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久久丁香花就去伊人中文字幕,无码视频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黑人异族巨大巨大巨粗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道門法則在線閱讀 - 第一百零二章 靈山實錄(續(xù))

第一百零二章 靈山實錄(續(xù))

    “其后,筆者拋出疑問,為何大師兄的試劍對象選擇了顧煉師和水煉師兩位前輩。對于這個問題,顧煉師透露,言稱樓觀江掌門看上了崇德館景大長老的婢女,意欲用強而不得,被他和水煉師撞破,故此結(jié)怨。

    顧煉師的解釋,想必廣大讀者都很眼熟,正是上一期《君山筆記》中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有不熟悉的讀者可以再回過頭去重新翻閱,關(guān)于崇德館景大長老的婢女水娘一事,筆記中就有好幾種說法,主流的猜測認(rèn)為,是江掌門為俗家道士全知客求納水娘為妾而不得,這一猜測最具可能性。

    至于江掌門強迫水娘,反而是最經(jīng)不住推敲的一種,其中的漏洞太多太明顯,筆者就不再重復(fù)了。當(dāng)筆者就這些漏洞逐一提問時,顧煉師也無從回答,或許是筆者問得太緊,反而引起顧煉師不悅。

    筆者注意到,兩位煉師顯然很有默契,他們在采訪過程中不止一次眼神交流,并能通過這種交流而迅速達(dá)成一致意見。這次也不例外,對于顧煉師沒能回答出來的問題,水煉師立刻接了過去,并給出了答案,她的原話是:不是我家的婢女,其中細(xì)節(jié)我不好告知于外人。對此,筆者不做評論,是非曲直由廣大讀者們自行判斷。

    另外,筆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顧煉師多次提到“我們”,于是筆者追問他口中的“我們”是誰,由此得知一條重大消息,就在筆者前往顧氏山莊采訪的前一刻,崇德館景大長老就在山莊之中,之所以未能采訪到他,是因為景大長老已經(jīng)前往廬山總觀,準(zhǔn)備向東極閣提交訴狀,狀告江掌門強迫其婢女水娘。筆者和廣大讀者一樣,對東極閣將如何處置這一申訴抱有濃厚興趣,高度關(guān)注并期待著申訴的結(jié)果。

    其后筆者仔細(xì)分析,如果水煉師與龍虎山張元吉大煉師雙修身份確鑿的話,無疑,大師兄試劍的所有對象都聚在了一處,三位前輩代表了四家宗門商議什么筆者無法獲知,但由此可見,大師兄挑選的試劍對象,并非臨時起意,背后的真相或許更需要我們深思和探討。

    細(xì)心的讀者或許能夠回想得起來,在上一期的《君山筆記》中,署名盤絲大仙的道友就大師兄的約戰(zhàn)采訪了不少讀者,這篇采訪報道文筆詼諧,讀者們的各種奇思妙想也令人捧腹。其中有位雨陽仙人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容貌相似的離奇的故事,并就此提問并懸賞。

    筆者并不認(rèn)為這個故事真實存在——雨陽仙人也一再提示這個故事乃是傳說,切勿對號入座。提及此處,筆者也不是為了拿到懸賞,那五人之間的關(guān)系太過詭異,筆者實在回答不來。

    為了緩和有些緊張的氣氛,讓兩位前輩輕松輕松,筆者將這個故事告訴了兩位前輩,以搏其一笑,方便他們接下來更好的敞開心扉。但筆者明顯對兩位前輩的脾性缺乏了解,故事講出之后,卻令兩位煉師大為光火,尤其是水煉師,幾乎要向筆者出手,若非顧煉師上前將她緊緊抱住,恐怕筆者此刻只能躺在床上療傷休養(yǎng)了。當(dāng)然,兩位煉師還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緒,最終筆者有驚無險,但采訪也不得不由此中斷。

    在此,筆者要向兩位前輩致以深深的歉意!希望兩位前輩能夠原宥筆者的冒昧,也不要將這個故事放在心上,更不要遷怒他人。故事僅僅只是故事,如同受訪者雨陽仙人所言,切勿對號入座。

    最后,筆者還采訪了兩位前輩對《君山筆記》的觀感。兩位前輩都一致認(rèn)為,《君山筆記》難登大雅之堂,其內(nèi)容過于道聽途說,文字多有不堪,觀者品行易毀。

    顧煉師的原話為:“這份所謂的《君山筆記》我也是剛看到,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這件事,我連看都不會去看!什么狗屁《君山筆記》?寫的都是什么鬼東西?剛才我們還在說這個筆記,收納的文章完全道聽途說、亂七八糟、污言穢語,看這個東西是會毀人的,我也建議你們某地的修士們不要去看,我相信某某看了之后,一定會有和我顧某人相同的看法!”(筆者注:文中的‘某某’因事涉具體宗派和長輩名諱,故此隱去。)

    對于顧煉師的言論,筆者注意到,水煉師一直在點頭表示贊同。

    經(jīng)與總編溝通,總編認(rèn)為,為保證《君山筆記》的公正性,堅持言論自由的原則,決定不對兩位前輩的這番評論作刪減處理,全部予以刊發(fā),并將據(jù)此督促各位編輯及撰稿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本著如實報道的原則,筆者一并記述。

    在此,筆者向編輯部總編及全體編輯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并為筆記的創(chuàng)辦理念和所堅持的原則感到由衷之敬佩,為自己的文字能出現(xiàn)在筆記中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鏡玄散人的長篇采訪發(fā)表于《君山筆記》嘉靖二十六年第四期上,作為開篇頭條全文刊載。

    這是第一篇直面當(dāng)事人的現(xiàn)場第一手采訪報道,文字翔實、角度客觀、報道公允,其所采用的諸多辭句和語法別開生面,前所未有,由編輯部和作者鏡玄散人反復(fù)溝通、多次修改后成文,一切以嚴(yán)守中立、不帶主觀偏見為要,開創(chuàng)了一種全新的文字風(fēng)格,鏡玄散人也因這篇文章而名聲大振。

    文章隨期刊一經(jīng)面世,當(dāng)即引起強烈反響,第四期《君山筆記》首次達(dá)成了二次追訂,總發(fā)行量一舉突破三千份!

    杜星衍因為這篇報道而受到熱烈追捧,知道他筆名的十多名道友都向他發(fā)出飛符,要么向他恭賀,要么和他探討,一時間令他有些手忙腳亂。

    金輝派安妙飛符道:“杜師兄的大作已經(jīng)拜讀了,讀的感覺好奇怪,就像一個長輩在板著臉孔講故事,講的內(nèi)容偏偏還很有意思。這種文字風(fēng)格師兄是怎么想出來的?”

    金華府妙一庵的郝聆素詢問:“師兄這篇報道,我那些師姐妹都說必是法陣所著,非是師兄親筆,否則不會如此。她們非要我前來求證,師兄是否煉制出了可以自行寫文的法陣?”

    令杜星衍感到驚訝的是,平日很少與他聯(lián)系的蓉娘也發(fā)了一張飛符過來:“文章寫得不錯?!?/br>
    杜星衍大為振奮,立刻回復(fù):“這篇文章你也看了?呵呵,為了寫這篇文章,我專門跑了一趟衢州,記者的活可當(dāng)真不容易啊。你覺得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么?”

    可惜回復(fù)過去后,蓉娘就沒再搭理他,不過他依然認(rèn)為,這是他這篇文章的最大收獲。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