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百將
(ps:對最近不穩(wěn)定的更新時間,笙簫真的抱歉,此致?。?/br> 二月二十四日,正月初四,晴。 對歐陽朔而言,又是不輕松的一天。 昨天下午剛政議完畢,今天上午又有召開軍議。 軍議的地點,同樣選在正殿。 相比文官集團,武將集團就顯得星光璀璨。 軍務署由杜如晦領銜,再就是趙括、葛洪亮以及宋三。野戰(zhàn)軍由白起領銜,四大師團的四位師團長全部到齊。 除此之外,還有孫臏、樊梨花、岱欽、林逸以及臨時從崖山城傳送過來的禁衛(wèi)旅旅帥王峰。 將星薈萃的大殿,唯有一人,最是局促不安。 他就是軍情司長宋三。 如果說,葛洪亮還算有點底蘊,有信心坐在杜如晦身后的話,那么宋三這個混混出身,面對這些傳說中的名將,其自卑心理,可以想見。 偏偏,軍情司又是軍中的重量級部門。 一時間,宋三是真的如坐針扎。 如果可以,宋三都想向君侯提出申請,主動卸下軍情司長一職,回到野戰(zhàn)軍任職。以他的資歷,怎么著也能混個旅帥當當,不比軍情司長輕松自在。 不說宋三,就算是林逸和王峰這兩員本土最有潛力的小將,此刻也是一臉的嚴肅,絕對的目不斜視。 一年來,林逸大小戰(zhàn)役不斷,正處于突破高級武將的邊緣。不出意外,他將成為本土將領中,第一位晉升高級武將的將領,又要刷新領地紀錄。 至于王峰和趙四虎兩員擔任要職的將領,距離高級武將,還有一段路。 其他的將領,就更加艱難。 有一些將領,甚至都看不到突破的希望。 晉升高級武將之艱難,可見一斑。 前世,一些領地,因為缺乏高級將領,組建的師團,都找不到一位正印主將,要么是領主親自兼任,要么就是以副師團之職,行師團長之實。 跟城衛(wèi)師團副師團長趙四虎的情況,如出一轍。 此次軍議,趙四虎作為城衛(wèi)軍將領,是沒有資格參加的。 諸位將領當中,趙括、孫臏、樊梨花以及岱欽,都是第一次參加軍議。 因此,在議事之前,歐陽朔特意晚到了半個小時。 就是留點時間,讓諸將互相熟悉。 四人當中,趙括算是半個熟人。長平之戰(zhàn)期間,山海城諸位將領,可沒少跟趙括統(tǒng)帥的趙國軍隊打照面。 那個時候,他是意氣風發(fā)的青年統(tǒng)帥。 現在,卻甘愿委身軍務署。 世事之變幻無常,實在是凡人難以揣度。 諸將領當中,跟趙括最熟的,還數白起。 兩人雖相熟,卻絕對稱不上是朋友。他們的會面,是要多別扭有多別扭。 當然,這只是趙括的想法。 于白起而言,無論是在戰(zhàn)役地圖,還是現在的主地圖,他都將趙括當成一位具有潛力的小將,還遠遠稱不上是他的對手。 對于君侯將趙括放到作戰(zhàn)司的崗位上,白起覺得,這確實是神來之筆。 以趙括之能,作戰(zhàn)司,才是最適合他發(fā)揮才能的舞臺。 至于軍務署跟他之前的互相牽制,白起從來都能保持清醒的認知。只要君侯信任他,那么一切的手段和安排,都是無可非議的。 唯一讓大將心寒的,只有一樣,那就是來自主君的猜忌和不信任。 有制約,反倒是證明,君侯對他的信任。 四人中的孫臏,雖然不相熟,卻絕對是一位名人。 諸將當中,除了惡來,就數孫臏出生的年代,最為久遠。 更重要的是,作為名將,試問,又有誰,沒有鉆研過《孫臏兵法》?! 趙括在長平之戰(zhàn)擺下的車城圓陣,正是孫臏所創(chuàng)。 無論是白起,還是史萬歲等人,都對孫臏推崇備至。 因此,孫臏,這位坐在輪椅上的青年,一加入山海城,雖然還寸功未立,卻已經在將領中,樹立起威信。 至于軍中的威信,那只有讓真正的戰(zhàn)爭來檢驗。 擁有如此名望,大殿中找孫臏攀談的將領,也是最多的。 上至白起,下至羅士信,莫不如此。 至于孫臏自己,見到殿中的一眾名將,也是心中一緊。 此刻,他才真正認識到,祖父此前的提醒,當真是所言不虛。 同時,孫臏心頭,又涌出一股熱血。 想想看,有如此多的名將,他孫臏的夢想,就更有實現的可能。 祖父說的沒錯,山海城,果然是他出仕的最佳選擇。 孫臏雖然是第一次參加軍議,對山海城的軍隊,卻不是一無所知。 自初次見面之后,歐陽朔曾經抽空,跟孫臏有過一次深談。 具體的談話內容,外人無從得知。 其關鍵,就跟今天的軍議有關。 剛談話的時候,孫臏還有些信心不足。如今,見識到大殿中的一眾名將,孫臏在心中,已是越發(fā)篤定。 指揮千軍萬馬,近在咫尺之間。 四人當中,唯一的一名女將樊梨花,就有些尷尬。 幾天的時間,足以讓樊梨花,理清她的小主公,跟廉州侯之間的關系。因此,樊梨花很有自覺的,將自己融入到山海城體系當中。 當然,內心里,對歐陽冰這位小主公,樊梨花還是會多一份親近之意。 冰兒天生就是個“外交家”。 只要跟她接觸過的,就沒有不喜歡小家伙的。 春節(jié)期間,冰兒除了自己玩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帶著她開口的jiejie,到山海城四處瞎逛。 倒是讓樊梨花,對山海城的繁華,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 當然,作為曾經的兵馬大元帥,樊梨花也是見過大世面的。山海城雖然繁華,但是跟唐長安城,還相去甚遠。 喊你哈倒是不怯場,只是人緣不熟,讓這位女將顯得有些沉默。 好在諸將當中,還有一人,與樊梨花齊名。 她就是同為中國四大巾幗女英雄之一的穆桂英。 按照傳說,兩人還該是師姐妹關系。 見樊梨花沉默不語,作為領地的老將,穆桂英體貼地主動找到樊梨花。 山海城軍中的兩朵金花,才算是正是相識。 兩人之間,有太多的共同點。 都是名將之家的媳婦,都曾擒獲自己的丈夫,又都成為寡婦,代夫出征;都曾名噪一時,大勝而歸,受朝廷敕封,均為不出世的名將...... 同樣的遭遇,自然就會惺惺相惜。 兩人一見如故,雖是初見,卻已勝似姐妹。 兩朵金花,在未來,又將綻放怎樣奪目的光彩,實在是讓人期待! 如果說,樊梨花只是有些尷尬的話。 四人當中的最后一位,岱欽就有點類似宋三,顯得有些局促不安。 到此刻,坐在大殿當中,岱欽才算是對山海城的軍隊,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想起當初起兵之時的自信滿滿,岱欽都覺得有些羞愧。 顯然,山海城大軍,從來就沒有將草原聯軍,當成是一位對等的對手。山海城所防備的,不過是炎黃盟的盟軍罷了。 虧他岱欽,還不自知,自以為的城府和算計,現在想想,是多么的可笑。 岱欽呆在山海城,也有一段時日。 君侯對草原的一系列安排,他也都已聽聞。說實話,草原落到這步田地,他岱欽作為聯軍統(tǒng)帥,是負有直接責任的。 雖然,從內心來講,岱欽并不認為,草原各部歸順山海城是一件壞事。 如果說壞,那也只是針對貴族而言。 對普通的牧民,反倒是一種幸運。 見識過山海城的繁華,見識到先機的農耕文明,岱欽才深刻地意識到,草原各部的生活水平,是多么的落后。 岱欽這么想,不代表牧民就會繞過他。 對牧民而言,他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 事實就是,他們曾經信任岱欽,將自己的兒子、丈夫,送到軍中,回來的,不是一具冷冰冰的尸體,就是空癟癟的口袋。 岱欽也聽聞,草原上,已經在暗地里,流傳著一些對他不利的流言。 說什么的都有。 有說他岱欽,浪得虛名,作戰(zhàn)不力,是草原的罪人。 也有說他岱欽,貪慕虛榮,投敵變節(jié),根本不配“草原黑虎”的贊譽。 自投降以來,岱欽都沒有見到蒙克可汗一面。 也許,不見才是最好的選擇吧! 岱欽都無法想象,跟可汗見面,會是怎樣一副情景。 雖然他岱欽問心無愧,可也架不住流言蜚語的中傷。 總而言之,草原,已經成為岱欽心中的一個結,再也解不開的一個心結。 岱欽只想,能夠在君侯麾下,統(tǒng)帥大軍,征戰(zhàn)域外,離開這片傷心之地。 事實上,歐陽朔對岱欽,是非常贊賞的。 自回到山海城,閑聊當中,無論是白起,還是杜如晦,對岱欽,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說岱欽是一員不可多得的大將。 本土將領當中,無人能夠與之媲美。 就算是天訖部落三大將領中的拉克申,與岱欽相比,都相去甚遠。 基于對歐陽朔的仇恨,聯軍投降之后,拉克申并沒有選擇歸順。而是借著整編降軍的契機,解甲歸田。 對拉克申而言,下半輩子,還是做個普通的牧民來的好。 人各有志,對拉克申,歐陽朔并沒有挽留。他更沒有對拉克申怎么樣,畢竟,拉克申的悲劇,有一半是他造成的。 喧囂中,歐陽朔終于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