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jié)
第184章 我們的孩子 莫凝允沉默,不僅是因為東陵巽對她的隱瞞,更多的是擔憂。她知道東陵巽身份不凡,但是前些日子他并沒有告知自己的姓氏,她則一直以為他至多是個副將罷了,可如今卻得知他是堂堂東昭儲君,這令她再次萌生了退卻之意。 她從小是自由慣了的,貴族之家的深宅后院她尚且沒有信心打理,又何況入宮?再者,他即為儲君,未來的帝王,就注定無法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后宮佳麗三千,她今后又該如何自處? 東陵巽似乎是看穿了她的憂慮,握住她的手道:“我回去便向父皇母后請旨,娶你入宮,立為太子妃,今后我的東宮也只會有你一位女主人,側(cè)妃妾室我統(tǒng)統(tǒng)不要,今生今世,我只要你莫凝允一人足矣。” 陷入愛情的女人,總是容易這般被打動,縱然對那皇宮如何恐懼,也敵不過東陵巽這深情的三言兩語,莫凝允將頭埋在心愛之人的懷里柔柔道:“我跟你回去?!?/br> 回到上陵城后,東陵巽沒有立即把莫凝允帶進宮,而是將她安置在了宮外的一處私宅里。 “我回去稟報父皇和母后,娶你做我的儲妃?!迸R走前,東陵巽從背后環(huán)抱著莫凝允,聞著她發(fā)間淡淡的茉莉花香。 “至多七日,我便來接你進宮?!?/br> 女子含情脈脈,“我等你?!?/br> 誰知東陵巽回宮告訴父皇和母后之后,卻遭到了帝后雷霆般的訓斥。平民女子入宮他們尚且無法接受,何況那還是一名來自北羌的巫女! 東陵巽的母后更是言明,早已為他選好了儲妃人選,是名門貴族之后,也唯有那樣的女子才配的上太子,對他未來治理國家、安定朝堂也會頗多助益。 東陵巽與父皇母后大吵無果,反而被禁足于東宮,直到他答應與那名貴族女子成婚。 七日過去,東陵巽心急如焚,不知道此刻自己心愛的女子正如何望眼欲穿的等待自己去接她,于是他硬闖出宮,決定去找莫凝允,與她私奔。 誰知到了她住的私宅之后卻已不見她的蹤影,連同當時安排在這里的仆人也一并消失,問過街坊四鄰,才得知兩日前她已經(jīng)搬走,至于去了哪里便不得而知。 東陵巽攜人馬在城內(nèi)找人,可又派了數(shù)隊人馬去城外尋找,莫凝允如同人間蒸發(fā)了一般,幾日后他頹然的回了宮,同時也得知母后被氣得病倒了。病床前,虛弱的皇后與兒子東陵巽交心而談,東陵巽雖是嫡子,卻是皇上最小的兒子,上面他的三個皇兄羽翼漸豐,對他的儲君之位一直虎視眈眈,如今皇帝年逾六十,諸皇子對皇位的覬覦之心更是顯露無疑,若這是東陵巽要忤逆皇上、迎娶北羌巫女,非但他的儲君地位岌岌可危,就連今后太子的外祖家也會無人庇佑。 一個多月,東陵巽派去北羌的人沒有莫凝允的消息,又見母后一病不起、連夜憂心,東陵巽最終妥協(xié),決定迎娶那名自己根本不熟悉的貴族女子,懷遠侯葉陽氏嫡長女,葉陽曦月。 這侯門之女自是十分端莊美麗,舉手投足間無不透著貴氣、得體,又精于琴棋書畫,確實是極好的正室儲妃之選,可奈何東陵巽的心中始終只有莫凝允。 大婚之后他只是盡著義務,給了葉陽曦月作為太子應有的一切,唯獨沒有把心給她,而除了太子妃之外,東陵巽也沒有再納過任何的側(cè)妃或者侍妾。 十一年后,已經(jīng)繼承皇位的東陵巽出宮微服游歷,經(jīng)過東昭南邊的一個小漁村,在里面停腳歇息時看到了一個十分熟悉的身影,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悄悄走上前去細細看著那女子:依然是素色長裙,烏黑的長發(fā)自然的挽在頸后,膚白勝雪、明眸善睞,歲月似乎沒有在她的臉上留下絲毫痕跡,一如當年如見。 不錯,那便是讓自己朝思暮想了十一年的女子,莫凝允。 正在打水的女子發(fā)覺注視著自己的目光,抬頭一看竟是東陵巽,更是驚愕地不知所措,失手砸了手里拿著的木盆。 莫凝允下意識想要跑開,東陵巽又怎會讓她再逃跑一次,一步?jīng)_上前拉住了她,“凝允,這些年朕找你找得好苦……” 這時,一個約么十來歲的小男孩從屋里跑出來大聲道:“娘親,娘親,什么東西摔碎了,你還好嗎?” “這……這孩子……” “衍兒,快進去!” 那男孩子卻沒有聽話,見到有人拉著母親,以為是壞人,便上前護在莫凝允身前,瞪著東陵巽大吼:“你是誰?快放開我娘親!” 當東陵巽看到這孩子的一雙眉眼,便確信了他的身份無疑,他與自己分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也就是說,這是他與莫凝允的孩子! “凝允,告訴我,當初發(fā)生了什么事情,這是我們的孩子,對不對?” 莫凝允這么多年來一個人帶著兒子將自己偽裝得堅硬如鐵,此刻見到一心思慕的愛人,眼淚像是崩壞的琴弦,決堤而下。 東陵巽才知道,當年自己被囚于東宮,母后竟親自出宮去見了莫凝允,告訴她如今朝堂的局勢和東陵巽的處境,更告訴她唯有葉陽家才能幫助東陵巽順利登上帝位,皇后表示只要她愿意離開東陵巽,什么條件都可以。 莫凝允自知身份低微,不愿意讓心愛的東陵巽為難,答應皇后離開上陵城,去一個東陵巽絕對找不到她的地方。她沒有拿皇后的金銀財帛,第二日就只身離開了上陵城,也沒有回北羌,畢竟離開那里時就已經(jīng)是背叛了巫族和大巫,現(xiàn)在回去,她們又怎能容得下自己? 后來她一路向南,輾轉(zhuǎn)來到這個小漁村安頓下來,竟發(fā)現(xiàn)自己已有一個多月的身孕,幾乎是沒有猶豫的,她決定把孩子生下來,盡管她知道未婚生子將面臨著如何的白眼與非議。孩子出生之后,無法隨父親的皇族姓氏,于是隨了母親的姓,單名一個“衍”字。 第185章 北羌細作 聽聞孩子名喚莫衍,東陵巽立馬知曉莫凝允用意:水流入海曰衍,又有“游行衍溢,亦自恣之意也”,凝允不求孩子今后富貴榮華,只希望他能夠自游恣意的活著。 想到這里,東陵巽心酸又愧疚,當初信誓旦旦地承諾莫凝允帶她回東昭后,立為太子妃,最后非但沒有兌現(xiàn)承諾,還娶了別的女子…… 后來莫凝允告訴他,為孩子取名為衍還有另一層含義,“衍”者綿延也,她以為此生再也見不到東陵巽了,所以無論如何將這孩子生下來,就當是自己與他之間愛情的綿延。 東陵巽無法想象十多年來,莫凝允一個人生養(yǎng)孩子到底有多不容易,心痛萬分的他當即決心補償莫凝允母子,如今他已是皇上,再也沒有人能阻止他了。 他將莫凝允和莫衍直接帶回了宮,對外稱這是當年救下自己性命的女子,直接封為淑妃,而莫衍則先被安置在了皇子所,暫時沒有給一個名分,因為此時東陵巽若貿(mào)然認他回皇族宗室,前朝和宗族之內(nèi)必然會掀起軒然大波,所以東陵巽決定緩些時日再做打算。 那一日皇上親自帶著莫衍來到皇子所里,告訴東陵翊這是他的親哥哥,只不過這些年一直住在宮外,東陵翊聞之歡欣不已,皇帝政務繁忙,皇后打理后宮亦是甚少陪伴東陵翊,后宮中他更是沒有什么兄弟姐妹,如今突然有了哥哥,他簡直恨不得成日的黏在莫衍的身上,連晚上都要纏著莫衍與他同睡一張床。 雖然東陵翊從小便是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皇子,用著自己不可以用的皇族姓氏,但莫衍卻是真心疼愛這個弟弟,沒有絲毫妒忌,他知道自己從宮外回來,身份總是尷尬的,所以從沒妄想過得到皇位,他只是想能夠這樣看著弟弟長大,日后成為東昭明君,便滿足了。 莫凝允進宮之后亦是十分安分,對皇后葉陽氏也是禮敬有加,雖說是自己與皇上更早相識相愛,但那終究是皇上的正室發(fā)妻,且皇后的母家是幫助皇上繼位的重要力量,莫凝允不想讓皇上為難,妃也好、妾也好,只要能夠在皇上身邊時常見到他,自己便于愿足矣。 然而皇后葉陽氏便不這般想了,從前后宮只她一人獨大,如今憑空出現(xiàn)個淑妃莫氏,自打她進宮之后便是專房之寵,皇上更是將坤儀宮修葺出來賜給她住,要知道那坤儀宮距離皇上的乾元殿是最近的,而皇上謂“乾”,皇后謂“坤”,如今那坤儀宮卻被她占了去,今后自己這皇后豈非也有拱手讓她?縱然她沒有家族作為依靠又如何?皇上的寵愛便是她最大的儀仗! 怪不得,這些年總覺得皇上對自己始終是“以禮相待”,雖說從未虧欠了自己,卻是“客氣”的過了頭,哪里像是夫妻間該有的樣子,如今見到皇上對那淑妃的寵愛,才知道皇上并非無心情愛,只是心中早已有了別人。 那淑妃進宮未過兩月,皇上便尋了個由頭晉封她為淑貴妃,更在冊封之日言明之后不久便要認回莫衍,將其歸入宗牒之內(nèi)。雖說自莫衍入宮來,人人都把他當皇子一樣認作主子,但對外說來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順的,今后若是入了宗牒,那便不一樣了。 這一日,皇后正坐在窗邊給新開的玉蘭花修剪枝葉,她的親信趙嬤嬤從外面急慌慌的進來。 皇后懨懨地看了她一眼,“這般急慌慌地成什么樣子?!?/br> “皇后娘娘,奴婢聽得皇上身邊的康公公說……” 未等趙嬤嬤說完,皇后就不耐的擺了擺手,“罷了罷了,左不過是皇上今兒晚上又宿在坤儀宮,這如今還算是新鮮事兒嗎?” “不是,娘娘,奴婢現(xiàn)下另聽得一事來?!壁w嬤嬤急的邁上前一步。 “哦?”皇后停下了手中的剪刀,“何事?” “皇上不僅要讓那淑妃的兒子回歸宗牒,還給他賜了新的名字?!?/br> “取了什么字?”皇后猛地看向趙嬤嬤。 趙嬤嬤用手指沾了沾花瓶里的水,在小幾上寫下一個頗為復雜的字。 雖說趙嬤嬤寫的不好,但是皇后還是認出,是一個“爝”字。 “爝……東陵爝……”皇后癡癡地念著,“日月出矣,而爝火不熄……呵,他給那宮外來的孽種取這個名字,難道是要他今后繼承大統(tǒng)嗎?!” 趙嬤嬤見皇后這般模樣,連忙上前扶住她的手臂,“皇后娘娘,事到如今,您可不能再心慈手軟了。” “是啊,如今宮中之人見那淑貴妃受寵,紛紛轉(zhuǎn)了風向去討好奉承她,越發(fā)不把本宮放在眼里,今后若那孽種真的成了太子,那宮中還有我們母子的立足之地嗎!本宮不能坐以待斃了,不能!” 皇后找了仿字高手模仿莫凝允的字跡,以莫凝允的口吻寫了數(shù)封“通敵賣國”的信件,并讓提前買通好的奴才“無意”間從坤儀宮里發(fā)現(xiàn)。起初皇上自是不信的,然后皇后還準備了多名人證:北羌邊境的百姓、小漁村的村民和當初莫凝允所居私宅的仆人,皇后以這些人的家人性命為要挾,讓他們作偽證,于是他們在皇帝面前詳細講述了他們眼中莫凝允身上的可疑行徑,雖說這些都是皇后事先安排他們背下的“虛假說辭”,以誣陷莫凝允實際上是北羌的細作,但是所謂三人成虎,而且坐于帝王的寶座之上,東陵巽確實已經(jīng)變得敏感多疑,只是他從沒有懷疑過莫凝允罷了,現(xiàn)下他的心內(nèi)終于開始松動。 東陵巽傳來淑貴妃,心思單純的莫凝允如何見過這般勾心斗角、腌臜下作的手段,她看到皇上對自己生疑戒備的目光,委屈交織著心寒,她如何也沒想到那些曾經(jīng)與自己相識交好的人如今竟在殿上血口噴人、指鹿為馬。 皇帝讓她解釋,她只是簌簌地流著淚,卻什么都講不出來。如今“人證物證”俱在,她根本百口莫辯。 無奈之下,皇上只得下令讓莫凝允回坤儀宮禁足,待事情調(diào)查得水落石出之后再行發(fā)落。 第186章 坤儀宮的大火 門庭若市的坤儀宮一夜之間成為“冷宮”,再無人踏足,宮人們經(jīng)過坤儀宮門前皆快速的走過,不敢有半分停留,曾經(jīng)費盡心思想要來坤儀宮謀得差事的奴才們,如今唯恐避之不及,反倒是坤儀宮的奴才們都在想辦法出去,畢竟這淑貴妃娘娘涉及通敵賣國之罪,就算曾經(jīng)對他們再好,那也不如身家性命要緊,未過半個月,坤儀宮就只剩下了兩個婢女。 宮里辦事的奴才們哪一個不是看著風向辦事的,供給坤儀宮的吃穿用度驟減,加上皇后那邊的“囑咐”,坤儀宮里生活舉步維艱。轉(zhuǎn)眼已入寒冬,坤儀宮連份例的炭火都領(lǐng)不到。 受到如此苛待,于莫凝允來說并非無法忍受,到底她不是從小養(yǎng)尊處優(yōu)的貴族出身。然而最致命的打擊是皇上對她的不管不問和不信任。這么多年來支撐著她獨自撫養(yǎng)莫衍活下來的無非是東陵巽的愛,進宮之后就算是不自由,但是東陵巽對她的用心呵護,讓她覺得哪怕是活在這牢籠中也甘之如飴。 如今無故飛來這通敵賣國的無妄之災,那日在大殿上她碰觸到東陵巽的目光,是那樣的陌生而防備,加上這么久以來,任自己在這里受盡委屈,他對自己卻始終不聞不問,莫凝允知道,他們之間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她本就沒有母族為依靠,在宮中唯一的支撐便是皇上的寵愛與信任,而如今寵愛已無,信任盡失…… 莫衍在皇子所中,生活倒是沒有收到薄待,但是宮中的風言風語他自是聽到不少,于是他去坤儀宮找母親,卻被門口看管的侍衛(wèi)攔住了。 莫衍看著一片漆黑的宮室,步步離去,跑到乾元殿去求見父皇,然而皇帝卻也是閉門不見,一連三日他跪在殿前直至暈厥,皇上始終都沒有來見他一面,最后是東陵翊帶著太監(jiān)來把他帶回了皇子所。 莫衍日夜憂心、不吃不喝,東陵翊如何相勸安慰也無濟于事,看著哥哥這樣越來越憔悴也越來越沉默,最后他對莫衍道:“哥,別擔心,我?guī)湍??!?/br> 快一個月了,莫衍終于開了口:“真的嗎?” 東陵翊點了點頭,“三日后便是冬至,宮里晚上會有冬節(jié)宴,近日來父皇總是悶悶不樂,聽聞內(nèi)侍局此次特意在御河邊上準備了盛大的焰火表演,以討得父皇歡心。” “你是說……”莫衍看著弟弟。 “闔宮宴飲,宮中侍衛(wèi)奴才們多行走于宴會周圍,其余各處守備自然會有所松懈,只是宴會上我若離開,自會平白惹人懷疑?!?/br> 莫衍明白了弟弟的用意,“焰火表演的時候,所有人都起身去御河邊上?!?/br> “對,趁著所有人都在觀看焰火,你我溜去坤儀宮,打發(fā)門口那區(qū)區(qū)幾個奴才還是不成問題的,哥,到時候你就裝扮成我身邊的小太監(jiān),然后我?guī)氵M去就是?!?/br> 到了冬至這一日,東陵翊先去了冬節(jié)宴上,莫衍沒有出現(xiàn)在席面上,并沒有人注意,反而他若是此時出現(xiàn)才顯得突兀。 宴會結(jié)束,眾人跟著帝后一同去御河邊上看焰火,東陵翊便趁著這時來到了與莫衍約定好的小倉房里。 “哥,我來了?!睎|陵翊探進身子去。 借著月光看到了小太監(jiān)裝扮的莫衍,雖然這一個月來莫衍面容憔悴、唇色蒼白,甚至眼眶都有點凹陷下去,但東陵仍舊覺得哥哥是這世間最好看的人,在見到他之前,東陵翊對于美是沒有定義的,于年幼的他來說事物只有有趣和無趣,或是對于父皇的崇敬之情,直到莫衍出現(xiàn)在他的面前,他才知道,“好看”大約便是這樣了吧。 “我們走吧?!睎|陵翊拉著莫衍向外走去。 快要靠近坤儀宮時,莫衍看著弟弟,很認真的對他說:“小翊,謝謝你?!?/br> 東陵翊沒有想到,這是他此生聽莫衍說的最后一句話。 來到坤儀宮,東陵翊自然還是被攔了下來。 “煩勞兩位,通融一下,我只是代我哥哥來送點東西,半柱香的功夫便可出來?!?/br> 侍衛(wèi)將燈籠湊近一看,認出是東陵翊,這才有些犯難,雖說皇上下令不許任何人探視,但那淑貴妃已經(jīng)倒臺,今后有望繼承大統(tǒng)的皇子就只有眼前這一位,他們又怎敢駁了東陵翊的面子。 “那……煩勞小主子快些,不然若是被發(fā)現(xiàn),奴才們實在不好交代。” “那便謝過了。”東陵翊拿出一袋碎金子給他們二人。 “小的們怎敢收主子的錢,您只管進去吧,小的們在這里守著便是?!?/br> 東陵翊不勉強,帶著身后的“小太監(jiān)”便進去了。 那一夜,東陵翊離開之后不久,坤儀宮便走了水。除了淑貴妃身邊的香盈,其余連同門口的兩個當值守衛(wèi),全部葬身火海,無人生還。 當坤儀宮的火滅了之后,宮人們在主殿里還另發(fā)現(xiàn)了一具已經(jīng)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尸體,經(jīng)辨認之后,確認是淑貴妃之子、皇上原本即將認回宗室的大皇子,莫衍。 唯一幸存之人香盈被救醒之后,被抬到了皇上面前回稟情況,原來淑貴妃一個月來心灰意冷、郁郁寡歡,又不知如何對皇上自證清白,最終萬念俱灰的她選擇以死解脫。 起火時正直門外看守侍衛(wèi)輪班換崗的空檔,而淑貴妃的兩個貼身婢女被她下了藥迷暈倒在殿外,巧在這時莫衍溜進了坤儀宮,見宮殿起火,便與剛剛趕來的侍衛(wèi)一同沖進去救火,結(jié)果沒想到火勢太大,非但沒有救出淑貴妃,莫衍連同侍衛(wèi)和一個婢女皆葬身火海。 那之后,皇上痛徹心扉、大病不起,整整一個月未曾上朝。待他再次出現(xiàn)在朝堂上時,性情大變,官員朝臣稍有失誤,輕則入獄抄家,重則直接流放甚至斬首,一時間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大家心里也都知道,這皆是因為那位已故的淑貴妃。 宮中的坤儀宮被封,再未修葺,也沒有人再敢提起坤儀宮和宮中曾經(jīng)居住的那位主子,出乎意料的是,香盈竟留住了一命,被發(fā)配去了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