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
書迷正在閱讀:梨渦劫、知足常樂[娛樂圈]、輕挑的貝多芬、影后是個老干部、三人的蹺蹺之愛有結(jié)、快穿之反反派逆襲系統(tǒng)、[綜]教主夫人很忙、紅豆生南國、[綜漫]尋跡囧途、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
子的話,分明是說五姑娘幫了他的忙,而大兒子又說了些好心腸鬼怪的話語,這位五姑娘看來不像是惡鬼。 “多謝五姑娘幫小兒處理了傷口。”楊氏感謝道。 溫蕓直言:“伯母不用謝,這是我該做的?!?/br> “五姑娘的意思是?”楊氏不明。 “我此番來你們李家,是有要緊事。我生前受了小雨前世的恩惠,如今只有還了小雨的恩情才能投胎轉(zhuǎn)世,而這恩便是護(hù)小雨長大成家生子。因此,我會在李家停留很長一段時間,請伯母體諒一番?!睖厥|又躬身行禮。 “原來如此?!睏钍匣腥淮笪?,“想不到小雨還有這一造化。家里貧寒,我經(jīng)常外出打理農(nóng)田,帶著小雨也不大方便。往后可得拜托姑娘多多照料了。” “應(yīng)該的。” 于是溫蕓就這樣光明正大地在李家生活了,而李開雨因?yàn)榧依锏娜艘煌瑖诟蓝啻?,倒也沒有向外人透露溫蕓的事。 第7章 第七章 自從變成了鬼魂,溫蕓變得不知冷暖、不知饑渴也不知困倦,為此她還高興許久。 溫蕓現(xiàn)在的日常就是照顧李開雨,傍晚李開陽回來了就教他一刻鐘的時間認(rèn)字,都是些簡單易寫的。李開雨雖然也想跟著學(xué),奈何人太小,記不住,也就只跟著念。 因?yàn)闆]有錢買紙筆,所以只是在院子里用棍子在沙子上比劃,李開陽跟著描。大體上能認(rèn)得字兒就可以了,往后家里條件好了能上學(xué)也不一定。 剛開始時,楊氏擺飯碗的時候也一并連溫蕓的擺上,只是溫蕓說了她不會感到饑餓,用不著吃飯,楊氏才作罷。 自此溫蕓每次在李家三口吃飯的時候隱著身或者到別的地方去,免得自己干站著,他們?nèi)顺燥埐蛔栽凇?/br> 某天傍晚時分里,楊氏三人剛開始吃飯不久,李開雨便放下手中的勺子,說:“娘,我要放屁屁?!?/br> “那你走到門外邊兒再放吧?!睏钍峡粗鴥鹤右槐菊?jīng)地跟自己說想要放屁,強(qiáng)忍著不笑。小兒子真是乖巧,想不到自己順嘴和他提過在眾人面前放屁是不禮貌的,他就真給記住了。 于是李開雨爬下椅子,蹬蹬地跑到門外,隨后門那邊傳來了噗噗聲,李開雨放了響屁。 估計是因?yàn)樽约旱钠ㄓ行╉懀铋_雨帶著羞澀回到了飯桌前,然后埋頭大口吃飯。 暗中的溫蕓也被這一幕逗樂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田地里該除草的除了,該施肥的施了,楊氏便可以閑下一段時間。原本是打算到集市上找一些繡活回家做的,可是臨時想起家里的柴火快燒完了,所以又得先趕著割草砍柴。 湊巧隔壁劉家也要去,于是楊氏湊伍氏一起去割草。到了山嶺上 ,兩人各自尋一處集中砍些松枝。這松枝干了以后特別好燒,火又旺。只是這剛砍下的枝兒水分多特別重,離家里也遠(yuǎn),直接挑回去不大可能,所以她們都是等松枝在原處晾曬干了才捆回家。 放在山嶺上晾曬也有個壞處,那就是有可能會被其他人捆走,當(dāng)然這樣的事比較少發(fā)生。村里的人大多都是比較淳樸,該是自己的自己,就只捆自己的,不占別人的這點(diǎn)便宜 。 另外所割的草也是同松枝一樣,都是得曬干了才綁了擔(dān)回家。這草比松枝快干,一般不遇著雨,有個四五天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前幾天都是一直割,沒有捆回家,到得四五日后,傍晚回來時就可以帶上前幾日割出來的草了。 一年四季燒水做飯就靠割回來的草以及禾桿。有的農(nóng)家是養(yǎng)豬養(yǎng)牛的,就用得很多。豬食得用火煮熟,冷的要加熱。下雨天時不好放牛,而牛又得喂食,所以這禾桿就得用上了。再加上牛圈也經(jīng)常要用到禾桿,因?yàn)榕T谂H锢嗽S多屎,為了讓牛住得干爽些,就要鋪上一層禾桿。等牛屎堆得多了,再加上一層禾桿,就這樣一層層堆積。到了耕田的時候,這混了牛屎的禾桿可是很重要的肥料呢。 李家沒有牛也沒有養(yǎng)豬,但是因?yàn)橹皸钍虾碗x,沒有人去割草砍柴,只靠著禾桿,所以等楊氏回來,禾桿也剩得不多了。 等楊氏和伍氏割了大約半個月的時間,這割草的婦女也就多了起來。農(nóng)忙已經(jīng)過去,大伙都趁著這時候去砍柴割草,割上一兩個月,柴火積累得就夠當(dāng)年過冬以及來年使用。 原來這砍柴割草也得挑時候,秋末冬初是最好的,不但樹枝長得粗了,連草叢里的蟲子蛇鼠也是一年中較少的。 最不好的時候就是春天的時候,不說雨水多,就是那蚊蟲也是多得很,尤其是那毛毛蟲,看著都惡心。 約莫過了兩個多月,楊氏估摸著柴火也夠了,也就可以去集市上接一些活回來。有織布的、納鞋的以及其他針線活兒。 納鞋很辛苦,耗時不算長,但卻掙不來什么錢,因?yàn)殡S便找一個婦人都是會的,店家并不缺人手,所以工錢普遍低。 織布同樣很辛苦,耗時很長,但是掙的錢卻比納鞋多,也劃算些。楊氏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接了納鞋和織布的活兒。 納鞋可以快些交貨,錢比較快拿到手。而織布的時間限制不是很大,比較靈活,可以緩些時候。 要說楊氏為什么不接刺繡這類沒這么費(fèi)勁的針線活呢,只因她的繡技一般,店家不同意。 楊氏自從接了活兒,一有時間,就忙著納鞋了。遇著下雨天的時候,就在家織布。 夜間基本都是挑月光較好的時候納鞋,在院子里就著月光來,就為了省點(diǎn)燈油。 也就偶爾織布的時候用油燈,但也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一天夜里,楊氏早催了兩個孩子去睡覺,自己則院子里納鞋。溫蕓無聊,就在一旁陪她。 溫蕓道:“伯母,納鞋這么辛苦,怎么就接了這么多回來?” 楊氏頭也不抬一下,一邊忙著一邊回答:“沒辦法,只有這么個法子能來點(diǎn)錢,不然吃的鹽都得斷了??棽嫉惯€可以,只是我沒有這么多的空閑時間?!?/br> “那怎么不接一些比較輕省的繡活回來呢,又不用費(fèi)這么大的勁兒。”溫蕓一聽,有些不解道。原來溫蕓在世時,就從下人處聽了可以從外頭接些輕省的針線活兒攢些小錢。 楊氏聞言,頓了下,道:“我倒是想呀。可惜我沒有學(xué)到好的手藝,繡出來的東西也就勉強(qiáng)看得過去,入不了旁人的眼。那店家就不可能讓我接活兒的?!?/br> “原來如此?!睖厥|了然地點(diǎn)點(diǎn)頭。楊氏說得對,繡出來的東西不好看,那店家就難以賣出去,更別說盈利了。所以大多店家都是只同意讓繡活出眾的人接活兒,工錢也還算可觀。 當(dāng)然也有些小店家愿意讓繡技一般的人接活。但活兒少,接活的人卻很多,是以根本輪不到楊氏。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