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人與人相愛之際,便在走向離別,無論是情感所困,或是有限的生命所困。 但表達出的意思,也更是明顯。 如何讓相愛,變得精彩,變得有意義??! 李少杰并沒有給出任何答案,只是通過吟唱《心經(jīng)》,讓觀眾們自己去感受。 每一個人,或許感受都不一樣。 自此,李少杰這部作品的深度,已然折服了在場的所有人。 相當(dāng)多的音樂家,都改變了一開始自己的看法。 是的。 李少杰這么年輕,太年輕了,年輕的過分了! 承認(rèn),他音樂上很強,非常強。 但在哲學(xué)思想的層面上,未必會有經(jīng)歷過更多的長輩們有深度。 可現(xiàn)在,這種顧慮與狐疑已然完全消失不見。 偉大的藝術(shù)家,也一定是一個偉大的哲學(xué)家。 偉大的哲學(xué)家,縱使不會藝術(shù),也一定是一個藝術(shù)最好的欣賞者。 …… 音樂繼續(xù)。 故事逐漸來到了尾聲。 這是《敦煌·慈悲頌》最后收尾的樂章。 《涅槃》 佛,也終于出現(xiàn)。 在即將涅槃,給弟子們上最后一課的時候,佛與弟子們暢聊起了《萬物大千》。 以及《彼岸》。 當(dāng)?shù)茏觽儐柍觥蹲詈笠粋€問題》的時候。 佛的回答,也呼應(yīng)了之前所言的一句佛偈。 “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此時,不少采訪過李少杰,或者看過李少杰采訪的人,在內(nèi)心驚呼了一聲。 圓了! 押上了??! 整個邏輯閉環(huán)了!! 最后的結(jié)尾,在思想的層面上,剛好就回歸了李少杰最主旨的思想??! 佛不是神,而是覺悟的人。 最后一個問題得到了解答,弟子們大徹大悟。 佛,也微笑的閉上眼,進入了彼岸。 仿佛先導(dǎo)者們,探索出路,教會后人后,欣然進入空靈一般??! 在表達主旨中,不少人的心中浮現(xiàn)出了兩個詞。 【覺醒】與【傳承】??! 第267章 演出結(jié)束!傳奇走向世界! 演出結(jié)束后,掌聲經(jīng)久不息。 并不會激烈到全場瘋狂,甚至比不上很多明星的演唱會。 但熱情的掌聲中,是包含了禮節(jié)的敬佩。 想表達內(nèi)心的喜愛,但還怕太過強烈的掌聲會讓演出后的回味余韻變得充滿雜質(zhì)。 甚至已然有音樂家想要開始研習(xí)總譜。 西洋的音樂中,中國的元素很濃重。 不說令外賓耳目一新的琵琶,運用到的呼麥。 就是服裝,舞蹈設(shè)計,乃至于整體表演中其他的視覺元素,思想與哲學(xué)。 在外賓們看來,都東方韻味都極濃。 而看在國人眼中,卻又是不同的感受。 敦煌文化,西域文化。 本就和中原文化完全各異,卻水rujiao融。 在古樸的質(zhì)感中,西域的風(fēng)情,與西方的管弦樂,結(jié)合的相得益彰。 雖然因為李少杰的想法可能會有些奇怪,可能與大眾所不同,在創(chuàng)作細節(jié)上,不同的人看起來或許有爭議。 可是,整體作品的精致與大氣,卻是公認(rèn)的?。?/br> 弗雷德里克教授更是感慨。 為了表達“佛性”,為了表達人性之中最溫暖的片段。 整場指揮中,李少杰舉手投足的那種侵略性消失不見。 或者說,那種非常強大的感染力,完全融入到了樂曲中,并沒有“搶鏡頭”。 頗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奧古,看到了吧。” 弗雷德里克鼓著掌,感慨了一聲,和助手說道。 “這是我最好的學(xué)生??!” “嗯!看到了!” 奧古斯都點了點頭,看向舞臺上的李少杰,雙眼中露出敬意。 奧古斯都剛來到弗雷德里克手下做事的時候,李少杰才畢業(yè)回國兩個月。 那時,“晨星”之名尚未黯淡,走到哪里,還都能聽到“晨星”的傳奇故事。 那時,奧古斯都并沒有覺得李少杰有多猛。 直到弗雷德里克給自己看了李少杰的演出視頻,奧古斯都才知道。 自己今年三十六歲,彈琴三十一年。 距離這個小年輕,還有很大的差距與鴻溝。 后來的歲月中,“晨星”失去了聯(lián)系,音信全無。 即使在華國鋼琴界,似乎也完全沒有一丁點的名氣。 奧古斯都自己可是親眼看到過很多次,弗雷德里克教授在辦公室看著與李少杰的合影發(fā)呆。 本來以為,這就是一個曇花一現(xiàn)的天才。 但后來,他又出現(xiàn)了。 歐洲的風(fēng)暴剛剛刮起,在音樂界國際頂級的交流場所中,便出現(xiàn)了他的身影。 然后,站在舞臺上,接受世界的認(rèn)可。 傳奇,走向了世界??! “有實力的人,無論到哪里,都能有所成就啊?。 ?/br> 奧古斯都贊嘆了一聲。 “而且,能有這樣的心境,實在是太難得了?!?/br> 弗雷德里克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是啊,其實,jay身上最優(yōu)秀,最強大的地方,正是他的內(nèi)心與思想?!?/br> 聽起來,似乎是很玄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