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書迷正在閱讀:女相(NPH)、她圈住了我、斗羅之開局攻占圣魂村、一個好久不見的朋友、傲嬌小女傭:總裁撩上癮、獨家蜜愛:老婆大人休想逃、絕地求生之升級狂人、絕世龍婿、離婚后傍了好多金主(NPH)、只有神知道的世界gl(快穿、變態(tài)辣)
怪不得今年吐蕃沒有攻打河西,而是少見的和南詔一起攻打西川,原來是在吐谷渾吃了大虧。 閱兵結束,杜鴻漸向參謀部移交了帶來的一萬朔方軍,參謀部將會在新莊大營整編訓練這支部隊。 杜鴻漸依然是這支部隊的領導者,只不過和其他隴右的軍隊一樣,日常的訓練都交給參謀部下派的教官負責。 此時在冰天雪地的北方,方國壽的馬車頂著風雪北上,駛入了渤海國的上京城中。 作為渤海國重要的商業(yè)貿易伙伴,方國壽得到了渤海國王的熱烈歡迎,渤海王派出自己的執(zhí)政高洋弼親自在渤海城外迎接方國壽。 第五百五十四章 科舉教輔書 高洋弼曾經(jīng)帶領渤海使節(jié)團出訪扶桑,打開了扶桑的商路,也因此被渤海王大欽茂任命為執(zhí)政,也就是渤海國的宰相。 使臣出身的高洋弼精通多種語言,同時還研習儒家經(jīng)典,是渤海國內一等一的學者。 對于方國壽這位大唐的使者,渤海國上下自然是非常重視的。 要說這位方唐使也是個手眼通天的人物,他先是幫著打通了路上通往河西的商路,一口氣購買了大量的糧食,一下子就成了渤海國去年最大的客戶。 更厲害的是在河東三鎮(zhèn)歸順大唐后,方國壽又穿梭于渤海和平盧鎮(zhèn)之間,恢復了斷絕已久的北方貿易。 對于商業(yè)立國的渤海國而言,這可是天大的功勞。 商路通暢就意味著可以繼續(xù)做生意,這幾年因為河東戰(zhàn)亂和損失慘重的渤海商人,終于可以繼續(xù)穿梭于東北亞各國之間了。 渤海王對于方國壽的禮遇,也是因為他幫助渤海國打通了兩條重要的商路。 高洋弼雖然精通漢學,但是在大學教授的方國壽面前,很快就謙恭的如同學生一樣了,就差地跪下來喊老師了。 如今大唐對于附近藩屬小國的文化影響力是極其強大的,就連通過娛樂產業(yè)將自己的普世價值滲透到全世界的鷹醬,也無法和這個時代大唐文化影響力相媲美。 之所以大唐附近的國家,都愿意學習大唐制度,都愿意去學習儒學典籍,最重要的原因是實行了唐制的國家都富強了。 后世的鷹醬雖然那一套文化影響力非常強,可是學習鷹醬的國家卻基本上沒有多少好下場。 比如全盤照搬鷹醬制度的非洲小國利比里亞,如今依然是全世界最欠發(fā)達的地區(qū)。 其余學著它搞政治改革的小國家也數(shù)不勝數(shù),但是成功發(fā)展出來的卻一個都沒有。 但是大唐不同! 南詔學習唐制,設立清平官和六府,迅速從一個南部蠻夷部落成為了東南地區(qū)的霸主。 吐蕃從文成公主入藏之后就開始實行唐制,如今是和大唐分庭抗禮的強國。 扶桑,新羅,渤海國,這些也都是學習唐制,成功完成了制度改革后經(jīng)濟騰飛的國家。 可以說如今的大唐制度就是治國良方,學習大唐就能富國強兵,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的。 這些崇拜大唐文化的國家,自然也誕生了一大批親唐的官員。 高洋弼就是渤海國內最親唐的官員,在安祿山叛亂的時候,高洋弼甚至建議渤海王親自帶兵去支援大唐。 “方師,不知道這一次您來渤海國是為了何事?” 高洋弼已經(jīng)對方國壽執(zhí)弟子禮了,雖然他如今看起來要比方國壽大了二十歲,但是不妨礙他以“達者為師”為理由,非要稱呼方國壽老師。 方國壽沒想到在偏遠的渤海國還有高洋弼如此狂熱的大唐粉絲,也只能接受了這個稱呼。 方國壽笑著說道:“此次過來,我是想要和貴主談一筆大買賣?!?/br> 聽到談買賣,高洋弼的臉上恢復了精明,渤海人都是生意人,既然要做生意那就要好好談了。 方國壽乘坐的馬車中央有一個碳爐子,一根鐵管子直通到車頂,從車輛一點都不顛簸的舒適感來看,這又是一輛隴右的產品。 其實也不全是隴右的產品,通遼城的玩家們自然不可能從隴右購買整車,那樣的成本高得嚇人,根本沒有利潤。 他們只需要購買避震彈簧,鐵皮等比較關鍵的部件,然后在通遼的工坊里再組裝制造就可以了。 渤海國寒冷,這種能夠在車內燃炭,又不顛簸的馬車非常受歡迎,渤海的貴族高官都以擁有這樣的馬車為榮。 除了馬車之外,如今隴右的小商品也充斥在渤海國的市場上。 方便引火的火柴,能夠阻擋風雪燃燒的油燈,這些小商品進入渤海國,迅速進入到千家萬戶中。 雖然這些商品價格不高,但都是每天日常需要的東西,所以玩家商人每個月都能在渤海賣出不少貨物。 而賣出貨物的商人玩家,又會在渤海收購糧食、冬珠、人參等渤海的特產。 渤海本來就是以商業(yè)立國的,玩家商人大肆傾銷貨物購買商品,已經(jīng)引起了渤海國內不少商人的不滿。 在渤海國內也有了一批反對大唐的反唐派。 高洋弼憂心忡忡的說道:“我家國主自然會愿意和大唐親善做生意的,奈何如今朝中局勢不穩(wěn)定,總有人用大唐商人的事情來攻擊上國?!?/br> 貿易摩擦的事情方國壽早就已經(jīng)了預計,只是沒想到渤海國內這么快就出現(xiàn)了反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