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jié)
沒有最狠,只有更狠,當(dāng)然上秦折的人歷來都是獨立特行,昔日燕京第一才子的名頭不是白得的,文章絕妙犀利,堪稱開國以來最大膽的文官。 長盛帝本就不痛快,閱過奏折氣得差點吐血,氣血翻涌那管人才不人才,怒火中燒掀了桌案,命錦衣衛(wèi)鎖拿杜謙。 這是一封不合規(guī)矩的奏折,從最初收到的人至親自把它遞到天子手中的內(nèi)侍,個個心懷鬼胎。按理說,可以攔下,杜尚書得罪的人不少,杜謙的國蠹論更是得罪了滿朝上下,有人樂得見他家倒霉。杜尚書也是秋后的螞蚱蹦跶不了幾天,落井下石的人多了去。 這一次,站在宮門外,聽著小內(nèi)侍尖細著噪子道:圣上不想見,孟翰林請回。 夜色深沉,大明宮亮如白晝,孟煥之背對無盡的黑暗,心中沒了底。對,他只是一個小翰林,天子近臣不能代表什么,但愿明晨天子愿意見他。 ☆、168|第 168 章 杜六郎甫一下獄,杜尚書為兒子上下奔走,全然不知他也成了眾矢之的,司馬家的棄子,北派文人眼中釘,一方棄之不顧,另一邊群起而攻之,下場可想而知。 墻倒眾人堆,天子也惱了杜家父子,下旨讓杜潤致仕告老還鄉(xiāng),杜家?guī)讉€兒孫被批成篩子,人心惶惶下?lián)鷳n自身處境,盼著早離燕京事非之地。 杜潤卻不肯,他最疼愛的幼子尚在詔獄中,無論如何也要把兒子撈出來,再提回鄉(xiāng)的事。這一拖,他竟沒能再有機會安然回鄉(xiāng)。 落井下石的人瞅準(zhǔn)杜家的死xue,又熟知天子的性情,三人成虎,長盛帝默許了對杜家的清查??车苟偶业呐灾δ┥遥娙税涯抗鈱?zhǔn)杜潤。 杜潤心胸狹小,骨子帶著一股傲氣,何曾受過這等氣,幾個兒子被革職他也被監(jiān)查御史揪住不放,幾下交加,也是年近花甲之年的老人,中了風(fēng)癥一病不起。 主管辦案的人心中有分寸,不好直接逼死天子年幼時的伴讀,如實向長盛帝稟告杜潤病情,因此放杜家一馬,放他們?nèi)一剜l(xiāng)。 杜家已成了落水狗,舉家離京之時行動倉惶,只卷了貴重的金銀細軟,其實也沒有多少好東西讓他們拿,之前算是抄了一次家,頂好的東西都叫人搜走,剩了一些尋常器物。 杜家?guī)孜恍值芟刖鹊艿艹鰜硪咽遣荒?,他們能保住命都算不錯了。 大太太打發(fā)人給杜家四奶奶——她的堂侄女小司馬氏送去一百兩銀子和幾張銀票,為著都是司馬家的女兒,也為她們同為長兄的棄子。秦家有幸保住身家,不然她也有這么一天,猶如喪家之犬逃離京城。 另一邊孟煥之連日來心中懷著焦慮,即使對著兒子也笑不達眼底,意兒手下?lián)芾b有金鈴的木球給父親,如同往常等著再撥回來,半天等不到回應(yīng)。他瞪著大眼睛,慢慢爬過去,把木球塞到父親手中,嗯嗯指著示意陪自己玩。 孟煥之瞧著手中多出來的木球笑了,順手撥動木球滾向意兒,發(fā)出清脆的響聲,父子二人玩了幾個來回,逗得意兒咯咯咯笑聲不停。 許是被兒子開心的笑容感染,孟煥之也放下心中的煩憂,伸手咯吱意兒。母子倆一個毛病,最怕別人撓癢癢,意兒躲著父親的大手,妄想用自己的小手撥開,腳丫子也加上,四肢并用縮成一團笑軟了。 知言遠在院外聽見屋里兩人的笑聲,就知孟煥之準(zhǔn)沒干好事,又在故意折騰兒子,她快步進屋制止道:“快到一邊去,鬧得狠了,意兒晚上睡得不踏實。” 意兒聽見娘親的聲音,哇的大聲哭出聲,伸著小手讓知言抱他。 孟煥之斜倚上榻上輕笑,兒子有趣,總想逗得他有哭有笑,就像以前愛看妻子微微慍怒的樣子。 意兒長得飛快,知言快有點抱不動他,在屋里轉(zhuǎn)了兩圈哄著他,“壞爹爹,咱們不理他?!?/br> 意兒止住哭聲,臉上掛著淚珠,把頭埋在知言懷里,儼然生氣,不想搭理父親。 孟煥之見狀更為可笑,伸手又想逗兒子,被知言揮開,一時等兒子睡下,她才埋怨道:“你怎么比意兒還要小,時不時冒著傻氣?!?/br> 他只環(huán)住妻子不說話,嘴唇輕觸她的鬢角,輕輕搖晃。 通常孟煥之不開心的時候都不怎么說話,知言耐心等待他緩過勁,兩人默聲玩著繞指頭的游戲。 “知言,祖母曾說起過當(dāng)年在燕京的艱難日子,暗地里她把眼淚流干了。我也曾憶恨過祖父,如今才明白,有的人生來就是長空奔襲的雄鷹,九萬里云端盤旋,只為一次出擊?!蔽⒊恋穆曇袈犉饋碛袔追指袀?/br> 他說的是杜六郎,現(xiàn)在各種說法都有,傳杜六郎已死在詔獄,也風(fēng)傳著天子發(fā)話不會讓杜六郎再見天日。物傷其類,孟煥之替祖父,也替摯友感慨。 知言寬慰他:“圣上總有消氣的那一天,你再急也是沒法子,不如把心放寬等著杜六郎平安無事出來,到處你再替他打點?!?/br> “好”,孟煥之輕吻著妻子,語氣輕松道:“借你吉言?!?/br> 數(shù)日后,孟煥之翹著以盼等來的不是天子消氣放杜謙出獄的消息,而是朝中準(zhǔn)備出兵北境,定遠侯趙家?guī)е匣卣饔懥骺艿拇筌姴蝗臻_拔,隨行的文官名單中秦昭竟然赫然在列。 且不說此時出征,待到北邊時已是秋風(fēng)颯颯,寒意深深,白風(fēng)卷地百草折,胡八天月即飛雪,數(shù)萬將士如何能在北境苦寒之地做戰(zhàn)。蠢主意有人出,可最終下決定的人難道不明白這個理。 長盛帝應(yīng)該不至于昏聵到如此地步,內(nèi)閣又是做什么的? 孟煥之霎時想通一個環(huán)節(jié),首輔。 秦敏號稱老狐貍不假,內(nèi)里卻是鐵腕,行事不著痕跡,處處給天子軟釘子碰。有他坐鎮(zhèn)朝中,能擋住天子突發(fā)異想的主意,換而言之,避免朝廷貿(mào)然下決定。 現(xiàn)任董首輔從來只聽天子一人的話,從他上任以來,內(nèi)閣駁回天子提議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幾成虛設(shè),漸漸失去它本來存在的意義。 至于秦昭為何能進大名單,也不難打聽,安大學(xué)士很是‘好心’向天子建議,放秦昭出去歷練。他的學(xué)生都不老實,杜六郎被拿下了,還剩另一個,扔到狼堆里讓受受罪,看回來后仍是面服心不服他這個老師。 ****** 消息傳回秦府,四奶奶也是吃驚,她的父親安遠侯的勢力在南邊閩粵地界并海上防務(wù),北邊陳家可是插不進去手。 這是要把人往死里整,誰都知道秦昭上了封整頓軍務(wù)的奏折,現(xiàn)在朝中正如火如荼進行著削爵降等,勛貴人家恨得牙癢癢,拿龍椅上的人沒招,收拾個小翰林也總有法子。 又是在軍營中,整人的下三濫招數(shù)多了,秦昭能逃得過?! 說是即刻動身,總還有個把月準(zhǔn)備的時間,四奶奶苦口婆心勸丈夫想法子避開,好話說盡了,也打動不了秦昭。 秦昭有自己的想法,只要天子敢用他,他就敢接著,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以身犯險怎能在朝中站穩(wěn)腳。趁著祖父在世一日,也算秦家有把隱隱的保護傘,不妨騰出手博一把。 四奶奶幾乎絕望,咬牙說出給通房停避子湯的話,她帶著哀求:“四郎,你就聽我一回,好歹。”她頓了頓,覷著丈夫的臉色小聲說:“不管是誰生的,我都會視為己出?!?/br> 秦昭的確生氣了,面沉如水,冷聲質(zhì)問:“當(dāng)年的承諾,不是我信口一說,難道幾年相處你還是不信我?” “不是”,四奶奶連忙解釋,怯生生拉著丈夫的袖子說出心里話:“四郎,總覺得你待我太好了,又覺得你心里沒我?!?/br> 秦昭待她那份好,四奶奶一直沒有真實感,她愛慕丈夫,情濃之下患得患失,沒生出孩子總是矮人一截,偏偏丈夫從來不說什么,她無法心安理得接受的他的體貼。 秦昭盯著相處四年有余的妻子,心中輕嘆一聲,放柔聲調(diào):“美卿,我娶你進門就是一輩子的夫妻,若說我心里沒有你,還能有誰?別胡思亂想了,在家等著我回來。” “真的?”四奶奶輕聲呢喃,她有點不敢置信,認真盯著丈夫,得到肯定的點頭,竟比當(dāng)初聽聞要嫁給他還要高興萬分,喜極而泣,一個勁兒說著歉意,“四郎,都是我不好,不該猜疑你?!?/br> 秦昭摟著妻子哄她開心,他從小跟在祖父身邊,練得喜怒不形于色,鮮少有發(fā)脾氣的時候,剛才真是怒了。 自小得受的教誨如何對待家中正妻,秦家兒孫心中都有一筆帳。秦家與安遠侯陳家結(jié)親只想為三房找個穩(wěn)實的靠山,兩姓結(jié)好,須得拿出誠意,秦昭是真心許下不納妾的話,他也不是貪戀美色的人。 妻子的痛苦他心中明白,總是陪著好性子給她寬心。設(shè)身處地,他希望別人能善待自己的meimei們,也要先好生相待別人的meimei。 夫妻的感情也是從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秦昭的心從來都不在后宅,對妻子的有些許忽視也是正常,他也心里沒有別的女人,覺得兩人之間這么過下去沒什么不妥。今天妻子說出心里話,他在反思自己做錯的地方,日子還長,總有機會彌補。 秦昭夫婦敞開心胸說著情話,夫妻之間有了默契,四奶奶不再惶恐不安。她總是武將的女兒出身,自小替父兄打點行裝,送他們上戰(zhàn)場,輪到自己丈夫時,再是不舍,打起精神下了氣力為他細心準(zhǔn)備,御寒的冬衣,防凍瘡的藥,一樣一樣歸置到一處。 每件凝結(jié)著她的心血,愿常伴君側(cè),如她相隨。 秦昭跟隨大軍出發(fā)時,一一掃過人群中的親人,父親叔伯、兄弟和姐妹們,再與妻子對視,他微微一笑頷首。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秦昭不會輸給別人,等著他回來! 四奶奶笑得無比甜蜜,她會等著他回來! ☆、169|第 169 章 這年的中秋節(jié)過得冷冷清清,燕京本就只剩嫡出三房,秦昭又去了北地,人愈發(fā)少了,大家相約好一起在秦御史府上團聚。 知言一早帶著意兒坐車去了大老爺處,晌午時分孟煥之也提前從衙門回來,父子兄弟聚在一處,對月淺酌,桂花釀的清香彌漫在花廳中。 知言和兩位嬸娘、兩位嫂嫂及十三姑娘知媛圍在一起抹了會骨牌,其他出嫁的姐妹都在夫家過節(jié)不得回來,月前知靜跟著夫君放外去了湖州。 知靜嫁到方家十年間,上有難纏的太婆婆,身邊有愛挑事的小姑,正經(jīng)婆母和嬸娘整天盯著她的嫁妝不放,沒過上幾天舒心日子。方恒出孝后,大老爺為女婿謀了個好差事,打發(fā)一對小夫妻帶著孩子出去躲幾年清閑。 秦家以前是一個整體,現(xiàn)時全撒落開來,遍布大江南北。逢著年頭節(jié)下,各房派人相互送節(jié)禮,一甕上好的酒、幾匹時新的料子、幾把杭扇、兩樣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這樣那樣的禮物也在訴說另一個信息,他們在異地也都過得不錯,讓京中的家人不必擔(dān)心。 京中幾房定期往西北送信送東西,送信的人回來時捎上老狐貍的親筆書信。方太君眼花,命身邊的幾個孫媳或?qū)O女代她手書,全是閑言碎語。知言姐妹看了又看,再依依不舍把信交回到大太太手中。 有兩位老人在,秦家不會散,大家都能扭成一股繩。大老爺和大太太慢慢擔(dān)起家中的責(zé)任,讓人信服,靠得不是威儀,而是公道的心。 大家族中長子嫡系猶為重要,從小刻意栽培,享受特別待遇的同時也要比別的兄弟多付出。 秦旭跟著岳父在編修館,沒有個十年八年完成不了大典籍。介時,他也年過三旬,守著得來不易的清貴之名過后半生,再把這份名聲傳承下去。 這也是老狐貍為大房挑的路,大房的兩門姻親韓家和孔家說出去都是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思?,明里暗時幫襯秦旭不少。 據(jù)知言觀察,秦旭未必心中十分情愿,可他也聽從了祖父的安排。大房今日之地位集聚秦家上下幾十年的努力,他不能信意揮霍,讓叔父和弟弟們的汗水白流。 相比屋內(nèi)眾人相談甚歡,角落里的秦昌苦著臉,邊向父兄瞥去,心中暗暗不服氣。原想著四哥不在家,他可以偷偷溜去參加秋闈,那里想得到被父親和六哥輪番看守在家中,別說是出大門,出房門都不行。 知言早都聽說秦昌的事,見他悶悶不樂,活像別人欠了他八百兩銀子一般,心里好笑,喚過秦旭的長子章哥兒耳語幾句。 才六歲的章哥兒小小年紀(jì)已很是有勢,踱著方步走到秦昌面前,小臉一本正經(jīng),聲音清脆:“十二叔,九姑母說你欠了她銀子,喚你過去算帳?!?/br> 廳中幾聲輕笑,秦昌朝知言坐的位置瞄一眼,氣乎乎走過去,一屁股坐下也不吭氣,就差跟人吹胡子瞪眼。當(dāng)然,他嘴上連毛都沒有,更別提胡子。 幼時唯他心眼多,生得七巧瓏玲心,長到半大小子,最是難纏,秦家十幾個兄弟唯數(shù)秦昌不好管,瞧誰都比不上他,人又聰慧,孟煥之和秦昭和才學(xué)沒法讓他徹底心服口服。狂勁上來,老天排老大,他排老二。 知言都快愁死了,硬的不能來,只能說好話哄他:“現(xiàn)時長大了跟jiejie都生分起來,躲在一旁也不過來。要不,你和jiejie回去住幾天?!?/br> “不去”,秦昌冷聲拒絕。 “走罷,意兒都想小舅舅了。” 不到一歲的意兒知道小舅舅是誰呀?知言撒著自己都不信的謊。 秦昌心中不痛快,八月十五,秋闈最后一場,他本來有機會參加,受人阻攔葬送大好機會,回府后又要被父兄盯著謄抄歷界三甲的試卷,寫得都快吐了,去jiejie家還能避兩天清閑。 他微不可見點了點,心思仍飄在秋闈號房里。 事實上,此次秋闈秦家上下沒一人應(yīng)試進考場,秦家老中青三代出了三個探花、三個進士,幾位女婿里也有一位狀元、一位傳臚、一位庶吉士,再加上孔家姑爺要襲衍圣公的爵位,知恬嫁給暹羅王,張盛將來也要襲英國公爵位,可謂一門顯赫。 已經(jīng)出頭的人熬夠資歷打拼在官場,未來得及出頭的要稍放緩腳步,別一下子全蜂涌出去,引人矚目不說,萬一中間有個差錯,后勁不足。 ***** 秦昌跟著知言去了孟府,小鬼頭長大后變成難纏的小鬼,他心里憋著火氣,時不時和人尋不痛快,對著孟煥之倒不敢做出失禮的舉動,對著知言橫挑鼻子豎挑眼。 知言頭都大了,她怎么能一時腦熱招來這么個禍害,腸子都悔青了。 孟煥之為妻子分憂解難,嘗試同秦昌交流,說文他論不過年少的內(nèi)弟,說理他比不上內(nèi)弟思維敏捷。幾天過后,孟煥之暗自嘲笑自己幼時的神童之名全是浪得虛名,難道他江郎才盡,已成泛泛之輩? 秦昌很淡定,“司馬老兒都是我的手下敗將,姐夫輸了很平常?!?/br> 孟煥之的第一感覺非丟面子而惱火,他深深覺得內(nèi)弟的聰明成了大麻煩,回到后宅對妻子擔(dān)心道:“十二內(nèi)弟太過機敏,把他關(guān)在家里非長久之計,要尋個穩(wěn)妥的人引他上道,不然白白可惜了他的天賦。” 可是,上哪兒去尋找能收住秦昌的人? 知言不無氣餒道:“算了,先讓他住幾天,玩暢快了打發(fā)回去,等四哥回來再做商議?!?/br> 孟煥之并未答應(yīng),靜坐陷入沉思中。意兒拿著小木球找父親,讓他像往常一樣陪自己玩,得不到回應(yīng),他發(fā)脾氣把木球扔到地下。 伴隨金鈴一長串清脆的響聲,木球也隨之摔碎,散落一地七零八落的木頭小塊。 意兒雖小也知道自己干了錯事,使勁眨巴著眼睛討好父親,嘴著念念有詞指著地上哦哦。 孟煥之沉下面孔掃了一眼兒子,意兒更加委屈,目光搜尋著娘親求救。知言當(dāng)做沒看見,喚進丫頭收集起木頭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