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節(jié)
等到第二天她就開始傳些流言:“嘻嘻,趙老三家的媳婦子是有小聰明,只不過實在是太不曉得過日子了。當(dāng)時就算要防災(zāi),囤下一些米糧,那又何必買那么多呢?那么多的糧食都足夠吃到十月十一月了吧?再怎么的,等到□□月糧價的事情也該平息了?!?/br> “現(xiàn)在來看,漲價是她料到了。只不過她也不想想以后價格回落到比當(dāng)初買糧的時候還低,而家里的糧食遠(yuǎn)遠(yuǎn)沒有吃完,到時候該怎么想!只怕是要心痛后悔的?!?/br> 說這些話的時候她頗有惡意:“不不不,說不定人家不在乎呢?人家趙老三開著染坊,和幾個大老板做生意,手頭活絡(luò)的很。看看人家的大房子,看看人家的吃穿,顯見得和咱們不是一樣的人,自然也就不用摳這些小錢了。” 這話是從她這里說出去的,有越來越多的人也跟著說。沒有什么特別的原因,非要說的話,應(yīng)該是嫉妒吧。 當(dāng)初像這樣沒有買糧的人家可不止一家兩家,而自家不得不忍痛買高價糧的時候,趙家卻因為王氏的‘英明決斷’過的舒舒服服,根本不用體驗他們的左右為難和痛苦。當(dāng)時只盼著下雨,只盼著糧價下跌的時候沒工夫細(xì)想,等到雨下下來了,對王氏可不是都有一種微妙的情緒。 因此在這種流言傳出來的時候,她們都是樂于傳播的。于是話越說越嘲諷,一開始還只是說王氏不會打算,不會過日子。到后面什么話都能說,就連王氏當(dāng)年靠織綢養(yǎng)活了家里一家老小也拿出來嘲戲。 要知道這件事原本的人人稱頌的?。∧切┯泄诺娜思覠o不是拿這個教育自家媳婦:看看人家,就算家貧又如何,自己協(xié)助丈夫支撐家庭,這才等到了丈夫?qū)W成手藝。若沒有當(dāng)初王氏深明大義,趙吉如何能堅持下來?怎么的也得考慮一家老小的吃飯問題罷! 而堅持不下來,那就更沒有如今的染坊生意了——富貴殷實自然也不必提! “恐怕她當(dāng)初就是靠著這一樣站出了腳,如今因為她有過養(yǎng)家的事情,家里恐怕無人敢說她呢!要不然她干的這事兒,是個過日子的人也知道不對了,難道不會勸?” “所以說啊,女人家就不該養(yǎng)家。因為養(yǎng)家的功勞就不服人管了,到時候就有的是麻煩!” 王氏就算再好的脾氣聽到這些流言的時候也要發(fā)火,何況她本不是什么好脾氣的呢——然而這火朝誰發(fā)?流言之所以是流言,就在于大家都說,而且很難追究一個來去。 做皇帝的還說‘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就連皇帝老爺都沒法子的事情,王氏就更沒有法子了。最后她發(fā)不了火,只能在家里不舒服。那幾天趙蒙和趙芹芹把皮繃的緊緊的,就怕自己哪里犯錯誤,惹的王氏更加不快。 “趙三嫂子,趙三嫂子,我來還賬的?!?/br> 不管外面有些什么流言,日子該怎么過還是要怎么過。王氏日日在家里織綢,再也不出去和人一起做活兒了,兩三日下來氣也就漸漸平了。這一日早起,吃過早飯早早地就坐在了織機前頭勞作。 才織了半寸不到就聽到有人外面敲門,而且點名就是找她。于是她自打了一把傘,親自去開的門。 來的人她認(rèn)識,只是不大熟悉。她是隔壁粧粉巷貨郎的老婆。她家因為生意的關(guān)系常常送一些窄布、棉線、絲線之類的東西來趙家染,長久下來都是按照季節(jié)算錢,并不是一次一結(jié)。 過日子過昏頭了,王氏拍拍頭,看到她才想起來。雖然自從下雨后家里就沒辦法做生意了,但是之前的欠賬還在呢!于是趕緊把人請進去,經(jīng)過西廂房的時候?qū)Υ白拥紫碌内w鶯鶯道:“鶯姐兒去倒茶來!” 其實堂屋里、各房里都有茶壺,早上就會燒水渡好茶水。只不過這樣的茶水待客不體面,講究一些的人家在客來的時候都會新沏一壺茶。 來人卻笑瞇瞇擺手:“趙三嫂子別忙了,我就是來還賬的。把這件事了了我還要回家去呢,家里上上下下一大家子人都指著我服侍,離不得多久!” 說著就拿出一疊文契,這是每次染過東西之后趙吉給寫的憑證,一樣的東西趙家也有。王氏見了趕緊去臥室里,拿鑰匙捅開一把大鎖,打開柜子,其中有個小抽屜,里面全是文契,以及一本賬冊。 抱著賬冊和貨郎家的問題,王氏出來和人家對賬。 “總數(shù)是一兩二錢一分銀子?!蓖跏弦贿吺帐百~冊一邊對貨郎娘子道。 貨郎娘子一邊是有文契的,自然知道這個數(shù)目對不對。只是一邊拿裝銀子的荷包,一邊和王氏商量:“零頭就抹了去罷!” 王氏其實是不樂意的,因為價格這個東西在每一次替他們家染東西的時候已經(jīng)講過一次了。那時候就該便宜的便宜,該優(yōu)惠的優(yōu)惠。若是現(xiàn)在最后結(jié)賬還要來一回,自家真是做白工了。 但是一想是一分銀子的零頭,也不好說什么——即使一分銀子幾個銅錢本身就是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了。便道:“平常生意的時候已經(jīng)優(yōu)惠過了...算了,都是街坊,就抹了零頭罷?!?/br> 貨郎娘子滿臉喜色,拿出幾塊碎銀子,有的成色好一點,有點成色就不敢恭維了,紅紅的樣子也不知道怎么拿的出手。大概也是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吧,貨郎娘子解釋道:“你知道我家當(dāng)家的生意,到處跑的人,錢也來的雜,什么樣的都有?!?/br> 王氏也沒辦法挑剔,現(xiàn)實就是這么一個現(xiàn)實。講究一些的人家會記得換成色好些的,不講究你說了也沒用。只得把話都咽進肚子里,分辨成色之后在拿出戥子一個一個地去稱。 “噯!這個不成啊,你這個銀子才一兩上下,差的實在是太遠(yuǎn)了?!蓖跏戏Q完銀子之后直皺眉。 那貨郎娘子睜大了眼睛道:“就是一兩?。≈暗馁~是一兩二錢一分銀子,把零頭抹去,可不是一兩銀子?!?/br> 王氏聽到這個道理可是被氣笑了,一兩二錢一分銀子,的確,你說一分是零頭可以,說二錢一分是零頭似乎也沒問題。這看起來只是兩個人理解不同,重新解釋一遍,把話說開了就好。 但是這一定不是無意的,而是人家有意的! 他們都是小本經(jīng)營,一季的生意也才積累一兩二錢的銀子。至于利潤,這種家戶人家的小生意利潤也從來不高,都是許多人家的一起做,薄利多銷吧。所以別小看二錢銀子,說不得二錢的銀子去掉,本錢都不夠了,更別說利潤! 這種事情幾乎是明擺著的,而且別人不知道,這個貨郎娘子也不可能不知道。她家也是生意人,而且貨郎什么聲音都要做,那么每一樣商品的利潤都應(yīng)該曉得一些。王氏根本不信,不是第一次來自加結(jié)賬的貨郎娘子會不知道。 抹零頭是少賺一些,給客人優(yōu)惠。可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抹零頭把自家利潤全抹去,還要倒賠人工和錢進去的! “沒有的事兒,我說的零頭是那一分銀子。至于說另外二錢銀子,對不住,我家也是小本生意,二錢銀子貼出去是要倒賠錢的,嫂子再添二錢吧?!彪m說心里已經(jīng)認(rèn)定對方是故意的了,但王氏依舊臉色如常,并沒有當(dāng)即戳穿。 怎么說這也是家里的客戶,算然每年也沒有照顧多少生意,但依舊是不能得罪的。 貨郎娘子本就是打算混一混的,混的過去算是萬幸,混不過去...那就混不過去啊,反正也沒什么損失,只不過補上本就應(yīng)該付的錢而已。 只不過付錢的時候有些不情愿,手并不往荷包去,而是胡攪蠻纏道:“之前趙三嫂子可沒有說,我都當(dāng)你是免了二錢一分銀子了。這時候反口...嘖嘖嘖,我以前聽人說,越有錢的越摳,還不信呢?,F(xiàn)在看趙三嫂子才知道這話是真!為了二錢銀子之前說過的話都不算了?!?/br> 王氏本來拿著戥子的手放下了,臉上竭力維持的好臉色也沒有了,硬邦邦道:“這話我就不懂了,我原先答應(yīng)嫂子的是抹掉零頭,可不是答應(yīng)免掉二錢一分銀子。我敢說這話,把咱們的話原原本本拿出去說,讓別人來評評理,要是真有人說抹零頭是抹二錢一分,那我也認(rèn)了!” 貨郎娘子眼珠一轉(zhuǎn),打蛇隨棍上:“趙三嫂子這句話當(dāng)真?” 王氏冷笑一聲:“自然是當(dāng)真的,只不過容我提醒一句,誰要是認(rèn)下了這句話,以后我就去找他家的營生——既然你覺得抹零頭是這樣抹的,那我也無話可說,只不過你家的生意也給我這么抹零頭罷!” 原本還蠢蠢欲動的貨郎娘子訕訕的笑了,擺擺手:“說笑來著,說笑來著,不抹就不抹嘛。只不過趙三嫂子,我本來也不是隨便說二錢一分銀子的零頭的。這不是之前聽說么,大家都說你家有錢了,你大方的很...呵呵,你別見怪啊?!?/br> 那貨郎娘子似乎是不想把關(guān)系鬧的更僵,所以開始說話挽回。要知道他們家的東西一直在趙家染,別的家雖然也能,但是要么質(zhì)量不行,要么價錢太貴。真的弄到不能做生意的地步,她家男子漢還得怪她。 只不過她這話還不如不說呢!這擺明了是提醒王氏——這就是在說以為她不會過日子,就是個隨便人糊弄的笨蛋! 王氏知道,肯定是前些日子的流言起作用了,同時還有貨郎娘子愛貪便宜的心思作怪,這才有了今天的鬧劇。 “呵呵。”王氏皮笑rou不笑道:“我不知道外頭說的什么話,只不過嫂子總拿外頭的話當(dāng)神仙旨意一樣,是不是不大好?外頭還總是說你家生意不做了,你家女兒和人已經(jīng)被鄰居家的小哥哄到手了...你說這些話我要不要當(dāng)真?” 貨郎娘子被王氏幾句話說的臉紅了又白,她家生意做不做這是一個問題,要是不做了,街坊也就不必等著照顧生意了。但這個還好,反正是捕風(fēng)捉影的消息,聽過就當(dāng)是個樂子,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但是后面,說她家女兒被鄰居家小哥哄到手這件事,這卻是確有其事的。不然怎么說市井人家房子淺,放個屁都能讓鄰居聞見呢。 而且這里說的哄到手,并不是說兩個小兒女看對了眼,而是說女孩子已經(jīng)被個小哥睡過了,再也不是童子之身了。蓋因為在男女大防不嚴(yán)謹(jǐn)?shù)氖芯?,男女提前互相心儀實在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只要不是家里差的太遠(yuǎn),兩邊家人也大都樂見其成。 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女孩子失身,而且男方還不愿意成親,這才會成為大問題——甚至連鬧都不能鬧,因為不能成親的話,女方還要接著找人家的,這種事如何能在婚前聲揚出去? 這是貨郎娘子竭力想隱藏的事情,就算她早就知道一些街坊鄰里的婦女已經(jīng)知道了。 急匆匆地甩了二錢銀子結(jié)賬,交割清楚賬目,貨郎娘子飛快地跑了出去,好像背后有鬼在追她一樣。 之前的流言帶來了影響,王氏因此吃了不少悶虧,有的時候能像這次一樣應(yīng)付,甚至扳回一城。但是更多的時候,王氏是有苦說不出的。只能心里暗恨那些人見不得人好,同時希望自家更快發(fā)達(dá)起來。 你比人家好一點兒的時候人家會嫉妒,但你比人家好很多的時候,人家根本不會嫉妒。不然為什么她們說王氏說趙家,卻不說那些真正的富貴人家呢?而在此之前,王氏只能暫且忍耐了。 也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王氏的忍耐并沒有多久,因為雨一直下,終于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在這種可能事關(guān)生死存亡的大事之下,其他的事情都不值一提,被忽略過去了。 第77章 “娘, 今朝吃什么?” 因為一直下雨的關(guān)系,趙蒙既不能在家里的染坊做事, 也不能出門去耍, 被拘在四四方方的院子里,十分沒意思。之前已經(jīng)和家里的姐妹能玩的游戲來來回回不知道玩了多少遍了,這時候再沒有心思玩。 沒有事情做, 坐在廊子底下看灰蒙蒙的天上掉雨滴,發(fā)了一會兒呆想起吃飯的事情, 就問了王氏——也不能說趙蒙有多貪吃,只是整天在家里閑來無事, 那不就只剩下吃和睡了么。 王氏一邊往廚房走, 一邊也在發(fā)愁家里吃什么的事情。雨下了這么久, 菜市場越來越寥落, 早就不能指望了!有時候運氣好, 遇到有菜攤, 那真是看見什么買什么,哪還能像一開始一樣挑剔! 但即便是這樣, 家里的飯桌還是變得越來越寡淡起來。每天做飯的時候王氏和趙蓉蓉就望著廚房櫥柜和角落里那些東西發(fā)愁! 這些日子王氏檢查自家各個小壇子里的各樣醬菜、咸菜,發(fā)現(xiàn)存的越來越少, 也是嘆氣。就怕有一天這些咸菜、醬菜都吃完,那真是飯桌都不知道怎么開了?!u菜和咸菜是三月里做的一批,往年到六月的時候又要到菜市場買一批蔬菜來做。今年已經(jīng)拖到這個時候了,自然不會還有太多剩下的。 “吃吃吃,有的給你吃就不錯了, 到時候做什么就吃什么,還問什么!”王氏沒好氣罵了趙蒙一句,趙蒙像個鵪鶉一樣只敢低頭聽著,萬萬不敢有什么反嘴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王氏的話也沒什么錯。這些日子原本因為下雨沒有再往上漲的糧價,現(xiàn)在又因為雨水不停而往上走了。 這樣不停的雨水,走旱道運糧,一路艱難,一車兩車還行,數(shù)量大的話基本上行不通。水路?雨水沒有一開始那么猛了,風(fēng)也小了很多,似乎可以行船。其實不然,要知道揚州可是在運河邊上,而運河不是自然形成的河流,所以需要依靠水閘調(diào)節(jié)水位、供船同行。 而在不停的雨水之下,原先因為干旱而下降的水位很快漲起來,而隨著水位越來越高,已經(jīng)沒有什么船能在這個時候的運河上走了。 糧食進不來揚州,揚州唯二的指望,一個是臨近的大城,特別是糧倉多的大城可以轉(zhuǎn)一些糧食過來。只不過這想也白想,因為臨近揚州的自然和揚州差不多,這個時候都是先顧著自己再說。 另一個就是富戶開倉放糧。富戶本就有許多農(nóng)莊,再加上藏糧的習(xí)慣,一般來說一個富戶開倉放糧就能救一大批人。何況揚州有錢人多,都能勻出一部分米糧的話,揚州是不會有什么事兒的。 不過這也是最后的退路了,如果不是走到?jīng)]有路,怕鬧出民亂,一般的富戶誰肯放糧?不要說放糧了,就是以中等的價格賣,他們都是不肯的。 這種情況下,家里沒有存糧的可不是要受餓了。 王氏這樣說趙蒙也是對的,別人家干飯都吃不上了,往往是早上煮一小碗米,熬出一大鍋寡淡的稀粥,那稀粥往往薄的能照出人影!然后一大家子就吃這一大鍋薄粥度日。往往是女人家吃上面一層近乎于米湯的部分,男人家撈下面的。下面的多一點兒米粒,算是給當(dāng)家男子的特殊優(yōu)待了。 在人家這樣過日子的時候,趙家每天不是干飯,就是拿面蒸饅頭,有時候還吃面條!而身在福中的趙蒙居然詢問吃什么,仔細(xì)想想,還真讓人容易當(dāng)他吃膩味了,不知道惜福呢! 不過實際上趙蒙是冤枉的,他真的只是太無聊了才問這個的! 相比于他的無聊,趙蓉蓉趙鶯鶯,甚至趙芹芹就很有些事情做了。趙蓉蓉和趙鶯鶯既有女紅活計要做,又要分擔(dān)王氏的家務(wù)。趙芹芹則是無事可做被王氏看到了,正式讓她學(xué)起針線來。 這些日子手指頭已經(jīng)扎的沒一個完好的了,王氏一邊心疼一邊生氣:“你個笨丫頭,平??瓷先ネβ斆鞯?,怎么這時候就笨手笨腳的?我不指望你趕上你兩個jiejie的靈巧,你好歹別丟你娘的人??!我家還沒出過你這般手笨的!” 趙蓉蓉常常做飯,當(dāng)然知道王氏在煩憂什么,對著弟弟搖搖頭,算是不能救他。趙鶯鶯則是得意地指了指自己,做出一個口型‘求我’。 趙蒙連思考都沒有,立刻拱手作揖,一樣做了一個口型‘求你’。實在是相當(dāng)沒有氣節(jié),一下子就屈服于自己的meimei了。但是對于趙蒙來說,氣節(jié)算什么,又不能吃,重要的是有人把他從王氏的怒火中解救出來。 趙蒙伏低做小之后趙鶯鶯笑了起來,放下手里的各色絲繩,輕巧起身:“娘,我來幫你,我想到了一個主意,您不用擔(dān)心飯桌上的事情了?!?/br> 果然,王氏一下就不再廚房門口說趙蒙了。換上的臉色不知道好多少,只不過在轉(zhuǎn)身進廚房之前,回頭又是惡狠狠:“你要是有你meimei一半省心,我真是要燒高香!” 趙鶯鶯笑瞇瞇地進了廚房,一邊打量自家還剩下什么一邊對王氏道:“娘,我想起以前不知道聽哪個大娘說過的一個做飯的法子了,不用做菜,就把各種菜放進飯里面一起燜熟就是了?!?/br> 王氏納悶:“這能好吃?” 趙鶯鶯拍胸脯保證:“人家大娘用這種事騙我一個小孩子做什么,她說這是她老家做飯圖省事的一個法子。” 王氏半信半疑,當(dāng)然了,也是因為讓趙鶯鶯試一試就算失敗了也沒什么。反正這個菜飯只要熟了就可以吃,又不會浪費。至于說好不好吃,現(xiàn)在外頭干飯都吃不上了,還在乎這個? 家里還剩下半袋子土豆!這是好東西。土豆做出來,既能當(dāng)主食又能當(dāng)菜蔬,而且滋味不錯,加上耐于儲存,所以當(dāng)初囤糧的時候特意多囤了一些。這會兒家里什么菜蔬都沒有了,就連醬菜咸菜都快吃完了,但是土豆卻還剩下半袋子。 然后還有一些白菜根之類的零碎,趙鶯鶯都找了過來——最驚喜的是再櫥柜里發(fā)現(xiàn)了一大包蘑菇干!趕緊抓上兩把,略微沖洗過之后就放在碗里泡發(fā)。 土豆去皮切塊兒,各種白菜根之類的存貨也切碎,最后切下一塊熏制的臘rou。這個需要切的薄薄的,只能讓王氏代勞。最后把泡發(fā)的蘑菇干拿出來切成丁,所有切東西的活計就算完成了。 趙鶯鶯淘米下鍋,然后兌上適量的水,順便把泡蘑菇干的水也加進去了,這樣待會兒蒸上來的米飯就會更香。然后就是芝麻油、咸醬油之類的,并不需要放鹽,因為咸醬油和臘rou里面的鹽已經(jīng)夠了。 然后再把土豆塊、蘑菇丁、臘rou片等全都放進去,蓋上鍋蓋,這就只管蒸飯。 一開始王氏還半信半疑,好在看趙鶯鶯的做法,也沒有什么奇怪的東西放進去,想來味道就算不好,也不會難以下口。但是等到打開鍋蓋之后,撲面而來芝麻油香、蘑菇香、米飯香、臘rou香,讓王氏立刻倒戈。 略嘗了嘗,相當(dāng)贊賞這一頓——這不僅是給一直在苦惱伙食的王氏一個解決方法,之后日子不知道怎么做飯就這么解決,怕吃膩了就換一些配料就是。而且這個辦法真的很偷懶,以后懶得做飯的時候倒是可以試一試,反正味道也很好。 于是開飯之后,趙家第一次飯桌上沒有菜碗,只有一個大竹笸籮,里面是從鍋里盛上來的菜rou燜飯。 看上去很隨便,不過味道還是讓大家大加贊賞的,特別是在沒的好吃了一段時間之后,這一餐算是很滿意的了。 趙鶯鶯后來又給王氏出主意:“娘,我看有一些北邊搬到揚州來的人家會做貼餑餑吃,那個簡單,很適合最近來吃。” 貼餑餑是簡稱,后面往往跟著貼餑餑燉某某,如貼餑餑燉小魚。豐厚濃稠的湯汁在大鐵鍋里熬著,鍋子的邊緣貼著一圈扁扁的餅子。熱氣蒸上來,湯汁一點點浸透鍋邊的餅子,餅往往比湯還好吃呢! 和燜飯一樣,這種吃法也簡單,從一個菜沒有升級為一個菜,本質(zhì)其實都是一鍋燴。 “我們家可沒有小魚可以燉?!蓖跏嫌悬c兒犯難。 趙鶯鶯則覺得這沒有什么好難的:“那就燉一些咸rou,還有蝦皮、風(fēng)干的海帶——家里還有的吧?蘑菇也可以。土豆放一些,燉到后面土豆能讓湯更稠。最后放一些辣椒醬,一鍋燴起來,又香又燙!”