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頁
書迷正在閱讀:柯南里的漫畫家、超星大導(dǎo)演、奧術(shù)世紀(jì)、星極的魔法師、回到親生家庭后我被安排聯(lián)姻了、木葉之隱藏BOSS、魔尊錯娶仙君之后、朕不想當(dāng)皇帝、暗戀我你不早說[娛樂圈]、藍(lán)霆之主
童殊早料到既敢明火執(zhí)仗劃出凈衣系,絕不可能一朝改口認(rèn)錯,然而當(dāng)看到一癡如此強(qiáng)行狡辯、死不認(rèn)賬,他還是深深的震怒了。 他雙目冒火,看向兩位佐證僧道:“悠悠眾口難堵,今日所言之事,不日必將傳遍全界。兩位高僧怎么說?” 素衣高僧早在聽到童殊鏗鏘批駁時已眼含熱淚。 此時他迎著眾人目光,看那些各懷鬼胎的面目,仰天一嘆,忽地跪地,朝著佛祖長拜起身道:“佛家五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yin,四不妄語,五不飲酒。貧僧自幼恪守五戒,并將畢生奉行戒律。佛法自在人心,世間自會有評說?!?/br> 能說到這等地步,已在童殊意料之外。他日這位高僧還要在一癡大師座下討日子,這一番話于他而言已是引火燒身,未來日子怕是要不好過。 然而那位高僧面色大無畏,似閃著佛光。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 這令童殊為之一震,看到了甘苦寺的希望。 眾人的目光轉(zhuǎn)向凈衣高僧。該人正糾結(jié)地愣在原地,一會看向一癡,一會看向慧燈,在眾目癸癸之下,沒有誰能給他明示,迎著無數(shù)評判的目光,他忽然顫抖跟著身旁素衣高僧一秀跪下,對著佛祖拜了又拜道:“佛祖在上,弟子佛心可鑒,斷不敢犯戒?!?/br> 這般模棱兩可的說辭,聽得眾人意興闌珊,不由都有幾分鄙夷,再不看該人。 童殊冷笑著望向一癡:“大和尚還有什么要說的?” 一癡全然不為所動,他高深莫測道:“ 成道者則無戒可守,從心所欲不逾道理。小公子并非佛門中人,佛家至理你還是不要妄議的好?!?/br> 童殊冷哼道:“冥頑不靈。” 一癡卻只垂眸不語,而后猝然變色,厲聲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公子以燈要挾,百般胡攪蠻纏,置我寺上下一千二百余名僧人于世人口誅筆伐的水深火熱之中,其心何忍?” 你強(qiáng)我更強(qiáng),童殊冷斥回去道:“你說我胡攪蠻纏,怎不說自己蠻不講理?” 一癡氣得白胡子抖蔌蔌的,礙于在人前,也只得咬牙道:“小公子牙尖嘴利,貧僧不與小公子做口舌之爭。” 而童殊已經(jīng)沒了耐心,他懨懨看向這形形色色的人,道:“我看大和尚是無理詞窮罷!向佛之人以茶代酒,向奢之人以酒代茶,是非對錯自有世人評說,各位好自為之?!?/br> 他最后這句擲地有聲,在場之人鴉雀無聲。 言盡于此,多說無益。 在場僧人與旁觀諸派之人各有面色,童殊冷眼看著這番人情世態(tài)。心中煩惡得很,懶得再耗,說道:“我的第二個要求是,拿紫金缽來換長明燈。” 紫金缽只是一嗔大師私寶,而長燈明是全寺傳承,孰輕敦重,一目了然。 一癡大師聽得此言,露出原來如此的笑容,道:“小公子一番胡鬧,卻是為此物而來。你今日壞我寺大典,又要搶我寺寶物,與強(qiáng)盜又有何異?” 童殊冷嘲:“大和尚大可不必借題發(fā)揮。若你覺得方才辯論意猶未盡,我雖惡心你至極,倒也還能辯上一辯。” 一癡早恨不得結(jié)束辯論,他嘴角抽了抽,壓著氣道:“小公子因何求紫金缽?” 童殊問:“一嗔大師圓寂之前并非交待紫金缽傳于何人,此事可是真的?” 這件事仙史里有載,一癡沒有否認(rèn)的余地,道:“一嗔大師圓寂突然,后事并未有交待?!?/br> 童殊:“那么今日傳授紫金缽于你,并非一嗔大師之意?!?/br> 雖然這件事眾人皆是心知肚明,但從未有人敢挑明了說。童殊此言如同一巴掌甩在一癡臉上,一癡眼中現(xiàn)出怨毒之色。但因著此事事關(guān)于他,由他來駁并不合適。 慧燈早等著幫腔了,及時搶道:“一癡大師乃一嗔大師同門師弟,又是本寺現(xiàn)任方丈,受此缽天經(jīng)地義。無知小兒,體得胡說!” “竹竿和尚,你這走狗當(dāng)?shù)每烧姹M責(zé),輪到你說話了嗎?”童殊輕蔑地看了慧燈一眼,轉(zhuǎn)向眾人,“在場各位多為仙門之人,通曉衣缽傳承需得有衣缽所有人之意。那紫金缽乃一嗔大師私物,既無一嗔大師禪令,怎可所托非人?” 圍觀之人本就大多抱著看熱鬧的心態(tài),紛紛應(yīng)和。 慧燈嗆道:“被你搶去,難道便是合了一嗔大師禪令?” 童殊早等著這句話:“我至少光明磊落,世人要罵便罵,總不至于像你們這般既要做得難受又要立牌坊,搞個大典不覺得臊得慌嗎?” 童殊嫌棄的收回目光,他的耐心已然耗盡,將長明燈托至身前,朝眾人展示道:“我以此燈換金缽。今日必定要將紫金缽帶走,來日若你寺有新的受缽人選,大可來找我。若我試過新人可受此缽,自會將缽奉還?!?/br> 畢竟是一嗔大師遺物,心系紫金缽的弟子有不少,聽童殊此言不由都鼓起勇氣喝問童殊: “你憑什么測試受缽人選?” “你若來日不肯歸還,又待如何?” …… 能有這許多人出來問話,說明寺里還是有有良心之人。童殊被喝問,卻反而心中暢快。他不怒反笑,眾人反而拿他沒辦法了。 一癡已是心力交瘁,道:“給他罷……待我圓寂那日,自會去向師兄請罪?!?/br> 見一癡那番惺惺作態(tài)虛情假意,童殊惡心非常,催促道:“快將紫金缽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