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節(jié)
反正現(xiàn)在時間還早,沈云晉還想著能再抓緊時間給顧東源再補上兩課。 沈云晉在顧家找了一圈,沒看見人影,又繞到前面廠子里,也只看見邱三跟二嬸正在咸菜池子跟前忙活著。 “二嬸,三哥,看見我哥去哪兒沒?”沈云晉一邊在院子里轉(zhuǎn)圈看著一邊對著他們問。 邱三站在池子上,下巴朝著圍墻外頭揚了揚:“剛剛在這兒跟穆師傅不知道咕唧了些什么,倆人帶著一堆木頭板子往樹林子去了。” 木板?樹林? 聽見邱三的話,沈云晉的心頭突然升起一陣不太妙的預(yù)感。 跟邱三道了謝,沈云晉很快便朝著后面的小樹林走去。 結(jié)果剛進了樹林沒幾步,就看見顧東源正拿著錘子啪啪啪地訂木板,穆師傅也一臉興味地在一旁指導(dǎo)著。 只是他們所站的地方正好在顧家的房后,他剛剛才會一點都沒看見,直接去了前面廠子。 沈云晉走近一點,便看見地上都已經(jīng)有了一大塊釘好的木板,估計是想用來做木板,而地上的工具也是錘子釘子鋸子一應(yīng)俱全。 木板旁邊是一棵粗壯的歪脖子老槐樹,距離地大概一米高的地方就橫出了一根粗壯的枝干,因為這根斜出來的樹枝,樹的主干也沒高到哪兒去,憑良心說,這棵樹用來做樹屋,可是比沈青帥選的那顆條件好了許多。 一是樹矮,人站在地上就能往上釘,肯定能鼓搗得更牢固,就連進樹屋的時候也不用費勁爬,二是橫出來的樹枝也比那顆柳樹粗,看上去也有安全感了許多。 沈云晉一走近,就先給穆師傅打了個招呼:“穆爺爺。” 穆師傅向來不茍言笑,但是面對這兩個小孩時卻總是一反常態(tài)的和藹。 聽見他的聲音,也笑著對他點點頭:“東源說要給蓋個木屋,我還當他想著娶媳婦兒了,沒想到他又說是你喜歡?!?/br> 誰來告訴他,這種話到底要怎么回應(yīng)才能聽上去不別扭? 沈云晉干笑兩聲,對著穆師傅開口:“喜歡是喜歡,不一定非要弄,他哪里會弄什么木屋啊?!?/br> 正埋頭哐哐哐砸釘子的顧東源聽見他這種質(zhì)疑自己能力的話,頓時皺著眉頭抬起了頭:“我怎么不會弄了?我弄的肯定比那個沈青帥好一百倍!” 得,這一句又惹著他了。 沈云晉哭笑不得地站在一旁,看他認認真真做著手里的活兒,突然發(fā)現(xiàn),顧東源似乎常常都有讓他不知道該失笑還是該感動的本事。 這種心情跟大概就是跟養(yǎng)的兒子終于知道疼爸爸的感覺……差不了多少。 穆師傅在一旁抽著自己卷的煙葉,難得堆了滿臉的笑:“放心吧,你穆爺爺可是沒少鼓搗這些,他不會有我教著?!?/br> 有了技術(shù)人才做顧問,看來這間小木屋也真的有譜了。 沈云晉看顧東源那認真的樣子,也不由得蹲了下來,準備給他打打下手,但是卻沒想到顧東源又義正言辭的拒絕了:“我自己做,你不要插手!” 好吧,怪不得穆師傅一直都在旁邊看著,敢情顧大少爺?shù)臎Q心這么大。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沈云晉干脆就倚著槐樹,跟穆師傅話起了家常。 他們原本都不是什么話多的人,只不過沈云晉一直有意識地想要跟穆師傅感情深厚一些,好讓家里的廠子的保障也多上一層,好容易逮著這機會,他當然不能放過。 “穆爺爺,聽我爸說您這手藝是祖上傳下來的,那怎么不在家里干了?”其實對穆師傅的情況,顧東源上一世就已經(jīng)清楚,這回再問一遍,也不過是想拉近兩人距離而已。 聽見他的問話之后,穆師傅果然臉都拉了下來,氣哼哼地抽了一口煙,用重重地把口鼻間的濃煙擠出去:“祖上傳下來的,人家該怎么嫌臟嫌累還怎么嫌,有什么用?那群兔崽子,我想起來就有氣,整天好吃懶做,他們要有你爸一半懂事,我也省心了?,F(xiàn)在?哼,我還不如自己出來找點兒活干省心?!?/br> 穆師傅說的半半拉拉,意思都沒表達清楚,但是沈云晉卻是知道情況的。 穆師傅雖然勤勞肯干,但是無奈卻生了倆好吃懶做的兒子,娶的倆媳婦兒還嫌棄醬菜的活計又臟又累,也都不肯隨著他干,穆師傅一氣之下也把作坊關(guān)了,這才跟著沈宏博來了清水縣。 “是不是我叔不太喜歡這一樣?那還真是可惜,上回我爸從您那帶回來的咸菜可好吃了,我肯定一輩子都吃不夠!”沈云晉說得這倒不是假話。 現(xiàn)在的人做生意都還很實誠,何況還是穆師傅這樣的老手藝人。 他家作坊里醬菜都是選得上好的配料,再加上穆師傅的手藝,別看只是普普通通的咸菜,也真的能做到讓人唇齒留香。 凡是人就喜歡聽好話,穆師傅也不例外。 聽見沈云晉這么說,他臉上的不悅頓時褪下去大半,露出了幾分得意:“那是,你穆爺爺腌出來的菜、釀出來的醬到現(xiàn)在為止還真沒有一個不夸的!” “那穆爺爺你就在咱們廠子里呆一輩子吧,到時候肯定很多人咱們廠子肯定出名都出道北京上海去了。”沈云晉繼續(xù)不遺余力地拍著馬屁。 穆師傅撲哧一聲笑出來,伸手在他腦瓜上彈了一記:“你小子就做白日夢吧,一點點咸菜菜,最多也就是從清水賣到尤臺去,北京上海?你想的還怪遠……東源,那塊板子別用,留著做窗欞?!?/br> 穆師傅說著還不忘一直注意著顧東源的動態(tài)。 尤臺就是穆師傅家所在的縣城。 穆師傅上一世就是這樣,一點兒野心都沒有,沒想過把生意做大,只想著把咸菜腌好。 這一點其實倒跟沈云晉的想法不謀而合。 沈云晉也不是什么野心勃勃的人,甚至在開了外掛的這一世,都沒想過大開金手指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 他想要的,也只是一家人和和順順吃穿不愁,顧東源也能一生順遂。 不過他卻也知道爸爸對生意倒是有那么一點兒雄心。 這一世,說什么他也要把爸爸跟穆師傅的想法中和一下,怎么著也不能讓他們再弄僵一次。 當然這種中和也不能急在一時,還是得靠潛移默化,慢慢來。 “那可不一定,現(xiàn)在的人都不傻,還能不知道什么東西好吃?我敢保證,您跟我爸放手做,沒多久,整個清水縣就知道趙家村有個穆師傅腌得一手好咸菜!” 穆師傅聽他這么說著,似乎也展望了一下前景,不由得愣了幾秒,才又撲哧一聲笑了出來:“人小鬼大,要不是看你個頭真就這么一點兒大,我真覺得跟我說話的是個大人了?!?/br> 沈云晉故意沖他孩子氣地吐了吐舌頭,心底卻忍不住感慨:“現(xiàn)在跟你說話的可不就是個大人!” 不過這句話,他接下來的十幾年估計都不敢真的說出口。 穆師傅被沈云晉這一通夸的通體舒暢,不知不覺竟然一直跟他聊到了日頭西落,顧家院子里的飯香都飄了出來。 他們的話題終于隨著飯香告一段落,顧東源的樹屋也在樹干上釘出了一個雛形。 把還沒用完的木板跟工具都塞到那棟半半拉拉的小房子里,他們?nèi)齻€才一起回了家。 老太太已經(jīng)把飯菜全都擺了出來,顧東源干了一下午的體力活,當然早就餓了,頓時乖乖地就跟著沈云晉到了盆架前。 沈云晉把臉盆里舀上水,兩個人又跟以往一樣,一起把水探到手中,顧東源卻沒像以往那樣捉著他的手指擺弄。 他這么安靜,沈云晉反而有些奇怪,忍不住把自己的手伸過去,把顧東源的手翻了過來,兩只血殷殷的小血泡頓時映入了他的眼簾。 34、老板娘 不用說,這血泡就是之前鼓搗那些木板磨出來的。 沈云晉的心頓時軟得一塌糊涂,拿著他的小手小聲問:“疼嗎?” 顧東源雖然家里條件不怎么樣,但是顧老太太卻也從沒舍得讓他干過什么重活,那小手除了顏色黑點兒,膚質(zhì)卻也還嫩得很。 這會兒又是榔頭又是木頭板子的擺弄了一下午,會冒血泡也是理所當然的。 顧東源把手抽回去,臉上帶上了一點不好意思:“不疼?!?/br> 就算他這么說,沈云晉又哪里會信。 心里頭一邊想著男孩子受點兒小傷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一邊又老是覺得心疼。 沈云晉嘆了一口氣,再一次感到,他這是真把顧東源當成了自家孩子。 “下回我也跟你一起弄?!?/br> “不用,我自己可以的。” “不行,不然就算你蓋好了我也不去玩?!?/br> “……那好吧,你就幫我撿撿木頭……” 顧東源自己吃了苦頭,就斷然不再想沈云晉插手。 即使這會兒因為沈云晉的“yin威”而不得不答應(yīng)下來,過后還是照樣自己把所有的活兒都攬了過去。 在穆師傅的指導(dǎo)下,那棟小木屋前前后后鼓搗了一周就成了型,而且顧東源還別出心裁地在屋頂釘了一只假煙囪,又在窗欞上釘上了一串糖紙跟鐵片做的風鈴,風一吹叮鈴鈴的響,這樣看上去,比沈青帥那一棟小屋就精致了許多。 廠子里的幾個大人也都跑來看過,對著顧東源的心靈手巧夸贊了一番,顧老太太更是把兒媳婦以往買的一串白色的珠簾改了改給他們掛在了門外,進出時一撩簾子就噼里啪啦一聲脆響,再在房間里鋪上涼席小被,看上去還真挺像那么一回事。 蘇春華性子向來耿直,看見這情況,直接嘻嘻地笑了起來:“東源這新房都蓋好了,是等著娶媳婦兒么。” 她的話頓時惹得所有的大人都一陣輕笑,就連沈云晉都忍不住站在一邊低低地笑了出來。 不過很快,他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因為顧東源小朋友隨即就認真地往下接了一句:“不是,以后我要給云晉蓋樓房?!?/br> 他這一句話更是讓二嬸他們的笑聲直上云霄。 不過,這么一句惹人發(fā)笑的童言童語,也根本沒有人會當真,就連沈云晉都不覺得這句話以后有成真的可能。 圍觀的大人很快就又回了廠子干活,等他們一走,兩個小孩就迫不及待地鉆進了木屋,肩并肩躺在小褥子上,沈云晉直接枕上了顧東源的肚子,透過窗欞看著已經(jīng)郁郁蔥蔥的樹林,耳邊還不時地傳來風鈴跟珠簾嘩嘩的響聲。 顧東源忙活了這么久,這會兒胸口的成就感十足,伸手摩挲著自己肚子上的那張臉,思緒還是在這棟木屋上打轉(zhuǎn)。 “把葡萄藤引到這邊來,等藤起來了,咱們在木屋里就能伸手出去摘葡萄吃?!?/br> 因為這棟木屋就在顧家后頭,跟葡萄藤也就是一個拐角的距離,真要搭架子把枝葉引過來也不是什么難事。 沈云晉看著窗外在樹葉的縫隙間漏下的斑駁陽光,笑著對他道:“要是你把葡萄藤引到樹林子里來,我估計以后也就吃不上葡萄了?!?/br> 葡萄喜陽,如果長在這遮天蔽日的樹林里,就算是結(jié)幾串果子,肯定也甜不到哪兒去。 不過顧東源既然都想好了,又哪里管得了這個,他的腦子里恐怕就只剩下跟沈云晉躺在木屋里互相喂葡萄的畫面。 就這樣,顧東源小朋友幾乎躋身到了木匠師傅的行列,很快就在葡萄樹跟小木屋之間支起了一個長長的木架。 而那葡萄也很快就按著他預(yù)想的樣子朝著木屋的方向緩緩爬了過去。 到了第二年的夏天,木屋的窗前已經(jīng)郁郁蔥蔥地鋪滿了葡萄藤手掌似的綠葉。 葡萄才長了一年,還沒有掛果,但是伸手揪一截兒須蔓咬在嘴里,也照樣能嘗到一陣陣清新的酸甜。 這間小木屋也成了他們兩人的活動基地,幾乎每天都要在里面呆上一陣子,夏天更是連午覺都直接在里面解決了。 開著門窗,穿堂風一過,沈云晉真覺得比空調(diào)房都舒服了許多。 顧東源的成績早已經(jīng)跟了上來,用不著再跟著他補習,兩個人的課余時間多了許多。 而廠子里的那三池子咸菜也陸陸續(xù)續(xù)快要出完貨。 這是清水縣第一家咸菜廠,剝除了運費與包裝,進價自然也比別處運來的便宜了許多。 再加上穆師傅的手藝確實非凡,清水縣大大小小的商店竟然都清一色地換上了他們家的咸菜。 頭一年,沈宏博本來也存著些試水的心思,沒敢真的撒開手,這回真是恨不得眼前的三池咸菜能多上幾倍。 這個年代雖然物資匱乏,人們花錢也節(jié)省,但是咸菜這種玩意兒卻是家家都吃得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