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91
閑著,我最不愛拿這些東西算入伙了……” 劉玉蘭都看慣了,陶麗芬在邊上噗嗤樂出聲來,——誰不想攢一堆鋪子地的往外一租,什么也不用干就天天日進斗金的?靈素的性子就是同一般人不一樣。 劉玉蘭接著哄她:“沒事兒啊,你什么時候有空了就過去給她幫幫忙,出出主意,也跟在這里一樣,不是挺好?也不是光讓你出個屋子就白拿錢了!碼頭上來往的多是些搬抬東西的裝卸工,力氣大吃得多,跟我們飯莊子里的路數(shù)還不全對著。七娘說你不是就愛琢磨些好吃管飽還實惠的吃食?那地方再合適沒有了!麗芬又勤謹,你想出來吃食教給她做去,保管錯不了。到時候掙了錢你們兩個看著分,飯莊子里拿的東西都按成本價兒給你,你看成不成?” 不得不說,劉玉蘭真是曉得靈素的喜好。靈素就是喜歡給能吃的人做吃的,尤其喜歡做大碗大份的飯菜。反倒是那些精致的吃食她看了沒什么興致。大約是當年在上頭偷偷溜出去,吃的都是些鍋巴、飯窩頭、揪面片的緣故。她的凡間啟蒙老師是桃花兒,不是牡丹花兒啊! 知道邊上人家那門前的地方要漲價,劉玉蘭沒肯,陶麗芬就知道這窗口的買賣不是如今的做法了。恐怕收益也會有影響。還想著要不要跟劉玉蘭說說,到時候果然不成就降一點自己的工錢。沒想到劉玉蘭替她謀了這么一條路子,最巧在自己又是得著靈素的好了。 她不知道,劉玉蘭心里是一萬個看不上季明言,這是如今女子不讓科考了,要不然她都恨不得支持陶麗芬考試做官去,最好還要當個大官,踩死那個忘恩負義王八蛋!如今季明言折了,功名也沒了。他那一輩子處心積慮的,不就是為了這個?如今都沒了,真是大快人心! 他這拋棄妻子如今落得一敗涂地,還得叫他瞧瞧當日他拋棄的這個如今又是活得如何風生水起。再對照一下處境,可見季明言這王八蛋就是個晦氣鬼,離了他陶麗芬的日子才好過呢! 為著心里這么股氣,劉玉蘭是竭盡所能地幫陶麗芬謀劃。再遇上個一根筋的靈素,一個下午事情就都商議定了。 第243章 廣積糧 這兩處鋪子要是在正經(jīng)凡人手里,哪里能閑這么些時候?水圍庫房這邊就算起來得晚點兒,租給人當個臨時的堆放處,一個月也得落幾個錢。只是這對夫妻各別。 靈素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滿地找錢換大rou面的小糊涂仙了,人升級了,會玩別的了,想像“正經(jīng)”人那樣憑本事吃飯。對于這些把自己有的東西往外一放,什么也不干就來錢的事兒沒興趣,她就沒覺出來這也算一宗“本事”。沒辦法,桃花兒當年沒給她講過財務自由這東西。 方伯豐則是另一種土生土長的奇葩品種。畢竟從小到大在自家親爹手里差點沒活過來,幸好有個厲害的娘,一力給他疏通心氣,給他講許多不是這世上常見的道理。為什么?不這么著活不下去?。∈奈鍤q的孩子天天腦子里都是“東西都是我的,你們都是搶我東西!你們搶我東西還想害我!……”怎么憋得住不動手?動手又如何是人家對手? 時候長了,他就把這個“我”放下了。心里對于這個世上的人事沒那么些“應該”了。既然親爹一心要搶兒子家產(chǎn)還對名正言順擁有家產(chǎn)的兒子又懼又恨的事兒都能有,且周圍這么些人也這么看了幾十年,那旁的看著不那么合理不那么良善的事兒怎么就不能有了呢? 所以他“看得開”,抄文的也能考上功名,生員的履歷也能叫人給改了,既能發(fā)生且發(fā)生后這么些人都知道了也沒誰站出來說話,——同自己兒時的情形多么相像啊。保命長大的經(jīng)歷告訴他,不要和世人斗,不要和勢頭斗。可以說他本來的出生就是為了繼承方家大房的產(chǎn)業(yè),連這樣的“篤定”都行不通,這世上的規(guī)則道理本來就不是面上的樣子。說不上話的時候,別說,別動,別有沒用的怨言,等著。 可他畢竟是人,他在這世上呆著,得有能著力的地方。尤其在娶了個莫名其妙的媳婦之后。從前只是讀書就好,后來讀書讀成了,有個廩生身份了,自己能去做點事兒了,那做什么好呢?自己的得失常不能保,也不會太在意,同常人比這就缺了一個現(xiàn)成的發(fā)力處。那他的發(fā)力點又要放在哪兒呢? 因緣巧合,最后他跟著他媳婦,尋到了種地這個事情上。世上的事情好壞難分的太多了。若是親爹搶親兒子家產(chǎn)是不對的,那么些知情人不也冷眼旁觀了這么些年?這事情既能做又有那么多人默許,又說什么對不對?就算最后的最后有人還是官還是神審判了,那他那苦捱的十幾二十年又算個什么?他想找一個一定對的事情,至少對他來說是這樣的事情。 種地就挺好。試種出合適的稻種來,什么人種了都得好處。能有什么新的法子能讓地增產(chǎn)一成兩成的,那更好了。最好的一個是,這事兒成敗都是實打實的,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不用人來判斷。不是人說確實增產(chǎn)了就是真的增產(chǎn)了,人說沒有地里多長那么些谷米就不存在了。 他想做點于世有益的事兒,但是他其實不想同人打太多交道。這“世人”在一個整體上,他愿意相信并且為之做出點貢獻;但是在對單個個體上,他一直抱著強烈的懷疑和不信任,也因此對他們任何不可思議的言行都能淡然處之,——因為他一直知道:有的人,就是這樣的。 燕先生、魯夫子和苗十八又聚一塊兒說這陣子德源縣的風波大事,說起方伯豐來,魯夫子笑道:“到底是我教出來的學生,內里其實同我最像?!?/br> 燕先生卻搖頭:“你是看明白了撒手不管,這孩子可不是。你沒看他一日不停地到處宣揚那散花稻的壞處?要是你,頂多叫底下人各處念念告示,哪里會這么下功夫?!?/br> 魯夫子樂了:“那是他還小,叫世人多傷兩回,就知道收手了。有的人救不得,白費功夫沒意思。我的命就不是命了?干嘛要浪費在這樣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上!” 苗十八也搖頭道:“伯豐那孩子跟你不一樣,他就算勸不住,也只會換法子再勸。而不會像你這樣心灰意冷地撒手不管了?!?/br> 魯夫子沉吟片刻,笑道:“若果然如此,只能說這孩子的心其實比你我都要冷?!?/br> 三個人思量片刻,都笑起來:“竟也說得通?!?/br> 若寄予了期望和感情,失望幾回后難免傷心,傷心太多便沒了動力。只有把人始終當“事”來看,才會有一而再再而三去嘗試的可能,因這個過程里他在努力,卻不至于傷心。那到底是有情好還是無情好呢?天知道了。 靈素這陣子挺高興。劉玉蘭開始牽線多半是為了陶麗芬。她算是看出來了,靈素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