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方聞由是仇怨生(一)
圓領(lǐng)的細(xì)麻長衫看起來剛剛換上,合身的衣著體態(tài)想必是在家中就量身定制好的。 白皙的臉龐顯得有些清瘦,略帶了幾分憔悴,滿面的哀容卻掩不住天生麗質(zhì)。 南國雨水滋養(yǎng)出的美人,雖然因?yàn)檫€在喪中而未施粉黛,但見到自小帶大的弟弟時,還是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兩雙眸子相對,憶及出嫁前家中的種種,看著已經(jīng)出落得一表人才的胞弟,王若曦心中無限感慨。 王星平方一聽聞jiejie的消息,便匆匆與兩位長輩告辭,雖然步子還算穩(wěn)重,也不過是隔墻之地,心中卻似插上了翅膀,恨不得趕快飛回家去。 自小便跟著這位jiejie身后打轉(zhuǎn),尚存的記憶中關(guān)于王若曦的都是美好,即便是如今的本心,也難免不為其所動。 “小平可是清減了不少。” “也更精神了?!?/br> jiejie的聲音還是那般好聽。 不過是兩月未見,王星平的個子又長高了不少,自然顯得瘦了許多,又加之在外風(fēng)吹日曬,皮膚變得有些黝黑,就更如所言了。 本來這一回去遵義府辦事,王父便順道上了趟重慶看望女兒,王若曦極力留王來廷在家過了年節(jié),是以王家才會在年后上路。 每每思及若不是自家執(zhí)拗偏要多留了父親和弟弟一日,便不至生出這些變故,王若曦難免悲傷。 喜的卻是弟弟好歹無事,總算為王家留下了一點(diǎn)骨血。 王星平也是心緒萬千,忙問道:“阿母前幾日還說jiejie和姐夫早就出了門,書信也都到了多日,可就是早晚間不見人來,眼看清明就要到了,正讓弟弟著急?!?/br> 王若曦嘆了聲。 “過了東溪后,便被雨水壞了道路,趕水鎮(zhèn)到婁山關(guān)這一路連人帶車便耽誤了兩日?!?/br> “過烏江時,又趕上春汛,這耽擱又是兩日,一路上卻是頗多的不順,不過好歹還是趕到了。” 王若曦并非嬌生慣養(yǎng)的閨秀,如此感嘆,自然路上情形只會更差。 王星平也寬慰道:“只要無事便好。” 可是如今聽來,‘無事’二字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姐弟倆不禁又是一番傷感。 王若曦見弟弟面有戚色,連忙岔開話題。 “聽小六說,今日小平你去了東房叔叔家?” “明日是族叔壽誕,我有喪在身,不便前去道賀,只代阿母送了些禮儀過去?!?/br> “這倒應(yīng)當(dāng)?!笨吹艿芏?,王若曦愁眉稍展。 旁邊的王小六卻覺得不應(yīng)當(dāng)對本家大姐隱瞞,便將方才在廊下從東房下人那里聽來的和從王星平那里問來的只言片語都說了出來。 “大姐不知,今日陪著王家老爺?shù)倪€有一位張老爺,卻是本府的提學(xué)官人,已經(jīng)薦了少爺去陽明書院讀書了?!?/br> “當(dāng)真?” 自小在貴陽城中長大,王若曦對自姐弟兩出生時就早已建在巡撫衙門對過的陽明書院的名聲如何不會知曉。 本府歷年來的進(jìn)士,有幾個不是出自書院中?進(jìn)了書院,就算是給進(jìn)學(xué)上了保險,不說科考,就是以后走在街上,向旁人提上一句也有光彩。 “我……親耳……聽到的,還能有假?”結(jié)結(jié)巴巴的回答王家xiao jie的疑問,王小六索性也放開了?!皬埨蠣斂刹还馐撬]了少爺去書院,還說要薦城東的馬老爺給少爺做老師。” 王若曦聞言心頭一動,忙問:“哪個馬老爺?” “就是馬家的二房,馬進(jìn)士馬老爺?!?/br> “???小平真能拜馬進(jìn)士為師?” 貴陽府的進(jìn)士鳳毛麟角,近幾科以來,一省上下,每科的不曾過一人,而換到馬文卿中進(jìn)士時的萬歷二十年之前,貴陽一府更是十年不得一人中舉,是以其人在鄉(xiāng)中的夙望也就非同一般,連王若曦這等出嫁外鄉(xiāng)多年的女子也依然記得。 王星平趕緊解釋,“jiejie別聽小六胡說,八竿子沒影的事情?!?/br> 越是這樣,王小六反而越發(fā)的會說,“少爺可是說差了,提學(xué)老爺?shù)脑掃€能有假?” 他這個伴當(dāng),就這一張大嘴招人嫌,聽他極力宣揚(yáng),王星平也忍不住翻了個白眼,然后岔開話題去。 “對了,怎么不見姐夫?” 王若曦道:“方才他去給阿母問了安,就出門辦事去了?!?/br> 王星平現(xiàn)在卻敏感得很。 “是家中出了什么事么?” 王若曦沒有作答,倒是笑著上下打量起弟弟。 “往日從不見你關(guān)心人,如今倒是乖巧了?!?/br> 這一回卻照樣半路殺出一人說話。 “大姐和姑爺在家中受了氣,姑爺這次也是想順路來散散心?!?/br> “聒噪,小六,就你話多?” 王若曦雖然不在家中多年,大xiao jie的脾性可不見少。兇了王小六一聲,跟著便把頭轉(zhuǎn)向了一邊,丫鬟綠梅看到主母如此,馬上將頭埋了下去,不用問就知道王小六的話從哪里聽來。 這包打聽一般的在旁插話,方才接到人時便又從王家大姐的丫鬟處打聽了些言語,再聽王星平問起時,只是忍不住這嗓子發(fā)癢的毛病。 王星平本欲再責(zé)罵一回,但見了jiejie的樣子,想必家中真有什么事由,便趕緊關(guān)切起來。 正好丈夫不在,王若曦思慮了一番,便還是對王星平道了出來。 “年前父親不是來了一趟巴縣么?” “就是這次,我也跟著父親一起,jiejie你不記得了?” 就如此時多數(shù)府城與縣城都在一城,重慶府與巴縣也是一般,王若曦還帶著些心氣,平常對婆家那邊叫慣了巴縣,稱呼娘家倒是貴陽府的不離口,卻從不說新貴二字。 “怎么會不記得,父親這回過來,看我與你姐夫是真,有事要辦也是真。” “什么事?” 王若曦略一猶疑,但還是開了口。 “告貸?!?/br> “告貸?” “對,年前在巴縣時,爹爹找到你姐夫,想要他幫忙籌措五千兩銀子回播州辦貨?!?/br> “這事我可沒聽父親說起過?!?/br> “這等事爹爹自然不會告訴你,我也是后來從守智那里聽來的。如今商號中被拖欠的貨款不少,更不會和小平你說,許多事情阿母也未必知道。” 王星平點(diǎn)頭,這件事上午巡視商號時就在葉大柜那里確認(rèn)了,歷年以來積欠下來未結(jié)的貨款總數(shù)還有近兩萬兩,有些牽連著地方縉紳,有些則是官中,別人也沒說不還,只是現(xiàn)在沒有而已。 而商號賬面上的數(shù)目剩下也不到萬兩之?dāng)?shù),雖然蕭氏說家中內(nèi)庫賬上還有三千多兩,不過那是家中用度和祖上攢下的,不到不得已時不能動的。 在城南的三十多頃地也只夠?qū)こS枚?,遇上?zāi)年,還要振濟(jì)佃戶,這幾年的年成倒是越來越不見好,家中人少,管也管不過,地置得多了,地力卻不足,種不出多少糧食來,反而還要賠出佃戶那份,也是一樁憂煩事情。 王父雖然經(jīng)營多年,但畢竟是讀書人出身,為人實(shí)誠,又從不將重要事情假手于人。 這些年來,生意反倒是越來越不好做,原本打算憑借舉人身份謀個本地職司,但自嘉靖以來,捐官的重來不少,要謀上個得用的實(shí)職千難萬難,縱然有些實(shí)卻的,像他家并非吏職出身的也沒個章程,反要被欺,況也不足以支撐門面,又都在鄉(xiāng)梓,王家的家風(fēng),還不至于做出在本鄉(xiāng)本土盤剝的勾當(dāng)。 西房本就人丁單薄,又不愿向東房開口,王命德那里也只當(dāng)王父樂于陶朱之道,并沒有主動過問。 就聽外面一聲。 “姑爺回來了?!?/br> 姐弟兩人正說到正經(jīng)處,不用問,又是王小六跑出來打岔,想著既然在說姑爺,進(jìn)來通報一聲總不會再錯。 跟著小六的腳步,就聽見一個清爽男聲先身形一步現(xiàn)在廳中。 “剛回來便聽小六說弟弟前腳也回來了?!?/br> 男子面色白凈,淺淺的留著幾縷短須,相貌透著溫和。 雖然不用服喪,但畢竟死的是自家岳丈,還是象征性的穿著一件皂色直綴,頭上頂著一頂半灰方巾。 王星平上前一迎,“姐夫可是去葉掌柜那里了?” 蹇守智驚了一聲,“弟弟……怎么知道的?” 王星平收起心中的冷笑。 “方才jiejie與小弟說起,年前在重慶,父親曾托姐夫籌措了五千兩銀子?!?/br> 蹇守智看看王若曦,從她的眼神中找到了肯定的da an,才又迎上了王星平的目光。 “是……有此事?!北蛔屚跣瞧揭惑@,蹇守智話便有些說不爽利。 王星平放下心中閃過的念頭,將蹇守智迎到上座。 “其實(shí)沒什么不妥,我知道姐夫也是一番好意,這兩年家中生意情形,父親當(dāng)是沒向阿母透過底,多半是怕家里擔(dān)心?!?/br> “我也知姐夫家中情況,想必這銀子也是看在了父親面上,親家公公才肯拿出?!?/br> 蹇守智點(diǎn)頭算是承認(rèn)。 蹇守智家中四世祖是洪武十八年進(jìn)士,歷經(jīng)五朝、監(jiān)國三代的兵部尚書蹇義蹇天官,蹇守智的父親蹇效武是蹇義二子蹇芳一支,傳至蹇守智這一代,已經(jīng)是第十一世。 蹇守智是這家中唯一的秀才,但其父卻更加寵愛弟弟蹇守慧,是以自家的這位姐夫在家時日子并不算好過。 “恐怕空口無憑,就不知道父親是以何做的擔(dān)保?!?/br> 蹇守智聽了王星平又是忽然的發(fā)問,一陣尷尬,不過不能不說。 “當(dāng)時岳父為家嚴(yán)寫了一張字據(jù),用的是王家在遵義府城外的一處莊子還有貴陽城里的宅子為質(zhì)?!?/br> “還有福泰號?” 王星平適時的打斷了姐夫的話,表情平靜如水,不見一絲波瀾,倒是王若曦面上愈發(fā)難看,看來此事jiejie當(dāng)是不知情的,本來也是,這樣一副刻薄嘴臉怎么好意思說得出來,但人家確實(shí)做下了。 王、蹇兩家本來就有生意往來,又是兒女親家,五千兩說少不少,說多其實(shí)以兩家門第也不算多,往年這點(diǎn)錢也是能夠輕松應(yīng)對的。 此番王來廷告貸,若是只以遵義的莊子和貴陽府的老宅為質(zhì),就算加上城外的田產(chǎn),也可以說一句在商言商,傷不了親家的情分。 但光一個福泰號柜上的銀子也夠這五千兩了,若不是本就沒有帶足錢數(shù),如何會放下身段求貸到親家門上,何況若是事先就要貿(mào)易,又如何需要臨時準(zhǔn)備下這許多銀子?要解開心中疑惑,自然還只能問到姐夫頭上。 “此番辦貨倒是我與父親同行,但不知是什么貨物,急切間需要這許多銀子,中間經(jīng)過還要聽姐夫仔細(xì)說與我聽?!?/br> 蹇守智心情稍微平復(fù),便道:“我也只是聽說原本你們來時路過播州后,遵義府那邊一個慣熟的經(jīng)濟(jì)派人趕著跟上重慶來帶話給岳丈的,說有些貨物急等著出手,價格倒是公道?!?/br> “什么貨物?” “糧食?!?/br> “糧食?” “對,一萬石糙米?!?/br> 只要五千兩,便是一萬石糧食,自是便宜得很,這樣的生意如何做不得,算上人工、運(yùn)費(fèi)和倉儲,也有對半還多的賺頭。 “只是這米的來路多半蹊蹺?!蓖跣瞧揭谎郾愀Q見了其中關(guān)竅。 “所以對方只要先給銀子。” “都是現(xiàn)銀?” “倉促間哪里有那許多現(xiàn)錢,現(xiàn)銀只備了五百兩,其余都是一百兩一張的銀票,要兌出來還要再等上幾天才行?!?/br> 王星平轉(zhuǎn)而求助小六,“回來那幾日我都只在游玩,并未聽到父親說起什么交易,你爹跟在父親身邊,應(yīng)該是知道的吧?!?/br> 王小六連忙推脫,“小六一直都跟著少爺,哪里知道,我那老子最是口緊,柜上的事情從來不與我說?!?/br> 王星平想想也是,這糧食的價錢未免便宜太過,如此蹊蹺的事情,交易也是臨時起意,還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少。 但又一想,要借錢總要給債主將話說清,于是又問起蹇守智。 “這么大宗的糧食交易,總不至于沒個中人?!?/br> “中人我倒是知道。” “是誰?” “就是起先介紹這樁生意的牙人崔八。” 聽到名字,王星平心中恍然,一句隨口而出。 “事情……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