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歸來下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憂國的莫里亞蒂】一次普通的睡jian、耿先生他每天都在吃飛醋、世界第一討厭哥哥、(雙)被男神綁架是種什么體驗、雨打梧桐、催眠修改之外星繁衍、君臨偕君側(cè)、你先把劍放下、【快穿NP總攻】cao大美人肚子的九九八十一式
“陛下,這陳關(guān)夫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呀,您才剛登上皇位,他就置邊關(guān)與不顧,急著趕回來,他這是對自己的狼子野心毫不顧忌啊”,林尚書聲帶氣憤,面有十分不虞。 派別之爭,權(quán)勢之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御書房里,西涼天子高高坐在御案后面,幾位大臣則按序謹立于下。 左邊依次站著的是尚書省林從茂林尚書,門下省李世清李侍中。右邊則依序是劉文廣劉丞相,中書省顧衍忠中書令。 “林尚書所言極是,陛下,陳關(guān)夫竟然不顧邊關(guān)蠻族之危,棄國家大事于不管,他就是在欺陛下您年幼”。 話到嘴邊,李侍中才意識到什么,隨即他滿臉惶恐,一下跪倒在皇帝所坐的御案下。 “陛下,皆是那陳關(guān)夫所作所為甚是可惡,臣實在氣憤,才會口失誤言,以至于冒犯陛下,萬求陛下饒恕臣的罪失啊”。 說話間李世清已經(jīng)連磕了四五個頭,直瞌得額上紅腫。 “陛下,李侍中雖有過錯,但實屬無心之過,愿陛下寬宏大量,饒其無意之失”。 “陛下,李侍中雖冒犯皇威,但確實如林尚書所言,乃無心之過,由此,可小罰以示皇家法嚴,大罰卻是可一免之”。 林尚書之后開口的則是顧衍忠顧中書。 顧中書是先帝舊官,其素來性情剛直。先帝去后,留有令,提拔其為中書省中書令,令其輔佐太子治理朝廷。 顧中書雖看不慣李世清與林從茂在朝廷里勾連糾結(jié)為一派,但在這種情況下也跪下為其求了情。 不過他愿求這情,別人卻是不愿領(lǐng)受。 “顧中書竟為此言,可是要為那陳關(guān)夫打抱不平啊,枉我素來以為顧中書是西涼的忠臣”。 那顧衍忠性情最為剛直,哪里能聽得下這種話。 “厚顏無恥之徒,枉我看在一朝同為臣子的份上,為你求情,沒想到你竟如此不顧是非分明污蔑我至此,實乃狼心狗肺之輩”。 顧中書生得高大,聲如洪雷。再加上他被李世清那一番話激得憤怒至極,氣勢十分唬人。 那李世清是個三五身材,矮小圓胖,手無縛雞之力之人,哪能抵得過顧中書那雙鐵臂,只嚇得連連往林尚書身后躲避。 林尚書雖然不像李世清圓圓胖胖,是個精瘦身材。但屬實尋常男子身材,實在也是敵不過那顧中書的高大,便也跟著連連往后退步。 戰(zhàn)場外的劉丞相則硬插進兩派人馬中間拉和。場面一時失控至極。 “荒唐”。 目睹整場鬧劇的鴻德皇帝厲聲開口,“御書房內(nèi),皇宮重地,豈容爾等放肆”。 年輕的天子,強大的帝王氣勢,一下便截住失控的局面。 “臣等擾亂皇宮秩序,實乃大過,望陛下賜罪”。 幾人聞聲急忙伏跪于地,齊聲謝罪。 跪在案下的林尚書謝罪之時,仍不忘急言諫道,“只是愿陛下明察,非臣冒議,這陳關(guān)夫可是個野心之人,陛下還應(yīng)早日除之為后快啊”。 “是啊,陛下”,剛剛還滿臉害怕的李世清此時已然面帶怒色。 見得座上的天子沉默不語,二人心內(nèi)一喜,只到此番功成。 哪知半路卻殺出來一個人。 “非也,依臣所見,林尚書和李侍中此言差矣”。 “一則現(xiàn)如今,我西涼邊關(guān)平城蠻族戰(zhàn)事剛剛結(jié)束,難保其卷土沖來,局勢不明,慶將軍乃當世勇將,當用之于疆場守衛(wèi)我西涼,而非僅因三兩句市井流言就滅之”。 “二則其為我西涼廝殺戰(zhàn)場,留下不計血汗,古言,有功者當獎之,如若殺之,讓天下人如何看我西涼 ”。 “三則,慶將軍不僅為護國將軍,還是先帝指名的陛下后室,是為西涼的皇后,林尚書一界朝官,卻插手宮內(nèi)之事實,實為不妥,勸說陛下殺妻,以下犯上,則是大逆不道。愿尚書慎言,須知禍從口出啊”。 “臣認為,丞相所言極是”,顧中書及時在劉丞相之后附議。 一邊的李世清聽見劉丞相這一番至情至理的話,早嚇得閉上了嘴,不敢多言。 劉丞相是為先帝舊官,為人和善,素來不參與朝中派別,是聞名于世的大學(xué)家。 以林李二人為首的一派在在朝中多以文官為員。余者除了中立者,便是以慶將軍為首,其中多余以武將為主。 劉丞相在朝中向來不偏不倚,功過分明。顧中書亦是如此。二人唯一的區(qū)別是,相較林李二人而言,顧中書更傾向于慶將軍這一派。 因為不偏不倚,所以劉丞相所言向來公明,皇帝素來尊重。李世清為人膽小如鼠,最是忌憚劉丞相這般的人,當然不敢再多言。 但他身邊的人卻是個有膽量的。 林叢茂心底對劉丞相那番言語又是疑惑,又是咬牙切齒。 暗暗心思,他往日彈劾陳關(guān)夫不見其反駁,奈何今日多言至此。面上卻一副忠心為君的氣勢跪立于天子腳下。 “陛下,臣所說所言皆是為陛下著想,如果真如丞相此言,那臣便是罪該萬死,臣也要把事實出口,愿陛下明鑒!” 高高坐在上面的鴻德皇帝仍舊沉默不語,狹眸掃過下面或跪或立的幾人,靜了一會兒,他薄唇微啟。 “朕自有決策,眾愛卿想必今日也乏了,退下罷。至于罰令,念汝等舊日恩勞,各罰半年俸祿即可”。 “是”。 當下幾人心內(nèi)各異,面上卻都松了一口,靜步退下。 唯那李世清是個貪婪吝嗇之徒,心內(nèi)為那少了點點錢財而暗暗叫苦。 這邊林李二人大鬧御書房,那邊消息已經(jīng)傳出去了。 高高的紅木大門前站了一個穿著還沒來得及脫下來的臟兮兮戰(zhàn)甲的將軍。只見他著急的看著大門前方,好像在等什么人的樣子。 幾刻鐘之后,那將軍忽然眼前一亮,連忙走下門前的臺階,迎上騎著高頭大馬歸來的護國將軍。 “將軍,您跟我來,大夫已被秘中請入府里,按您的吩咐,沒有讓他人知道”。 “嗯,走罷”。 “將軍,您這胸前的刀傷本就嚴重,需要靜養(yǎng)恢復(fù),而邊關(guān)離西照天長路遠,您快馬加鞭,沿途奔波。 現(xiàn)在又值夏季炎熱,所以這本就恢復(fù)緩慢的傷口反而情況更壞了,還請您在這次上藥過后一定靜養(yǎng),否則輕則留疾,重則害及性命呀” 護國將軍府后院的一處暗廂房里一站兩坐三人。 “我已知,大夫您上藥吧”。 胡子已經(jīng)花白的李大夫看著那道橫亙與將軍前胸的嚴重刀傷,忍不住搖頭嘆息。 世間英雄向來是不好當?shù)难健?/br> “將軍,您且忍忍,”。 他拿起手里的傷藥和紗布,開始為這位西涼史上最年輕的護國將軍那深可見骨的可怕傷口上藥。這已經(jīng)是他數(shù)不清的第幾次為這位護國大將軍上藥了。 這位史上最年少的護國將軍身上太多這樣深可見骨的大傷了。 “將軍,大夫已經(jīng)送出去了”。 受陳關(guān)夫命令秘迷把大夫送出府的陳元回到暗房內(nèi),走到其身旁稟告 。 “嗯,我知道了”,剛剛硬生生受了一場刮骨之刑的陳關(guān)夫點頭示意。 “將軍,外面都在傳您回來是為了奪皇位,已經(jīng)查過,是林尚書那邊的人?!?/br> “再,今日接您之后,據(jù)說林尚書和李侍中在皇帝面前大鬧了一場?!?/br> “我已知”。 “將軍,現(xiàn)西照局勢晦暗不明,是否要把邊關(guān)的事情告知皇上,說清您是為了保護皇上才急速歸城,以免”。 陳元微頓,委婉道,“以免皇上多思”。 原本聽到手下說有人傳自己的流言時平平靜靜的陳關(guān)夫,在聽到皇上二字從手下嘴里傳出時,微不可見的一頓,隨即便恢復(fù)了平靜。 “不必,現(xiàn)敵在暗,我在明,一舉一動都在人眼里,多說多做難免出了差錯,讓我們的人穩(wěn)穩(wěn)跟住朝廷所有官員,事無巨細,但凡發(fā)現(xiàn)與邊關(guān)有聯(lián)系的立即上報,還有,現(xiàn)在,”。 他十分短暫的停了一下,把原本脫口而出的太子吞了回去,“皇上剛剛登基,原就得君心而勢大的二人,如今更甚。為防止有人作亂,讓軍營里的各位將軍勤于訓(xùn)練,時刻準備,隨機應(yīng)變,等待命令”。 “是,將軍,屬下還有一問,是否要讓人止住流言”。 陳關(guān)夫沉吟了一會兒。 “不必,叫人從庫房里把朝服和入宮的衣服找出來,早朝和宮宴要用”。 “將軍,那朝服和宮服已是三年前所裁,邊關(guān)勞苦,將軍瘦了許多,怕是不大合身,是否叫府里的繡娘重刺兩套”。 “能穿即可”。 陳元深知將軍素來對于這等衣物金黃之物,向來不予一顧,遂不再多言,“是,屬下這就令人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