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3
者有話要說: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這句出自明代于謙的 上章提到的是漢朝一個大牛寫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 第105章 變通 “積水成淵, 我大延國土千里,又何嘗不是由這一個個、一縣縣的百姓而成的?” 劉拂啞口無言,再開口時,語氣中滿是無奈:“話雖不錯, 但你有沒有想過, 若無考前這場病痛, 你絕不該止步于此?” 見徐思年抿唇不語,劉拂輕嘆道:“你早去當(dāng)三年縣令,能早穩(wěn)三年一縣民心……但若晚上三年, 以你鄉(xiāng)試第三的本事, 不說二甲那一百多個席位, 便是一甲頭三也或可一期。” 徐思年垂眸,在皎皎月色下站得挺拔如玉樹。 劉拂恨聲道:“我倒巴不得你被黜落了, 也好過去看你一眼望得到頭的前途!” “民生無小事,是我技不如人, 并不會因此有何不甘?!毙焖寄晖а赖伤纳倥嘈Φ? “事已至此, 阿拂再不必替我傷神?!?/br> “替你?” 劉拂冷笑, 揮開徐思年撫向她肩頭的手, 抬起手臂使勁戳了戳他肩頭,咚咚作響。 “一縣萬人、一府十?dāng)?shù)萬、一省百萬人,我是為我大延兩千萬子民難過!” 徐思年一個不察,被她戳得微退一步。 見他臉上神色由正義凜然漸漸化作迷茫, 劉拂連忙踮起腳尖,誘得徐思年抬高了視線,掩飾住迷茫的神態(tài)。 “阿拂,你……” 劉拂側(cè)耳,聽著身后腳步聲漸漸遠(yuǎn)去,才長舒口氣。 徐思年便是再怎么氣虛體弱心神不寧,也能看出劉拂的不對勁來。 若在平時,她定會當(dāng)著眾人的面擺事實講道理,剖析沖動行事帶來的隱患,絕不會像近日這般將他拉到偏僻處,拐彎抹角的問些前言不搭后語的古怪問題。 而且……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這樣的題目就算是在四書五經(jīng)已被考官們翻遍,連“君夫人陽貨欲”之類解答題早已出現(xiàn)的如今,也不會拿來做經(jīng)義破題之用。 “阿拂,若真有事,萬莫瞞我?!?/br> 早在之前,劉拂便已將是否將秦恒的真實身份告知秦恒一事,來回分析了數(shù)遍。 兩個選擇各有利弊,兩相比較之下,劉拂還是選擇了不告訴他。 近四年的相處,已足夠她深刻的了解到,徐思年是個多么直率坦誠的人。 未免金鑾殿上露了端倪,還是將他瞞在鼓里,才更能將這出戲做得漂亮。 劉拂哼笑一聲,抬眼望他:“莫非你方才字字句句,都只是為了解題,而非心中所想?” 徐思年張了張嘴,到底無從辯駁。 他啞然失笑后,點頭應(yīng)下,又輕聲道:“你不說便罷了,只記著,不論有什么事,都可與我明言,不必有所顧忌。” “你我相交多年,還需你多嘴一說?” 劉拂當(dāng)先走出花叢,邊向周行等人的方向走去,邊敦敦叮囑道:“待殿試時,你只管有什么寫什么,除了‘臣對臣聞’、‘臣謹(jǐn)對’等固定的對答外,旁的便隨心所欲,再不必受困于格式?!?/br> 遠(yuǎn)處幾人都是一愣,互望一眼后向徐思年投以 “被主考罷黜最好,圣上仁厚,便是一時拘泥于世俗之約,將你舉子功名擄奪,也不會阻止一個為國為民之人上進(jìn)?!?/br> “但凡言之有物者,確實心存百姓者,皆為上品?!眲⒎髡碓谝伪成希p抿一口小酒,笑望徐思年,“大不了,三年后小弟陪你回鄉(xiāng)再考就是?!?/br> 她說話時,連眼角余光都未給秦恒一個。 旁邊的方奇然與周行聽著劉拂“仁厚”之后的一長串話,恨不得上前捂住她的嘴。 可事實上,秦恒的眉梢雖不自覺挑了挑,但并未動怒,反倒陷入了思索之中。 皇太孫疑惑道:“若徐兄殿前答辯得了圣上青眼,提等也非難事吧?” 劉拂輕哼一聲,飲酒不言。 還是當(dāng)事人徐思年苦笑道:“參加殿試者共三百八十七,若個個有面圣的機(jī)會,只怕三天三夜也難決出個名次?!?/br> 幾日后才會第一次參加殿試的皇太孫終于反應(yīng)過來:“所以能謁見者……” “不過雙手之?dāng)?shù)?!眲⒎鬟呑哉遄燥嫞呡p笑道,“要是早年,說不定還能翻上一番,不過如今……” 當(dāng)今年逾花甲,再沒早年的精力。 至于皇太孫……劉拂抿唇一笑,將酒杯遞與徐思年:“松風(fēng)兄,看在徐大人的面子上,當(dāng)可一搏?!?/br> 秦恒方才因烈酒而微紅的臉,此時血色已全部褪去。 他目光清亮如水,望向劉拂。 已知秦恒身份的方奇然與周行都張嘴欲言,又不敢妄動。只有被注視著的劉拂知道,秦恒雖是在看著她,心思卻全不在她身上。 許久后,在劉拂拉著眾人飲酒賞月時,秦恒才抬起視線,望向徐思年。 他身為皇太孫,自幼學(xué)得是帝王之術(shù),但也對八股文章有過了解。 八股取士,用刻板文章禁錮文人,同時禁錮的也是大延的未來。 數(shù)年前他也曾向皇祖父提及此事,但同樣苦惱于科舉弊端賢臣日少的皇祖父,并未給出準(zhǔn)確的解答。 也是自那日起,秦恒才第一次感受到,他的皇祖父已是一位老人家了。 改制的風(fēng)險,正好讓他借此機(jī)會擔(dān)起。 窮則變,變則通…… 通,則久。 “徐兄,當(dāng)可一試。” *** 劉拂并未同周行一起住在將軍府里,而是跟著徐思年與謝顯,回了徐家在京的小宅院。 自第二日一早秦恒被武威將軍府侍衛(wèi)護(hù)送回家后,劉拂等人就再未見過他。 而徐思年也在那日后,一直將自己關(guān)在屋中,就連用膳時也不曾出屋。 跟鄉(xiāng)試前密集的訓(xùn)練不同,劉拂這回對于徐思年的做法沒有做出一絲評價,既不多問,也不多說。 除了留下陳氏兄妹照料望日驕和徐思年的生活起居外,幾乎日日領(lǐng)著謝顯在城中游玩。 西城的海外番店,東城的奇珍異寶閣,北城百金一杯的上品茶樓,南城巷子里破陋的酒家,隨處而行,所見皆是妙品。 謝顯到底年幼,早期還在為徐思年的前途擔(dān)憂,到了后來,已是完全被京城的繁華與多姿多彩而吸引。 及至殿試當(dāng)日,已有五日未與他們碰面的徐思年終于從房中出來。 此時天色未明,仍是昏暗暗的一片。 月色黯淡,除了天上星子外,唯一兩著的,是院中的燭火。 “阿拂?”徐思年微訝。 “還有我哩?!敝x顯捧著湯盆,笑嘻嘻從院外繞了進(jìn)來,“阿拂說今日.你必沒什么心思吃東西,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