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孔明先生言重了,我也只是略有所悟罷了,與得道還相差甚遠。” 吳良雖心知自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但還是順著胡昭的說法謙虛說道。 而他這么一“謙虛”。 在胡昭與司馬家的父子三人眼中自然便無異于默認,四人眼神又是微微一變互相對視了一眼,似是達成了某種共識一般,接著又由胡昭作為代表開口說道:“不瞞吳先生,我平日里亦是潛心求道,許多年過去雖還未不入道門求得道果,但亦是從許多古籍之中得知了一些皮毛,還因此做過一些嘗試,只是這些嘗試是對是錯尚無定論,不知可否請吳先生親自為我驗證一番?!?/br> “吳公子”變成了“吳先生”,吳良的地位無疑又提升了一大截。 “哦?” 吳良頓時來了精神,心中自是很想看看胡昭究竟做過哪些“傻事”,于是便正色應道,“孔明先生可一一道來,若是我僥幸能夠為先生指點迷津,亦是人生一大幸事,自然不會推辭,如此對我堅定道心亦有不少好處?!?/br> “……” 聽到這話,瓬人軍骨干們心中已經(jīng)開始發(fā)笑:公子又要開始認真的招搖撞騙了,閑雜人等速速閃開,避免誤傷。 反倒是曹純這個初來乍到者此刻已是正襟危坐,豎起耳朵仔細聽著吳良與胡昭二人說話,睜大眼睛仔細瞧著二人的一舉一動,生怕一不小心漏掉那一個字,又或是少看了哪一眼,便錯過了重要的東西。 身為一名東漢土著,他肯定也是相信這些事情的。 再加上此前見吳良在“太峰”與于吉談論風水,見到司馬懿之后又一眼便指出了他的面相,這些在曹純眼中皆不像是胡說八道。 因此到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越來越相信吳良可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了。 畢竟就算這些都是假的,他此前在安邑城內(nèi)施展出來的“震天雷”總不能是騙人的吧,他在事后查看過戰(zhàn)場,那數(shù)十名張遼親兵被撕成碎片的情景至今依舊歷歷在目,那可絕對做不了假。 “吳先生請看?!?/br> 胡昭聞言又是對吳良千恩萬謝,最后才從懷中掏出一個小布袋來,走到吳良面前將小布袋中的東西倒在了桉幾之上。 那是十來個如同紅棗大小的鵝卵石狀的……金塊? 看起來的確很像是金塊,表面呈現(xiàn)出黃金特有的金屬色澤,不過散落在桉幾上的聲音卻又不像是金塊,因為金塊的密度很大,分量自然也不會輕,落在木質的桉幾上一定會發(fā)出清脆而又沉重的聲音。 但這些小東西落在桌上,發(fā)出的生意卻是輕飄飄的,感覺根本沒什么分量。 “這是我通過收集到的有關‘外丹黃白術’煉制而成的藥金,文獻中說這‘外丹黃白術’煉制而成的藥金,應是與普通的黃金一般無二,足以以假亂真,但我煉制出來的藥金卻只是徒有其表,輕輕一掂量便會露餡,吳先生可知這究竟是為何?” 胡昭緊接著拱手向吳良請教道。 他的態(tài)度十分誠懇,看起來并不像是在考驗吳良,而是真心向他求教。 “這……” 吳良卻是已經(jīng)被問住了。 所謂的“外丹黃白術”他倒也知道究竟是什么,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煉丹術”中的一個分支,說得再直白一些,那其實就是傳說中的“點石成金術”。 其實這玩意兒的本質非常簡單。 天朝古代的煉丹方士干的其實是后世化學家的行當,他們?yōu)榱藷挸瞿軌蚴谷恕伴L生不死、得道成仙”的“仙丹”,瘋狂到將世間只要是能夠得到的東西都當做了煉丹原料進行嘗試。 其實自然不乏礦石礦物、植物草藥這些常規(guī)的東西,還包括童子尿、人的指甲、頭發(fā),甚至是女子月事時流出的污血…… 總之世間萬物皆可煉丹。 因此自然也就一定會煉制出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其中最廣為后世所知,并且影響巨大的自然便是火藥。 只不過雖然方士們早就煉制出了火藥,但真正價值被開發(fā)出來的時候,卻已經(jīng)到了唐朝晚期。 而“藥金”也是煉丹得到的產(chǎn)物。 不過世間是否真的存在“點石成金術”,吳良也不敢確定,他只知道一些礦物與特定的材料放在一起,的確能夠煉制出呈現(xiàn)黃金色澤的東西。 比如開采出來的煤炭中便常摻雜著一些金燦燦的東西。 這些金燦燦的東西可不是黃金,而是主要成分為硫化鐵的東西,它非但一點都不值錢,還會令煤炭在燃燒的時候散發(fā)出臭烘烘的味道,影響煤炭的品質與價格。 因此所謂的“藥金”,其實很有可能也是類似的東西。 畢竟“硫磺”之類的礦物在古時的煉丹術中,本就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 只是如今胡昭問出來,卻令吳良不知該如何回答。 難道與他講一講后世的化學? 別說吳良自高中以后,化學就沒怎么及過格,就算他真對化學了如指掌,恐怕也不能如此解釋,從而否定了“外丹黃白術”。 畢竟他現(xiàn)在的身份可是“吳先生”,“吳先生”又是修道之人,否定“外丹黃白術”便是打自己的臉,并且也很難令胡昭信服。 而且吳良已經(jīng)意識到。 這個問題其實只是一道無關緊要的開胃菜罷了。 初來乍到,胡昭與司馬家肯定都還對他的能力有所懷疑,因此很有必要再進行一番試探,而后才會愿意將與他們有關的秘事坦誠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