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1
進京才短短幾個月工夫,之前還要忙于科舉,竟能得到那么多人青睞?!?/br> 孟遠翔道:“不錯。我才想起來,崔淵那老東西竟然彈劾為父,說為父不配進都察院。他這是為梁心銘出頭!不過一個門生,又不是他兒子,為何這樣賣力?” 孟清泉道:“聽說,皇上也很器重梁心銘?” 孟遠翔點頭道:“不錯,皇上還為他斥責(zé)了為父?!?/br> 孟清泉道:“聽說,蘇相也很欣賞梁心銘?” 孟遠翔又點頭道:“不錯?!?/br> 孟清泉道:“王家就不用說了。他和周昌也很要好……” 孟遠翔眼神一瞇,鄭重道:“為父明白了?!?/br> 孟清泉又道:“父親還要留意正在丁憂的左端陽?!?/br> 左端陽,大靖左丞相,已年過花甲,湖州人氏,現(xiàn)丁憂在家,為父守孝。左端陽原為帝師,輔佐靖康帝登基的第一功臣。大靖文官三品以上七十致仕,三品以下六十致仕。靖康帝感激左端陽輔佐之恩,要保他晚年榮耀,特準(zhǔn)不必回鄉(xiāng)守孝,奪情留用。然左端陽老寒腿發(fā)作,不得不借丁憂休養(yǎng)。靖康帝只好為他保留了左相之職。 左端陽極為護短,不分是非黑白的護短,而王諫曾因此得罪過他,兩人關(guān)系不冷不熱。這是過往。將來他們也難相處和諧:王亨肯定不服左相的護短性子,左相也肯定受不了王亨強勢的鋒芒,只要稍加利用,便可漁翁得利。 孟清泉認(rèn)為,父親可以爭取左端陽。左端陽明年二月守孝期滿,便會回京,那時朝堂格局肯定會變化。 孟遠翔擊掌贊道:“我兒睿智!” 他當(dāng)即安排布置下去,同時命人密切關(guān)注潛縣,梁心銘上任后有任何妄動,他便要將這個狀元郎徹底踩死! 孟清泉毫無動靜,京城嘲笑聲一片。 孟遠翔受不了這口惡氣,又無法還擊和辯解。 上次王家指控孟清泉污蔑姑母,他還能反駁,堅決不承認(rèn)就好;這次王家可沒指責(zé)孟清泉蠱惑王亢,那都是別人的揣測,他要如何辯駁?再說,紅兒也的確對王亢說了孟清泉會死的話,若說是紅兒隨口說的,誰相信呢? 孟遠翔只能裝聾作啞。 后來發(fā)現(xiàn)裝聾作啞也不行,還有眼睛呢。眼睛作為人身上最重要的器官,能傳遞豐富情感。孟遠翔面對別人異樣的目光,難受的很,借口要搬家,在衙門告了假,回家躲兩天再說。 第220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 梁心銘從王府回去后,便和惠娘開始收拾行裝,雖然進京只有簡單一個包裹,離開卻沒法簡單,直忙到半夜。 第二天凌晨又都起來,收拾上路。 至于趙宅,趙子儀又托付給王亨了。 京城東門外十里長亭,梁心銘同前來相送的王亨、周昌等話別,道“后會有期”。 王亨送了一匹馬給梁心銘。 梁心銘沒有推辭,收下了。 在這分別的時刻,兩人都感到不舍,梁心銘不用說,王亨并不知道她的身份,卻仍感到不舍。 目光交匯的剎那,彼此都心動。 王亨叮囑道:“一路小心!” 梁心銘點點頭,問道:“恩師什么時候動身去岷州?” 王亨目光一閃,道:“大概還要四五日工夫。刺殺先帝的案子尚有些首尾要清理,等完了就動身?!?/br> 梁心銘道:“此去岷州恐怕不安寧,恩師也要當(dāng)心?!?/br> 王亨道:“為師明白?!?/br> 說罷轉(zhuǎn)向趙子儀,道:“大哥,青云就托付給你了。今后不比你從前,在官場行事,凡事謹(jǐn)慎!” 趙子儀道:“賢弟請放心。” 王亨又掃了一圈丁丁、卿陌等人,目光挑剔而犀利,讓少年們領(lǐng)略到不同于梁心銘的另一種威嚴(yán)。 那邊,朝云從馬車內(nèi)探頭出來,叫道:“爹爹,走啦?!?/br> 她對于爹爹去新的地方做官很是興奮、期待,在京城待的時間太短了,并沒有產(chǎn)生家的感覺,一點也不留戀。 是不能兒女情長了! 梁心銘調(diào)轉(zhuǎn)馬頭就走。 趙子儀沖王亨一抱拳,催馬跟了上去。 王亨盯著那坐在馬背上的清雅身影,眼看著一行人在官道上漸行漸遠、越來越小,心頭空空的難受。 不過是門生而已! 不過是好友而已! 為什么會這樣不舍? 他捫心自問,不得而知。 周昌道:“表哥,走吧?!?/br> 王亨忽然道:“你先回去,我再送他們一程?!痹捯粑绰洌嗽缫汛唏R疾馳而去,梁錦云等護衛(wèi)忙跟了上去。 周昌傻愣愣地看著前方,喃喃道:“表兄不會是……真的愛上了青云兄吧?”好糾結(jié)! ※ 三個月以后,徽州潛縣。 梁心銘在縣郊二十里外的潛山湖旁,看著人將一桶桶的魚苗和大魚往湖中倒,那些魚販子將魚苗放了,再到一旁找湯主簿結(jié)賬,師爺將算盤珠子撥得噼里啪啦響。 附近山坡,民工們正熱火朝天地蓋房子呢。 看了一會,梁心銘覺得陽光太烈,便走到一棵大樹下躲陰,手搖折扇,愜意地看著波光粼粼的湖面。 她眼前浮現(xiàn)剛到潛縣的情形。 潛縣隸屬于徽州六安府,是下等縣,境內(nèi)“七山一水兩分田”,山清,水秀,良田肥美,卻依然貧窮。一條潛水貫穿全縣,盛夏經(jīng)常發(fā)大水;八九月時,往往又干旱。 良田都被少數(shù)大戶豪紳把持,百姓多無田地,佃戶多;水利建設(shè)貧乏,不利農(nóng)田灌溉,受不起水澇旱災(zāi);耕種技術(shù)落后,畝產(chǎn)低;交通不便,與外界少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