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守規(guī)矩,深怕她壞事兒,才不肯帶她一道兒去的。 丁香頗為不解,不過是去外祖家罷了,她能壞什么事兒??删褪且幌蚴裁炊家乐膉iejie這回也不幫她說話了,她也沒轍。 只不過這樣的話,就不好當著meimei們的面說了。 也就不大想說這個,轉而拉著花椒的小手問她:“你們還要種芹菜嗎?要不要我給你們幫忙?” 花椒就笑著連連點頭,拉著丁香去找香葉,路上還要給她“洗腦”:“不是種芹菜,是壅芹菜!” 丁香就故意逗她:“為什么是壅芹菜?又是哪個壅?” 花椒就揚著小腦袋,一臉“jiejie真笨”的神色,道:“就是壅芹菜呀!壅芹菜的壅!” …… 丁香性子雖跳脫,可干活確是一把好手。又靈慧的很,不過看了一遍,就全學會了。有她幫著碎土開溝砌墻,花椒和香葉幾乎只用打下手就行了。中途茴香又過來搭了把手,四個小丫頭花了半個下午的工夫,壅出了將近一塬地的芹菜來,這才暫且罷手。 花椒看著這一行行齊齊整整的芹菜,心里別提多滿足了。 她已經看過了,后院里還有許許多多的邊角地,足夠她壅芹菜的。不過已經埋在芹菜上這么多天了,今兒卻是打算休息休息了。況且她五官這樣靈敏,家里氣氛又明顯不大對頭,她還是很關(八)心(卦)的。 把自己洗涮干凈,花椒挽著香葉坐在門口等著大伯娘她們。 倒是趕在日頭西下之前,三人就趕回來了。 隔著老遠,花椒就手搭涼棚去看她們的身姿。待她們走近后,又去看她們的神色。 就見兩位伯娘俱是紅光滿面的,腳步神色煞是輕松,跟在后頭的大堂姐卻是一副含羞帶怯的模樣,心中就是一定。 三人看到花椒和香葉兩個小東西守在門前,二伯娘當先就笑道:“咦,你們兩個怎么沒在種芹菜?” 二人就齊齊道:“已經壅好了呢!” 香葉還要比劃著給她們看:“壅了這么這么多呢!” 花椒卻歪著腦袋望著蒔蘿,瞇著眼睛不住地點頭,又嘻嘻笑道:“大jiejie真好看!” 香葉聽著就瞪大了眼睛朝著蒔蘿的臉上望去,大伯娘和二伯娘已是笑起來了。 其實說起來蒔蘿無論如何都想不到花椒究竟是何樣心思的,怎奈她自個兒心里卻是有些不為人知的小心思的,所以不過一句尋常話兒,還是羞得她小臉兒通紅,就去揪花椒的圓鼻頭:“小丫頭,你知道什么!” 聲音卻細弱的很,沒有半點底氣,一副外厲內荏的模樣。 花椒就嘻嘻笑著去抱大伯娘的大腿:“我知道,大jiejie就是好看呀!” 大伯娘忙笑著把花椒抱了起來,二伯娘則是捏著花椒的耳朵笑個不?。骸斑@小人,怎的這般精怪?!?/br> 蒔蘿羞得不行,再不敢說什么,甚至連頭都不敢抬,快步進了院子。 哪知香葉朝著她的臉上看了半晌,又朝花椒點頭,還要告訴她:“大jiejie臉兒紅紅,嘴兒紅紅的,真好看!” 童言童語,就更把蒔蘿臊得沒地兒站了,一溜跑回自己的屋子,竟是再不好意思出來了。 秦老娘知道后摟著兩個小孫女,呵呵地笑:“你們這樣夸你們大jiejie,大jiejie可不得害臊么,快去哄哄她吧!” 香葉就連連點頭,拉著花椒就往外跑?;ń穮s是知道祖母這是要把她們打發(fā)走了,好說體己話呢!卻也不好說不,一蹦一跳地跟著香葉一徑去了蒔蘿屋里。(.. ) ☆、第五十九章 同堂 花椒家三代同堂大大小小二十余口,直到如今依舊合食同居,并未分家。 而且直到眼下,也依舊沒有哪個家庭成員有流露出一絲半點想要分家的蛛絲馬跡來。 只不過花椒還不大了解的是,雖然在崇塘在蓮溪,或者說在這個時代,如禮詩圩姚氏這般雍雍穆穆同居共財、累世同堂的大家族也并不少見。 可隨著家族人口規(guī)模逐漸增長到一定的程度,各房的次中心利益日益突出,家政難于統(tǒng)領;人口浩繁,日給艱辛;各房無責任感、無積極性,依賴成性,坐吃山空;各懷嫉妒,人心離散……重重矛盾日積月累之下,兄弟反目,甚至是叔侄交爭的局面也就隨之出現了。 更為重要的是,同居共財大家庭的生產資料是土地,過的是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子孫世代躬事農桑。由大家長率領子孫合作生產,并統(tǒng)一安排消費。生產生活中的一切都在家長的主持下以家庭為單位來進行,大家庭自然容易維持維系。 可隨著商品經濟的進入,雖然還是家庭成員一起經營勞作,卻與自然經濟下以“家庭”為計算單位不同,商品經濟下以“個人”為計算單位的,收入和消費彼此都看得很清楚,自然容易比較高下,自然而然也就會產生是否“合算”的想法,產生離心因素。 尤其又是在手工業(yè)尤其發(fā)達、商貿往來鼎盛的地界,有些累世同居的大家族不出百余年,即逐漸走向分裂解體,也就成了不得已而為之的必然結果了。 雖說歷朝歷代多有律令限制父母在而子孫別籍異財,可別籍、異財卻是兩個概念。同時由于世代禮法融合的特點,有時候“法”也不一定就是嚴格的規(guī)定,就像別籍異財,法令的作用就并不是強制執(zhí)行,只不過是一種號召提倡,最多也只是一種輿論上的限制。只要不是祖父母、父母親告,就不必定罪。 如此一來,家富子壯則出分,家貧子壯則出贅。這些大家族經過分家析產,分裂成若干仍以各種形式保持聯系的小家庭,也就成了如樹大分叉一般的自然規(guī)律,成了大家所認同的習慣。長而久之,民間百姓異財之后或是單立戶口,或是繼續(xù)與父母合籍的,數不甚數。 而像周家灣,通常都是父母在時,兒子們便隨著成年成家而陸續(xù)與生養(yǎng)家庭分開,另立戶頭傳承門戶了。但是基本上每個兒子所分的家產數量都會略小于其應得的平均數,之后再父母年邁或者去世之后,還會再分一次最后分清。這樣一來,留下來與父母共居的一般都是未成年的子女,是為真正的“子壯則出分”。 至于這家產到底如何析分,祖產和續(xù)置財產,包括田房茅廁、樹木家什、雞犬畜產、農具米粟,甚至于家庭債權到底如何析分,一般在諸子均分的前提下,卻是各家各戶因著各種緣由不盡相同的。 有的家庭長子或長孫可以酌提遺產,有的人家有未嫁女在家的在奩田之外也要酌提遺產,還有的因著父母的偏心或是兄弟的強弱,卻是很難在實際cao作中力求平均做到精確的。 只不過花椒亦是不知道的是,其實老早之前秦老爹秦老娘也是思量過分家的。 樹大分叉,兒大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