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節(jié)
書迷正在閱讀:把我的爽文劇本還給我[快穿]、懸疑文的偏執(zhí)反派都想獨占我[快穿]、循循善誘、最寵愛的你、泥垢,重生不是這樣的、穿越之一品公卿、寵妻守則、重生女配之鬼修、抑制我,標記我[重生]、別把奶攻不當攻[快穿]
周魁嘆息一聲,道:“一個月后我們商隊采買完貨物返京,老太太不嫌棄的話,就一起上路罷。雖說晚了一個月啟程,但路上有人照應(yīng),比老太太一個人輕便些,而且京城里有我們縣主照應(yīng)著,香菱姑娘必定吃不了什么苦,等得及老太太晚些進京?!?/br> 封氏泣道:“官人的大恩大德,無論我用什么話都難以表白,也無以為報,就依官人之意。等我見到了我的英蓮,再去給縣主和大人們磕頭?!?/br> 周魁嘆道:“既知其苦,若不伸手,也就枉為人了?!?/br> 封氏愈加感激不已,拉著周魁細問女兒如今的處境,有沒有吃苦、有沒有人欺負她等,周魁沉吟片刻,道:“苦不苦,端的自己怎么想了。有人覺得香菱姑娘在薛家一直享受錦衣玉食,也有閑暇吟詩作賦,不曾吃苦受罪,也有人覺得香菱姑娘身不由己,心里苦,那薛大爺最是個喜新忘舊驕縱跋扈之人,這回就是得了新寵,要攆香菱姑娘出去,其母妹怕丟了顏面才留在其妹身邊。香菱姑娘很愿意離開,想必是覺得苦,只是無處可訴,也是不敢說?!?/br> 封氏不等聽完,哭道:“難道錦衣玉食就不苦了?說這些話的人不知道怎么想的,凡是為奴為婢為妾的,哪個生死由自己?那蘇東坡為了一匹馬還將小妾給了人呢!只是,他家那樣勢大,我可憐的英蓮如何離開?不知道得要多少銀子送過去他們才肯放我英蓮?” 周魁安慰道:“老太太不必如此憂心,我們大爺和縣主等人都想好了主意,只等老太太進京,料想定能叫老太太母女兩個團聚?!?/br> 封氏聽了,起身再三道謝。 周魁離開前和她約定,一個月后來接她一起進京,封氏送到山腳下回來,連井邊洗的衣裳都忘了,回到房間里翻箱倒柜,將歷年來累積一直不曾動的銀錢都找出來。 那年賈雨村先是給了兩封銀子和四匹綢緞,一封銀子乃是百兩,兩封二百兩,若不是打著嬌杏的主意,只怕給不了那么多,納了嬌杏后出了給自己老父百金,又給自己許多物事,有銀子有東西。封氏都沒有花,悉數(shù)換作了銀錢,加上這十幾年來做活所得,自己手里共有三百五十兩有幾,不知道夠不夠贖女兒出來。 封氏癡癡地想著和女兒團聚的場景,一面收拾東西,一面又去告訴住持,說明自己得到女兒的消息,一個月后進京。 老住持頗有善心,得知詳細后叫人封了五十兩銀子給她,溫言道:“老太太找了女兒十幾年,誰不知道?今得消息原該去見見到底是不是。窮家富路,這些銀子老太太就拿著做盤纏罷。我再修書一封,老太太到了京城,去牟尼院找靜慧師太和妙玉,她們都是我蟠香寺出去的,老太太見了女兒無處可去,就暫時借住她們那里,以后另作打算?!?/br> 封氏跪下磕頭,含淚道:“再沒想到我們娘兒倆遇到這么些好人。我原不該收了住持給的錢,只是我不知道贖女兒需要花多少錢,就厚顏收著了?!?/br> 老住持想了想,道:“為母之心,理當如此。聽說靜慧師太和妙玉都認得大戶人家,尤其是妙玉,現(xiàn)住在什么榮國府里修行,你若實在贖不出女兒,就去找她們,她們或可幫你一二,到底有權(quán)勢的才好說話?!?/br> 一聽榮國府三字,封氏一呆,忙道:“聽周大官人說,搶買我女兒去的人家就是榮國府的親戚,現(xiàn)今也住在榮國府里?!?/br> 老住持笑道:“倒巧了,既這么著,更好說話?!?/br> 封氏不敢確定,但卻盼著能順利接出女兒。 她一面買布料給女兒做衣裳鞋襪,一面收拾好行李等著,日思夜盼,只覺得度日如年,衣裳鞋襪做了好幾套,好容易才盼到一個月后,周魁果然親自來接她上船,一顆心徹底放了下來。一路風(fēng)雨,不消多說。 抵達京城時,已進十月,正落薄雪。 下了船,封氏裹著棉襖問周魁道:“大官人,我?guī)讜r能見到我那英蓮?” 周魁一面看人搬運貨物,一面笑道:“老太太別急,等我們卸了貨,我?guī)Ю咸フ椅覀兗掖鬆?,再聽縣主的吩咐罷?!?/br> 封氏聽了,強壓住心頭的焦急。 卸完貨,周魁帶著封氏去見衛(wèi)若蘭,可巧衛(wèi)若蘭才從梅園和友人吃酒回來,見了封氏,溫言道:“老太太不必急,我先叫周魁送老太太去縣主的老家人那里住著,再打發(fā)人告訴縣主說老太太已經(jīng)到京城了,老太太到時候就借著隨老家人給縣主請安的時候見女兒?!?/br> 封氏當即跪下磕頭,砰砰作聲。 衛(wèi)若蘭忙命攙起,道:“老太太千萬別在行此大禮,縣主知道了,定然說我不知道憐老?!闭f完便命人將折來的梅花給黛玉送去,又寫了一封信捎過去。 黛玉接到書信一看,心內(nèi)歡喜,叫人去找香菱來,悄聲告訴她。 香菱喜極而泣,道:“我娘還在人世?我很快就能見到她了對不對?好姑娘,多謝你和寶二爺替我費心,我便是磕一千個一萬個頭都謝不過來?!?/br> 黛玉笑道:“今晚就留在我這兒,好生歇息,明兒林mama帶你娘一起過來,你們見見?!?/br> 香菱滿口答應(yīng),滿心期盼。 第084章 香菱近來常找黛玉,請教黛玉如何做詩詞文章,偶爾天晚了便在黛玉屋里和紫鵑等人一床歇息,今日打發(fā)小丫頭回去稟明寶釵,寶釵亦不在意,只說知道了。 睡前就見她翻來覆去,夜間起夜時見她仍舊輾轉(zhuǎn)反側(cè),紫鵑揉了揉眼睛,心里憐惜不已,說道:“傻丫頭,快睡罷,仔細明兒眍了兩只眼睛,你娘見到了心疼。”香菱這么大的一件事,黛玉身邊的心腹和惜春一樣都知道,除了寶玉,都瞞著外人。 香菱低聲道:“好meimei,我睡不著?!?/br> 紫鵑嘆道:“你不好好睡,明天哪里來的精神見你娘?你盼了幾個月,好容易盼到你娘活著并且進京的消息,叫她看到你好好的才好?!?/br> 想到自己老母年近七十一路奔波進京,香菱眼圈不覺又紅了。 次日一早,香菱特特找出新衣裳,打扮得十分齊整,早飯都不曾好用,直在黛玉屋里等了兩個時辰,才見林濤家的和一個老嫗進來。 老嫗不是別個,正是封氏。 封氏剛踏進房門,眼珠子就定在了站在上首旁邊的標致小媳婦臉上,眉心一顆胭脂痣,相貌頗似出了家的甄士隱,依稀又有幾分自己年輕時的模樣兒,心下再無懷疑,忍不住撲過去,張開雙手將她摟在懷里,道:“我苦命的兒啊!”叫著哭出聲來。 黛玉和寶玉以及圍侍人等都跟著掉下淚來,相繼拿帕子擦拭。 趁著她們母女兩個抱頭痛哭,黛玉側(cè)頭問一臉淚痕的寶玉道:“叫你安排人在尤老娘跟前說閑話,你安排了不曾?” 寶玉一面拭淚,一面道:“早就安排了,我正要跟meimei說這件事呢。真真不知道怎么說,尤老娘果然叫了尤二姐家去,叫她勸薛大哥哥將香菱打發(fā)出去,尤二姐倒是猶豫得很,奈何萬事都聽她娘的,已經(jīng)答應(yīng)說要勸薛大哥哥打發(fā)香菱了。尤老娘猶不放心,竟在給香菱物色人家,覺得香菱嫁了人就再不能回去了,萬惡的老婆子,比死魚眼睛還臭!” 寶玉狠狠地罵了一句,他和黛玉本來打算得好,尤二姐勸薛蟠放香菱出去,然后這邊再用利益誘得薛姨媽母女同意放人,等離了這里,萬事都由自己這些人替香菱做主了,誰承想千算萬算沒算到尤老娘如此狠毒,要替張華做媒。 張華是誰?就是尤二姐嫌貧愛富倚仗寧國府之勢退了親的未婚夫,父子兩個都是極糟爛之人,前頭拿了寧國府二十兩銀子,寫了退親書,如今聽尤老娘說能白得一個如花似玉的老婆,如何不愿意?當即就滿口答應(yīng),原諒了尤老娘和尤二姐從前的所作所為,正等著尤二姐回去和薛蟠商議,然后好生夸自己一夸,將香菱許給自己。 寶玉這廂說完,那邊封氏和香菱已是白了臉,驚恐無狀。 香菱天生有一段呆氣,尤二姐進門時猶不知危機,反倒替薛蟠喜歡,覺得又有姊妹進來作伴好一同吟詩作賦,直至被打發(fā)到寶釵身邊,才隱約明白自己想得好,別人未必以為好,二房已如斯,正室更不用說,只是沒想到尤老娘竟這么狠。 封氏扯著女兒一起跪倒在地,納頭泣道:“求公子和姑娘救英蓮一救,萬萬不能叫那些人得逞,將來就是做牛做馬,我也心甘情愿地服侍公子姑娘?!?/br> 聽寶玉說起張華來歷品行,封氏覺得天都要塌了,落到那樣人手里,可有女兒活路? 黛玉溫言道:“老太太放心罷,你們母女兩個好容易才團聚,我們兄妹豈能眼睜睜地看著香菱被人那樣作踐?我想的法子原好使,只是錯估了人心。既不能成,那便用別的法子。當時不知老太太是否尚在人世,如今老太太找來了,何必再用那些下下之策?一會子跟我去見外祖母,就說你是來京城找女兒,和林mama從前認識,故來投奔,不曾想來見我時,竟認出了香菱就是自己的女兒。你多求求外祖母,也求求姨太太,就說想出錢贖了香菱家去,我和寶玉在一旁替你們說些好話,料想姨太太沒有不答應(yīng)的?!?/br> 寶玉拍手道:“老祖宗和姨媽向來憐老惜貧,知道了這樣的故事,沒有阻礙你們母女兩個回家團聚的道理,我在旁邊再說幾句好話,姨媽總會給我三分顏面。不必擔(dān)憂薛大哥哥舍不得,尤二姐巴不得香菱離開,有她在,薛大哥哥十有八、九都聽的?!?/br> 封氏和香菱已是六神無主,聽了黛玉和寶玉的話,無有不應(yīng)。 可巧,賈母打發(fā)人來問道:“老太太說,姑娘屋里有人哭,發(fā)生什么事情了?老太太擔(dān)心得不得了,偏生雪下得大,不得過來親看。” 寶玉眼睛一亮,和黛玉相視一笑,道:“是出了一件事,這就去回老祖宗。” 說完,寶玉一面叫人去請薛姨媽母女,一面帶著封氏母女兩個去上房,見賈母面露詫異之色,他跑到賈母跟前,道:“老祖宗,真真是遇見了一件千古未聞萬世難見的故事,哭聲驚擾了老祖宗,還請老祖宗千萬別怪罪?!?/br> 賈母攬著他在懷里,問道:“遇見什么故事?哭得那樣厲害,隔著兩重門窗,我都聽見了。香菱這是怎么了?哭得眼睛紅腫成這樣?這位老人家是誰?頭一回見?!辟Z母向來養(yǎng)尊處優(yōu),封氏卻是吃盡了苦頭,又十分cao勞,原本封氏比賈母小十來歲,瞧著倒比賈母大上十來歲,因而賈母見到封氏便口呼老人家,又忙叫人給她看座。 香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泣道:“老太太,這是我娘!” 賈母驚訝道:“什么?香菱,你說這位老人家是你娘?怎么回事?怎么你娘找來了?”她記得自己初見香菱,亦覺標致,問她時說不記得家鄉(xiāng)父母了。 封氏亦跪倒在女兒身邊,按照黛玉先前的囑咐道:“回老夫人的話,我苦命的女兒十四五年前就叫人拐了去,找了十幾年,找不見。本來以為我這一輩子都找不到她了,偶然有一回聽路人閑說兩句,有人在金陵買了一個眉心生有一顆胭脂痣的丫頭進了京城,我一路找過來,原想找同鄉(xiāng)幫忙,就跟同鄉(xiāng)給縣主大人請安,想求縣主大人,誰知才進門就認出了女兒?!?/br> 想到這些年來思念女兒之情,想到女兒顛沛流離吃的苦頭,封氏淚流滿面,說到后來的時候,竟是泣不成聲,滿室唯聞嗚咽之聲。 賈母奇道:“竟這樣巧?” 寶玉嘆了一口氣,道:“更巧的還有呢,等姨媽和寶jiejie來了才好說?!?/br> 一語未了,薛姨媽攜著寶釵進來,惜春想來是得了消息,強拉著探春一起跟過來,連同屋里原先在座的王夫人、李紈和鳳姐,擠擠挨挨一屋子的人,都好奇地望著封氏和香菱。 惜春道:“才聽說香菱的娘找來了,怎么回事?快說來我聽聽。” 她是姊妹中除了寶玉外,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心里十分同情香菱的遭遇,雖不知寶玉和黛玉為何在此時就叫人知道封氏找來,但是肯定有他們的用意。 寶玉親自開口,將甄士隱接濟賈雨村趕考、女兒被拐、家道中落、賈雨村納妾、爾后忘恩負義不通知封氏關(guān)于英蓮下落等事娓娓道來,偶有封氏從中補充幾句,愈加驚心動魄,最后跪倒在薛姨媽跟前,含淚道:“英蓮已經(jīng)跟我說了,她在夫人小姐身邊才過了幾年安穩(wěn)日子,我心里感激得不得了,恨不能當牛做馬地服侍夫人小姐。” 薛姨媽和寶釵震驚不已,寶釵自然沒開口,薛姨媽忙叫丫鬟攙扶封氏起來,道:“你們母女兩個團聚,原是一樁喜事,快別這么說?!?/br> 封氏不肯起,泣道:“求夫人憐憫,允我贖了英蓮家去,我把所有的錢都帶進京城了,放在林妹子家里,我這就去拿,錢不夠,我再找人借去。不瞞夫人說,我們家也曾是鄉(xiāng)紳人家,當?shù)赝澹m然如今已經(jīng)敗落到了一無所有的境地,但是實在不忍女兒繼續(xù)為奴為婢?!?/br> 薛姨媽不知所措,誰能想到到自己家里六七年的香菱忽然有家人找來?而且香菱已是薛蟠之妾,早就過了明路,離去又成何體統(tǒng)? 寶釵意欲說女子該當從一而終,想到自己是閨閣女兒,強自忍下沒有開口。 寶玉卻道:“姨媽竟是允了她們罷,好不可憐見的,找了十幾年才找到,拆散人家母女親人到底憂傷天和。而且姨媽和寶jiejie住在府里,怕是不知外面的事情,茗煙在外頭聽說了一件事,就是尤二姐的娘怕香菱從寶jiejie身邊搬回家去,正打算叫二姐勸薛大哥哥打發(fā)香菱出去,她娘更是給香菱物色了一個潑皮無賴,認為香菱嫁了人就再也回不去了?!?/br> 到底顧忌王夫人和薛家的顏面,寶玉沒說那潑皮無賴乃是尤二姐嫌棄不要的未婚夫。 聽得賈母拍案道:“這是什么樣的人,如此狠心,皆因不是自己女兒,就這樣作踐人不成?我道尤二姐是個好的,沒想到竟心里藏jian,倒妒忌起香菱來。姨太太,我也說一句,與其等著她們調(diào)唆蟠兒生事,不如此時就放了香菱家去,也算是積德了?!?/br> 薛姨媽忖度再三,道:“老太太的話,自然沒有錯,只是老太太也知道我那個孽障,三不五時地改主意,我就怕這會子他舍得香菱了,明兒想起來又和我鬧?!?/br> 言下之意,卻是不想放香菱離去。 香菱和封氏聽了,心中一涼。 寶玉皺眉道:“難道姨媽就等著大哥哥被人調(diào)唆著將香菱許給潑皮無賴才是好事?那潑皮無賴我聽了都覺惡心。不管怎么說,香菱陪著姨媽寶jiejie這么些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會子她娘千辛萬苦地找來了只想帶女兒回鄉(xiāng),姨媽不放她走,等衙門出面不成?我聽說,凡是被拐賣的女孩子,無論賣身與否,都可隨父母回鄉(xiāng),恢復(fù)原籍,從前的都不作數(shù)。” 黛玉暗暗叫好,沒想到寶玉提起這件事來,薛蟠喝命豪奴打死馮淵,若是香菱一事請衙門出面,只怕就會翻起這件舊案,都落不了好。 薛姨媽臉色一變,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想了想,開口道:“寶玉說得有理,香菱是個苦孩子,娘兒倆好容易團聚,叫她們分開確與人情世俗不和,也不能再由著蟠兒胡鬧了。meimei就放了香菱家去罷,咱們這樣的人家不缺人使喚,明兒蟠兒想起來,就再給蟠兒挑個好的放在屋里。” 眾人素日憐愛香菱的為人,今見她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臉淚痕,都紛紛開口相勸,尤其惜春言語尖利,叫人覺得不放她們母女團聚就是罪大惡極。 薛姨媽無奈,打發(fā)人跟薛蟠說一聲,只說香菱的家人千里迢迢地找來了,想贖她家去。 尤二姐在一旁陪薛蟠吃酒,不忍香菱這么一個溫柔標致人嫁給張華這等人物,尚不曾對薛蟠提起自己母親做媒之事,只是又怕違背母親之意,聞得這樣的消息正中下懷,忙對薛蟠道:“大爺就放香菱妹子家去罷,我陪著大爺豈不好?留著終究沒什么意思,只刺人的心?!?/br> 薛蟠正在興頭,揮手對來人道:“沒聽見你們奶奶說的話?橫豎香菱我已經(jīng)給了meimei使喚,就由著媽和meimei做主,直接打發(fā)了事。” 回去稟告薛姨媽等,封氏和香菱眼里露出一絲喜色。 薛姨媽聽完,嘆息一聲,道:“既這么著,甄老夫人就帶香菱回家罷,我叫人給香菱收拾東西,并把賣身契找出來一并帶走。她跟了我這么些年,我心里也疼她,你們就別再提贖身銀子的事兒了,我們家不缺這幾兩銀子的花費?!?/br> 封氏拉著香菱跪下就磕頭,滿口都是感激之語,寶玉等暗松一口氣。 賈母贊道:“姨太太仁善厚道,著實是香菱的福氣。香菱娘兒倆無家無業(yè),家里也沒旁人了,不管是回鄉(xiāng)還是留在京城,以后日子肯定不大好過,有了姨太太讓香菱帶走的衣裳簪環(huán),想來就好過些了。姨太太如此大方,我豈能小氣?鴛鴦,你拿五十兩銀子出來,給香菱母女兩個,或是做盤纏,或是賃房舍,是我一點心意,別嫌少。” 封氏心里愈加感激,含淚道:“哪里能嫌棄?謝都謝不過來。其實,能帶英蓮走已經(jīng)是天大的喜事了,別無所求。是我的英蓮遇到好人家了,不僅不要贖身的銀子,還這樣待我們?!?/br> 賈母和藹地道:“香菱是個極好的丫頭,家里都喜歡她,我從前就說她生得和尋常人不同,原來竟是姑蘇望族的小姐,可見是有本而來的。你們母女兩個如今團聚,也算得上是苦盡甘來了,以后就好好地過日子?!?/br> 封氏連連稱是,道:“老夫人放心,若我們娘兒倆留在京城,將來再過來給老夫人和夫人小姐公子們請安磕頭?!?/br> 說話間,鴛鴦已取了五十兩銀子出來,遞給封氏。 封氏和鴛鴦推辭再三不過,方千恩萬謝地收了,以備日后衣食之用。 見賈母如此,薛姨媽額外給了五十兩銀子,王夫人也賞了二十兩,余者鳳紈寶黛鴛襲等也都給了些,或是十兩、八兩,或是三兩、五兩。 封氏和香菱磕了頭,大包小包地出了榮國府,回到林濤家里,母女兩個又是好一番痛哭,此次卻是喜極而泣,再不用天各一方了。哭完,又央求林濤家的幫忙,先在附近賃一處房舍暫住,然后再給香菱恢復(fù)原籍,改回甄英蓮。 卻說賈母等她們母女走后,吩咐王夫人道:“年底等你老爺回來,跟他說一聲,遠著賈雨村一些,對待甄老爺這樣的恩人之家尚且如此,何況咱們家?指不定將來也對咱們家做出忘恩負義之舉呢?!庇侄邙P姐回去提醒邢夫人,叫她勸說賈赦,不可與賈雨村多來往。 王夫人和鳳姐齊聲應(yīng)是。 寶玉最是歡喜,等人散后,和惜春同去黛玉房中,手舞足蹈地對黛玉道:“費了這幾個月工夫,總算皇天不負有心人。” 黛玉含笑道:“都是你的功勞。今兒在外祖母跟前,若缺了你,事情可就沒有這么順利了。我本想著,尤老娘聽了閑話,攛掇尤二姐,尤二姐調(diào)唆薛大爺,薛大爺做主打發(fā)香菱,薛姨媽和寶jiejie不允時,咱們尋個對他們有利的人開口要人,勢必順水推舟而為,誰承想尤老娘的心思竟是那般,果然人心最是難測,以后出主意做事也得多方考量才行?!?/br> 惜春不解,忙問詳細,感嘆道:“這么說來,尤老娘是最壞的,尤二姐今兒在薛大爺跟前勸那么兩句話,比之母妹,也算有點兒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