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父母愛情
我十四歲那年,關于愛情的萌芽剛剛在心底滋生出來,托著下巴看著抱成一團的父母:嘖,真般配。 于是乎我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個很妙的生財之道,回到房間打開臺燈,文房四寶一一擺上,小楷在紙上烙下四字標題——《父母愛情》。 我準備向雜志社投稿,通過稿費來賺取零花錢。 打從記事起,我就深刻地覺得:父母是真愛,而我是個意外。 段易恩,也就是我弟,也深以為然。 愛情是什么?愛情就是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就再也無法忘記你的容顏,從此一見鐘情,二見傾心,三見就非你不可了。 段先生和榮女士就是這么一個電光火石般的節(jié)奏。 自然,這么沒臉沒皮的話肯定是出自段先生之口,榮女士對此是不承認的,“得了吧你,當初還不是你死乞白賴地非要娶我,不然誰稀罕嫁給你?!?/br> “夫人這就不誠實了,你要是不喜歡我,干嘛一聽說我快死了就穿上婚紗巴巴地從天津趕到北平,撲到我懷里哭的那叫一個傷心啊?!?/br> 段先生說的洋洋得意,還翻出了以前的舊報紙來作證,報紙上榮音穿著婚紗回眸一眼無比堅定,照片簡直美煞。 而這張照片正是出自我干媽,馮婉瑜大記者之手,實打實的鐵證。 榮女士惱羞成怒,沖過來就要撕報紙,被段先生一把摟住,把報紙遞給旁邊悶笑看熱鬧的我們,“快點的,給我把報紙貼墻上,我要日夜瞻仰?!?/br> 我們幾個師兄弟哄笑著鬧成一團,榮女士的小拳頭終究敵不過段先生的鐵臂,被他打橫抱著就回了房間,并告知——旁人勿擾。 那之后不久,家里就傳出了好消息——榮女士有了。 *** 家里孩子多,算上我,母親一共收了四個徒弟,但前后只生育了兩個孩子,一女一兒,湊成了一個“好”字。 但這兩個孩子,也幾乎要了榮女士的半條性命去。 母親懷我的時候,是后來歷史上稱之為“軍閥混戰(zhàn)”的時期,當時父親也做了個影響歷史的舉動——東北易幟,實現形式上的全國統一。 沒錯,我的父母都不是普通人。 父親出生在一個軍閥家庭,是祖父的第二個兒子,卻是嫡長子,人人都稱呼他為“少帥”,據說祖母是在馬車上把父親給生下來的。 而我的母親身世比較曲折。 她既姓“榮”,也姓“杜”,而這說起來話就長了,還得從我外祖母的經歷說起。 我外祖母是個唱京劇的,在梨園行也是人人提起來就要恭敬地稱呼一聲“孟先生”的大師,當年她低嫁給了榮老爺,成了榮家的四姨太,而母親也成了榮家的四小姐,但因著我外祖母和母親備受寵愛,遭到了榮家其他幾位姨太太的嫉妒,就陷害我外祖母,使得我外祖母一尸兩命慘死在了榮家,母親從此在家里處境艱難,花費了十年的時間才得以報了當年的仇……后來才知道,其實她并非是榮家的女兒,當年外祖母嫁給榮老爺時,已經懷了外祖父的骨rou。 母親成年后才與外祖父相認,但因著陳年舊事,她一直沒有改回杜姓,對外也一直稱是上海灘杜老板的義女。 話說回來,母親懷我之時,他們處境艱難,父親剛把奉軍遷回奉天,忙著站穩(wěn)腳跟,四處與人斡旋,某一次為了救我五叔段寒江,他被慕容家的人扣下了,還被人家強行逼婚,差點成了人家的女婿,母親大著肚子千里救夫,后來快要臨盆之際還遭到了歹人綁架威脅父親,就這樣在一個廢工廠生下了我。 母親生我的時候遭了大罪,后來雖然經過各種調養(yǎng),但身體還是不易懷孕,因此弟弟算是姍姍來遲,在我十歲那年,才有了弟弟。 當時我雖然才十歲,但已經到了記事的年紀,加上自小學醫(yī),知道女人生孩子無異于是從鬼門關上走一遭。 母親生弟弟的時候,由于戰(zhàn)爭的緣故跟著父親顛沛流離,胎一直都不穩(wěn),生產的時候大出血,醫(yī)院一晚上下了十幾個病危通知,給我們嚇壞了。 父親抱著跟耗子般大小的弟弟站在床頭含淚看著母親,母親當時以為自己要死了,看著父親,又看了看我們,感嘆了一句,“以后苦了你了。” 最后母親好不容易活了過來,而父親卻一夜白頭,那時候我們嚇得要命,生怕父親承受不住這打擊,隨母親一起去了。 弟弟出生后,父親做了個重要的決定:棄軍從商,帶著全家搬到了香港,跟外祖父一家相聚了。 也因此,得以讓母親,還有我們,見到了外祖父的最后一面。 *** 段家一直有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 男人負責在外面開天辟地,女人負責在家里相夫教子,賺錢養(yǎng)家。 這個傳統是祖父定的,而祖父當年在外面打天下的時候,祖母憑借著出色的經營手段,在相夫教子之余,給祖父打下了一座金山,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父親母親成婚后,延續(xù)了這一傳統。 據母親說,成婚當日,父親就跟個甩手掌柜一樣,把他名下大大小小的聲音都丟給了她,給她忙的都顧不上醫(yī)院里的本職工作,天天給他算賬,后來實在是沒辦法,只好棄醫(yī)從商,幫他管理著金山銀山,而祖父祖母相繼去世后,母親成了段家的當家主母,更是多了一份責任,也將段家的生意繼續(xù)做大做強了。 母親是個女強人,也是全中國鼎鼎大名的女老板。 但她得此殊榮,可并不是倚仗著段家的萬貫家財,她有自己的生意,如今榮氏企業(yè)是全中國最大的藥業(yè)集團,分公司遍布全國,早就成了中國女首富。 父親棄軍從商之后,成了那個吃軟飯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號稱自己是“軟飯硬吃”,此舉得到了我們全家上上下下的鄙視。 只有母親支持。 父親打了半輩子的仗,身上布滿了傷疤,光槍彈窟窿大大小小就不下五個,每次都是死里逃生,年輕之時他還中過一次細~菌針,那次差點要了他的命。 母親是個醫(yī)生,明明說好了“棄醫(yī)從商”,卻哪里敢放下醫(yī)術,做了他的“隨軍夫人”,一次又一次把父親從鬼門關上拉回來。 我覺得母親這輩子太不容易,既要做父親的妻子,做他的廚子,又要做他的管家,還要做他的醫(yī)生,身兼數職。 而父親能夠娶到母親這樣的妻子,真是三生有幸,賺大發(fā)了。 但他對于我的教育完全不是照著母親來的,繡花不讓我學,廚藝不讓我學,把我養(yǎng)的好吃懶做,就學了點醫(yī)術和掙錢的法門,他說:這就夠了。 女孩子只要把丈夫的命和錢包看住了,剩下的就完全靠著男人就行。 榮女士剛給段先生做了一道“芋兒燒雞”,聽了這話差點氣得把盤子扔到他臉上,“段寒霆,你要不要臉,合著你閨女是寶,而我就是棵草?!?/br> 父親過了嘴癮,沒成想惹怒了母親,趕緊撲過去哄。 “哪能呢,你當然是我的寶了,誰讓我娘子這么能干,做的飯這么好吃呢。咱們家這幾個大懶蛋哪里比得上你,所以活該她們嫁不出去?!?/br> 嫁不出去的我和曉笙:“……” 我對父親為了哄母親而貶低我們的行為非常不滿,心里憤憤,話就脫口而出,“誰嫁不出去??!我都有男朋友了,趕明兒就帶回來給你們瞧瞧!”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父親和母親聞言,箭一般的目光就朝我射了過來。 那一刻我真的是無比后悔。 完,說漏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