(xiāng),鞭長莫及愛莫能助。 俞槿的童年,就是活生生的一出災難片。 自她記事起,到后來父親入獄前的那一段歲月里,她常年縮在角落,聽到父親的聲音,身體便要瑟瑟發(fā)抖。她這段苦厄的解脫,是以她母親的生命為代價換來的。 那一天,父親參加久違了的高中同學會?;貋砗?,便神氣大不對。坐在屋里端著酒,一杯一杯喝不停。 嘴里不斷罵罵咧咧:“他媽的個X,他算個什么東西,敢給老子甩臉子。老子是時運不濟,不然,有他說話的地!” 他不停的罵,不停的喝。俞槿mama上前勸他不要再喝了,他的身體會受不了的。她父親有過好幾回醉酒后抽筋的先例。喝得越多,抽得越狠。俞槿mama怕他,卻也可憐他。 誰知道,那句“你的身體會受不了”,便捅了馬蜂窩。 后面發(fā)生的事,俞槿從來不去回憶。只知道結果就是,母親倒在了地上,她的身上都是血。整個人仿似泡在了血水里。而父親打累了,頭一歪就靠著桌子睡著了。 俞槿縮在墻角,望著渾身鮮紅,一動不動的mama,呆呆的坐了一整夜。 第二天,奶奶的尖叫驚醒了迷障中的俞槿。也吵醒了睡覺的父親,他眼沒睜,開口就要罵。 這一回,奶奶拿著拐杖用力抽打他,哭喊道:“家門不幸!家門不幸!你這個畜生,你打死她了??!你怎么就打死她了呢?!這可怎么辦?這下可怎么辦呢?” 奶奶坐到地上,嚎啕大哭。 父親這時才睜開眼,看到地上的俞槿mama,頭一次露出慌亂的神色。 他問俞槿:“這是怎么回事?” 俞槿沒有吭聲,她木無表情的看著他,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她希望眼前這個人能趕快死掉。 后來,父親入獄。不到一年,就死在牢里。姑姑給他辦了后事。失去父母的頭兩年,她便跟著爺爺奶奶。 爺爺奶奶不單照顧不了她,還得由她反過來照顧他們。小小的俞槿常常饑一頓飽一頓的。她不得不學會自己做飯。 第一次做飯的時候,她只倒了米,不曉得要加水。結果鍋子被燒得變形,烏漆抹黑冒著煙。不知燙過多少次,切過多少次手指,她終于學會了簡單的飯菜。那一年俞槿堪堪7歲。 自母親橫死,父親入獄后,本就不硬朗的爺爺奶奶,無論身體還是精神,更加的一日不如一日。在父親身死的后一年里,爺爺奶奶雙雙離世。 直到臨終,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已死在獄中。 依然是姑姑出面辦的喪事。姑姑也依然不能帶著俞槿,養(yǎng)育她成人。 小時候的她一度不能明白,為什么爺爺奶奶年紀那么大了,全無依傍,姑姑卻不跟在身前,恪盡孝道,或者將爺爺奶奶接過去贍養(yǎng)。 長大后的俞槿方知,姑姑根本沒有那個能力。她所謂的嫁得好,不過是給有錢的老男人,做二&奶!無名無份仰人鼻息。而她之所以能在父親面前說得上話,也不過是因為,她會給父親酒錢。。 正當姑姑打算將她送往福利院的時候,小姨出現了。除了母親,小姨是她生命里的第二束光。 小姨與母親同母異父。并沒有與母親一起生活過。之前幾乎沒有多少往來。她輾轉得知了母親的遭遇后,心里悲憤又難過。眼看著jiejie的女兒,無人撫養(yǎng),她心里疼惜。 她將俞槿接了過去。小姨時年28歲。很多人勸她不要自找麻煩,未婚女子帶著這樣一個拖油瓶,怎么找婆家?! 小姨充耳不聞。稍大些后的俞槿,深感拖累了小姨。有一次決定離家出走。她覺得她的存在,只會耽誤了小姨的幸福。小姨是個好人,待她溫柔良善。這樣的人不應該,為她犧牲掉自己的生活。 她不見了,小姨心急火燎。找到她后,追問她為什么要跑,是有哪里對她不好么? 她對小姨開誠布公的說了自己心里的想法。小姨沉默了很久,之后告訴俞槿,她早已抱定了獨身的想法。 她告訴俞槿,她曾有過一位生死相許的戀人,兩個人情投意合,感情很深。沒曾想,飛來橫禍,她的戀人被幾個社會混混認錯,誤傷。傷得很重,不治而亡。 自此,她便歇了要嫁人的心思。為了躲避說親,她早早便一個人孤身在外,輕易不歸家。而前幾年俞槿外婆去世后,她回家的次數更是稀缺。 她與自己嫂嫂處不來,她嫂子成天轉著心思,想給她找個有錢人,順帶沾點光撈撈好處。她父親又是個偏聽偏信的,唯哥哥嫂嫂馬首是瞻。。 她對俞槿誠懇道:“你沒有拖累我,相反,是你給我打伴兒。有你一起,小姨才不會那么寂寞?!?/br> 那一日,談開后,兩姨侄便從此相依為命,直到如今。 第16章 有那樣一個父親,俞槿對男人的畏怯與排斥,不言自明。在她的豆蔻年華里,沒有情竇初開這回事。她唯有的想望就是好好讀書,以期日后能自力更生,拼搏出一番事業(yè)。用來回報勉力支撐自己上學的小姨,讓小姨舒舒服服的過上好日子。 同齡姑娘們所謂的“少女情懷總是詩”,她是沒有的。 詩意的生活是需要底氣的,要花時間,費心神,還要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